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公司案例

合集下载

王安案例分析

王安案例分析

王安电脑公司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第五组(会计4班)前言王安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他曾经被评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并被列为爱迪生之后的第69位伟大发明家。

王安曾以20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美国华人首富,而且是与杜邦、福特、洛克菲勒等齐名的全美十大富豪之一。

王安电脑公司鼎盛时期的1986年,其员工人数超过3万,营业额高达30亿美元,实力堪与电脑巨头IBM分庭抗礼。

一、王安电脑公司发展历程王安是来自上海的移民,自幼聪明非凡,先后于上海交通大学、哈佛大学就读,于1948年获哈佛博士学位。

不久,他发明"磁蕊记忆体",大大提高了电脑的贮存能力。

1951年,他创办王安实验室。

1956年,他将磁蕊记忆体的专利权卖给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获利40万美元。

雄心勃勃的王安并不满足于安逸享乐,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将这40万美元全部用于支援研究工作。

1964年,他推出最新的用电晶体制造的桌上电脑,并由此开始了王安电脑公司成功的历程。

王安公司在其后的20年中,因为不断有新的创造和推陈出新之举,使事业蒸蒸日上。

如1972年,公司研制成功半导体的文字处理机,两年后,又推出这种电脑的第二代,成为当时美国办公室中必备的设备。

对科研工作的大量投入,使公司产品日新月异,迅速占领了市场。

这时的王安公司,在生产对数电脑、小型商用电脑、文字处理机以及其他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上,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当然,任何公司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王安公司也不例外。

早在60年代中期,由于公司初期生意不错,而老板王安博士又雄心勃勃,想与电脑行业霸主IBM公司一争雌雄,导致公司业务扩张过快。

公司实力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只能四处借贷。

最终负债累累。

1967年8月23日,公司在债权银行的压力下,只能发行250万美元的股票来偿还债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成为王安公司飞黄腾达的起点。

原来,由于公司业绩很好,深受大众信赖,公司股票以每股12 5美元上市,当天收盘的股价竟高达40 5美元。

短暂的辉煌王安电脑的兴衰

短暂的辉煌王安电脑的兴衰
达 的 起 点 。 原 束 , 由 于 公 司 业 绩 很 价值近 1 亿美元 的股票。 个辉煌灿烂 安公司每况 愈下 ,不仅逐渐 失去市场 , 6
好 ,深受 夫众 信楠 公司股荣 每 腔 的 帝 创梦想 ”破灭后,竟是
个多么 也逐渐 失去了顾客的信心。 还有 ,在晟后 关键性 的 3 中,公 年
化 设备 E,都 走在 时代 的 前列 。 当然 ,任 何公司 的发 展都不会 一 帆风顺 ,王安公司也 不例 外 早在 2 0
办 王安实验室。 l 5 9 ,将 磁蕊存贮 成 功 半 导体 的文 字 处 理机 {两 年后 , 6年 获利 4 0万美元 。对 事业的执着追求使 美 国办 公室 中必备 的设 备 。对 科研 工
公 司业 务扩张 过快 。 公司实力难 以承
器 的 专利 权 卖 给 旧际 商 用机 器 公 司 , 卫推 出这 种 电脑 的第 二代 ,成 为 当时 不错 ,而 老板王 安又雄 心勃 勃,想 与
受这么 大的压力 ,只 能四处 借贷 ,最
维普资讯
他将 这 4 0万 美元争 部用于研 究工作 作 的大 量 投 入 ,使 公 司产 品 日 新 月 l6 9 4年,他 推出最新 的用 晶体 管制 造 异 ,迅速 占领 了市场 。 这时 的王 安公
世纪 6 年代 中期, 由于公司初期生意 0 电脑行业霸主 IM B 公司一争雌 雄,导致
自封 ,判 断 力 趋 向迟 钝 。 以他 的 天 财 。这种 H顾眼 前利益 、损 伤公 司形
大企业中名列 16位 在世界蔷地雇佣 才,居 然没有 发现 向更廉 价和 多功 能 象 、 消 蚀 “上 帝 ” 信 任 的 做 法 .也 4 了3 .1 5万员工 l 十安本人 ,也 以 化 方 向发展 的个人 电脑 ,必将 淘汰 他 必然 会将 公司 引向末路 。 2 亿美元 的个 人财富跻身美国 十大富豢 的功能单一的文字处理机和大体型的微 O

