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合集下载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一、择期手术的患者,要及时送手术通知单,由专职人员认真填写手术患者登记本内容,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二、执行手术患者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的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让患者签字。

三、手术室护士进病房接病人时,由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共同搬病人至推车上。

四、危重手术病人,由主治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陪送病人回病房,五、安全运送病人,术前肌注镇静剂的病人,必须用平车规范接送;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护栏外,必要时加约束带,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运送病人的担架车、滑轮床、要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检查其性能及安全性,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在运送途中各管道要妥善固定在醒目位置,以便能随时观察处理。

六、手术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根据病历,患者腕带,询问患者再次进行核对科室、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相关物品,核对并确定。

七、病人识别的“三确”“六核”规则。

“三确”即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

“六核”规则的执行时间分别是病人入院登记时;病人到病房报到后佩戴上腕带,护士正确书写病人资料于床头卡时;手术室接手术病人时;手术病人至手术室等候区时;手术间巡回护士及病人入手术间时;手术即将开始时;手术室护士重点核查在接手术病人开始到病人进入手术间的这段时间的四次核查。

八、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次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共同核对无误后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九、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引流管、术中情况、以及清点相关物品,病房护士核实确认后签字。

危重手术病人,由主治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陪送病人回病房,并亲自向值班护士交清术中情况、输液、引流情况、当前皮肤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病人交接制度

术后病人交接制度

术后病人交接制度
一、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护工一起将手术病人送至 PACU、ICU 或病房。

二、护送途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的变化,注意保暖,保持输液及管道通畅,防止脱落。

三、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护工一起将手术病人转移至病房。

四、手术护士与病房、PACU、ICU 护士交接。

1、术中病情:术中循环与呼吸情况,失血量、尿量等情况。

2、各种管道:尿管、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切口引流管)、胃管、静脉输液管路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等情况。

3、病人皮肤:是否有压痕、红肿、水泡、破损等。

4、病人用物:X 线片、CT 片、病历、特殊物品、病人衣裤
等。

五、交接班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一)接病人
1.手术室工作人员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与病房护士、病人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标识、皮肤完整性、术前准备情况、管道情况等,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2、手术病人接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及所带物品药品等, 协助戴好手术帽, 建立静脉通路, 并做好心理护理。

3、巡回护士妥善约束病人, 防止坠床或发生意外。

如中途更换巡台人员, 再次按照病历资料仔细核对病人相关信息, 确保交接清楚才可更换。

(二)送病人
1.手术结束后, 护士整理病人着装, 保护病人隐私, 确保切口周围无血迹、消毒液。

2、与麻醉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去向。

如需到ICU, 巡回护士提前15分钟通知所到科室。

3.根据病人情况, 术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送病人到科室, 并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病人情况, 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双签字。

(三)病情交接内容:
1.病人生命体征
2.病人诊断、手术名称、麻醉种类、术中出血、输血情况、出入量
3.检查敷料包扎有无渗出
4.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有无脱出、标识、引流液颜色、性状
5、静脉输液药物及滴速, 穿刺周围情况
6.全身皮肤情况
7、病人病历、影像学资料
8、专科需要特殊观察内容。

手术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一、概述手术患者交接是指手术室内手术患者由一位医务人员转交给另外一位医务人员进行后续治疗或内科治疗的过程。

手术患者交接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的连贯性和患者的连续性护理,避免传递错误或信息的遗漏。

二、手术患者交接的原则1.安全原则: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所有转接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部位标示、手术人员间的沟通等,以确保手术无误。

2.沟通原则:手术患者交接的过程中应保持双向沟通,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

转交医务人员应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完整准确地向接收医务人员说明。

接收医务人员应提出问题,核实信息,并与转交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3.管理原则:手术患者交接应进行记录,并保留在患者的病案中。

对于患者的特殊情况或需要特殊关注的事项,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并向接收医务人员进行解释说明。

三、手术患者交接的程序1.转交准备(1)转交医务人员在手术患者即将离开手术室之前,清点手术准备工具、药品和相关器械的数量和规格,确保一致,并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

(2)转交医务人员重新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核对手术室记录、手术操作清单等,确保手术无误。

(3)转交医务人员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手术患者交接表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记录、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特殊操作等。

2.转交过程(1)转交医务人员陪同患者从手术室转到恢复室或病房,确保患者的安全。

(2)转交医务人员向接收医务人员详细介绍患者的情况,包括手术过程、手术操作清单、特殊处理等。

(3)接收医务人员核对接收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并与接收医务人员共同进行患者身份标识,以确保手术无误。

3.交接记录(1)转交医务人员应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表,并交接给接收医务人员。

(2)接收医务人员在接收到手术患者交接表后,核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并在表格上签字确认。

