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2
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优秀教案(精选15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优秀教案(精选15篇)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文章记述了作者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通过对被*的孩子们的深深同情,反衬出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强盗本质,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人类渴望和平。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战争历史也有一定了解。
学习本课只要注重引导、点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不要战争和*,要和平”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幸福生活,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主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积蓄情感在进入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个电影片断。
点击课件:《南京*》影片片断剪辑。
老师提问:这是故事片《南京*》中的几个片断,同学们,你们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看到这个小片段的心情或感受。
老师归纳总结:沉重恐怖残忍是啊,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看到这一场面无一不会感到悲痛,惨烈。
这个痛苦不仅是中国的,而是世界的。
在二战中,面对这样*的人,又何止千万。
1941年,在南斯拉夫的美丽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就遭受了一次全城毁灭性的残酷杀戮。
一天之间,纳粹就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有300多个孩子。
法国的哲学家萨特在参观这个遗址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点击课件:萨特的话。
)萨特着重用“沉重记忆,美丽的记忆”表达自己的观感,1988年10月21日,旅美作家聂华苓在南斯拉夫参加悼念活动后,写下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今天,我们就跟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重温那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二、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把握文本情感1、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坟地所见所闻;第二部分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第三部分是记录作家座谈会;第四部分是摘录遗言。
全文的顺序是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呼唤和平。
《亲爱的爸爸妈妈》文本解读教案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文本解读教案设计。
一、教材背景《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一本由美国医生艾德·梅蓝切克博士撰写的家庭教育手册,该书通过自身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医学和家庭治疗的经历,对家长关爱孩子、保护孩子、教育孩子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书已成为国际上家庭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并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己和家人情感的认识与把握能力。
2、了解并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3、掌握“爱”的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爱”。
4、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家庭责任意识。
三、教学内容1、培养学生对自己和家人情感的认识与把握能力。
通过分析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提高学生对自己和家人情感的认识与把握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提供的情感问题,借助反思、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
2、了解并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将家庭教育的原则分为“坚定”、“温和”、“宽容”、“体贴”的四个方面,让学生明白在家庭教育中要求家长坚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以温和、宽容、体贴的方式实施教育。
3、掌握“爱”的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爱”。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的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动人的亲情故事或者现场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完美的。
4、培养学生的德情操和家庭责任意识。
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性的思考一些社会和家庭责任方面的问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作为一个必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承担责任的各项具体行动。
四、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自己进行教学、检测学生,引导学生实践、案例分析和实效案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主动、发现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来进一步深化对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通过5W1H法进行详细的问答以及分类分别的讲解课头,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尽可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和领会家庭教育的思想。
集体备课:用《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教案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集体备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教师们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展现各自的特长,从而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优秀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优秀的学习经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设计一堂优秀的语文教案,教给学生们阅读技巧,并以经典文学作品《亲爱的爸爸妈妈》为案例进行探讨。
【教材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一篇情感真挚,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
通过对年少时世界观的认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爱心,孩子对父母亲情的回应等方面的描写,作者深刻地表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读者对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也能有所反思。
用这篇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有很多优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文学艺术的美好和独特之处,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实践】针对《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一堂有趣且充实的语文课:第一步,阅读故事,理解情节阅读这篇故事是学生们掌握课程的第一步,通过故事,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会如何阅读文章,还可以了解到如何理解情节及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们可以找一些学生来表演这个故事,或者由老师讲解,让学生们在像看电影一样的方式下,深入查看故事,并问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二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角色阅读完故事之后,让学生们分析文章中的人物角色,了解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性格和特点。
