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与英语教学——《高级英语》教改探索
论“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论“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高级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传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却显得不够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思辨能力更是备受关注。
1.2 研究意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思辨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辨去分析和评价信息,把握信息的关键点,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思辨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和有条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在高级英语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水平。
通过研究高级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案例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指导。
通过评价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成效,探讨未来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高级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高级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定义高级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定义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高级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利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的能力。
思辨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质疑、探究和解决,涉及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知识和运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能力。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作者:范祖民来源:《价值工程》2016年第30期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多视角探究提出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课堂教学的多种不同模式,即:语法翻译教学模式、语篇理解教学模式、文体分析教学模式和文学文化鉴赏教学模式;并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各种模式的历史变革和特点;探讨各教学模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put forward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odes by explor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Advanced English of English major. The modes are grammar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text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odel, stylistic analysis teaching model and literature culture appreciation teaching mode. It further elaborate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odel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odes in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English.关键词:高级英语;教学模式;语法翻译Key words: Advanced English;teaching model;grammar translation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84-020 引言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是全国各大高校英语专业一门综合性专业必修课,其特点为:课时多;语言难;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英语专业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第 7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 I NI ERS T AL OF JXI U V IY
Vo . l No 7 1 1 .
2 1 年 7月 01
J l . 01 uy 2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章 编 号 :6 2— 7 8 2 1 )7— 0 7—2 17 6 5 (0 0 0 8 1
科教育改革时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完整人 格养成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更是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 备的条件 , 一个没
有批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的人 , 可 能是 一个 能 够 创 造 新 知识 、 不 开 创新 事 业 的拔 尖 人 才 。 他 决 定 把 培 养 学 生 的 “ 判 性 批 思 维 ” 力放 在重 要 位 置 , 计 划 专 门 开 设 一 门 以 “ 判 能 并 批 性 思 维 ” 主要 内容 的课 程 。 同时 , 尤 其 指 出培 养 批 判 为 他 性 思 维 不 是 靠 一 门课 完 成 的 , 是 要 贯 穿 于 整 个 培 养 方 而
批判性思维 作 为一个 技 能 的概念 可追 溯 到杜 威 的 “ 反省性思维 ” 0世纪 4 。2 0年 代 , 批判 性思 维被 用于标 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 主题 ; 以美 国为代 表 的西 方 国家 兴起 了 “ 判 性 思 维 ” 研 究 潮 流 。我 国 于 2 纪 8 批 的 0世 0年
对 人 才 培 养 的任 务 也 发 生 了相 应 的 改 变 。 国 际化 的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给 我 们 既 带 来 了 机 遇 也 带 来 了 挑 战 。教 育不 仅 仅 是 获 得 知 识 , 重 要 的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更 和 创 新 精 神 。现 代 研 究 表 明 : 的 思 维 能 力 发 展 的 高 级 人 阶段 是 批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 判 性 思 维 是 创 新 思 维 的 核 心 。 批 清 华 大 学 经 济 管 理学 院 院 长钱 颖 一 在 谈 清 华 经 管 本
“高级英语”课要怎么上才“高级”———“高级英语”教改思路探索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64 July2019(B)总第464期2019年7月(中)摘要本文以2003年教育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阐述的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理论依据,探讨“高级英语”课程的教改思路与方法,指出唯有把大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改革目标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方能体现“高级英语”课程的“高级”之处。
关键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高级英语”教改高级How to Manifest the Advancedness of the Advanced Eng原lish Course:An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Gu Xiangyang,Li Suqin Abstract Guided by the training goal of the21st century English talents in the newly formulated"Teaching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in2003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strategies of the"Advanced English" course.It points out that the advancedness of"Advanced Eng-lish"may be manifested only when its reform goes towards the goal of the"Teaching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which is to cultivate English talents with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Key words"Teaching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Advanced English";teaching reform;advancedness“高级英语”(以下简称“高英”)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主干课程,是在基础阶段“综合英语”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高级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设想-7页精选文档

《高级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设想1.《高级英语》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之一,为针对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课文多选自原文,内容及题材多样化,涉及政治、文学、教育、哲学、语言等方面,是一门教学难度较高的课程,要求授课老师具备较高的综合性知识水平。
旨在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即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培养连贯表达、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并用英语流利表达、即兴演讲等能力;扩充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以便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掌握用英语写作文体的思维方式、英语段落结构及写作方法,尤其是论述文的写作特点和方法;加强英汉互译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只是此课程要求的一个方面,提高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也同样重要。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章进行深入认真地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具有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敏锐的跨文化意识的目的。
最后,通过此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由此可见,《高级英语》是一门教学难度较高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重要前提之一。
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在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低下的过去具有极大的优势;然后,今天的外语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在上大学前都已经系统的接受了九年的英语学习,发音、词汇、及语法有较好的基础,老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这种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需要采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
从而能够真正实现高级英语的教学目的与目标,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继续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重点应放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充实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上”,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2.《高级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2.1综合技能的加强听受母语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会将自己的语言习惯、意义、方法及形式应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对英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论“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论“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级英语的学习已成为许多学生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高级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
高级英语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维。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的是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技巧的训练,而高级英语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观点、逻辑和立场,并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种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的意义,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级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高级英语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点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比较。
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国家的文本,并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这种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观点和行为,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高级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跨文化交流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
高级英语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适当的写作指导和反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成果,写作论文、报告、评论等,从而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组织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写作的实践和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高一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与改革创新思维探究