组织行为学第1次任务

组织行为学第1次任务

一、案例分析:王安电脑公司(10分)王安电脑公司曾是美国IT企业界的一棵闪亮的明星。

美籍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王安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一家驰名世界的“王安电脑公司”,他从600美元投资开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到拥有3万多名员工,30多亿美元资产,在大约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50个分公司的世界性大企业。

成功给他带来荣誉和地位,还给他带来了16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当我们顺着王安的足迹,浏览他的人生历程,寻找他的成功秘诀之时,不难发现,王安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重视和拥有人才。

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该公司人才济济,有善于经营的副经理拉克斯,有实业家、电子学专家朱传渠,有主管亚太地区销售工作的销售部经理庄家骏等等。

正因为如此,仅1952年-1983年每年的营业额以40%-50%的速度增长,到了1982年经营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具体工作中,他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专长和生活需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

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工程师正在做公司下达的一项设计或研制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公司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设计和研制。

为了不使这个工程师感到失望,避免挫伤他的积极性,王安总是亲自和这个工程师谈心,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还千方百计安排他去完成另一件特别重要的项目,从而维护了这个工程师的自尊。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 思考题资料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 思考题资料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思考题: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2、这种人性观在管理方式上是怎样体现的?3、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

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按照Y理论的假设,主管人员就不会太担心是否对职工给予了足够的体贴和关心了,而会较多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

管理自我实现的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此时的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调节者和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旁给予支援和帮助。

激励的整个基础已经从外在性的转到内在性的了,也就是从组织必须干些什么事来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转到组织只是为职工的积极性提供一个表现与发挥的机会而已,而这种积极性是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要把它引向组织的目标。

在管理制度上给予自我实现的人以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是一家创立于中国的电脑公司,成立于2000年。

公司由一位年轻的IT 老手王安创立,他希望打造一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电脑品牌。

王安电脑公司在创立之初就以自主研发高品质电脑为主要目标,成为一家集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

在公司初期,王安电脑的销售业绩平平,甚至有些遇到瓶颈。

王安和他的团队非常清楚,若想打造一家具有高度知名度的公司并走向国际,就必须有一个独特的卖点,而这个卖点必须是与竞争对手的区别最大的。

在团队的不断探讨和自我反思中,他们发现,他们的电脑虽然设计上不错,但是硬件配置与其他品牌没有什么不同。

王安决定从软件入手,他让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开发一套全新的软件系统,希望这套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这套软件系统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不少难题。

比如,王安电脑的软件可以检测电脑电池是否彻底剩余电量,排除了用户可能出现的损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套软件是王安电脑的卖点,所以他们在电脑销售之外,还要不断发展软件产品。

由此,王安电脑的销售越来越好,逐渐成长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电脑品牌之一。

时至今日,王安电脑的软件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发展出多款软件产品,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与支持。

通过本案例,我们看到王安电脑公司的成功来自于其独特的软件产品。

正是这套软件系统,提升了王安电脑的竞争力。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王安电脑在行业内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哪怕是面临业绩瓶颈了,王安电脑团队也不灰心丧气,并通过探索、自我反思、创新,最终找到了突破口。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若想得到长期发展,便需要不断地深入自我探索和创新。

组织行为学和管理案例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和管理案例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1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思考题: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2、这种人性观在管理方式上是怎样体现的?3、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

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按照Y理论的假设,主管人员就不会太担心是否对职工给予了足够的体贴和关心了,而会较多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

管理自我实现的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此时的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调节者和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旁给予支援和帮助。

激励的整个基础已经从外在性的转到内在性的了,也就是从组织必须干些什么事来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转到组织只是为职工的积极性提供一个表现与发挥的机会而已,而这种积极性是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要把它引向组织的目标。

在管理制度上给予自我实现的人以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01883组织行为学形考网上作业参考答案202006

01883组织行为学形考网上作业参考答案202006

01883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组织行为学作业1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曾是美国IT企业界的一棵闪亮的明星。

美籍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王安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一家驰名世界的“王安电脑公司”,他从600美元投资开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到拥有3万多名员工,30多亿美元资产,在大约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50个分公司的世界性大企业。

成功给他带来荣誉和地位,还给他带来了16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当我们顺着王安的足迹,浏览他的人生历程,寻找他的成功秘诀之时,不难发现,王安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重视和拥有人才。

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该公司人才济济,有善于经营的副经理拉克斯,有实业家、电子学专家朱传渠,有主管亚太地区销售工作的销售部经理庄家骏等等。

正因为如此,仅1952年-1983年每年的营业额以40%-50%的速度增长,到了1982年经营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具体工作中,他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专长和生活需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

