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土工合成材料、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路面的运用及施工工艺

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路面的运用及施工工艺

加和人们过 往的 日益频繁 ,严重影 响了沥青 路面 的使 用效果 。

三 、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 路面中的运用
据 国外统 计数据 。公路 工程 中应 用 的土工合成材料 已 占其全部 用
是使用寿命 短 . 目前我 国的沥青混 凝土路 面 中使 用寿命 较长 的
为8 ~ 1年 ,普遍 短于设 计使 用寿命 的l 年~2 年 ,再加 上 由于 自 年 2 5点 ,弥补 了单一材 料 的缺陷 。防裂 通 过与沥 青材料热熔 后形成
沥青路面 以其行车舒 适、 噪音低 、扬尘 少、易维修 等优 点已 占据 的一 个结 构层 ,具有 防 水耐 热 和耐 腐 的物 理特 性 ,并具 有膨 胀系 数 我 国公路建 设 的主 导地位 。然 而 ,其 中存在 的弊 端随着 车辆 的不断增 低 ,韧性好 。
长 的8 年左 右就 出现坑 糟 、开裂 、车辙 、剥 落 、泛 油 、抗 滑性 能不 足 玻纤 聚酯防裂 。
()选择合适 的土工 合成材料 1 在一 般车辆荷 载作用 下 ,公 路三层 结构 的动稳定度基 本上取决于
等病 害而需要 维修 。这些 原 因,除 了交通城增长 过快 ,重载 、超载 严 表层 ,而与 中、下层 关系不 大 。在 目前广 泛使用 重交通道路 沥青和规
重 ,使道路长 期处于超 负荷运转 状态 以外 ,主 要是 设计和施 工方面 的 范规定 的混合 料骨料 级配条 件下 ,如果在 面层下 部或底面合 理采用适
原 因 ,比如材料 ( 沥青 、骨料等 )性 能差 ,导 致路面 抵抗拉 应力 ( 如 合 的土工合成 材料 ,既可提 高面层 的抗裂 、防渗性 能 ,还可 以对基层 不 冷热 、干湿 的胀 缩应力 、荷 载弯 拉与疲 劳应力 、反射 裂缝 的扩张应 力 或路基 承载 能力的提 高发挥 作用 , 仅 能够相对 节省造价和不 增加施 等 )、剪应力 、渗水 和粘结老化 等能力 相对不足 。 以上两 方面的弊端 非常严重 地影 响了行 车的舒适 性和行 车 的安全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要求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2)第三章粘(透)层施工技术要求 (6)第四章土工合成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7)第五章沥青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9)第六章玻纤格栅施工技术要求 (11)第七章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2)附件1 SMA-16改性沥青混合料 (21)附件2 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 (24)附件3 碾压混凝土 (28)附件4 改性沥青 (30)附件5 基质沥青 (31)附件6 土工合成材料 (32)附件7 自粘型玻纤格栅 (33)第一章总则1.1 为适应烟台莱山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在不停航施工条件下的飞行安全,根据民航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的有关规范规定,结合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施工技术要求。

1.2工程的施工除执行本施工技术要求的有关要求外,还必须执行设计图纸中的有关要求。

其余未提及的内容,应按《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规范》(MH 5011-1999)《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的相关条文执行。

1.3工程的施工除符合上述第1.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4工程施工前,应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开工。

1.5 不停航施工应符合2000年12月18日民用航空总局令第97号《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1.6 施工单位应在现场工地设立质检站和实验室,对各种原材料、混合料等进行检验和抽查,以控制现场施工质量。

监理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检查。

第二章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要求2.1 碾压混凝土用作不停航施工区域的新建道面的基层。

2.2 碾压混凝土的稠度是表证其流动性或和易性的指标,在具体施工中表现为可修整性,因此需要严格监控技术参数,由于碾压混凝土是超干硬性混凝土,用普通混凝土的稠度测定方法均不适用,宜采用改进VC法(是目前英、美、日等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干硬性混凝土稠度测定法,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所接受,是测定混凝土稠度较好的一种方法)。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本条重点介绍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沥青路面的压实和成型、接缝,开放交通等内容。

沥青路面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10℃(高等级道路)或5℃(其他等级道路)。

一、混合料的运输1.施工中应做到摊铺机前有运料车等候。

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2.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黏结剂。

