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制度

合集下载

重大传染病管理HIV、HBV、HCV、TP筛查

重大传染病管理HIV、HBV、HCV、TP筛查

重大传染病管理HIV、HBV、HCV、TP筛查第一篇:重大传染病管理HIV、HBV、HCV、TP筛查重大传染病管理(患者手术、孕产、输血、侵入性检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筛查)管理制度一、为搞好我院重大传染病管理,落实艾滋病筛查制度,执行医院感染与隔离制度,本着自愿与预告知的原则,对我院手术、孕产、输血、侵入性检查患者进行HIV、HCV、HBV、TP四个项目的预筛查,制定本筛查管理制度,降低母婴传播机率,提高母婴阻断率,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二、明确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产前宫内感染、产时和产后的哺乳感染及母婴之间密切接触。

三、对产前HIV感染患者,转交艾滋病防治中心治疗。

四、对TP感染的孕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以降低先天梅毒儿出生,对新生儿行TP检测阳性者,给予治疗。

五、对HBV感染的孕妇按常规行产前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和新生儿产后被动免疫与注射乙肝疫苗主动免疫。

六、对产妇HCV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阻断方法,可给予新生儿检测,并指导喂养方法,减少新生儿感染。

七、孕产妇产前HIV筛查率100%,做好孕产妇产前筛查的咨询、检测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咨询筛查、健康宣教工作记录,有时间、有地点、有签到、有教材、有随访、有评价、有总结。

八、医疗、医技有关人员按规定,参加上级专业机构的培训。

九、实验室依法取得“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资格,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

十、提高患者手术、输血、侵入性检查前的四项疾病的筛查率,受血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检查达100%,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建立应急机制。

十一、按规定,做好传染病人报告卡上报工作。

第二篇: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HBV、HCV、TP、HIV)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HBV、HCV、TP、HIV)医护人员职来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

2.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 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 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二类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计划,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 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 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

10. 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11. 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二类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计划,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

10.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11.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12.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

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

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第一篇: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免疫八项指:乙肝表面抗体、抗原,乙肝E抗原、抗体,乙肝核抗体,丙肝抗体,艾滋抗体,梅毒抗体。

一般术前: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血型,各手术科室和麻醉科:为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手术安全,在征求手术科室和麻醉科等科意见的基础上,并经院会议同意,制定我院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并作为医务科的医疗质量考评项目,每月进行检查。

对于术前检查没有完成的病例,麻醉科应拒绝手术;如违规进行手术,则同时追究相应科室和麻醉科的责任。

各科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一、小儿外科1、检验科术前套餐检查:血常规、尿、粪、肝、肾、心功能(本院不能、如必要相关科室会诊)、出凝血检查、甲肝、乙肝二对半、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新增血K+、Na+、Cl-、Ca2+、血糖。

(对于Ⅰ、Ⅱ类小手术,可酌情减少血生化检查项目)。

2、腹部B超、胸片。

二、外科(包括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眼科等)1、检验科术前套餐检查:血常规、尿、粪、肝、肾、心功能(本院不能、如必要相关科室会诊)、出凝血检查、甲肝、乙肝二对半、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新增血K+、Na+、Cl-、Ca2+。

2、腹部B超、胸片、心电图。

3、年龄大于65岁、心电图异常或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病史,须查心超,因本院无心超,故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治疗建议,共同了解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4、年龄大于65岁、既往有肺气肿、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史或有影响肺功能的其他系统疾病史的患者,须查肺功能,因本院无肺功能,故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治疗建议,共同了解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三、骨科1、检验科术前套餐检查:血常规、尿、粪、肝、肾、心功能(本院不能、如必要相关科室会诊)、出凝血检查、甲肝、乙肝二对半、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新增血K+、Na+、Cl-、Ca2+。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1、六查十二对: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八、供应室查对制度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

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手术室一般工作制度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

2.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批准,并应有固定地点。

3.各科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日上午10点半以前送手术通知单,急诊抢救手术,可先口头通知,后补手术通知单。

4.手术按手术通知单时间进行,必须准时到位,不得随意更改。

特殊情况与护士联系。

5.术前30分钟接病人,随带病历,并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及药敏试验、术前用药。

病员入室后,巡回护士应复查一遍,注意病人手术部位清洁范围,首饰、假牙、手表不得带入手术室。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制度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制度

