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室内给水工程 2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二、室内给水排水工程
20、钢管采用螺纹连接,管道变径时,宜采 用异径连接;在管道弯头处不宜采用补芯, 当需要采用补芯时,三通上可用1个,四通不 应超过2个,不得在一处变径连续使用补芯。 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三通连接时,应 检查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 后再紧固到位;机械三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 500mm,机械四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 1000mm;三、四通连接时支管口径及采用 支管接头时支管的最大允许管径应符合规范 要求。
四、通风与空调工程
6、制冷气管道安装应顺直、固定牢固,不 应出现管道扁曲、褶皱现象。液管、气管、 冷凝水管、电管应分开敷设,不得绑扎在一 起。 7、制冷剂管道的支、吊、托架之间的最小 距离符合规范中之要求。 8、制冷剂管道安装完毕,与室内机、室外 机连接之前,应用氮气或干燥空气对系统进 行吹扫。
四、通风与空调工程
21、风管法兰垫料的材料及厚度参照规范中 之要求。 22、非金属风管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非金属风管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8624-2012不然A级或难燃B1级。 ②铝箔压敏(热敏)胶带宽度应不小于 50mm。铝箔热敏胶带熨烫面应有加热到 150℃时变色的感温色点。铝箔压敏密封胶
一、通用规定
8、管径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装,若采用 扁钢管管卡,扁钢的规格应为25mm*3mm 。 9、钢管采用焊接连接,当壁厚大于或等于 4mm,管端应先进行坡口,然后焊接。 10、设有补偿器的管道应设置固定支架和导 向支架,其结构形式和固定位置应符合设计 要求。
一、通用规定
11、沿地面沟槽敷设成排管道中心距宜为 80mm,管道抱卡间距不得超过1m。 12、沿地面敷设管道进入卫生间,必须上台 避免破坏卫生间墙面防水层,也不得从门口 进入卫生间(卫生间采用地暖采暖方式除外 )。 13、建筑给水PEX、PERT、铝塑复合管道 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设备自考复习题(给水排水)

建筑设备复习题第一篇建筑给水排水第一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给水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两大类。
一般城市应选取地面水源。
2、室外给水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三部分。
3、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及对用水的要求等,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一般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树状网,市中心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环状网。
4、根据排水的来源和性质,排水可分为三类,即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5、自来水的净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混合与絮凝、沉淀与澄清和过滤消毒三部分。
6、排水系统制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现在多采用分流制。
7、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
8、目前,最常用的使用最广泛的消毒剂是氯气。
9、对于污水管道,当管径D<700mm时最大井距为(B)A 30B 50C 75D 12010.固定型取水构筑物有(ABC )A 岸边式B 河床式C 斗槽式D 浮船式E 缆车式第二章室内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按用途基本上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三类。
2、按建筑物层数估算室内给水管网所福的最小压力值的规律是l层建筑物管网压力至少为100Kpa, 2层所需最小压力为120 Kpa,2层以上每增加一个楼层压力应附加40 Kpa。
3、设计室内给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标准、结构、用水要求、用户位置等情况,合理布置。
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配水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式三种方式。
4、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要求,可以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
5、对比分析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水质、水量、水压三个方面的要求。
P13页答:生活给水系统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生产给水系统对水压、水量、水质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般根据工艺需要来确定;消防给水系统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足够的水量、水压。
给排水高级工程师考试教材

第一章室内给水及排水系统安装第一节室内给水系统安装一、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引入管安装一幢单独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引入。
当建筑物不允许停水时,应从室外环状管网的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建筑物内部连成环状双向供水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必须由室外同一管段引入时,两根引入管间距不得小于10m,并应在接入点间设置阀门。
如室外没有环状管网,应采取设贮水池或增设第二水源等措施。
引入管的埋设深度主要根据城市给水管网的理深及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和地面荷载而定。
