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十四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合集下载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来自和从众心理。二重难点:
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三、课前准备
搜集全责高雅生活情趣的典型事例,了解学生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哎!!
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啊,哎!!
情境活动四:
走进生活
小华因好奇而登录黄色网站,无心学习,成绩下滑。最后因无钱上网,拦路抢劫,并使受害人致残。
小伟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老师:好奇是兴趣的开始,但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染上不良嗜好。
情境活动五:
小品表演
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杨丽娟的表现是一种什么行为?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老师:杨丽娟盲目模仿、追随明星是一种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存在从众心理是一种正常的,但盲目从众,却不利于自己的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稳定的兴趣爱好,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还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有的还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避免盲目从众。
情境活动五
小品表演竞赛
老师归纳:
我们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亲近大自然,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高欣赏水平面,使我们的情趣更加高雅。
看漫画思考回答
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组讨论、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辩论准备。
按顺序辩论。
同老师共同概括辩论结果。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课程标准一1.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三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乐观的态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能力目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能够把握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广泛的兴趣;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高雅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好奇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知道盲目从众的危害以及如何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了解如何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教学内容分析“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这一项目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把握好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广泛有益的兴趣爱好,杜绝不良嗜好,丰富文化生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根据中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本项目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要解决的就是一个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问题;第二个层次“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又从“好奇心的作用”、“好奇与兴趣、情趣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好奇心要让学生辩证地理解和认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有一定的难度;第三个层次“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也是从“盲目从众的危害”、“怎样杜绝不良嗜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因为好奇和盲目从众导致不良嗜好的形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盲目从众的危害,学会杜绝不良嗜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是重点。

第四个层次“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是培养高雅情趣、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特别是我们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的生活情趣单调,进入城市上学后,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形成高雅的生活情趣,他们很容易因为好奇和盲目从众心理而形成不好嗜好,养成庸俗的生活情趣。

第14课 第2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14课  第2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从 众 心 理 盲 目 从 众
板块四: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结合图片说说在学校生活中,除了学习我们还有
哪些活动? 体育类:打球、骑自行车、玩棋、健美操、跳绳等。
文艺类:唱歌、弹琴、书法、绘画、摄影等。
养殖类: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
另外,还有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收藏等。
第2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1.我们应怎样乐观的对待生活?(举例) 2.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好奇心?
3.怎样杜绝不良嗜好?
4.怎样培养高雅情趣?
板块一: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故事启迪
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当 有人问他们你们幸福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 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 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 能走路啊!”
庸俗 情趣
板块三: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请你判断以下是什么心理现象? 1.看到别的同学自习课上安安静静写作业,小明赶 紧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2.听说日本地震会影响我国盐生产,看见很多人排队 买盐,自己也排队抢购。 3.看到商家正在搞促销,很多人都在抢购,晓明妈 妈也买了一件自己并不太满意的衣服。 4.看到车上有人给老人让座,小王赶紧把座位让给 了身边的一个抱小孩的阿姨。 5.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中有抽烟、喝酒的,感觉 很有魅力,自己也想尝试一下。
强烈的好奇心
故事二:小华对网络很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同
学进入网吧接触到网络,随后的一个多月,他吃在网吧、
睡在网吧,为了上网,还四处向同学、亲戚借钱。短短 一个多月,健康活泼的小华变得两眼发直、萎靡不振、

七年级下册14课第二节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七年级下册14课第二节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 3、山东警方在2014年的调查中发现,由于长 时间沉湎于网络游戏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居 高不下,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的80%。这说 明网络游戏( ) • 1.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2.会影响青少年的正常成长。 • 3.会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 4.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无关紧要的,只是青少 年没有把握好自己 • A:234 B:134 C:123 D:124
• 2、居里夫人认为: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法国作家法朗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 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 生活将永远是平庸的,缺乏趣味的,因而必 定是可悲的。这告诉我们( ) • A.有好奇心就有高尚的道德 • B.有好奇心就会使人高雅起来 • C.好奇心一定会发展为兴趣,会陶冶高雅 情趣 • D.好奇之心,人应有之
我们应向这位钢琴家学习怎样的生活态度?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帽子和脑袋 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他的生活很俭 朴,常常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
有个行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 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
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 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沙叶新在一次应美国政府邀 请出访期间,有人问他“是 美国好还是中国好?”无论 他回答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 都非权宜之计。这时他机智 而幽默地回答“美国中国都 有不足之处,这叫‘美中不 足’”,顿时使局促尴尬的 气氛变得轻松缓和了。
• 5、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是 ( ) • A.不断学习别人的兴趣爱好 • B.要有强烈的好奇心 • C.对生活有乐观的态度 • D.丰富的文化生活
• 6、七年级学生李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 扮上,很少看书学习,也不愿与人交往,被 同学们称为“高傲的天鹅”。对李玉过分追 求打扮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时间打扮是应该 的 • B.我们青少年应该追求外在美,不必注意 内在美. • C.只要心灵美就够了,外表美并不重要 • D.她忽视了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的提高

