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一讲142页PPT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ppt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 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目的 教师与学生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与教育学
考试重点 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3.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4.教育学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主要 思想和著作
(二)学科独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1.培根(英) 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
分类中,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 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并把它看成获得真正知识的 必由之路,为以后教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其朋友发了疯,因怕他自杀, 就偷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欧谛德谟:应该算是正义。 苏格拉底:你不是说不能欺骗朋友吗? 欧谛德谟:请让我把所有的话全部收回。
苏格拉底就是经常用"产婆术"的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 使他了解他所认为是真的东西,原来是假的;他所认为是 对的,原来是错的。他以此来强调学生要主动地自己去求 得知识,发现知识,时刻注意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得 到有关道德的完善无误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
1.孔子《论语》: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有教无类] 3.[克己复礼,为仁];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因材施教];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存本能活动。
英国 沛西·能 有关教育起源的学 说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目的 教师与学生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与教育学
考试重点 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3.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4.教育学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主要 思想和著作
(二)学科独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1.培根(英) 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
分类中,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 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并把它看成获得真正知识的 必由之路,为以后教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其朋友发了疯,因怕他自杀, 就偷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欧谛德谟:应该算是正义。 苏格拉底:你不是说不能欺骗朋友吗? 欧谛德谟:请让我把所有的话全部收回。
苏格拉底就是经常用"产婆术"的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 使他了解他所认为是真的东西,原来是假的;他所认为是 对的,原来是错的。他以此来强调学生要主动地自己去求 得知识,发现知识,时刻注意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得 到有关道德的完善无误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
1.孔子《论语》: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有教无类] 3.[克己复礼,为仁];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因材施教];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存本能活动。
英国 沛西·能 有关教育起源的学 说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142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第二节的主要内容
• 一、人类早期学校及其产生的原因 • 二、文明古国及其文化概况 • 三、文明古国的学校教育
2020/11/15
28
一、人类早期学校及其产生的原因
•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 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体脑分工、文字的产生 (视频材料:文字的起源) • 意义:使文化教育和人类的学习活动得到更快的进一步的发展。东方文明古
2020/11/15
54
本章思考题
• 1.简述外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和发展主线。 • 2.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 • 3.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基本特征。 • 4.简述古代东方国家学校的类型及其教育特征。 • 5.论述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2020/11/15
57
感谢下 载
国正是首先产生人类早期学校的地区。 • (一)最初的学校及其考证 • (二)最初学校产生的原因
2020/11/15
29
古代埃及学校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 育,1985)
2020/11/15
33
二、文明古国及其文化概况
•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东方的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亚述、印度,相继 进入奴隶制社会,在这里出现了外国最早的奴隶社会的教育,这是人类第一 个有阶级的社会的教育,它开始了阶级教育的历史。
• 教育方法一:游戏、模仿、做中学 • 教育方法二:解说、训诲、启发 • 教育方法三:奖励、帮助和引导
2020/11/15
22
本节要点
• 1.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教育原与生产 劳动直接联系,并为当时的生产服务;
•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原始公社,年长者对新生一代有意 识、有目的地进行教育,不是盲目不自觉的。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课件

☆
教育家
教育家,你知道多少? 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等诸子 百家,董仲舒、王阳明,近代中国则有武训、陶行 知、晏阳初、陈鹤琴、蔡元培、许寿裳、梁漱溟、 吴稚晖、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徐特立。 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 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有昆体良。 夸美纽斯、蒙台梭利、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 马卡连柯等。
☆ 教育问题
14日中午1时许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 区西十三楼宿舍楼一名刚从家返校的大三男 生,从7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昨晚,校方 证实死者因失恋而跳楼自杀。 15日8时许, 一名大一男生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 八宿舍楼跳下身亡,有人怀疑该同学因挂科 而跳楼,并留下草草数行字的遗书,字里行 间流露出自杀倾向。这是该校连续两天发生 学生跳楼事件,目前,具体情况警方正在调 查中。
☆ 教育现象
1.《文汇报》(3月27日)有一篇杂文,说四川绵 阳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在练习组词时,把“老”字组 成“老婆”,把“情”字组成“情人”,把“勾” 字组成“勾引”,“‘跑题’虽远,意象倒还集 中”。令老师们大跌眼镜,吃惊不已。 2. 3月23日的《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杭州市韶山 中学教师洪建斌的“班级社会化改革”:班级卫生 包干区“拍卖”,班长竞选组阁,公共设施承包, 自办“跳蚤市场”……当谈到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改 革时,洪建斌说:“我们的教育太理想化了,学校 与社会之间有很多脱节的地方,学校不是真空,社 会存在的东西应当让学生提王老师发现张平同学正一边晃动 桌椅,一边用手够着前排的同学。为了制止他的违规行为,王 老师大声呵道:“这是考试,不要太随便!”谁知张平竟毫不 在乎地说:“我愿意,你管得着吗?”听到这话,王老师顿时 火冒三丈,考虑到全班同学正在考试,就耐着性子没有理睬他。 谁知张平变本加厉,竟一把抢过前排同学的试卷抄起来。这回 王老师不能不管了,他快步走到张平同学面前要他交出试卷, 没想到张平不但不交,反而把试卷揉成一团踩到了脚下。这时 王老师再也压不住火了,他一把将张平从座位上拽起来,当着 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下可激怒了张平同学,他 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拎着书包愤然而去。 1.你认为这场冲突是否可以避免?教师应如何处理才不至于 扩大事态? 2.一旦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应如何化解?
教育学原理课件完整