管顶应敷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按照荷载要求,车行道下的管道其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引入管的位置应考虑到便于水表的安装和维护管理,同时要注意和其他地下管线的协调。
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以保护引入管。
若基础埋深较浅,则管道可从基础底部穿过。
管道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孔洞,敷设引入管时应保证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m。
对于有不均匀沉降、胀缩或受震动的构筑物且防水要求严格时(如管道穿越水池等),应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遇到湿陷性黄土,引入管可从防水地沟内引入2.水表安装室内用户需单独计量用水量时,应在每户给水分支横管上设置水表。
建筑物需单独计量用水量时,通常在引入管上设置水表节点,多采用螺翼式水表,并要求表前与阀门之间应有不小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
引入管上水表节点的安装形式分为不设旁通管和设旁通管2种。
对于用水量不大,供水又可以间断的建筑物,一般可以不设旁通管。
引入管上水表节点的水表前后应安装阀门及泄水阀。
水表安装需注意方向性,即沿表壳上的箭头方向安装3.干管安装管段预制好后,先将管段慢慢放进沟内或支架上,管道和阀件就位后,检查管道、管件、阀门的位置、朝向,然后,从引入管开始接口,安装至立管穿出地平面上第一个阀门为止;管道穿楼板和穿墙处,应留套管,套管用比管径大两号的钢管或镀锌铁皮卷制而成,套管的长度、环逢的间隙和密封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在地下埋设或地沟内敷设的给水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引入管处,引入管应装泄水阀,泄水阀一般设在阀门井或水表井内;给水引入管直接埋入地下时,应保证理深深度:与其他管道交叉或平行敷设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在管沟敷设时,管道与沟壁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
《室内给排水》教学课件

用途 供给各类消防设备 特点
用水量大 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压力要求高
分类 消火拴给水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2 给水系统的设置
独立的给水系统 共用给水系统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2.3 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
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2
引入管布置
用水点分布不均匀时,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 和不允许断水处引入;用水点分布均匀时,从建 筑中间引入。 条数:一般1条,当不允许断水或消火拴个数大于 10个时,2条;且从建筑不同侧引入,同侧引入时, 间距大于10m。
水表节点布置
北方布置在承重墙内;南方布置于水表井中。
人防要求 建筑要求 临时用水
气压给水设施
气 压 水 罐
2.5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给水管道布置形式 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 管道敷设方式 敷设要求 管道的防护
2.5.1 布置形式
根据管网形状
枝状: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管网, 单向供水。 环状:不允许断水的建筑或生产设备。
给水管材
钢管(镀锌钢管、非镀锌钢 管)、不锈钢管、 铸铁管 铜管 塑料管
PVC-U 管(硬聚氯乙烯管) PP-R 管(聚丙乙烯管) PVC-C管(氯化聚氯乙烯管) PEX管(交联聚乙烯管) PAP管(铝塑复合管) 钢塑复合管
钢管及连接件
钢管及连接件 钢管的规格 不锈钢管规格
1.3 课程主要内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 筑内部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 水供应以及水景、游泳池给水排水、小区给 水排水、中水工程、特殊地区建筑给排水、 直接饮用水技术以及雨水回用有关内容的基 本理论、设计原理及方法,同时还涉及安装、 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建筑设备习题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1.流体是、的统称。
2.在工程中,人们所称的压力就是指物理学中的。
3.什么是压力?常用的压力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4.标准大气压也称,记为,即在海平面高度,纬度为 45°,温度为0℃时所测得的大气压力。
5.工业大气压也称,记为。
6.1a t=1k g f/c m2=P a≈M P a,1a t m=k P a=mm H g≈MPa7.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是()。
A.绝对压力B.饱和压力C.相对压力D.临界压力8.用压力表测量某管道压力,读数为0.3M p a,问该管道内的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分别为多少?9.表压力与绝对压力、真空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室内给水1.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任务是什么?建筑给排水的工程范围包括哪些内容?2.室内给水系统按水的用途分可分为哪三类?3.对比分析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水质、水量、水压三个方面的要求。
4.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哪些部分?5.列举常用的加压和贮水设备。
6.在初步设计时,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可怎样估算确定?7.现有一幢 6 层楼的住宅建筑,试估算其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
8.常用的给水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应用于什么场合?9.水泵、高位水箱、气压装置、储水池在给水系统种有什么作用?10.叙述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的原因?11.一般建筑物或厂房内,常常是消防给水与生产或生活给水组成的联合系统。
