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改性水性聚苯胺-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
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实验分析方法

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实验分析方法一、引言二、新型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一)原材料的选择1、环氧树脂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是制备水性环氧涂料的关键。
常用的环氧树脂有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双酚 F 型环氧树脂等。
这些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2、固化剂水性环氧涂料的固化剂通常采用水性胺类固化剂,如改性脂肪胺、聚酰胺等。
固化剂的选择应根据环氧树脂的类型和性能要求进行。
3、助剂为了提高涂料的性能,还需要添加一些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增稠剂等。
(二)制备工艺1、乳液法将环氧树脂和乳化剂在高速搅拌下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液。
然后加入固化剂和助剂,搅拌均匀,得到水性环氧涂料。
2、相反转法将环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乳化剂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相反转,使环氧树脂从油相转变为水相,形成乳液。
最后加入固化剂和助剂,得到水性环氧涂料。
三、实验分析方法(一)性能测试1、外观观察涂料的外观,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
2、干燥时间采用指触法或干燥时间测定仪测定涂料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
3、附着力按照国家标准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进行附着力测试。
4、硬度使用铅笔硬度计或摆杆硬度计测定涂料的硬度。
5、耐水性将涂有涂料的样板浸泡在水中,观察其外观变化和附着力的变化,评估涂料的耐水性。
6、耐化学腐蚀性将涂有涂料的样板分别浸泡在酸、碱、盐等溶液中,观察其外观变化和附着力的变化,评估涂料的耐化学腐蚀性。
(二)微观结构分析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SEM 观察涂料的微观结构,包括涂层的表面形貌、孔隙率等。
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利用 FTIR 分析涂料中化学键的变化,确定固化反应的程度和官能团的存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一)性能测试结果1、外观制备的水性环氧涂料外观均匀,颜色鲜艳,光泽度良好,平整度高。
2、干燥时间表干时间为 2-4 小时,实干时间为 24-48 小时,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ilm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PU emulsion modified by epoxy resin is stable. With the
polyurethane emulsion modified by epoxy resin are the bestꎬ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E-44 is 7% ~ 9% .
Keywords: Waterborne Polyurethaneꎻ Epoxy Resinꎻ Composite Emulsion
increase of epoxy resin contentsꎬ the particle size and viscosity of the emulsion are increasedꎬ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film increasesꎬ
the contact angle of water increasesꎬ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film increases.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塑料工业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42
第 48 卷第 4 期
2020 年 4 月
新型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CH 一 cH— R— c H— cH ( 一 1) E 5
/
o
\ /
o
S 一
g 量
目
} 22 NC R c H cc N 彳_ H N_HH N { CC H 2—_H z HH c H C HcC H 2 H- HH H cN :厂 :厂 :
( MP D A)a ddehln lcl( E n ity eg o D G)a ema a aei s T ee oyrs s( 5 )m d e y e y st i rw m t a . h px ei E一 1 o i db h n rl n i f
ecs a n eea ddit tea oeWP n ie rh h i xe s n( 0mi) t fr ne xes miew r d e o h bv U a dsr df ec a et i 3 n , o om a a g n tr o t n no r o a l e oyrs s( 5 )m d e U e us n .T es u tr a dpr r a c f df dw tr f t e p x i E一 o i dWP m lo s h t c e n ef n e ie a — sb en 1 i f i r u o m o mo i e
望化学试剂有 限公 司; 酮 : 海东 懿化 学试 剂公 司 ; 丙 上 以上 均
为工业级 。三 乙胺 ( E : T A) 上海宁新 化工试 剂厂 ; 二月桂 酸二
丁基锡 ( T一1 ) 辛 酸 亚 锡 ( 2、 T一9 : 京 化 工 三 厂 ; 上 均 为 )北 以 分析纯 。
聚苯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研究

聚苯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研究简璐;谷琦琦;槐抗抗;王煦【摘要】为了制备性能优异的环氧涂料,选择导电聚苯胺(PANI)作为防腐填料,通过正交实验筛选了涂料配方;运用交流阻抗讨论了浸泡温度、时间和CO2分压等因素对涂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涂料配方为环氧树脂含量36.90%(质量分数,下同)、聚苯胺含量为0.37%、聚酰胺含量为29.52%、其他填料含量为33.21%时所制得的涂层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6H、耐冲击性为45 cm;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涂层的腐蚀速率先增加后减小;浸泡温度从35℃升高到80℃时,涂层的腐蚀加剧;在7 MPa CO2和1 g/L硫化钠条件下,涂层主要发生的是硫离子腐蚀.【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5(045)006【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聚苯胺;环氧树脂;改性;涂料;耐腐蚀性【作者】简璐;谷琦琦;槐抗抗;王煦【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5.2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碱性、抗渗透性、附着力和机械性能,成为防腐涂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树脂之一。
