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诚”及其现代价值

合集下载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1. 道德伦理的建设:儒家文化强调的“仁爱”、“礼仪”、“中庸”等道德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美德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2. 治国理念的启示:儒家思想倡导以德治国、以礼治国,提出君子应当以德行感化人民,而不是仅仅依靠刑法和暴力。

这一点对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3.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

通过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4. 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和学习,提倡“有教无类”,强调个人修养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国际合作与友好关系的发展。

6. 精神价值的追寻: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讨,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价值导向,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7.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儒家文化中的“忠恕”之道、“大同”理想等,激励人们关心社会、参与公共事务,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8. 生态环保的倡导: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于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9. 家庭和睦的促进: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提倡孝顺、夫妻相敬如宾等家庭美德,这对于构建现代和谐家庭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

10. 个人修养的提升:儒家文化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倡导诚信、礼貌、谦逊等美德,这些都是现代职场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儒家“诚”论的现代价值

儒家“诚”论的现代价值
Ma . 2 1 r ,0 0
儒 家 “ " 的现 代 价值 诚 论

( 长沙理工大学
芳, 易亭亭
文法学 院, 湖南 长沙 4 0 0 ) 104

值。
要 :诚” “ 是传统儒家的一个重要范畴, 儒家论“ 极为丰富。儒家“ 论不仅提供 了统一完整的价值体系, 诚” 诚”
而且提供 了丰富的道德 心理 内容和 多样的道德 思维 方式 , 这对 于 当前 的伦理 学和道德 建设都 具有 宝贵的借鉴 价
l4 2
动, 而是人如何成就 自身的德性内涵, 彰显其作为人 的本质 。“ 在心性论 中主要表现为主体道德精 诚” 神与客观道德法则 高度合一的精神状态, 以及择善 固执的道德意志 , 在诚的精神指引下 , 人们必然会执 著地追求 自身德性 的升华, 实现至诚 的精神境界, 以 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引 下 , 家涌 现 出 了 一大 批 像 张 载一 样 以 “ 天 地 立 儒 为
集 中而充 分 的 贯彻 , 形 成 了 系统 、 贯 的 价 值 体 并 一 系, 它对人 的道德 行为 , 从原 因 、 动力 、 具体行 为要 求 等方 面进行 了论证 , “ ” 为形 式精 炼 而 内容 磅 使 诚 成
礴 的一个 范畴 。
“ 性的过程 同时就是寻求与天合一的过程。儒 诚”
仁义礼智为内容 , 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当我们说 “ 为“ 诚” 人之性” , 时 是直接禀承“ 诚者天之道” 而
来 。禀赋 “ 之 道 ” 来 的 “ 之 性 ”( 诚 ” 并 非 天 而 人 “ ) “ 斗筲 之性 ” “ 质之 性 ” 而是 人 的本 然 之 性 、天 、气 , “
儒家认为, 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使 自己成其为

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一、儒家文化的概述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方式。

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际关系、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以及尊师重道、礼仪尚德等行为规范。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仁爱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们应该关心他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体现着对人类普遍性的关怀,强调个体的情感和社会的和谐。

在当代社会中,仁爱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尊重他人的差异和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忠诚忠诚是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们应该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忠诚。

忠诚体现了对集体利益和责任的承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在当代社会中,忠诚价值观对于维护组织和社区的凝聚力至关重要。

忠诚让人们保持对组织的承诺,尽己所能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孝顺孝顺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

孝顺价值观源自于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当代社会中,孝顺仍然是人们尊重长辈、维系家庭关系的根本。

孝顺价值观教导人们关心父母的健康和幸福,传承家族的美德和传统。

4. 诚实诚实是儒家文化中的基本品德之一,强调人们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

诚实是维系个人和社会信任的关键,也是塑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中,诚实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要求人们遵守诚实原则,在各种场合中坦诚面对自己和他人,从而建立起互信的社会网络。

三、儒家文化的当代应用1. 教育领域儒家文化在教育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强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的终身学习。

在当代教育中,儒家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文精神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现代教育应当借鉴儒家文化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传统儒学思想的价值与现代评价