通过分析人物角色,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剖析文章中的文学语言在分析完人物角色后,我们可以分析一些文学语言的使用,帮助学生们掌握小说写作的技巧,了解小说的创作过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文章中的文学语言,包括句子的结构、语言的运用、描写的技巧等,通过精美的语言分析,让学生们了解文学的魅力和美妙的表达方式。
第四步,创作小说最后一步是创作小说。
通过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创作小说的过程。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发挥,创作自己的小说,并与同班同学一起分享。
幼儿园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四篇)目录:幼儿园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一幼儿园做蛋宝宝的爸爸和妈妈教案二幼儿园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教案三幼儿园可爱的动物头饰教案四幼儿园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一设计意图:我班正在进行的主题是“我爱我家”,主题目标与要求是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尊敬父母与长辈。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很单薄,其实在幼儿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这个主题进行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带来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大胆介绍家人的情况;通过散文、听听、讲讲、画画等形式对“家”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在进行爸爸本领大和妈妈和我这两个二级主题的时候,孩子们主动回家询问爸爸妈妈的有关情况,如爸爸妈妈的职业、年龄、爱好等。
本次活动在孩子对父母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为孩子提供一个贴贴、画画、讲讲的机会,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家的爱,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1、大胆交流父母的信息,并尝试用粘贴、绘画等形式记录信息情况。
2、进一步了解父母,激发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记录纸、彩笔、生肖图片、奖状等。
活动流程:情感激发——交流示范——自主操作——延伸活动活动过程:一、情感激发。
1、请来了一个老朋友,看看是谁?(小丸子)2、小丸子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猜猜是什么?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哈哈俱乐部要进行一个找秘密比赛。
4、找谁的秘密?5、你们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有多少?(自主交流)6、小结:你们真棒,有人知道爸爸妈妈的属相,有人知道爸爸妈妈的年龄,还有人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7、提升:我们平时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要学会用心去观察、去了解,这样就会发现很多的秘密,也会更爱我们幼儿园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共10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共10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一): 亲爱的爸爸妈妈在小时候我总觉得爸爸是种严厉的象征,爸爸像是一把锋利的斧头把我的恶习统统砍掉.比如,我写作文头低了,腰不直,爸爸您就纠正我.你知道我喜欢看书,就买了好都书给我看,有漫画书,故事书,作文书,.我因为看了漫画书我的绘画水平越来越好了.因为看了故事书,作文书我的写作水平越来越好了.我知道您让我写日记是想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只要您带我去旅游回来您就让我把这次旅游的过程写一篇作文,字数还不能少于500字.您还要我每天抄两页好词好句,我现在知道的词语越来越多了,我还可以把这些词语运用到作文上.您为了我的学习去买了一台学习机,不久你又知道电脑可以学习就又去买了一台电脑.爸爸您为了我的学习很努力.我想说:爸爸.”爸爸您还不像别人的父母很少给孩子去玩.我想去玩的时候只要写完作业就可以去玩.您不给我看电视是因为怕我近视.爸爸,我想说:“您真好.”每当我看到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大汗淋漓,我就可以想象到您工作时是多么辛苦.不管怎样累你也还会去工作.刮风下雨时您总是顶着风,冒着雨去工作.您的手变得越来越粗糙,有的时候因为工作你的手受伤了不知道有多少次,伤好以后您的手上留下了许多的伤痕.爸爸,我想说:”你辛苦了.”爸爸您给我的这份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这份爱想绿阴,遮挡着炎炎的烈日;这份爱像雨露,滋润着小小的禾苗;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爸爸,我想对你说:“您在我心中永远是最棒的爸爸!”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二):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文体散文,我做过的【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三): 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有什么含义因为这是纳粹千千万万死去的孩子们的心声,亦是孩子们对死亡的恐惧与不甘.是他们在临死前最后所写的话.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可以更加强烈地表明人们对战争憎恶,对生的渴望.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四): 初二上学期《亲爱的爸爸妈妈》.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句中的“人”为什么要加引号2.文中所引用的迪桑卡的诗,大意是写孩子们在“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引用这些诗句,目的是…3.正文前面引用的萨特的话,是全文的一个引子,这些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这不难理解,可又说“记忆”是“美丽”的,这该怎么理解呢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4.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的一定不少,作者只记了几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都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加了引号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2.文中所引用的迪桑卡的诗,大意是写孩子们在“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引用这些诗...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五): 亲爱的爸爸妈妈作文多年来对我的照顾,从小时候只要我想得到的没有得不到的,只要我想要,你们都会帮我想办法实现,我没有一次失望过.或许日子太过于安逸,我不知道什么是努力,什么才是我自己努力得到才知道珍惜的.我并不快乐,每一次都那么容易得到的,对我来说真的.小时候只要我说一遍得不到的东西,就会重复的缠着妈妈,直到她把我想要的给我,这样子我才会放弃,每一次都是,你们的放纵,让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努力得到的,我只要跟你们说,我想要什么,无论什么都可以实现,但是得到后对我来说没有几天就会放置一边,从来没有一件事持久坚持的.小时候学漫画、国画、乒乓球、舞蹈、钢琴、书法、围棋还有好多其他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不过我只记得不到几天就放弃,都心血来潮学习,几天热忱就会感觉无聊而放弃,我无论对什么都是一样子,没有坚持,但是我很感谢你们,因为我从来不缺少任何东西,只要我想得到的,没有得不到的.你们的孩子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只能说再次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生命,是你们教会了我存在感,是你们没有回报的付出,而我总是在抱怨,还不知我是最幸福的,还不满足,对不起.也许只有付出了才知道辛苦,我只是默默看着你们的付出,却没能感谢你们,以为是应该的,爸妈我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我生命,感谢你们教导,感谢你们对我的付出,或许该我付出的时候了.