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5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

5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

5 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一、基础知识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肃穆.()荒谬.()侥.幸()2、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呼唤的是3、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4、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5、“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7、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8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

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9、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

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在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

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

请根据你的理解,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并分析分别表现了他们当时怎样的心理。

①(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②(工人)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史米奇③(工人)孩子们为父报仇史迪凡二.创新能力运用(一)“亲爱的,我爱你”①我百无聊赖地看书。

当我翻开其中一页时,六个不起眼的铅字刹那间震撼了我的心!它背后的故事,几次让我流下激动的泪……②暂时不提这六个宇的出处,先请听听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的纳粹集中营里,关着一对母女,妈妈是女儿惟一的亲人。

在那死神相伴的日子里,小姑娘的笑使人们充满了希望。

可是不久,妈妈被一群荷枪的士兵拉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妈妈呢?”小姑娘不知道这一切,只好问大人们。

《蜡烛》《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及课后练习

《蜡烛》《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及课后练习

《蜡烛》课堂练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jié ()fú()晓jū gōng( )( )pú fú()揣( ) 荒谬()地窖( ) 闪烁()二、填空,本文的体裁是(),作者是苏联作家()。

西蒙诺夫,通讯。

三、阅读《蜡烛》,回答问题。

1.找出文章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2.蜡烛对老妇人有何意义?她为什么要拿来点在一位素不相识的战士的坟前?3.阅读14-30段,完成下列各题。

⑴勾划出老妇人掩埋烈士的句子,思考:老妇人为什么要掩埋这位素不相识的红军战士?⑵当时的环境怎样?这些描写对刻画老妇人的形象有何作用?⑶14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老妇人想了半天”,根据上下文看她会想些什么?⑷最后一段怎样理解?“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四、阅读《亲爱的爸爸妈妈》,回答问题。

1.文章是1988年10月21日,作者参加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悼念活动后写的,文章分为来到纪念地、()、()、参观纪念馆四个片断,用“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目的原因是:2.下面几个句子怎样理解?A.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C.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课后练习: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请展开想像,推想下面文段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第14段中“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她想告诉人们什么?第17-19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

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内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内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内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堂测试题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迫击炮间歇瓦砾地窖匍匐腋窝闪烁鞠躬颤巍巍2.正确解释下列词语。

①精疲力竭:②永垂不朽:3.回答语段后的问题。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

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

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

老妇人还没有满意。

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

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

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这句话中,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②“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类似这样的语句在文中出现了好几次,有什么作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

探究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肃穆( ) 蜿蜒( ) 赤裸裸( )杀戮( ) 荒谬(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3.“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 )。

萨特是( )国( )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本文开头引用萨特一段话的作用是( )。

二、阅读(一)退刀记干了多年的店员,遇到的怪事可真不少。

就说前些时候吧!一位老妇人来到了柜台前,硬说要把东西退回“老太太,这把刀子你已经用了一个星期了,退不得的呀!”“可是——可是这种刀子太阴冷,用了令人厌恶心寒!”“哼哈,老太太,您看看,这类牌子与款式,市面上流行得很啊!”“我知道。

我知道。

不过,以前被用来杀了不少人呢。

”“不可能吧?这是最新设计的。

”“有,有,杀了人……”“您看见了?”“哦,这——倒没有,我若看见了,我也没命了。

”“那可别乱说,小心警察找你问话。

”“但是,我老伴,还有幼弟全家是被杀过了!”“全家!真的?报警了没有?”“没有!不可能的……凶手还歪曲了真相……”“哦——”我不知道如何接下去才好。

老妇人看到我态度强硬,没有意思接纳她的退货,也就怅然离开了。

临走时,我想想,不可能吧!这么一把小刀子,杀不了这样多人的。

我拉开喉咙问道:“老太太,是在哪儿发生的啊?”“南京。

”“什么?南京?”我蹲下柜台,把那种款式的刀子取出,研究了好一阵子,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刀锋较光亮了些吧!还有一排小小横行的字样:日本制造。

