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共7页,21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1分)1. 默写古诗文。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礼记》)(2)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
五)》)(5)李可染在《山水画的意境》中说:“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如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描写了大漠、长河,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勾勒了莺燕忙碌、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温庭筠的“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视听结合,渲染了旅人早行清冷孤寂的氛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有的像chì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南方新中考)二

2020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南方新中考)二说明:1.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
一、(24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 分)(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分)(4)《雁门太守行》中“ ,”两句巧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现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 分)(5)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4 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1)水声在wū y á 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2)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chì r è()的火焰。
(3)突然间,我huǎng r án d à wù(),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4)学而不厌,huì r én b ú ju àn(),何有于我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幸福是蜂巢里的甜蜜,是枝头上的硕果..,是一弯闪着皎洁光辉的新月。
B .金色的阳光把这些银色的山峦和楼台勾出了鲜明的轮廓..。
C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不管别人怎样嘲弄他,他都像海里的礁石那样无动于.衷...。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B.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本小题共3小题,6分)“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甲)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diàn 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乙),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 jù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丙)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淀具 B.淀俱 C.绽俱 D.甸具2、文中加点词语“馈赠..“素昧.”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kuī zèng mèi B.kuìzēng wèiC.kuì zèng mèi D.kuī zēng wèi3.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熟络 B.津津乐道梦寐以求娴熟C.津津有味心驰神往娴熟 D.津津有味梦寐以求熟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脚步。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古诗文。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李可染在《山水画的意境》中说:“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如王维的“ ,”(《使至塞上》)描写了大漠、长河,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勾勒了莺燕忙碌、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视听结合,渲染了旅人早行清冷孤寂的氛围。
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有的像chì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
当然也有与此___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
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qū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_。
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ì rè( )(2)yán wài zhī yì( )(3)qū zhé(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呼啸天壤之别意愿B.呼啸大相径庭意蕴C.呼唤天壤之别意蕴D.呼唤大相径庭意愿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无论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B.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C.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D.作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试题(二)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综合试题(二)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水击三千里,□□□□□□□□□。
(《庄子》)(2)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5)□□□□,□□□□□□□,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6)诗人常在诗词中借景传情,情景交融。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用“□□□□,□□□□□□”表达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 jìng(),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huàn yǎng()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2024年广东省广州二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广东省广州二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一、(16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偏僻./譬.如B.间.或/间.不容发C.屏.障/屏.气D.拙.劣/相形见绌.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分()A.电影《第二十条》的主创团队锋芒毕露....,将镜头对准现实问题,唤起观众对法与情的思考。
B.面对教练的严厉批评,他诚惶诚恐....地站在那里,生怕一句话说得不对就引来更大的责难。
C.“有作为者,定有不凡,要敢坚持做自己”,父亲的话,真是如雷贯耳....,让我茅塞顿开。
D.运动会上,因为参赛同学受伤,小豪临时上场,借的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是()A.“粤菜师傅”大赛不仅是一场传承粤菜文化的人文盛宴,还是一场追求卓越的厨艺比拼。
B.老人传承着克勤克俭的家风,铭记着言传,身教,以行动为榜样,影响和教育着家族后人。
C.“广州119”报警小程序无障碍救助通道上线,旨在打造一条高效、人性化的救助新通道。
D.忧国忧民的杜甫,因其深邃的诗篇铸就了诗史般的传奇,使之成为中国文人景仰的典范。
4.(8分)请结合语境,按照括号中的提示补全对话。
五一假期,小元回到家乡,看到爷爷和堂弟每天都在刷短视频,就收集了一些资料想找机会和他们聊一聊。
【小元收集的资料】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短视频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人们本来用短视频“杀死碎片时间”,现在变成了人们“被碎片时间杀死”。
短视频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乃至睡眠。
短视频时代,快速移动、快速切换的画面让孩子们来不及停下来思考,他们拥有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却只是对网络信息的搬运,形成不了自己独特的认知。
【对话内容】爷爷:手都酸了,眼都干了,这短视频怎么这样让人欲罢不能呢?小元:爷爷,这是短视频的特点决定的。
广东汕头多镇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练兵语文试卷题序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4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 分。
答对一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4)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我们逐梦的路上也遭受不少的困难挫折,但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来表达战胜疫情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6),。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1)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chóu chàng(),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