只在建筑物防火要求高,不宜采用联合系统,或联合系统不经济或技术上不可能时,才采用消防给水系统。
12.室内消火栓系统是建筑物内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消防给水设备,由、、、等组成。
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不能满足消防压力需要时,还需设置和。
13.简述自动喷水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范围。
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以下六类:、、、、、。
15.水幕系统不能直接扑灭火灾,主要起和、的作用,适用于建筑内的部位。
16.水喷雾消防系统适用于什么场所?17.室内热水供应系统按其供应范围大小可分为:、、。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1)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1)1.1 给水工程设计 (1)1.1.1 设计方案 (1)1.1.2 设计方案比较结论 (5)1.1.3 室内给水系统 (5)1.1.4 室外给水系统 (6)1.2 给水系统的组成 (6)1.3 贮存、增压设备及管材 (7)1.3.1 贮存设备 (7)1.3.2 管材 (7)第二章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 (8)2.1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基本参数 (8)2.2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8)2.2.1 设计方案 (8)2.3 消火栓消防系统的设计 (8)2.3.1 室外消火栓消防管道 (8)2.3.2 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 (8)2.3.3 室内消火栓布置 (9)2.4 管材 (10)第三章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 (11)3.1 排水体制确定 (11)3.2 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11)3.2.1 设计方案 (11)3.3 污废水排水工程的设计 (11)3.3.1 室内污废水排水管道 (11)3.3.2 室外污废水排水管道 (12)3.4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2)3.5 设备及管材 (12)3.5.1 设备 (12)3.5.2 管材 (13)3.6 施工要求 (13)第四章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14)4.1 雨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14)4.2 雨水排水工程的设计 (14)4.2.1 室外雨水排水管道 (14)4.2.2 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4)4.2.3 设备 (15)4.2.4 管材 (15)第二篇设计计算书 (16)第五章冷水系统计算 (16)5.1 用水量计算 (16)5.1.1 用水指标确定 (16)5.1.2 用水量计算 (16)5.2 室内冷水管网水力计算 (17)第六章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25)6.1 基本参数 (25)6.1.1 设计参数 (25)6.2 消火栓的间距及布置 (25)6.2.1 消火栓保护半径 (25)6.3 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 (25)6.3.1 确定设计参数 (26)6.3.2 计算水枪喷嘴所需水压Hq (26)6.3.3 计算水龙带水头损失Hd (26)6.3.4 计算消火栓口处所需水压Hxh (27)6.3.5 校核 (27)6.3.6 屋顶消火栓 (27)6.3.7 水力计算 (27)6.4 消防贮水设备 (28)6.4.1 消防水箱 (28)6.4.2 水泵接合器设置 (29)第七章污废水排水系统计算 (30)7.1 设计秒流量公式 (30)7.2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30)7.2.1 基本规定 (30)7.2.2 排水系统横支管水力计算 (31)7.2.3 排水系统立管水力计算 (32)7.3 化粪池的计算 (33)第八章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35)7.4 雨水量计算 (35)7.4.1 设计暴雨强度的确定 (35)7.4.2 汇水面积 (35)7.4.3 雨水量计算公式 (36)第九章材料一览表 (38)设计参考资料 (40)设计体会 (41)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 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基本原则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以下简称《建规》)3.3条规定,给水系统选择有如下原则:① 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水电施工方案范本

水电施工方案范本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范围:按业主提供xxxxxx 室内外给排水安装工程、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电力和防雷设置安装工程全套施工图纸和双方签证施工合同全部内容。
工程质量要求:达到现行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
第二章施工准备1、临时设施:根据现有的临时的设施,安排好人工的临时宿舍,选择好堆放材料与工具的仓库,按照现场电工的要求,接好临时机械的用电。
2、劳动力安排: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合理安排的人员进场施工。
3、技术准备:①、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的意图,搞好图纸会审;②、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和工序提出注意事项和措施,对关键工序有专门的单项施工方案;③、由公司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和洽商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以明确施工意图;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优良;④、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ISO9001:2000 质量体系标准与作业指导书,实行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掌握、熟悉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⑤、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安全制度、卫生值勤制度、出勤考核制度;⑥ 、对工人岗前进行安全教育与安全交底。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我公司计划把本水电项目工程分为室内外给水安装工程、室内外排水安装工程、低压电气系统和防雷工程四个施工分部工程进行施工。