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工程师正在做公司下达的一项设计或研制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公司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设计和研制。

为了不使这个工程师感到失望,避免挫伤他的积极性,王安总是亲自和这个工程师谈心,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还千方百计安排他去完成另一件特别重要的项目,从而维护了这个工程师的自尊。

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

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

《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一一、案例分析:王安电脑公司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

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 M=E*V 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

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

(—1≤V≤1)。

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0≤E≤1)。

二、案例分析: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答:1、老费:从文中可看出属外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性情开朗而活跃,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独立行为,工作勤奋;他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个性,不愿受约束,也不修边幅。

老鲍:从文中可看出属内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显得沉静,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行为,遇到问题好思考,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他工作责任性强,有事业心,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希望有所成就,得到晋升、提拔,并把晋升看得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公司案例
——人力资源助企业腾飞,战略联盟使企业长久生存。

王安电脑公司曾是美国IT 企业界的一棵闪亮的明星。

美籍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王安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一家驰名世界的“ 王安电脑公司” ,他从600 美元投资开始,经过40 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到拥有 3 万多名员工,30 多亿美元资产,在大约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50 个分公司的世界性大企业。

成功给他带来荣誉和地位,还给他带来了16 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当我们顺着王安的足迹,浏览他的人生历程,寻找他的成功秘诀之时,不难发现,王安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重视和拥有人才。

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该公司人才济济,有善于经营的副经理拉克斯,有实业家、电子学专家朱传渠,有主管亚太地区销售工作的销售部经理庄家骏等等。

正因为如此,仅1952 年-1983 年每年的营业额以40 %-50 %的速度增长,到了1982 年经营额高达10 亿美元之多。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具体工作中,他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专长和生活需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 雇佣” 之类的词,只用“ 聘用” ,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

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工程师正在做公司下达的一项设计或研制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公司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
设计和研制。

为了不使这个工程师感到失望,避免挫伤他的积极性,王安总是亲自和这个工程师谈心,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还千方百计安排他去完成另一件特别重要的项目,从而维护了这个工程师的自尊。

理解是一种欲望,是人天生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了理解会感到莫大的欣慰,更会随之不惜付出各种代价。

有一次,一个研究对数计算器的工程师告诉王安,公司的工作计划同他在几个月前达成的夏季度假租房协议发生冲突。

王安听后当即表示,如果因为对数计算器问题打乱了他的个人计划,他可以用王安自己的别墅去度假。

这件事使这个工程师倍受感动,为了研究课题项目,他不仅没有去别墅,反倒把自己整个的假期都搭上了。

信赖是王安对部下的信条,是王安公司得以生存的基础。

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发展,王安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把权力和责任越来越多地交给下面的经理人员,努力发挥他们的才干。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就是公司开会,他也很少主持。

会上,除非某个重要的事情或方面仍没有被引起重视时,他才站起来说几句,一般都是听而不言。

王安虽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王安公司有一条热线电话,不管是谁,凡是自认为有好主意的人,都可以通过热线和王安直接交谈。

这就使每一个好的建议不会因为上司让它躺在文件筐里面被埋没。

王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套越级联系制度,使员工们能与他们相隔一级以上的其他负责人保持联系。

此外,王安公司很少解雇员工,只有在公司处于最严重的困境时,才会解雇少量的人员,而一旦形势好转,王安总是尽可能地把这些解雇人员再招回来。

王安公司就是这样在发展着,并以此丰富自己的成功经验。

后来,王安在公司没有意识到战略联盟的重要性,结果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倒闭……
1986年,王安出版了他的自传《教训》(Lessons),回顾了自己与IBM公司抗争的经历。

这时PC来了,王安公司已不能像当年扔掉计算器一样,寻找新的战略转折点了。

1985年,王安公司首次出现亏损,其后持续下滑。

1990年,王安因癌症病逝,此时帝国已摇摇欲坠。

92年,公司宣布破产保护。

此后调整业务重点,以服务为主,逐步走出困境,走回健康发展之路。

1999年,终被人购并。

比尔·盖茨说,如果王安能完成他的第二次战略转折的话,世界上可能没有今日的微软公司,他比尔·盖茨也不会成为个人电脑时代的英雄,"我可能就在某个地方成了一位数学家,或一位律师"。

与IBM和DEC正面交锋,而与英特尔、微软又无法建立合作,更缺乏广泛的联盟。

在弱肉强食的计算机业,王安的失败是一种必然。

事实上,王安在PC 市场做出多次冲刺。

但是没有强大的联盟,没有众多的资源,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