鲁教版第十四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学案

鲁教版第十四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学案

七年级政治第14课2节<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案设计者耿伟审核初中部政治组2016.4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

能力目标: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知识目标: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预习导航1.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2.好奇、兴趣、高雅情趣的关系如何?3.怎样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合作探究探究一一.测一测: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什么样的?1、你口渴了想喝水,面前有半杯水,你会怎么说?2、体育课上扭伤了脚,你会如何想?二.故事探究同龄故事一位钢琴家到一个城市举办独奏音乐会。

谁知,首场演出,观众不足三成。

这对于钢琴家来说,实在是很丢面子的事,也很容易影响钢琴家的情绪,使演出质量大打折扣。

但钢琴家并没有为之难堪,他在演奏前对观众说:你们城市的人很有钱,每个人都定了3个座位,观众一愣,随后便会心的微笑起来,并长时间地为钢琴家的话鼓掌。

我们应向这位钢琴家学习怎样的生活态度?探究二故事一:13岁的初明明是市第二中学的学生,还是铁东区青少年科学院的助理院长、小院士。

初明明的母亲说,明明从小就好奇心很强,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喜欢拆卸玩具,然后再自己组装。

初明明相继发明了夜光锁孔贴、双色粉笔、双色白板笔等多项产品,特别是她发明的香油唇油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还吸引一家有投资意向的公司。

目前她已有200多个小发明,其中有20多项作品正在专利审批中,还有4项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实用创新型专利证书。

明明的生活也因这些“小发明”、“小制作”而充满了无限乐趣。

想一想:初明明高雅情趣的形成得益于什么?故事二:小华对网络很好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同学进入网吧接触到网络,谁知一发不可收拾,随后的一个多月,他吃在网吧、睡在网吧,为了上网,还四处向同学、亲戚借钱。

短短一个多月,健康活泼的小华变得两眼发直、萎靡不振、面黄肌瘦,体重减少了20多斤。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 第2框 过富有情趣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 第2框 过富有情趣的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设计思想:本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和实践,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让学生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内容“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而构建。

三、学情分析:1展。

2 3乐观生活 奥秘生活 理智生活 文化生活谁不说俺家乡美23安琪的委屈安琪的错误行为受到大家的一致谴责,但她却觉得十分委屈。

她辩解说:上有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1)这是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 生:……师总结:盲目从众的危害(不利于……) (2)我们该怎么做? 生:……师总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生活中还有哪些盲目从众现象?有什么危害?第一步: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危害,并简要说明危害。

第二步: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盲目从众的图片(中国式+抽烟、酗酒) 好真善美高雅情趣庸俗情趣假恶丑4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本课安琪”作为引领课堂教学始终的人物线索,使整堂课浑然一体。

以“帮安琪”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模式,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乐观生活:奥秘生活: 理性生活: 文化生活: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条件) (起点) (有力保证)(重要途径)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14课(2)《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案

14课(2)《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高尚志趣,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

2、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情趣的能力。

3、知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重难点】:陶冶高雅情趣的方法:1、盲目从众的危害有哪些?2、怎样杜绝不良嗜好?3、怎样培养高雅情趣?【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结合【自主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运用课前时间,阅读教材相关部分结合自主创新理解课本内容,解决以下问题,如有疑惑可在后边标注。

1、你将如何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呢?2、好奇心对培养情趣的作用?3、想一想,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联系?<一>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创设情境一:仔细观察课本P42页漫画,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漫画反映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你感觉快乐吗?你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3、试举自己身边的一个乐观人的例子,看看他(她)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二>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居里夫人: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阅读课本P43页正文部分并思考回答:1.你有没有非常好奇的事情?2.好奇心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呢?3.你认为好奇心都是有益的吗?请举例说明。

观察43页的插图和文彪的故事,讨论: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联系?<三>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

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

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1.杨丽娟的表现是一种什么行为?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2.结合课本45页正文内容思考: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怎样避免盲目从众?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从培养、陶冶高雅情趣的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A.乐观、幽默的性格就是高雅情趣产生的根源B.使我们不快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C.乐观、幽默有助于我们正视现实,陶冶高雅情趣D.悲观、消极的人没有任何情趣<四>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欣赏下列图片,谈谈对你培养高雅情趣的启示。

第14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提纲

第14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提纲

第14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提纲【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杜绝不良嗜好,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逐步培养起高雅的情趣。

2、能力: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知识:理解好奇心与兴趣之间的联系,知道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培养高压情趣的重要途径。

明白盲目从众的危害,学会杜绝不良嗜好的方法。

掌握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自学提纲】1、阅读课本42页,它告诉我们要培养高雅情趣应怎样对待生活?2、阅读课本43—44页,谈谈应怎样正确看待好奇心理?好奇、兴趣、情趣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难点)3、自己的兴趣爱好又哪些?这些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4、阅读课本45页,回答:(难点)A、众心理和盲目从众是一回事吗? (注: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B、盲目从众又什么危害?C、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有哪些?具体危害是什么?(填课本横线上)D、怎样杜绝不良嗜好?(至少从四个方面谈)5、阅读课本46页,找出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