第一节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一、室内外给水工程1、材料选择:室外给水管道采用DN≤80 者用钢塑复合管,连接方式采用丝扣连接、DN≥100者用镀锌钢管,连接方式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
室内给水管道立管采钢塑管,连接方采用丝扣连接、支管采用铝塑管,管件连接。
室内给水工程在土建施工时,根据施工图纸预埋管道穿剪力墙或梁的防水套管。
室外给水管道埋地管道在道路施工前,进行全面施工。
2、施工顺序:①、室外给水系统:施工准备→清扫管膛→管材、管件、阀门、消火栓就位→管道安装→水压试验→管道冲洗→回填土方;②、室内给水系统:安装准备→预制加工→泵房机械设备及配管安装→钢制生活水箱制作与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水表、阀门)→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水冲洗→配水设备安装→管道防腐和保温。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给水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第二节水质和防水质污染第三节系统选择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水表第六节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第七节水泵、吸水井及贮水池第八节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第九节游泳池第十节喷泉第三章排水第一节系统选择第二节卫生器具、地漏及存水弯第三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四节排水管道计算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检查井第六节通气管第七节污水泵房和集水池第八节局部污水处理第九节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第十节雨水第四章热水及饮水供应第一节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第二节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第三节热水量和耗热量的计算第四节水的加热和贮存第五节管网计算第六节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第七节饮水供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一、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二、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的建筑物;三、矿泉水疗、人防建筑和有放射性的、遇水引起爆炸的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的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的设计。
第1.0.4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给水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第2.1.1条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1确定。
第2.1.2条集体宿舍、旅馆和其它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2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如图1-6 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如 适用范围: ①适用范围:室外给水管网压力经常性或周期性 不足,室内用水又不均匀时。 不足,室内用水又不均匀时。 ②特点:供水较可靠,供水压力较稳定。但有水 特点:供水较可靠,供水压力较稳定。 泵振动和噪声。 泵振动和噪声。 ③工作原理:利用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提升至屋顶 工作原理: 水箱,屋顶水箱储存、调节水量并向室内供水。 水箱,屋顶水箱储存、调节水量并向室内供水。水 箱内设水位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 箱内设水位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
返回
无水箱供水方式
图1-12
返回
• 5、无水箱供水方式图1-12 无水箱供水方式图 ①布置要点: 布置要点: 采用无水箱的变速水泵供水方式, 采用无水箱的变速水泵供水方式,根据给水系统 中用水量情况自动改变水泵的转速, 中用水量情况自动改变水泵的转速,水泵经常处于较 高工作效率状态。 高工作效率状态。 ②特点: 特点: a.最大优点是省去高位水箱,增加房间使用率。 最大优点是省去高位水箱,增加房间使用率。 缺点是变速水泵及其自动控制设备投资较高, b. 缺点是变速水泵及其自动控制设备投资较高, 维修较复杂。 维修较复杂。 给水方式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给水方式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 可以混合采 用各种供水方式。 用各种供水方式。
• 1、并联供水方式如图1-8 并联供水方式如 ①布置要点: 布置要点: a.每个分区内独立设置一套水箱和水泵; 每个分区内独立设置一套水箱和水泵; b.各个分区水泵集中设置在设备层 c.各区水箱高度一般应高出本区三层楼; 各区水箱高度一般应高出本区三层楼; d.低层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低层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②特点: 特点: a.供水安全可靠;水泵集中布置,有利于维护 供水安全可靠;水泵集中布置, 管理; 管理; b.缺点是高区水泵扬程大,压水管线长。 缺点是高区水泵扬程大,压水管线长。