(2)其中似乎què záo()只有一些野草。
(3)一到星期天,步行街上的游客mó jiān jiē zhǒng(),络绎不绝。
(4)当它jiá rán 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2024届广东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详解+范文

2024届广东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详解+范文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动画《极速战警》在20多年前首次播出,主角们拥有特殊技能。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东京,在无人驾驶革命很久以后,只剩下罗娜,理沙和走一仍然懂得如何开车。
这群年轻人接受过的独特训练能派上用场,他们在夜晚追寻发生异常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汽车遭受了蓄意破坏或是代码出错。
从工业化初期,我们就一直担心机器可能会破坏劳动力。
不过随着自动化出行大行其道,专业司机将在这些反乌托邦愿景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比过去的恐慌,现在我们关于自动化对工作影响的焦虑有了更加严谨的基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几十年的技术变革已经机累在经济中。
人们知道工作正在随着自动化的广泛运用而改变,但是没有理论指引研究者,甚至没有共同语言概述问题。
随着政策制定者日益关注这个问题,一支由三个教授组成的跨学科的梦之队集结而成,以共同解决难题。
在之后的几年里,这三个人找到了巧妙而全面的新方法,他们称之为“任务模型”。
任务模型进行了两种基本区分。
首先,“常规工作”和“非常规工作”存在区别。
常规工作包括重复相同程序的任务。
对此,教授们解释道:“这些工作可以由编程指令详尽地指定并由机器执行。
”相比之下,非常规工作涉及解决问题和复杂的沟通。
教授们写道:“几乎没有基于计算机的技术能从模型中得出推论,解决新问题,或者形成有说服力的论点。
”其次,“体力任务”和“认知任务”之间有区别。
体力任务主要涉及物理世界的操作,认知任务则发生在更加抽象的分析和互动领域。
运用这两种基本区分,我们就有可能对某项特定工作的重复性和智力要求进行分类。
将两种基本区分一起使用,形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工作类型。
教授们推断,每种工作类型具有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化潜能(见表1)表1任务模型预测工作的计算机化管卡替任务模型的概念框架已经改变了现在研究者理解自动化影响人类工作前景的方式,其具体预测已经证明非常有预见性和惊人的持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2016·长春) 名句积累与运用①窈窕淑女,________。
(《诗经•关雎》)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 ,________”(《论语•述而》)③________ , _______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④天下英雄谁敌手?________。
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________ ,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
⑥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⑦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⑧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晏殊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感慨:________ , 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共1题;共5分)2. (5分)(2019·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1)两文的作者是清代学者、文学家________。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戈寥落四周星B . 以为顺流下矣/全石以为砥C . 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洄从之D . 苟其下无水/故不为苟得也(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共两处)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4)甲文中围绕寻找石兽,写到了哪三个人?他们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5)你从以上两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创作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表达你的认识。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7分)3. (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
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冠白冠,后来吊吊:________(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恶: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________(2)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________(3)读完此文,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4)文本老父所讲三点,从现实角度看,有哪两方面的借鉴意义。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4. (14分)(2018·广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权威发布】“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
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
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
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广州调查】《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
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
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
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
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各抒己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
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
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
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
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
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
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
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
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
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
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能力。
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
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 .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 . 2017 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 . 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2)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 . 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 . 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 . 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 . 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 . 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一种创新。
D . 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
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4)《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
(5)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5. (17分) (2017七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是如此之美乔叶①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
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
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
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
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
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几句。
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
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细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