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3.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档等候,被摊铺机轻顶缓缓推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二、混合料的摊铺在铺筑前应对下层表面作以下处理:用硬扫帚或电动工具清扫路面,若旧路面表面不平整,应用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整平层,恢复横断面。

b.可用普通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按正常方法摊铺。

c.摊铺机开始铺筑前必须对熨平板预热至100℃以上,铺筑过程中必须开动熨平板的振动或捶击等夯实装置。

d.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应调正到与供料速度平衡,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机的摊铺速度应放慢,通常不超过3m/min,空许放慢到1~2m/min。

摊铺机供料不足时,宜采用运料车集中等候,集中摊铺的方式,尽量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

此时摊铺机每次均应将剩余混合料铺完,做好临时接头,如等候时间过长,混合料温度降低,表面结硬成硬壳,影响继续摊铺时,必须将硬壳去除。

e.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铺确定,一般为1.08~1.15。

f.混合料在运输、等候及铺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如发现有沥青析漏情况,应分析原因,立即采取适当降低施工温度、减少沥青用量或增加数量等措施。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的质量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的质量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的质量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基层处理、路面铺设和压实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必须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材料包括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等。

首先,沥青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实验室测试,测试项目包括黏度、软化点、质量等级等。

其次,骨料的选用应满足标准规定的物理性能要求,如粒径分布、吸水率等。

最后,添加剂的应用需要经过实验验证,确保其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性能。

基层处理基层处理是确保路面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础。

在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进行检查和评估。

若发现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修复坑洞、填充裂缝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基层清洁,确保路面与混凝土的粘接牢固。

路面铺设路面铺设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铺设前,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铺设时,要保证热拌混合料的温度在指定范围内,一般应控制在120℃~160℃之间。

同时,要使用专用的铺设机械来保证铺设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对于坡度、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等要求,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压实压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在压实前,施工人员需要检查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压路机械进行压实,力度和次数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调整。

在进行压实过程中,需要注意密实度的均匀性,尽量避免土堆和空隙的产生。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环节,还需要注意施工期间的交通管理、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监控,如材料配合比的检验、拌合料温度的测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总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的质量要求涉及到材料准备、基层处理、路面铺设和压实等多个环节。

第3讲土工合成材料、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

第3讲土工合成材料、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一、内容提要1、基层施工技术要求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和对材料的要求5、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构造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二、重点、难点1、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2、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3、掌握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构造4、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2K311030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2K311031 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一、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稳定土根据混合料中所用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灰土、石灰碎石土和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抗冻性,稳定性较好,但干缩和温缩较大。

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应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过分潮湿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层。

如必须用石灰土作基层,应采取隔水措施,防止水分侵入石灰土层。

(一)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1.土质2.灰质采用磨细的生石灰作石灰稳定土,其效果优于消石灰稳定土。

3.石灰剂量最佳石灰剂量。

4.含水量石灰稳定土的含水量以达到最佳含水量为好。

5.密实度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

6.石灰土的龄期石灰土强度具有随龄期增长的特点。

7.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高温和适当的湿度对石灰土强度的形成有利。

例题:常温季节,石灰土基层需洒水养生( ),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

A.28dB.21dC.14dD.直至上层结构施工为止答案:D(二)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1.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l5mm。

生石灰应在使用前2~3d充分消解,用水量约为石灰重量的l~5倍,用10mm方孔筛筛除未消解灰块。

2.拌合应均匀,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00mm,严格控制灰土的含水量。

3.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进行,先用8t压路机稳压,如发现摊铺和碾压的缺陷,加以改进后即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

沥青道路施工要求

沥青道路施工要求

1K411032掌握不同基层的施工要求本条介绍了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同时也介绍了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等柔性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石灰、水泥、土、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

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

施工最低气温为5℃。

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骨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

配合比应准确,拌合应均匀。

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骨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拌成的稳定土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应使用厂拌石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

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土2%范围内。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稳定土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

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混合料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一5℃)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施工时由拌合厂集中拌制,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

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

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运送混合料应加覆盖,防止遗撒、扬尘。

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1)沥青: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其粘度、温度和稳定性都需要符合规定。

(2)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损性。

(3)外加剂:在AC路面施工中,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AC的性能,应严格按照需求选用外加剂,并保证其质量符合规定。