• 4、减压阀供水方式如图1-11 减压阀供水方式如 ①布置要点: 布置要点: 与减压水箱供水方式基本相同, 与减压水箱供水方式基本相同,不同处是以减 压阀来代替减压水箱。 压阀来代替减压水箱。 ②特点: 特点: a.最大的优点是减压阀不占设备层房间面积, 最大的优点是减压阀不占设备层房间面积, 使建筑面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使建筑面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b.缺点与减压水箱供水方式相同。 缺点与减压水箱供水方式相同。 实际工程中采用较多。 实际工程中采用较多。
•2、串联供水方式如图1-9 2 串联供水方式如 ①布置要点: 布置要点: a.各区设备层内设置水泵和水箱; 各区设备层内设置水泵和水箱; b.各区水泵从下一区水箱吸水输至本区水箱; 各区水泵从下一区水箱吸水输至本区水箱; c.水箱提供本区用水量和上区用水量之和; 水箱提供本区用水量和上区用水量之和; d.下区上部的1~2层由上区管网供水; 下区上部的1 层由上区管网供水; e.低层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低层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②特点: 特点: a.水泵扬程低,系统压力低; 水泵扬程低,系统压力低; 供水可靠性差,水泵分散布置, b.供水可靠性差 , 水泵分散布置 , 管理维护不 方便。 方便。
1.2 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
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依据: 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依据: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 高度、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 、 高度 、 配水点的布置 情况以及室内所需水压、 情况以及室内所需水压、室外管网水压和配水 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1.2.1 低层建筑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如图1-3 直接给水方式如 ①适用范围 :室外管网压力随时能满足室 内用水压力要求。 内用水压力要求。 ②特点: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 特点: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
直接给水方式
图1-3
返回
仅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
图1-4
返回
设贮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设贮水池、
图1-5
返回
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设贮水池、
图1-6
返回
气压式给水方式 图1-7
返回
并联供水方式 图1-8
返回
串联供水方式 图1-9
返回
减压水箱供水方式 图1-10
返回
减压阀供水方式 图1-11
1.2.2 高层建筑的给水方式
高层建筑给水的特点: 高层建筑给水的特点: 给水系统应进行竖向分区。不分区时, 给水系统应进行竖向分区。不分区时,低层管 道中静水压过大造成管道附件和卫生设备零件的 损坏、 下层龙头的流出水头过大 , 管道内流速增 损坏 、 下层龙头的流出水头过大, 加,产生噪音、振动等。 产生噪音、振动等。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总要求: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总要求: 为确保高层建筑给水安全可靠, 为确保高层建筑给水安全可靠,高层建筑应设 置两条引入管, 置两条引入管 , 室内竖向或水平管应连成环状管 网,应设置备用加压设备,应进行竖向分区。 应设置备用加压设备,应进行竖向分区。
• 3、减压水箱供水方式如图1-10 减压水箱供水方式如 布置要点: ①布置要点: 总水泵设于底层或地下室, a.总水泵设于底层或地下室,统一加压至最高 层总水箱; 层总水箱; b.总水箱输水至各分区水箱; 总水箱输水至各分区水箱; 总水箱提供整个建筑物的用水, c.总水箱提供整个建筑物的用水,分区水箱提 供本区用水。 供本区用水。 ②特点: 特点: a.水泵数量少,投资少,管理维护简单; 水泵数量少,投资少,管理维护简单; 缺点是供水可靠性差,水泵运行动力费用高; b.缺点是供水可靠性差,水泵运行动力费用高; 屋顶总水箱容积大,对建筑的结构和抗震不利; 屋顶总水箱容积大,对建筑的结构和抗震不利;能 源浪费大。 源浪费大。
2、仅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如图1-4 仅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如 ①适用范围 :室外管网的水量能满足室内用水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求,但有周期性的水压不足。 量的要求,但有周期性的水压不足。 ②特点:供水较可靠,安装和维护简单,投资 特点:供水较可靠,安装和维护简单, 较省。屋顶水箱增加结构荷载。 较省。屋顶水箱增加结构荷载。 ③工作原理:室外管网压力大于室内管网所需 工作原理: 压力时,水进入屋顶水箱,水箱贮水; 压力时,水进入屋顶水箱,水箱贮水;室外管网压 力不能满足室内管网所需水压时, 力不能满足室内管网所需水压时,水箱向室内管网 供水。 供水。
• 3、设贮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如图1-5 设贮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如 适用范围: ① 适用范围 : 室外管网压力经常低于室内管 网要求的压力,而且室内用水量比较均匀时。 网要求的压力,而且室内用水量比较均匀时。 特点: 当室内用水量不均匀时, ② 特点 : 当室内用水量不均匀时 , 采用变频 调速水泵,节约电能。但变频泵的投资较大。 调速水泵,节约电能。但变频泵的投资较大。 ③ 工作原理: 城市管网的水充入贮水池, 然 工作原理 : 城市管网的水充入贮水池 , 后经水泵加压送往室内管网。 后经水泵加压送往室内管网。
• 5、气压式给水方式如图1-7 气压式给水方式如 ①特点: 特点: a.供水可靠,罐体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施工管理方 供水可靠,罐体安装位置不受限制。 便,水不会受污染等。 水不会受污染等。 b.调节水量小,供水压力变化大,运行费用较高。 调节水量小,供水压力变化大,运行费用较高。 ②适用范围:不宜设高位水箱或水塔的建筑。 适用范围:不宜设高位水箱或水塔的建筑。 ③工作原理:气压式给水方式是用气压设备代替水箱。 工作原理:气压式给水方式是用气压设备代替水箱。 利用密闭压力罐内的压缩空气, 利用密闭压力罐内的压缩空气,将罐中的水压送到 管网中各配水点, 管网中各配水点,气压给水罐的作用相当于高位水 箱或水塔。 箱或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