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温泉行·出身天宝今年几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玩月呈汉中王古诗赏析

玩月呈汉中王古诗赏析

玩月呈汉中王古诗赏析玩月呈汉中王古诗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玩月呈汉中王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玩月呈汉中王》年代:唐作者:杜甫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浮客转危坐,归舟应独行。

关山同一照,乌鹊自多惊。

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

作品赏析【注解】:依蔡氏编在宝应元年梓州诗内。

夜深露气情,江月满江城。

浮客转危坐①,归舟应独行。

关山同一照②,..乌鹊自多惊③。

欲得淮王术④,风吹晕已生⑤。

(此诗自叙呈王,皆于玩月中写出。

露清、月满,夜景殊胜,乃浮客转为危坐者,为别王而独行耳。

关山同照,王亦远谪也。

乌鹊多惊,自叹羇孤也。

二句,咏月下情景。

既而风吹晕生,月光微霭,故欲得淮王术以破之。

此句属谑词。

【黄生注】五六,即“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意。

)①谢惠连诗:“眷眷浮客心。

”《后汉书》:茅容避雨树下,危坐愈恭。

②《记》云:日月无私照。

崔日用诗:“万里照关山。

”此同照所本。

杨用修作一点,引东坡《洞仙歌》云:“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用其语也。

《赤壁赋》云:“山高月小。

”用其意也。

此说涉于新巧。

③曹孟德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④《淮南子》:“画芦灰而月晕阙。

”【许慎注】“有军士相围守则月晕,以芦灰环月,阙其一面,则月晕亦阙于上。

”庾肩吾诗:“圆随汉东蚌,晕逐淮王灰。

”《广韵》:“晕,日月旁气。

月晕则多风。

”⑤王褒《关山月》:“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古诗《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年代:唐作者:杜甫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

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欹侧未回船。

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作品赏析【注解】:⑴彧,念“郁”。

司业,学官名,全称应为“国子司业”,正五品上。

郑监,秘书监郑审,杜甫老友郑虔(郑广文)的侄子。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原文翻译及赏析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原文翻译及赏析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原文翻译及赏析《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古诗全文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纻山,舞回天门月。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二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古诗赏析此为天宝十三载(754)太白作于南陵(今安徽南陵县)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

作者自称小儒和逐臣,以调笑“明主”的汉代东方朔自比,抒发了他对云南丧师,人民遭难,政治昏暗的忧愤,回顾了自己见弃朝廷后的冷遇,描写了与常赞府相交的欢娱,预示了国家未来的战乱,是一篇回肠荡气、震感人心、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作品。

常赞府,为诗人新结识的友人,时任南陵县丞,名不详。

前后写作的《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两首,均为同一人。

唐代一县四官(县令、县丞、县主簿、县尉)由朝廷任命,时人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县丞为一县之副,约为八九品(上、中、下县,品位略差)官。

全诗共四十二句,属五言古诗。

分为四个大段落。

前十句为第一大段落,借东方朔以自寓。

东方朔为西汉文学家,曾上书自荐,汉武帝刘彻大奇之,令待诏公车,后任太中大夫等职。

他曾直言切谏,武帝却视之俳优。

据《太平广记》所引《洞冥记》及《东方朔别传》,他为岁星(即木星)下凡,这当然是一种无稽的传说。

起首两句即将传说和史实相结合。

“帝(汉武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惨然不乐。

”接着两句,谓东方朔隐真面目于调笑之中,曾为官十八年。

《汉书》本传称其为“滑稽之雄”,“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译文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

中年难与亲友别,只有音乐可以减轻我的离愁别绪。

谢安既出山用世,本想功成名就后退隐东山。

不料抱病还京,未遂初志。

入西州城(在今江宁县西)时,深以为憾。

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

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

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

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东武:指密州。

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

彭门:指徐州。

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

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

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从事”句: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

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中年”两句:《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

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一旦”三句: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原文及译文赏析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原文及译文赏析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原文及译文赏析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唐代〕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注释热海: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

崔侍御:未详。

侍御,指监察御史。

侧闻:表示有所闻的谦词,等于说“从旁听说”。

阴山:指西北边地的群山。

胡儿:指西北边地少数民族子弟。

西头:西方的尽头。

水如煮:湖水像烧开了一样。

遥旋灭:远远地很快消失。

烁(shuò):熔化金属。

虏(lǔ)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

汉月: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

阴火:指地下的火。

潜烧:暗中燃烧。

天地炉:喻天地宇宙。

语出西汉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隅(yú):角落。

吞:弥漫,笼罩。

月窟(kū):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

太白:即金星。

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

赤坂:山名,在新疆吐鲁番境内。

单于:指单于都护府所在地区,今内蒙古大沙漠一带。

天山郭:天山脚下的城郭。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

汉时御史府列柏树,后世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柏府或柏署。

因御史纠察非法,威严如肃杀秋霜所以御史台又有霜台之称。

鉴赏这首借歌颂热海的奇特无比以壮朋友行色的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

温泉诗句精编版

温泉诗句精编版

览中域之珍圣兮,无斯水之神录---张衡《温泉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长恨歌白居易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