传统儒学思想的价值与现代评价

传统儒学思想的价值与现代评价儒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不衰。

儒学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培养人们的品德、才能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的儒学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仍然具有现代的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传统儒学思想的价值和现代评价。

一、儒学思想对文化的贡献儒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强调了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人们遵从道德规范,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类行为,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儒家还强调了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和文化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改变社会和谐的面貌。

儒学思想鼓励人们追求卓越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并倡导人们要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人权保障。

因此,儒家贡献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使中国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二、儒学思想对社会的贡献儒家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治理、道德伦理等方面。

儒学思想主张“仁政”,即政治应以仁爱和公正为基础,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儒家还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以道德来统治和管理人民,而不是依靠暴力和权力。

此外,儒家小说中的故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经书,都提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些道理不仅仅适用于传统社会,而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儒学思想对个人的贡献儒学思想不仅仅对社会和文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个人的健康和幸福起着积极的作用。

儒家认为人应该追求完美的道德品质,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以成为更好的人。

儒家倡导的“人之初,性本善”,提醒人们要通过自律与修养来不断完善自身,强调需要培养道德智慧和品德修养,以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价值。

因此,儒家思想的精髓有利于人们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四、儒学的现代评价文化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儒学思想作为中国国粹之一,在已逝的千年中经过了反复推敲和不断升华,而在现代,我们也要评价儒学思想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的德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儒家的德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儒家的德育思想及现代意义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它的特点是重精神,轻物质;重道德,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

儒家注重的是大方向,重视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关心的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即教导人成为正人君子。

儒家文化就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这就是追求进步的人们再次高度关注儒家文化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沉积了几百年韵儒家文化又被人们热情地发掘出来的原因所在。

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它以心灵的自我学识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

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方面,一直延绵至今。

其具体内容意义如下:1.儒家文化的“仁”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实行仁政,并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拥有存活和美好的权利。

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翻案”即为道德教化的方法,并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存有平衡的道德普遍认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

——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叛变起兵的必要,又没叛变起兵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

古今中外,凡是能并使国家达至太平的统治者,事实上都没违反儒学的仁和礼两小原则。

2.儒家文化的“礼”儒学的真谛就是仁礼一体。

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可以抵抗其统治者。

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可以轻慢其统治者——即为人民不受到道德约束,就可以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也是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最深远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家强调的是家庭、社会、政治的伦理和道德关系,主张通过“仁爱”、“礼让”、“孝顺”去实现社会和谐、个人和谐和治理国家。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但它依然具有很强的现代价值。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继承和发展、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两个方面来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涵盖了“仁”、“义”、“礼”、“智”、“信”等多个方面。

这与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人格尊重、个人自治和社会民主有着紧密的联系。

儒家思想最为重要、也是最独特的一个方面就是强调“仁爱”:“爱人以德,依礼制度,达到宜乎所制,乐乎其中。

”(《中庸》),也就是说,儒家注重构建一种基于人性的道德体系,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推崇“德行高尚”、“慎独守义”等价值观念。

这使儒家思想可以有效地反映现代社会关注的一些问题和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义、公平、责任、尊重个人权利、社会公共利益等。

这些思想都与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民主政治制度、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

另外,儒家思想在对待人文精神的包容和宽容上也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儒家重视人性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强调合理爱国与世界大同,注重文化多元和相互包容。

儒家的关注点和现代社会强调的人文共识有很多相同之处,如宗教、文化、性别等方面的多样性,儒家思想有着更细致的关注和探索。

二、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从个人发展到社会治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非常大的适用性。

个人修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儒家思想中,“心性”和“修养”是密切相关的,人必须通过自我完善和自我培养,来获得道德素养和品质,从而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赋予的大众信任。

在现代社会,个人修养与精神健康、职业生涯、发展和自我实现等密切相关。

对个人而言,儒家思想指导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思考和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群体的追求。

儒家精神当代价值和作用

儒家精神当代价值和作用

儒家精神当代价值和作用背景介绍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学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及其弟子所创立。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儒家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价值观与人生观儒家强调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塑造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