但是单纯的环氧树脂也存在一些不足,易老化使得多数环氧涂料只能用于100℃以下环境和底漆,并且环氧树脂柔韧性、耐酸性差,固化应力大,通常需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后再使用[1-2]。
自从文献报道了在不锈钢上电化学聚合的聚苯胺膜具有钝化作用这一特点,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的聚苯胺运用于防腐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防腐蚀涂料方面[3-5]。
目前对于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苯胺电化学聚合或导电聚苯胺/树脂共混体系,由于聚苯胺直接聚合难以防护面积较大的金属器件,而且聚苯胺大分子拥有很强相互作用的共轭大π键,以其为骨架制备的涂料溶解性、分散性差[6],因此使用纯聚苯胺制备防腐涂料的性价比不高。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4 0 ) 10 6
摘 要 :以异佛 尔酮二 异氰 酸 酯(P I 、 酯 多元 醇 ( E A) ID ) 聚 P D 为主 要 原料 , 羟 甲基 丙酸 ( MP 二 D A) 为 亲水性 扩链 剂 , 过添加 不 同种 类和不 同含 量 的环 氧树 脂 ( 一2 E 5 ) 行 改性 , 成 了环 氧树 通 E 1 、 -1 进 合
8 时, % 制备 的 E U乳液 和胶 膜 的性 能较好 。 WP
关键 词 :环氧 树脂 ; 水性 聚氨 酯 ; 改性 中图分类 号 : Q 3 3 8 T 2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5—10 ( 0 9 0 0 4 0 10 9 2 20 ) 6— 0 2— 4
高强度 和热 稳定性 好 等特 点 , 已成 为应 用 广 泛 的 早 热 固性 材 料 。在 WP 的 改 性 反 应 中 , 用 环 氧 U 利
一
司 ; 酚 A 型 环 氧 树 脂 , 号 E5 环 氧 值 双 型 -1( 0 5 o 10g 羟值 1.8m K H g 、 号 E1 .4m l 0 , / 56 g O / ) 型 一2 ( 氧 值 0 1 o 10g 羟值 10 1 g O / ) 环 . 1m l 0 , / 6.6m K H g , 工业 级 , 江苏 三木 化 工有 限公 司 ; 乙胺 ( E 、 三 T 析 仪 , s rzr 00型 , lco r 激 Mats e- 0 ei 2
英 国 Ma e l r 司 ; 转 粘度 计 , D -S型 , 海 精 v n公 旋 N J8 上 天 电子仪 器有 限公 司 , 测 试 的乳 液 固体 质量 分 数 所 均用 去 离子水 统一 调节 为 2 % ; 力试 验机 , W一 5 拉 W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 的最佳 质量 比为 2 1 :. 关 键词 : 性环 氧树 脂 ; 水 改性 ; 聚苯胺
第2月
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unl f nvr t o ot C ia SineadTc nl y ora o i sy f uh h ( cec n eh o g ) U e i S n o
V0 . 4 NO. 12 4
h d o y r u tt e o h r e d, n y n u rl a in w t n au ae r a i cd V r y r x l o p a h t e n a d b e t i t i u s t r td o g n c a i . a i g az o h .
Ab ta t sr c :A e tpeo ai nc wae b r e e x e i sp e a e y c m ia o si n w y fc to i tr o n po y r sn wa r p r d b he c lc n t-
t t n mo fc to c n r d c sd u l o sa h n n fe o y r sn E —4 n u i di ai n whih i to u e o b e b nd tt e o e e d o p x e i — 4 a d o i
摘 要 : 通过 化 学结构 改性 法 分 别 在环 氧 树 脂 E一4 4的一 端 引入 双键 , 一端 引入 另
羟基 , 用不饱和有机酸 中和 , 得到水性环氧树脂. 究了单体 配比、 研 反应 温度对反应
转化 率 的影 响 , 定 了水性环 氧树 脂制 备 的最佳 条件 为 : ( 确 / N~甲基烯 丙基 胺 ) r 二 Z :( t
c to i tr o n p x e i r s flo a in c wa e b r e e o y r sn we e a ol ws:he m oa ai fN — Al l ty a i e t l rr to o l meh lm n y
,
de ao a n i h nl E一 4 a . 0 1 0 : . 0 terat nt ea r ih n l miet bs e o A( 4 )w s1 0 : . 5 1 O , ec o e rt e t o p h i mp u
O S r a t n f co s ifu n ig t e r a to r n iin r to we e su id s c s c mo o U e c i a tr n l e cn h e ci n ta sto a i r t d e u h a o n . o me rto, e ci n t mpe au e n i . e p i r ai r a to e r t r a d tme Th o tmum o d to o h r paa in o c n iins f r t e p e r to f
Z HANG e , U Hu- n L uj a L iLI i u , IL - n, j u
CHEN ihu GA O ng f n Zh - a, Fa —a g
( col f h ms yadC e cl nier g U i r t o S u h a H nyn , u a 20 1C ia Sho o e ir n hm a E g ei , n e i f o t C i , e gagH nn400 , h ) C t i n n v sy h n n
D c 2 1 e .00
文 章 编 号 :6 3— 0 2 2 1 )4— 0 1 0 17 0 6 ( 00 0 09 — 5
新 型 改性 水 性 聚苯 胺 一 氧 树脂 涂 料 的 制备 环
张 磊 , 慧君 , 刘 李路 娟 , 陈志华 , 高芳芳
( 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南 湖南 衡 阳 40 0 ) 2 0 1
wa 0% a d te r a to i s4 h. e r t fwae b r e e o y r sn t u i g a s6 n h e c in tme wa Th a i o t r o n p x e i o c rn . o g n n c ai g p roma c s wa ic s d,he o tma ma s r to o t r o n e o y e to o t e r n e s d s use t p i l n f s ai fwae b r e p x r sn e li n t u n g n sc n r e s2: . e i muso o c r g a e twa o fm d a 1 i i Ke y wor ds:wae b r e e o y r sn; dfc to p la ii e tr o n p x e i mo i ai n; oy n ln i
中图分 类 号 : Q 2 . T 33 5
文 献标识 码 : B
Pr p r to f Ne M o i e a e b r e Po y n l e— e o y Co tn e a a i n o w d f d W t r o n l a ii i n — p x a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