2.设备要求:(1)铺设机械:铺设机械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摊铺机:摊铺机的操作应符合规定,摊铺时应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密实性和平整度。

(3)压实机:压实机的操作应符合规定,并保证其工作面积、重量和振动频率等参数符合要求。

3.施工环境要求:(1)温度:AC的施工温度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2)湿度:AC的施工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环境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3)风力:施工时应根据风力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同时避免风向对材料的不利影响。

4.施工工艺要求:(1)基层处理:基层应平整、坚实,无积水,并保证其干燥清洁。

(2)涂布沥青底层:将热涂沥青均匀地涂布于基层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粘度应在指定范围内。

(3)铺设AC料:摊铺机在涂布的沥青底层上均匀地铺设AC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压实AC料:摊铺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压实机应覆盖整个铺面,压实次数应充分,以确保AC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5)划定标线:AC材料完全冷却后,可进行标线划定,应根据设计要求划定标线,标线应清晰、规整。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包括材料、设备、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内容。

只有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两项新 技术 原 已较 高 的 成本 又将 增 加 。按 20 05年物 价 计 算 , 摊铺 的面 积一般较 大 , 有时 是整路 段全铺 , 面层上 轮轴荷 载带来 S, X I A路面每公里成本需增加 1 2万元 , 与改性沥青 同时应用则每 的压力 、 若 次生弯拉应 力 、 剪切 力 以及 温度 拉应力 会在 界面 变形相 公里约增加 5 万元 , 用增加多 少与是否采 用 国外原料 、 0 费 加工设 容条件下转 由它承 担 , 通过 它在其 覆盖 范 围内得到 扩散 , 并 从而 备和不同改性 剂有关。2 长期 以来 , 口道路沥青 以高于 国际市 使面层抗疲劳强度 获得提 高、 ) 进 抗车辙 及壅 包能力 增强 , 同时还可 场近 2 的价格输 入我 国而牟取 了暴利 。例 如在美 国 、 坡等 适 当减少弯沉值 。可见上 述两类 土工合 成材 料对提 高面 层的耐 倍 新加 国家的沥青价格约 9 美元 /, 0 t 而在我 国的销售价 格为 18 3 美元 / 久性 、 t 。 防止早期破坏 都有不可替代 的作 用 , 可将其作 为一中短期 、 我 国近年来道 路沥青 年产量在 2 0万 t 2 以上 , 数量 和质量上 与实 临时 、 紧急抢救的被动工程措施。 际需求都有很 大差距 , 导致进 口沥 青仍然有 增无 减 。因此这 两项 4 施 工应 用情况 新技术在我 国也 主要在 高速公 路 、 高等 级 干线公路 重要 路段 、 交 随着 大吨位车辆的迅猛增加 , 使沥青路 面的使用寿命大大缩 叉 口、 车场 、 停 立交桥 、 机场等使用 。3从 增加路 面抗 裂 、 ) 防渗 、 隔 短, 导致路面 病 害过 早 的 出现, 特别 是路 面开 裂 , 面一 旦 开裂 路 离、 扩散 的机理来说 , 过分 依赖 于增加 沥青 结合料 的 弹性 和粘 结 后 , 雨水等 就引起底 层 的破 坏 , 渗入 进而 出现坑槽等 病 害。为 了 力, 以及增 大骨料 强度 与减 少 混合 料 空 隙率 的办 法并 不是 最 优 防止渗漏 , 在底 基层 还完好 的情况下 , 忻州公路 分局 2 0 0 4年应用 的。因为沥青结合 料 的改 性 能使其 抗拉 、 抗剪 的力 学性能 增加 , 海川路威道路专用 土工布铺在 旧沥青面层上 , 然后再 加铺沥青混 但提高 幅度终究不 会太 高。另外 其对 路基 承载力 的改 善也无 能 凝土面层 , 有效地 防止 了旧沥 青面层 反射 裂缝 , 使用 两年后 经观 为力 , 而要求更高 。4 沥青材料本身 的 日 反 ) 晒老 化 、 温软化 、 高 低 测没有反射裂缝 出现 , 大大延长 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 温脆化 、 冲击疲 劳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
一、内容提要
1、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
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和对材料的要求
5、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构造
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二、重点、难点
1、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2、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
3、掌握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构造
4、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2K311030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
2K311031 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
石灰稳定土根据混合料中所用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灰土、石灰碎石土和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抗冻性,稳定性较好,但干缩和温缩较大。