6、总结归纳: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重点)【达标测试题】材料分析:材料:最近一段时间,上小学的小海班里流行一种很时尚的语言,小海觉得很新鲜、很好玩、很有趣,也觉得别人都在说,自己不说跟不上潮流。

结果,小海说着时尚语言,不仅惹得爸爸非常生气,而且语文越学越糟。

你知道这些时尚语言吗是什么?它就是:天才,天才,天生的蠢才:偶像,偶像,呕吐的对象。

小海觉得这样子自己连话都不会说了,为此,他很苦恼。

(注意:每组的1、2号同学四个题全做;3号同学做第一和第四题;4号同学只做第四题。

)1、你认为小海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从众心理吗?(10分)2、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30分)3、怎样拒绝类似不良嗜好?(说出两条即可)(20分)4、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做才能过富有情趣的生活?(4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第二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感悟、活动探究等环节,让学生懂得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性,从而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3. 知识目标: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教学难点: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师:查阅资料,准备案例、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体现高雅生活情趣的典型事例、名言等。

课前预习案
【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1、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自主预习,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可以先用铅笔)
(2)、结合下面的导学提纲,找出问题的答案;小组交流探讨,概括归纳答案;小组内集思广益,形成最优答案;注意答案的条理性。

2、导学提纲:
(1)、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有哪些?
(2)、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关系?
(3)、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
(4)、如何杜绝不良嗜好?
3、预习中我的困惑是:
课内探究案
【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多么美》学生谈感受,老师小结。

【课堂合作探究】(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1、漫画欣赏
(1)漫画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举自己身边一个乐观的人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对待生活的?
2、名家故事
爱迪生小时侯,好奇心非常强,有一天他看到一只母鸡在孵蛋,心想:鸡蛋怎么能变成小鸡呢?于是,他就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自己家的机窝里孵小鸡,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他对许多事物产生兴趣,并且认真去思考和研究,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

(1)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2)小组成员交流:你最想知道了解的事是什么呢?有哪些?
【归航点贝,畅谈收获】: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我知道了:
面对生活中的庸俗情趣,今后我会:
【巩固总结,质疑问难】:
【快乐检测】:单项选择
1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这句话主要说明的道理是( )
A .情趣源于兴趣
B .所有的工作都是有趣的
C .有趣的才是工作
D .没有有趣的工作
2 .当我们看到一望无边的大海、耸立云端的高峰、郁郁葱葱的森林、五彩缤纷的云彩等壮丽的景色时,会感到愉快和振奋。

这种情趣来源于( )
A .学习生活
B .对个人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 .文化生活
D .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热爱
3.下列关于情趣和兴趣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情趣就是兴趣
B .先有情趣,后有兴趣
C .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情趣通过兴趣来表现确、
D .兴趣以情趣为基础,兴趣通过情趣来表现
4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爱书法―延长寿命;爱音乐―增强食欲;爱赏鱼―调节血压;爱擦脸―预防感冒。

这说明( )
A .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体健康
B .有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就不会生病
C .如果身体不适,可以通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而得到医治
D.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高雅情趣,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5 .当你废寝忘食做成的飞机模型终于飞上蓝天,或是亲手栽下的小树绽出了嫩绿的新叶,这时你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情趣来自于( )
①对自然的欣赏②劳动创造③玩耍④日常生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6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我们应该培养高雅、健康的生活情趣,摒弃庸俗、不健康的生活情绪
B .情趣庸俗、不健康的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
C .虽然人们在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上不同,但他们的生活情趣没有什么区别
D .人类在生产、生活、消费、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产生丰富的情绪
7 .有些同学分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盲目地“随大流”、“模仿别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
A .求异心理
B .虚荣心理
C .延迟心理
D .从众心理
8 .既是良好的情趣的聚集,又是不良心情的宣泄;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睿智开朗的展示图。

这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 ) A .稳重 B .随和 C .幽默 D .真挚
9 .青少年具有“从众”心理,他们需要群体生活,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但是,有一部分青少年对“从众”心理认识有偏差。

下列几种看法中不属于“从众’,心理的有( )
A .盲目“随大流”
B .不加分析与区别地盲目模仿别人
C .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
D .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0 .上网时应注意( )
A .拒绝观看低级庸俗的内容
B .看有没有新鲜刺激的内容
C .看有没有诱人的话语
D .考虑交到几个朋友
课后拓展案
调查研究:中学生追星的利与弊
背景材料:中学生小明是“追星”族,他追的星不少,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大孝子朱时茂、李晨,体育明星姚明、刘翔等。

小明特别崇拜他(她)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

小明“追星”不仅成绩没有下降,而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结合材料,请谈谈“追星”对中学生有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