作者:(新加坡)希尼尔5.老妇人一看见刀便会产生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凶手还歪曲了真相”中的“凶手”是谁?你知道他是怎样歪曲真相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对老妇人退刀这一举动是什么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妇人退刀这件事可以给我们怎样的警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主要使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

《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练习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练习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5 亲爱的爸爸妈妈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执著()荒谬()憧()憬蜿()蜒恍惚()肃穆()杀戮()2.填空。

①文章开头有一段引文,引用了萨特的一段话,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这是因为________,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这是因为________。

②文章第二节开头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句中的“悲哀”指的是________,“美丽”指的是________,“真实”指的是________,“荒谬”又指的是________。

③文中第二节最末一段说“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不能忘记”的是________,“不能忘记”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课内阅读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1.上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国的哲学家、________、________家。

2.“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中的“温和”一词如何理解?3.第一段中作者所感觉到的痛苦是什么?4.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5.结合全文,说说上文在全文的作用是________。

课外阅读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精读附答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精读附答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精读精练(附答案)(3)《亲爱的爸爸妈妈》精读精练(附答案)(3)文章来自: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1、走近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

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

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自主学习】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了乱不可明状荒谬憧憬B、响彻云霄头发班白屏障屹立C、杀戮荡然无存赃物荒谬D、憧憬月明风清寒襟张皇失错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

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着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3、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4、仔细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八级语文上册专题05亲爱的爸爸妈妈(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级语文上册专题05亲爱的爸爸妈妈(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阅读《第一次真好》,回答下列问题。

(10分)①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④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⑤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1.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二次?请各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

(2分)(1)(2)2.第③自然段划线的两个反问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在内容上作用是。

(2分)3.第⑤自然段,作者说过,“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两句话不矛盾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分)4.文章最后一段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但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结合我们生活实际,谈谈你看法。

八级语文上册专题05亲爱的爸爸妈妈(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级语文上册专题05亲爱的爸爸妈妈(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④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⑦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⑧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第⑥段划线句子“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中“探”换成“踩”或“踏”好不好,为什么?(2分)2.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的经验给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迪?(3分)【答案】1.不能,“探”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当时的害怕和小心翼翼,而“踩”和“踏”则不能体现。

(光表态,没有写出理由不得分。

)2.第一问:让他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的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爸爸妈妈》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

历史是()的。

现实呢?
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

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

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屠杀的幸存者。

今天我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理解。

我注意到:今天的仪式上有许多青年和少年。

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

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讲话了。

“……南京大屠杀是事实。

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 ……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

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1.填上文中四处空缺的词语,并体会其内含。

2.(1)“历史是()的,现实呢?”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从全文来看,与它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家们为什么和明赫白握手?
4.那位日本作家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
5.本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试题。

最后一课
郑振铎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讲下去。

学生们照常记着笔记,默默无声的。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留恋。

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的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

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定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的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注:1938年,日军侵略上海。

6.文中作者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答
(1)作者在文中准确记录了一个时间——“上午10时30分”,这一时间的准确性为什么是可信的?(回答不超过40字)
这一时间的准确性是可信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表明师生怎样的气度?
表明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竖线把上文分为两部分。

三、试一试
9.根据下列情境,以“母爱”为开头,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40个字。

村野是我生命的摇篮,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沉重缓缓地掩面哭泣也要
2.(1)承上启下。

对纳粹发动不义战争愤怒,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不能正确看待不义战争而感到愤怒。

(2)这是历史事实。

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3.因为明赫白对自己国家发动的不义战争表示了深深地歉意,人们宽恕了他,并对他表示友好。

4.因为他强词夺理,把自己所在的非正义一方的灾难放在第一位。

5.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或:人民反对非正义战争。

二、6.爱国师生的正义行动妥协分子的可耻行为
7.(1)前面写过“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着”,作者在日军出现时是有表可看的(2)沉静、郑重、临危不乱的气度
8.在“现在下课!”后边画竖线。

三、9.(母爱是)系着摇篮的绳索,任凭风吹雨打,她始终以最强音,把我向生存的高层次鞭策。

(符合规定情境,内容充实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