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应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过分潮湿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层。

如必须用石灰土作基层,应采取隔水措施,防止水分侵入石灰土层。

(一)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1.土质
2.灰质
采用磨细的生石灰作石灰稳定土,其效果优于消石灰稳定土。

3.石灰剂量
最佳石灰剂量。

4.含水量
石灰稳定土的含水量以达到最佳含水量为好。

5.密实度
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

6.石灰土的龄期
石灰土强度具有随龄期增长的特点。

7.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
高温和适当的湿度对石灰土强度的形成有利。

例题:常温季节,石灰土基层需洒水养生( ),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

A.28d
B.21d
C.14d
D.直至上层结构施工为止
答案:D
(二)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
1.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l5mm。

生石灰应在使用前2~3d充分消解,用水量约为石灰重量的l~
5倍,用10mm方孔筛筛除未消解灰块。

2.拌合应均匀,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00mm,严格控制灰土的含水量。

3.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进行,先用8t压路机稳压,如发现摊铺和碾压的缺陷,加以改进后即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

碾压方向: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分别自两路边开始向路中心;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控制原则应是“宁高勿低,宁刨勿补”。

4.交接及养护: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

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

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一)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1.土质
2.水泥成分和剂量
水泥剂量以5%~l0%较为合理。

3.含水量
4.施工工艺过程
(二)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
1.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

一般情况下,每一作业段以200m为宜。

2.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 0C)到来之前0.5~1.0个月完成。

3.雨期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土结构层应尽快碾压密实。

.
4.配料应准确,洒水、拌合、摊铺应均匀。

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直到满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

5.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

宜采用l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l8t 的压路机碾压,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6.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7.必须保湿养护,防止忽干忽湿。

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上层。

8.养护期内应封闭交通。

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砂砾、碎石)基层
(一)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得多。

抗裂性能比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都好。

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二灰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也不应作基层。

(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
1.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一3~一5℃)到来之前l~1.5个月完成。

2.配料应准确。

3.城市道路的二灰砂砾应采用厂拌法生产,运到现场摊铺加水拌合及摊铺必须均匀。

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直至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

碾压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4.二灰砂砾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找平,应适当挖补。

5.必须保湿养护,不使二灰砂砾层表面干燥。

在铺封层或面层前,应封闭交通。

临时开放交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总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半刚性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结构强度稳定,无显著变形;材料均匀一致;表面干净无松散颗粒;干燥。

可总结为:实、稳、匀、净、干。

四、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基层
(一)级配型集料
级配型集料可分为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级配碎砾石。

(二)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施工技术要求
1.颗粒级配应符合规定,级配碎石中的碎石颗粒组成曲线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混合料应拌合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3.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

4.宣采用l2t以上压路机碾压成活,碾压至缝隙嵌挤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轮迹小于5mm。

5.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
2K311032熟悉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
一、定义及功能
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二、种类与用途
用途为:
1.路堤加筋
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3.过滤与排水
4.路基防护。

例题:土工合成材料的用途有( )。

A.路堤加筋
B.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C.过滤与排水
D.路基防护
E.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答案:A、B、C、D
三、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
(一)垫隔土工布加固地基法
垫隔土工布加固地基应满足以下要求:
1.材料
所选土工合成材料的幅宽、质量、厚度、抗拉强度、顶破强度和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
(1)在整平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摊平时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出现扭曲、折皱、重叠。

在斜坡上摊铺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可用U形钉控制)。

(2)铺设土工聚合物,应在路堤每边留足够的锚固长度,回折覆盖在压实的填料面上。

(3)为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整体性,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宜为0.3~0.9m;采用缝接法时,粘结宽度不小于50mm,粘结强度不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

(4)现场施工中,一方面注意土工合成材料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另一方面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
错开长度不小于0.5m。

(5)在土工合成材料堆放及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和暴晒,以免性能劣化
(6)铺设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二)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基底法
在软土、沼泽地区,地基湿软,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用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收到较好的效果。

施工用料与要求同(一)。

2K311040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
2K311041 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艺要求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基层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
4.表面应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的拱度应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二)施工工艺要求
1.一般规定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对SMA和0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2.5倍。

2.施工准备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确定。

(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设计中采用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层还需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来检验抗车辙能力,指标是动稳定度。

(4)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l00~200m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