高一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与改革创新思维探究2023年,英语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高一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在如此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语言环境下,高一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改革创新思维变得尤为重要。
一、高一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高一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是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所做出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
如何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一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教育教学思维要体现适应性。
在这个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性格充满多样性,所以教育教学思维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
例如,对于外语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高一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英语原版材料、开展语言竞赛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意识;对于语言水平偏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教育教学思维要体现国际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高一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必须贴近国际化视野。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例如,通过开展国际学生交流活动、组织国际文化展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英语学习和文化体验的视野。
最后,教育教学思维要体现开放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一英语教师要不断开放思维,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例如,运用智慧教学系统,将AI技术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开拓英语科技教育新道路,为学生实现全方位、组合性、自主化、深层次的学习带来便利。
二、改革创新思维在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是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因此,高一英语教师需要具备改革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新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首先,教师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高一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因素,探索适合本校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级英语》课程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行动研究10页

《高级英语》课程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行动研究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语教育界的关注焦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确立了高等教育的使命,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科学知识的简单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分析技能”。
这一宣示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既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提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
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思辨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学界的共识。
学术界对思辨能力的内涵和界定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思辨能力是通过反思,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是非真伪利弊做出评判,从而形成独特见解的能力。
国内学者黄源深(1998)提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强调“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综合素质发展,影响人的素质”。
文秋芳(2006)指出:“外语专业学生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孙有中(2011)认为英语专业要摆脱目前在学科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就必须以思辨能力为导向,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行动研究的内涵与方法“行动研究”这一概念始于二战时期,20世纪50年代经开始进入教育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作品中的中文引文参见《日用家当》,刘英译,载《名作 欣赏 》, 200 0年第 2期 ,第 55-59。
二、形象思维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官体验 《高级英 语》教 材有不 少描述 性(de sc ripti ve )和叙 事性 (nar rative)的文章,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困 难,因此,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 《高级英语》第一册的第一课《中东的巴扎》(“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中,作者描绘了一副中东集市的美丽图画: The Middle E astern ba za ar takes you back hundr eds— even thousands—of years …… The din of the stall- holders crying their wares, of donkey- boys and porters clearing a way for themselves by shouting vigorously, and of would- be purchase rs arguing and barga ining is continuous and makes you dizzy. 教师讲课时可以将文中的语言描写转换成几个电影“蒙太奇” 的画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集市外“广场空旷,酷热难奈”的画 面,刹那间,“一个凉爽、昏暗又目不可及的洞穴”出现在我们的 眼前。随着作者的“镜头”不断推进,我们看到了“小驴子”、 “涌动 的人 群” 、“小 货摊 ”、 “应有 尽有 的物 品” 、 “摊 主”、“赶驴的男孩”、“购物的顾客”,而耳边听到的是 “叮 当的铃声”、“摊主的吆喝声”、“赶驴叫喊声”、“购物者讨价 还价的声音”。 如此,在感官和情感的体验中,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审美 效果自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知识点的记忆也会因此更长久。 (二)形象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时应当具 体的、生动的,通过挖掘、品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 刻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 《高 级 英 语 》第 一 册 第 4课 《 外婆 的 日 用 家当 》 ( “ Everyd ay Use for Your Grandmamma”)是美国著名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短篇佳作。请看: Mother:“In real life I am a large, big- boned woman with rough,
一、引言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的 研究发现,人的左脑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这一最新 成果,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人类的左脑优于右脑,抽象思 维高于形象思维的偏误观点。语言形象思维的典型表现是“艺术思 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地分析、综合、抽象、概 括,形成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形象思维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 和复杂的形式。”
2010年第1期 总第97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musi Education Institute
No.1. 2010 Sum 97
形象思维与英语教学 ——《高级英语》教改探索
陈伟强
(黎明大学外语系 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本文借助形象思维的理论探讨《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形象思维;英语教学;《高级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 0- 97 95 (201 0)0 1- 01 84 - 0 1
man- working hands …… It stands straight up like the wool on a sheep. It is black as night and around the edges are two long pigtails that rope about like small lizards disappearing behind her ears.”
我们至少可以通过4个“特写镜头” 来对这位黑人母亲产生 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1) “一个块头大,肥胖,大骨架的女 人,有着干男人活的粗糙双手”;(2)“像男人一样毫不留情地 宰猪并收拾干净”;(3)“整天在户外干活,敲碎冰快,取水洗 衣 ”; ( 4 )“ 吃 刚 从 屠 宰 的猪 身 上 切 下 来的 肝 脏 ” 。 ①如 果讲 解 时我们能让学生将这几个特写镜头组合在一起,并在脑海里仔细品 味,这位黑人母亲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就不言自明了。
(三)联想想象 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想象的语言因素,并 使学生能够对所描绘的场面进行合乎逻辑的想象并在脑中勾勒出自 己所理解的画面。 在《中东的巴扎》 一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榨油房的: In this cavern are three massive stone wheels, each with a huge pole throug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ts center as an axle …… The stone wheel crushes it to a pulp, which is then pressed toextract the oil. 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用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技 巧”,通过自由联想,将这段文字描写转换成定格的5个画面: (1)“三个巨大的石轮”;(2)一根用作轮轴的大杆;(3)直立的柱子; (4)蒙着眼睛的骆驼;(5)圆形的石槽。通过联想想象,学生的脑海里 就可以大致勾画出这套古老的榨油设备。
三、结束语
《高 级 英 语》 教 科 书中 有 许 多描 述 性 (d escri pt ive) 和 叙 事性 (n arrati ve)的 文 章。 在 教学 的 过程 中 ,我 们 可以 通 过以 上 类似 的 办法,而结合感性形象分析,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和感受自然会 更加深入了。这样,我们的教学过程也许就不会那么沉闷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