**医院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省卫生厅鄂卫函〔2005〕476 号《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通知》和《**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05年)》,为有效控制传染病,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一)患者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传染病筛查应采取自愿原则,履行告知义务,由病人或其家属自愿决定。

如不同意检验的,应充分说明因此可能带来的后果,由医患双方签字备案。

(三)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应尽早进行。

(四)医护人员不得擅自泄露涉及患者隐私的有关传染病筛查信息、资料。

(五)进行传染病相关项目筛查前应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测。

二、筛查办法(一)需要输血的择期手术病人,应常规进行输血前九项检验,包括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ALT等。

(二)不需要输血的择期手术病人,应加强医患沟通,尽可能说服病人进行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等检验。

三、术前通知单传染病筛查注明要求(一)科室送手术通知单时,患者传染病筛查已有结果或患者不同意进行传染病筛查者,均应在手术通知单上如实注明。

(二)科室送手术通知单时,患者传染病筛查未有结果者,手术当日手术医生口头告知手术室医护人员,由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手术通知单上补充注明。

四、手术室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一)手术室对所有病人均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二)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有血源性疾病者,医护人员应做好血源性疾病防护措施,谨防锐器伤的发生,可能有血液、体液等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三)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室进行终末消毒,未进行传染病筛查的患者按传染病进行终末消毒。

五、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

关于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

关于规范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的通知各手术科室和麻醉科:为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手术安全,在征求手术科室和麻醉科等科室意见的基础上,并经院会议同意,制定我院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有关诊断必须的检查项目未纳入),并作为医务科的医疗质量考评项目,每月进行检查。

对于术前检查没有完成的病例,麻醉科应拒绝手术;如违规进行手术,则同时追究相应科室和麻醉科的责任,特殊情况由医务科等部门协调解决。

各科择期手术术前检查常规项目:一、小儿外科1、检验科术前检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检查,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新增血K+、Na+、Cl-、Ca2+、血糖。

2、腹部B超、胸片、心电图。

视情况进行CT/MR检查。

3、对于Ⅰ、Ⅱ级小手术,可酌情减少血生化、B超检查项目。

二、外科系统(包括普外科、骨科、妇产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眼科等)1、检验科术前检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检查,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新增血K+、Na+、Cl-、Ca2+、血糖。

2、腹部B超、胸片、心电图。

视情况进行CT/MR检查。

3、年龄大于65岁、心电图异常或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病史,须查心脏B超及心肌酶谱、D-二聚体等,同时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治疗建议,共同了解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4、年龄大于65岁、既往有肺气肿、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史或有影响肺功能的其他系统疾病史的患者,须查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必要时复查,同时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治疗建议,共同了解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5、对于Ⅰ、Ⅱ级小手术,可酌情减少血生化、B超检查项目。

6、骨折病人绝对卧床时间大于24小时且未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须进行下肢按摩护理(可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执行),并加用弹力袜,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同时查双下肢血管彩超、D-二聚体等(下肢骨折或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出院前常规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7、住院超过7天以上手术病人,必须有病情再评估单。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制度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二类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计划,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

10.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11.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12.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省卫生厅鄂卫函〔2005〕476 号《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通知》和《**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05年)》,为有效控制传染病,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患者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传染病筛查应采取自愿原则,履行告知义务,由病人或其家属自愿决定。

如不同意检验的,应充分说明因此可能带来的后果,由医患双方签字备案。

(三)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传染病筛查应尽早进行。

(四)医护人员不得擅自泄露涉及患者隐私的有关传染病筛查信息、资料。

(五)进行传染病相关项目筛查前应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测。

二、筛查办法
(一)需要输血的择期手术病人,应常规进行输血前九项检验,包括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ALT等。

(二)不需要输血的择期手术病人,应加强医患沟通,尽可能说服病人进行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等检验。

三、术前通知单传染病筛查注明要求
(一)科室送手术通知单时,患者传染病筛查已有结果或患者不同意进行传染病筛查者,均应在手术通知单上如实注明。

(二)科室送手术通知单时,患者传染病筛查未有结果者,手术当日手术医生口头告知手术室医护人员,由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手术通知单上补充注明。

四、手术室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
(一)手术室对所有病人均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二)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有血源性疾病者,医护人员应做好血源性疾病防护措施,谨防锐器伤的发生,可能有血液、体液等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三)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室进行终末消毒,未进行传染病筛查的患者按传染病进行终末消毒。

五、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