仁爱与和谐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实践可以达到最高境界。

其中,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意味着发扬有爱心、善良和关怀的品德。

这个价值观鼓励人们对他人的关心与支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孝道与家庭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孝道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它强调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和孝顺,并鼓励人们关心、支持和照顾自己的家人。

这种家庭观念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融洽,同时也是培养良好公民的基础。

教育与社会作用儒家思想对教育体系和社会组织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教育的重要性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将之视为国家和社会的基石。

儒家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智慧和责任感。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教育体系的影响深远,并且在今天的教育系统中,仍然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社会组织与礼仪儒家强调社会组织和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工具。

儒家将礼仪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各个方面,如家庭、政府和社会交往等。

礼仪的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自律和自制力,促进社会和谐。

道德价值与社会建设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对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正与公平儒家思想强调公正和公平的价值,并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儒家强调对他人的公平和公正待遇,避免利益之争和不公正的行为。

这种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的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及经济影响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及经济影响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及经济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在人文领域还是经济领域,儒家思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稳定与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一、人文价值的传承与发展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在家庭方面,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崇尚家族观念。

虽然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所改变,但是儒家思想依然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尊敬父母长辈,增进亲情,从而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社会方面,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倡仁爱和友善。

这种思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也在社会风气的形成与改善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还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教育。

现代社会追求个人自由与个性发展,但过度个人主义也会导致社会冷漠与道德沦丧。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操守和品德修养,强调责任感与对社会的奉献精神。

在当今社会,不论是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组织,都开始重视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些都和儒家思想的人文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儒家思想对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对经济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君臣之间的信任和忠诚,倡导节俭而勤劳的生活态度。

这种精神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注重农业经济的国家,儒家思想中的一些价值观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节俭、忍耐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理念也在当代商业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取舍之道,让人们学会权衡利弊,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声誉。