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只有健康就够了,子女快乐对父母来说才是最大的快乐,有你们这样子的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六): 八年级下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后作业:根据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写一篇短文,驳斥文中那个日本人的谬论.德国人勇于反省,会得到人们的原谅.而文中的那个日本人颠倒黑白,歪曲历史,会遭到鄙弃.【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七): 英语翻译初二《亲爱的爸爸妈妈》提笔忘字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八): 《亲爱的爸爸妈妈》分几部分课文由两大部分组成,引言和主体(四部分)一、引言二、主体(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段)(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加纪念馆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九):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后习题解答亲爱的爸爸妈妈1.知识与能力:(1)积累课后的词语和课文中的美句;(2)理解并掌握本文引用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关键字词的表达作用.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十): 英语翻译初二《亲爱的爸爸妈妈》提笔忘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通用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通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本课是一篇叙事性的短文,讲述了主人公在不同场景下对爸爸妈妈的深厚感情。
课文内容包括爸爸妈妈照顾主人公的生活,爸爸妈妈陪伴主人公成长,以及主人公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浓浓亲情。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爸爸妈妈对主人公的关爱,学会感恩父母。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
难点:学会感恩父母,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父母的爱。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爸爸妈妈对主人公的关爱,以及主人公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父母关爱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会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爸爸妈妈的爱陪伴关爱感恩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答案:略2. 请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我爱你们!”然后记录爸爸妈妈的反应。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优秀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优秀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整体把握课文,弄清引文和正文的关系。
2、理解文章中心。
3、体会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体会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肃穆荒谬稚嫩呵护发泄杀戮屹立盟誓憧憬韵律缭绕不绝放逐反驳赤裸裸血腥2、解释词语:肃穆:严肃安静。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记。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
憧憬:向往。
赤裸裸: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二、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中充满的是爱的笑脸和亲切的关怀呵护,可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
我们在第二课中曾经提到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分子屠杀人民的罪行似乎仍历历在目。
今天我们来看看他们对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造成的巨大伤害。
三、快速阅读课文,讨论问题1、概括课文四部分的,说说本文的中心是什么?中心: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文章中的引文是哪些?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在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结合课文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沉重”是说纳粹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小孩,这对人们来说是“沉重”的。
而“美丽”是说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
4、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在哪?说说理由。
四、揣摩语言1、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表达一种沉重的心情。
既是描写天气,又渲染人们的悲痛、沉重的.心情。
2、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告诉人们不能忘记雪耻,不能忘记在战争中牺牲的受害者,让“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
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案(2)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的:1、把握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2、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当我们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得到的是父母亲切的回应的呵护,但是,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
现在我们就来读读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介绍背景、作者简介:1988年十月,作者在南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1、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2、讨论主题:明确:要和平不要战争三、问题研究:1、如何理解"沉重"和"美丽"?2、如何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讨论明确: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
历史与纪念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3、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这些诗句是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价值",孩子们的生命才起步,他们努力学习,向往未来"在阳光下奔跑",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协,歌唱孩子的可爱,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重点: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文章记述了作者在参加一次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次活动是为了悼念二战中被屠杀的三百个孩子们。
在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场景中,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罪恶行经,震动读者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一组组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统一的事物: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并对之进行分析探究,深刻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
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
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
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现在,我们每年都要庆祝这个节日,请你说说,庆祝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同时,我们无法忘记,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的一个小城里,一天之内,有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