---骊宫高白居易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华清宫张继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温汤对雪李隆基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

--奉和圣制温泉歌张九龄温泉启蛰气氛氲,渭浦归鸿日数群。

---扈从温泉宫献诗张说温泉行韦应物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温泉[明] 杨慎天宝繁华迹已陈①,朝元阁上玉嶙峋②。

山头寒树深埋雪,池面温汤别贮春。

歌舞声留供奉曲③,佩环魂断属车尘④。

可怜一片离宫月,曾照当时同辇人⑤。

古往今来,诗人们吟咏的温泉诗已成为温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闲来品赏温泉诗,不仅让人有读诗生趣的感受,也从中感悟到温泉养生的道理。

在众多温泉诗中,不少是诗人褒扬着名温泉的。

如黄山温泉水质纯正,饮誉天下,唐代诗人贾岛曾发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的感慨。

宋代苏东坡游历陕西骊山温泉时,留下了“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的赞美佳句。

北京小汤山温泉自古闻名,清代康熙皇帝赞之:“温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遥自丹砂生,沫日浓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琮琤。

”云南象鼻温泉在明代时就被奉为“神水”,清代张凌云题象鼻温泉诗:“天下汤泉莫漫夸,传闻温沼让西沙。

岭如象鼻岭无异,水比安宁比更嘉。

入浴能教人似玉,到来几许貌如花。

春寒我欲频经此,童冠讴歌乐岁华。

”道出了人们对象鼻温泉的厚爱。

昆明安宁温泉名扬天下,明代诗人杨慎对云南安宁温泉推崇备至,在《安宁温泉》诗中写道:“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礜石池。

山房春事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房春事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房春事原文翻译及赏析山房春事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山房春事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译文: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注释:山房:营造于山野的房舍、别墅。

春事:春色、春光。

恬:这里指风柔和。

衣桁(hé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周围三百多里。

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发:绽放。

赏析:第一首诗切合题意,纯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红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

作者先写近景,在他笔下,春风是勃和的,日光是温暖的,春意盎然。

第二句选取了春天里很有代表性的生命:蝴蝶和蜜蜂,作者没有描写它们忙着采蜜的景象,极是写了它们误入厅房,并着一“乱”字,生动形象表现了蜂蝶之忙,自一步表现了春日的勃勃生机。

第三、四句转入写静景,柳树的枝条在春风中飘舞,低过了晾衣的横木,在风的吹送下,一片山花落在了笔床上。

虽是静景,但作者却是动静结合的描绘——两句都与风有关,极并没有直接写风,可见作者观察细微极笔力不凡。

第二首诗是吊古之作。

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极至。

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温泉养生的诗句

温泉养生的诗句

关于温泉养生的詩句
关于温泉养生的詩句,以下是一些例子: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温泉水的温暖和光滑,用以比喻沐浴后的轻松与愉悦。

1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隆基的温汤对雪,表达了诗人对于温泉温度的惊讶和对温泉功能的赞叹。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说的温泉行,通过回忆过去的温泉体验,表达了对温泉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礐石池;已挹金膏分沆瀣,更邀明月濯涟漪。

这句诗出自明代文人杨慎的《温泉行》,通过对温泉美景的描绘,赞美了温泉的美丽和珍贵。

【诗歌鉴赏】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及翻译赏析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韦应物《温泉行》翻译待更新韦应物《温泉行》赏析《温泉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词作品。

《温泉行》是韦应物在安史之乱后极其潦倒的时候写。

当时,他到温泉附近一个朋友家去作客,感慨过去的盛况因而写下这首诗。

《温泉行》是一个新乐府题目,虽然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但事实上已不是乐府,因为并不谱入曲调。

它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作品,一般都称为“歌行”。

乐府诗的范畴小,歌行的范畴大。

乐府诗都是歌行体,歌行并不都是乐府。

这首诗的体式是七言歌行,仍是四句一绝的结构,转韵三次。

第一韵四句,大意说自从天宝年中开始担任官职以来。

至今已好几年。

自己知道性质顽钝得象锤子一样,命运薄得象纸一样,官没有做好,却回了老家,仍然是一个居住在杜陵的普通人。

“出身”是一个政治名词。

指一个人进入仕宦的最初资格。

韦应物最早的公职是卫士,他的出身就是三卫郎。

以进士及笫的资格进入仕宦的,就是进士出身。

“不了”,是不好的意思,这个“了”字是唐宋人俗语。

我们现在也还说“这件事干不了”,就是做不好。

姓韦和姓杜的,都住在长安城南的杜陵,是两个大家族,也是官僚世家,当时有一句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意思是说,城南韦、杜两家人都和皇帝很接近。