二、教育科学的概念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 现象和教育规律为 共同研究对象的各 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类学 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一、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 点或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的东西。它摆脱了 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和地点、时间、类别 的种种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 恒性的特点。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 伊曼(Ernst Meumann)和拉伊(Wilhelm August Lay),其代表著作为梅伊曼的 《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 学》。
2.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亦称精神科学教 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福利特纳(Wilhelm Flitner) 等人。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871—1965)等人,代表作有杜威 的枟民主主义与教育枠和克伯屈的枟设计教学法 枠等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为教育学的发展 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学走 向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
1、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
职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 方面: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 程——人的培养; (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 传; (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即教育通过自身职能的 正常履行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功效。
二、凝练教育艺术
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指向是凝练教育的艺术。
《教育学原理》1PPT课件

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教育。 • 另一个维度则是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纵
向和横向上把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与种类的教育。 • 第三个维度是把教育学系列问题如德育论、教学论、
美育、课程论等加以分离与拓展。
16
1、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 英国斯宾塞(H.Spencer,1820- 1903)的《教育论》。
学科的研究成果。 ✓ 另一条路径是深入研究众多分支学科、交叉学
科和边缘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22
1、这一阶段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
•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
S. Bloom)出版了《教育目标的 分类系统》。
•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 纳(J. S. Bruner,1915—)出版 了《教育过程》。
25
3、本课程参考文献
• 王道俊 、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该书系
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图书,1998年由福建教育 出版社出版。
26
其他主要参考文献:
• 1、黄欣祥著:《从他人教育到自我教育》,南海出版公司 2001年出版。
• 2、陈桂生著《教育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版。
• 3、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 1995),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
10
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 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 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 分析;
• 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11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 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 论》,还是《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创 始人是夸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尚有争论。
向和横向上把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与种类的教育。 • 第三个维度是把教育学系列问题如德育论、教学论、
美育、课程论等加以分离与拓展。
16
1、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 英国斯宾塞(H.Spencer,1820- 1903)的《教育论》。
学科的研究成果。 ✓ 另一条路径是深入研究众多分支学科、交叉学
科和边缘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22
1、这一阶段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
•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
S. Bloom)出版了《教育目标的 分类系统》。
•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 纳(J. S. Bruner,1915—)出版 了《教育过程》。
25
3、本课程参考文献
• 王道俊 、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该书系
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图书,1998年由福建教育 出版社出版。
26
其他主要参考文献:
• 1、黄欣祥著:《从他人教育到自我教育》,南海出版公司 2001年出版。
• 2、陈桂生著《教育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版。
• 3、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 1995),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
10
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 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 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 分析;
• 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11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 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 论》,还是《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创 始人是夸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尚有争论。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142页PPT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教育的要素与形态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和法国社会学家 勒图尔诺。 2.心理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 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4.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一观念。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这是因为: 第一,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二,劳动向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 第三,研究表明,教育活动在人类原始时代已经存在。 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 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最新版整理ppt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 在中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但这两字在当时没 有确定的含义,而是分别指“教”或“育”。东汉许慎的《说文 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教育论说中,与“教”相伴出现的字多 为“学”。古代的“教”主要指“教学生学有关的知识”,“学 ”主要指“儿童在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教”与“学”只 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活动,“教”与“学”是 统一的。因此,我们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 景下的“教育”词源。
最新版整理ppt
(三)现代教育的特点 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和法国社会学家 勒图尔诺。 2.心理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 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4.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一观念。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这是因为: 第一,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二,劳动向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 第三,研究表明,教育活动在人类原始时代已经存在。 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 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最新版整理ppt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 在中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但这两字在当时没 有确定的含义,而是分别指“教”或“育”。东汉许慎的《说文 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教育论说中,与“教”相伴出现的字多 为“学”。古代的“教”主要指“教学生学有关的知识”,“学 ”主要指“儿童在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教”与“学”只 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活动,“教”与“学”是 统一的。因此,我们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 景下的“教育”词源。
最新版整理ppt
(三)现代教育的特点 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