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
孩子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而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
二、关于字词。
1、谬miù(荒谬)戮lù(杀戮)幢zhuàng(一幢)缭liáo(缭绕)潦liáo(潦草)泻xiè(倾泻)泄xiè(泄气)悼dào(悼念)绰chuò(绰号)粹cuì(纳粹)猝cù(猝死)2、解释下列词语。
肃穆:严肃安静。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事。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
憧憬:向往。
赤裸裸: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缭绕:回环旋转。
血腥:血液的腥味。
比喻屠杀的残酷。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三、教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认识。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与你们一样,心中充满了对这场罪恶的战争的痛恨,和对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敬意。
同时,我又发现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语句很难理解,如文章开头的引文中提到的:“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语句呢?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再细细琢磨这些句子的含义?四、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发现问题。
注意探究文中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而含义深刻的词句,如“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历史与现实”等。
五、课堂小结: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抓住一些重要语句进行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认真读书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问题意识”,我想,这是你们学习的致胜法宝,希望你们今后能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第二课时课型:练习。
方法:探究、讨论。
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质疑。
1、课文开头的引文说:“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为什么既说是沉重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记忆?①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是沉重的;但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却不向刽子手乞怜,表现出了“整个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
2、文中说到:“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这句话如何理解?②孩子们从课堂里被抓走,老师和学生惨遭屠杀,这是沉重的;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面对敌人的枪口,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是美丽的。
3、如何理解以下语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③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每年的10月21日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都到这来纪念死难的人们,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这是美丽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西德作家与日本作家在参加纪念活动时的不同表现?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如何?④多年后,日本作家还在为日军的罪行进行狡辩,这是沉重的;西德作家却在死难者面前沉重地忏悔,深刻地反省,代上辈人受过,这是美丽的。
5、文章写的是血腥的屠杀,可作者却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有什么用意?……⑤孩子们被残杀,是沉重的;他们临死前留下的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强烈的爱,这是美丽的。
……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这容易理解,为什么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课文第四部分摘录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
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
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三、1、学生再次深入研读课文后,分学习小组就以上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讨论,理解句子含义,把握作品的主题。
步骤:每两组同学解决一个大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自由讨论、探究,交流研讨结果,然后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学生展示“沉重的——美丽的”探究结果。
教师预设学生探究结果如下:3、教师补充引导,深入探究: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纪念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学们能够说说哪些是“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吗?面对历史,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我国在抗日期间,同样遭受了苦难,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我国人民,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这段历史是沉重的;我国人民不忘记历史,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也是美丽的。
4、学生展示“血腥的——亲爱的”问题探究结果:教师预设学生探究结果如下:一天之内残杀了7000余人,300个孩子面对刽子手,发出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
这是血腥的。
但在这次血腥的屠杀中,被残杀的无辜的人们留下了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强烈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这正是“亲爱的”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5、齐读课文第四部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引导明确:一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正是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四、迁移阅读,拓展探究。
1、阅读《致命的母爱》,归纳主要内容。
2、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最震动你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预设学生思考结果:一个母亲深夜为一个敌兵盖上军毯,表现出强烈的母爱,却招致杀身之祸。
这让读者最为震撼,正如鲁迅所诠释的:“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战争撕毁的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使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
五、结束语:这篇文章通过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敲击人们的心灵,让读者受到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战争的罪恶。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
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
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六、布置课后作业: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