云南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研成果考试试题
2017年上半年云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7年上半年云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5.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B、义务教育C、素质教育D、全面教育6.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7.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学习B、生殖C、创造D、思考8.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B.傣族C.藏族D.蒙古族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卢梭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A获得直接经验B获得间接经验C教学科学实验D进行社会实践1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A.基因理论B.条件反射C.进化论D.细胞学说12.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B.政治思想品质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D.品德13.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B出发点C途径D重要环节14.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2023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含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含答案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分析与答案2023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将举行。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该科目的真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共120分)1. 下列教学法中,哪一种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讲授法B) 问题解决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B) 问题解决法解析:问题解决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在学生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习效果B) 激发学生自信心C)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D)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C)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解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促进学习的持续改进。
3. 小明是一名四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你作为他的班主任,应该如何帮助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A) 给他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B) 给他布置更多的阅读作业C) 鼓励他参加阅读比赛D) 与他进行一对一的阅读指导答案:D) 与他进行一对一的阅读指导解析: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阅读指导,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阅读困难,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训练,帮助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魄、美感和劳动等方面的素质。
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通过教育活动和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拓宽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兴趣爱好。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
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故本题选B。
2.“当其可之请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记》中句子的含义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循序地而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自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
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如果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
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儿童进行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故本题选B。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
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
A.传递功能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D.传播功能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在世界各地办孔子学院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故本题选D。
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答案】B。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二

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二一、单选题1、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
A.层次性B.等量性C.等价性D.主次性2、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培养能力B.传授知识C.依法执教D.教书育人3、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4、“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这表明教师应具备( )。
A.广博的文化修养B.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D.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5、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学校、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A.鲁迅B.徐特立C.陶行知D.梁启超6、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7、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10、对于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论的是( )。
A.荀子B.赫尔巴特C.孟子D.涂尔干二、简答题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2、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3、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4、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5、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
三、材料分析题1、肖老师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他问同学们:“大家喜欢用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热烈,黄色代表富贵、权力,蓝色代表大海、和平,绿色代表希望、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您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么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打“X”,“不喜欢!”从那以后,肖老师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且不用“x”,改用“?”和批语。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故本题选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B.康德C.杜威D.培根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杜威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题干中体现的正是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故本题选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B.班主任自身素质C.班级学生的质量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
故本题选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让学生在学校的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故本题选A。
5.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B.传递功能C.选择功能D.创新功能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015年云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5年云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主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华生3.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5.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
A、活动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6.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7.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B.政治思想品质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D.品德9.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0.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A正面教育B导向性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11.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12.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A. 学生自主B. 教师主导C. 教学相长D. 因材施教2.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A. 公共性B. 明主性C. 免费性D. 强制性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阶段性B. 整体性C. 顺序性D. 差异性4. 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 少先队活动C. 品德课和各科教学D. 班主任工作5. 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
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 专制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对抗型6.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A. 沟通与合作能力B. 激励与评价能力C. 教育教学设计能力D. 组织与实施能力7. 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 肥皂水B. 蒸馏水C. 食用醋D. 稀盐酸8. 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直觉B. 错觉C. 幻觉D. 联觉9. 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10. 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
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 监督策略B. 复述策略C. 计划策略D. 组织策略11. 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
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 概念学习B. 符号学习C. 表征学习D. 命题学习12. 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云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云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B、义务教育C、素质教育D、全面教育2.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3.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
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叫()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7.”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8.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设计D、课程实施9.儿童身高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教学B管理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1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13.教学中应用最广因为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问答法14.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A教科书B课程标准C参考书D教学计划15.下列人物中持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研成果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教学法中常用的发现法是个著名心理学家()倡导的。
A:布鲁纳B:罗扎洛夫C:瓦.根舍因D:斯金纳2、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__。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力努力的注意是__。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4、现代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陶行知C:布鲁纳D:柏拉图E:重视个别差异5、信号弹在白天发射的时候一般用()A:黄色B:白色C:绿色D:红色6、”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__A.教书育人B.献身教育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7、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____A:结果B:基础C:途径D:关键8、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_____特点的体现。
__A.公益性B.生产性C.未来性D.终身性10、Mr.Smith asked his secretary to____ a new paragraph in the annual report she was typing.A:invadeB:installC:insertD:inject11、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__。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系统性原则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应具有()A:组织能力B:调控能力C:管理能力D:教育能力13、幼儿膳食费用实行()制度。
A:民主管理B:公开账账目C:科学管理D:园长支配14、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____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5、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二级的语音知识具体目标。
英语语音知识涵盖语音的认读、音节的识别、词汇的辨认、_______、句子的理解,也涵盖语调、节奏、音重和语流运作的规律。
A.语篇结构的感知B.语法的认知C.目标的获取D.语义的判断16、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兴奋,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
A:管理者B:示范者C:朋友D:传道者17、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
A:达尔文B:牛顿C:拉瓦锡D:法拉第1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19、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为依据A:知识的分类B:技能的分类C:目标的分类D:科学的分类20、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__。
A.兴趣B.爱好C.热爱D.忠诚22、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奥苏泊尔B:斯金纳C:布鲁斯D:加涅23、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A.班主任工作B.教学管理C.思想品德教育D.各科教学24、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在__。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文艺复兴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25、新课改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A:发展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2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27、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28、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__A.师生的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C.同伴群体的影响D.社区的影响2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0、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__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级管理。
A:三B:四C:一D:二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物质前提B:决定因素C:主导作用D:无关因素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模象直观的是__A.观察实物B.图片C.幻灯片D.教学电影5、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__。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6、国际安徒生奖设立并开始颁发于20世纪年代。
A:20B:30C:40D:507、简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构成。
8、概念形成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__A.具体化阶段B.抽象化阶段C.类化阶段D.同化阶段E.辨别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0、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1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12、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社团活动D.个人活动E.校外活动13、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____,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B:抖水袖C:吹髯口D:撩褶子14、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____秒钟。
A:1~2B:20~40C:60~70D:70~8015、备课的内容包括__。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收集参考资料D.制作直观教具E.制订教学进度计划16、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是新生儿的()A、怀抱反射B、抓握反射C、觅食反射D、吸吮反射17、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8、教育的特质至少有以下几方面__。
A.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活动B.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C.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D.是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E.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19、通过来访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A:自我控制法B:示范法C:行为塑造法D:处罚法20、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__。
A.交流B.沟通C.激励D.控制20、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__。
A.交流B.沟通C.激励D.控制21、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学习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22、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来形成?()A.直接发生途径B.间接发生途径C.直接转化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23、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利翁B:勒温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24、战国后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今天哪个省?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25、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__。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26、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形成于()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7、Only when you have obtained sufficient data____ come to a sound conclusion.A:can youB:you canC:would youD:you would28、结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有()。
A.总结结束B.直接结束C.复述结束D.谈话结束E.辨析结束29、教学起点的确定()A: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利益和学校的荣誉B:与学生的学习利益和学校的荣誉没有直接的联系C: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作用的发挥和教学的有效性D:与教学的有效性没有直接的关系30、”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__。
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