“天”指皇帝。

“尺五”,言其距离很近。

三卫的卫士,大多从六品以下官的子弟中选拔充任,韦应物,也象杜甫一样,虽然穷困潦倒,门第还是清高的。

“年几”即“几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温泉行·出身天宝今年几翻译赏析
《温泉行·出身天宝今年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

其古诗全文如下: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廛。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前言】《温泉行》是韦应物在安史之乱后极其潦倒的时候写。

当时,他到温泉附近一个朋友家去作客,感慨过去的盛况因而写下这首诗。

《温泉行》是一个新乐府题目,虽然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但事实上已不是乐府,因为并不谱入曲调。

它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作品,一般都称为“歌行”。

乐府诗的范畴小,歌行的范畴大。

乐府诗都是歌行体,歌行并不都是乐府。

【鉴赏】这首诗的体式是七言歌行,仍是四句一绝的结构,转韵三次。

第一韵四句,大意说自从天宝年中开始担任官职以来。

至今已好几年。

自己知道性质顽钝得象锤子一样,命运薄得象纸一样,官没有做好,却回了老家,仍然是一个居住在杜陵的普通人。

“出身”是一个政治名词。

指一个人进入仕宦的最初资格。

韦应物最早的公职是卫士,他的出身就是三卫郎。

以进士
及笫的资格进入仕宦的,就是进士出身。

“不了”,是不好的意思,这个“了”字是唐宋人俗语。

我们现在也还说“这件事干不了”,就是做不好。

姓韦和姓杜的,都住在长安城南的杜陵,是两个大家族,也是官僚世家,当时有一句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意思是说,城南韦、杜两家人都和皇帝很接近。

“天”指皇帝。

“尺五”,言其距离很近。

三卫的卫士,大多从六品以下官的子弟中选拔充任,韦应物,也象杜甫一样,虽然穷困潦倒,门第还是清高的。

“年几”即“几年”。

“来归”即“归来”。

第二韵十二句,三绝。

第一绝的大意是,在北风惨惨的天气,来到温泉,忽然想起了玄宗皇帝幸游温泉的那几年。

当时我总是骑着御厩里挑选出来的骏马,率引着仪仗队,一直走进华清宫,侍立在皇帝跟前。

第二绝说:当时是十月寒天,满山尽是冰枝雪地,一路走上山顶的朝玄阁,仿佛在红色的烟雾中游览。

次日天明,我们都拥卫着皇帝,接受万国使臣的朝见。

此时车马喧阗,挤满了四面的街市。

卫士亦称羽林军,故用“羽卫”。

第三绝说自己也蒙受到皇帝的思惠,常常在华清池中洗浴。

在扈从皇帝出去狩猎的时候,绝不蹂躏渭北农民的田地。

那时的朝廷,太平无事,君臣都兴高采烈地一同宴会,还有奏乐的美女也随从在九天之上。

“九天”,指皇帝所在的高楼杰阁。

这十二句描绘了天宝年间,玄宗和杨贵妃每年十月中游幸温泉的繁华情景。

《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着有关此诗的几件事。

天宝四年,册太真妃杨氏为贵妃。

是年十月丁酉,幸温泉宫,以后每年十月,都到温泉宫去住一个月。

天宝六年,改温泉宫为华清宫。

七年十二月,玄元皇帝见于华清宫之朝玄阁,乃改为降圣阁。


应物这首诗,称华清宫、华清池,又称玄阁,可知他所回忆的是天宝六年或七年之事。

韦应物对于他这一段历史,是念念不忘的。

他另有一首诗《酬郑户曹骊山感怀》,也描写他扈从华清宫的情况。

以下转入第三韵,四句。

大意说:玄宗皇帝一朝仙去,小臣们不得跟从,流落在人间。

今天重到温泉,所见的惟有烟雾中的青山。

从前的万家市井,都已空无所有,只剩一片萧条的景象。

“铸鼎”二句,是用黄帝乘龙升天的典故。

据说黄帝在荆山(在今河南阌乡)下铸鼎,鼎成,其地陷为湖。

湖中出龙,黄帝乘龙仙去。

群臣争攀龙髯,髯断,群臣堕地,不得随帝升天。

事见《史记·封禅书》。

后世文学中即以喻帝王之死。

第四韵一绝叙述自己的潦倒,以作结束。

他说:可怜我现在蹭蹬失势,如蛟龙之失去风波,纵使仰天大叫,也毫无办法。

穿的是弊裘,骑的是瘦马,差一点要冻死。

幸而碰到一位好客的主人,以丰盛的酒肴款待我,才得免于饥寒。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