这种道德约束可以减少商业欺诈和道德风险,对于维护商业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重视教育的理念也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以其注重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的特点,为现代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说孟子倾向于从 内在性上讲“ 。儒家另一位大师苟子则 诚” 更多从外在政事上讲“ 。 诚” 苟子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 ……天地为 大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物父子为亲矣, 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 不诚则卑。夫诚者 , 君子所 守也, 而政事之本 也” 《 子 ・ ,苟 不苟》 诚” “ 的正面功能无所不在, 体现 为宇宙、 人类社会 合规律性与合 目的性的统一。 孟苟之后 , 中庸》 《 对诚提 出了比较系统 的阐述 。< 中庸》提出了 “ 的范畴:诚者, 诚” “ 天之道也; 诚之者 , 人之道也。首先被规定为“天” ” 的根本性质 , 是客观的、 独立 的, 其次, 诚 被规定为最高的价值 , “ 是 绝对的, 先验 的。宇宙本体即道德本体 ,天”即“诚”是通过将宇宙 “ , 以道德本体实现的。由此 ,诚” “ 的绝对性、 神圣性, 本体性得以确立 。 既然如此, 自诚明, “ 谓之性” 《 , 中庸 ・ 2 章》 诚” 第 l “ 就是人性 自觉 的
关键词 儒家 诚信 价值
中图分 类号 : 22 B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909 (090.0.2 10.5 220)42 60
赖于 客 观存 在 , 只要 主 观 上做 到“ ” 即“ 而 诚 , 明乎 善” 那末 万 事 万物 就 ,
“ 从辞源上讲, 诚” 产生于西周时期, 诚” 但“ 的观念, 早在原始初民 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就已产生, 现存古籍中出现最早 的“ 字, 诚” 见于《 尚 书 ・ 甲》“ 太 :鬼神无常享, 享于克诚。这里 的“ 即训为虔诚, ” 诚” 表示对 鬼神笃信不二的心理 。后来逐渐 由“ 人一神” 关系发展到反映 “ 人一 德” 关系上 , 如在‘ 易》 周 中出现 了大量的“ 字 , 以表示诚的意思。 孚” 用 “ 中孚, 信也。或“ ” 有孚维心, 行有尚”坎卦卦辞 , 亨, ( 只要 内心有诚 , 就 凡事顺利 , 所作所 为都有很高成就) ” 。
赞天地之化育 ,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 中庸 ・ 2 章》 的存在意义 第 2 人
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 (孟子 ・ ”《 尽心上》 意思是说 , ) 人 之所 以可以达到与天地并列的古典, 唯一的可 能是“ 诚”的完满化普
问题 , 道 路是 开 放 的 。 通 过 主 观 的道 德 锻 炼 、 但 人 培育 和 修 养 , 通过 后 天 的 学 习 , 行 , 过“ 学 之 , 问之 、 思 之 , 辩 之 , 行 之 ” 《 力 经 博 审 慎 明 笃 , 中
庸 ・ 2 章》 第 0 就可以实现与客观的“ 、 诚者” 天” “ 的统一 , 实现人存在 意义的最大化“ 唯天下之至诚, 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 , 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 , 则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
是“ 的具体体现。诚本于仁 , 仁” 仁在乎诚。要实现仁, 必先有诚之德 状态, 同时也是人性追求 的目标。从理论上讲, 既然“ 天道” 的本质是
性,论语 ・ ‘ 学而》 “ 日:巧言令色 , 鲜矣仁 。意思是说花言巧语、 ” 不诚实 的人, 是很难达到仁的。 孔子 思想实用理性的特征 , 以及孔子重经验、 重体悟、 重启发的理路, 使他关 于诚信的思想更倾 向于体现在 日常生 活中, 落实在具体的境遇 中, 而不是抽象在哲学 思辨与论证 中。 因此 , 孔子关于诚信 的思想, 更具体、 更生动、 更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和 日常 行为, 也更加朴素、 简明, 更具亲和力。也因此, 就更容易为人们理解 和接近, 从而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 。 孔子之后 , 孟子和苟子都对“ 作了详细的论述。 诚” 孟子说 :尽其 “ “ , 么,人道”就应该效法“ 诚”那 “ 天道” 做到“ 。 诚者” 诚” 但“ 不同于“ 诚 之者” 因此 , , 人必须通过道德努力. 最终达到“ 。 诚” 显然 , 这是个实践
L g I S s m , d o i t e a y te a S c n eY} 缸金 ; J
儒 家 “ 及其现 代价 值 之 诚”
朱殊 瑶
摘 要 ‘ 历来被 看作 是 中华传统 文化 中的重要 道德 观念之 一 , 中国传 统儒 家学说 中 占有 十分重要 的 地位 。 ( 在 从( 中庸》 比较 系统地阐述 起, 多学者都论述过‘ ’且各有独到之处。在当今时代, 很 ‘ , 诚’ 弘扬儒家诚信精神, 于提 高人们的道德 对 认 识 , 强道德修 养 , 加 推进 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构 建 , 仍具 有重要 价值 .
之后 , 有 德 性 意义 的诚 , 儒 家 所 吸纳 与继 承 , 响最 大 , 理 具 被 影 其 论 阐 释最 全 面 、 最深 刻 、 具 启 发 性 。 最

都具备与我心中了, 同时也就与“ 天之道” 诚” 的“ 完全相符合了。 这在
孟 予看 来 , 就 是 具备 了一 切做 人 的知 识 和才 能 。 也
“ , 仁 只能通过具体的经验现象来理解来把握来接近“ 。 仁” 在孔予的 来源、 根据和本质, 人必须努力修养而实现它, 完满它, 这就是 “ 诚之
“ 的思想体系中, 仁” 诚信是其构成 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 换言之 , 诚信 者, 人之道也” 人性的完满是“ 的普遍显现 , 。 诚” 它是人之为人的理想

“ ” 思 想 发展 历 程 诚 的
儒家宗师孔子, 虽直接论“ 不多, 论语》 诚” 《 中只见两例, 但他对 “ 的论述 , 信” 充分表达 了“ 的意蕴。《 诚” 论语 ・ 为政》 “ 日:言忠信 , 行 笃敬”“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 。明确提出了待人处世要真实无妄 而作为孔子思想核心 的仁 , 作为一个抽象观念 , 体现为一个 多层面多 因素 多视角 的相互制约 的有机整体 。人 们不能从概念本身 来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