(3)手术患者交接表应保存在患者的病案中,并由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查。

如有问题或需要追溯,应及时调取交接记录。

患者交接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患者交接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患者交接管理制度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病例或患者就诊处置信息;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转科病人交接登记本,双方确认交接无误签名后方可离开。

2、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护师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手术交接记录单,双方确认交接无误签名后方可离开。

3、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全麻患者需麻醉医师或麻醉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其余术后患者由护工护送,在病房与病区护士做好病情、药品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4、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转科病人交接登记本,无误后双方签名方可离开。

5、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产妇需分娩时,由病房护士推至产房与助产士交接患者病情、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并发症等,填写产科分娩登记本,无误后双方签名方可离开。

6、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妇分娩后,助产士推至产房门口,与护工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科分娩登记本,无误后双方签名方可离开。

患者交接管理制度

患者交接管理制度

患者交接管理制度一、患者交接的流程1.入院交接流程:患者入院时,接收医生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病史、诊断结果等,并与转交医生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病情和治疗计划的连续性。

2.病区交接流程:患者在病区转科或出院时,接收医生应与转交医生进行交接,核对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特殊需求等,确保患者顺利过渡。

3.手术交接流程:手术患者在手术室转移至恢复室时,接收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手术信息、术后特殊护理要求等,并与手术室进行交接。

4.出院交接流程:患者出院时,接收医生应与转交医生进行交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随访需求等,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出院指导。

二、责任分工1.医生责任: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和转诊计划。

同时,医生还应负责与其他医生进行交接,并确保交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护士责任:护士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护士还应与其他护士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连续性的满足。

3.药师责任:药师应核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并与其他药师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4.其他相关人员:如检验科、放射科等人员也应参与患者交接,并与相关科室进行交接。

三、沟通与协作机制1.书面交接:医生、护士等人员应书面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特殊护理要求等,并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进行交接。

2.口头交接:医生、护士等人员应进行口头交接,详细沟通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用药情况等,并解答对方的疑问。

3.会诊交接:在患者病情复杂或需要多学科协作时,应组织会诊,以便各专科医生共同讨论患者的诊治方案,并进行交接。

4.电子病历交接:医疗机构应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以便医生、护士等人员能够随时查看患者信息,并进行交接。

四、患者交接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监督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包括设立交接管理专门岗位或委员会,定期对患者交接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患者交接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交接的重视和意识。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即日起,本医院将全面推行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旨在提升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流程的连贯性。

本制度详细规定了手术患者的交接流程、内容及责任分工,以确保所有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得到妥善关注和完善的医疗保障。

一、交接对象所有需要手术的患者,包括拟手术和已完成手术的患者,均适用本交接制度。

二、交接流程1. 主治医生负责手术患者的交接工作。

在手术前,由负责安排手术的主治医生与接班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接。

2. 交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病情摘要:交接双方应沟通并确认患者的主要病情信息,包括疾病诊断、手术方案、特殊注意事项等,并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出评估。

(2)医疗记录:主治医生应主动提供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件,确保接班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

(3)手术风险评估:主治医生应对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说明,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以及针对这些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4)药物治疗和麻醉:主治医生应核对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并详细说明手术前后的麻醉方案和药物使用情况。

(5)手术安排:主治医生应提供手术时间、手术室及手术团队的相关信息,并解答接班医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3. 交接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确保后续医疗团队能及时查阅到交接内容。

三、责任分工1. 主治医生责任:(1)准备充分:主治医生应在手术前充分准备并整理患者的医疗记录,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和手术方案。

(2)面对面交接:主治医生应与接班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接,详细说明患者的状况和手术安排,并回答接班医生的疑问。

(3)交接记录:主治医生应将交接内容准确记录在病历中,确保后续医疗团队能够及时查阅。

2. 接班医生责任:(1)认真倾听:接班医生应认真倾听主治医生的交接内容,确保对患者的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2)提问明确:接班医生在接班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当及时提问并与主治医生澄清。

(3)接班记录:接班医生应将接班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相关问题记录在病历中,以备后续参考。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一、与手术科室交接:
凡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病人,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科室送病人医务人员按手术患者交接单逐项查对,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单上签名。

二、与麻醉恢复室交接:
由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一同将病人送入麻醉恢复室,与麻醉室护士进行交接班,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包括:
1、病人一般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术中特殊情况等。

2、病人皮肤情况。

3、药品,血液制品等。

4、病人携带之特殊物品,如:衣服,假牙,金属及贵重物品等。

经双方确认无误后,认真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并双方签名。

三、与ICU交接:
由麻醉医师与手术巡回护士一同将病人送入ICU病房,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包括:
(一)病人一般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术中情况等。

(二)病人皮肤情况。

(三)药品、血液制品等。

(四)病人携带之特殊物品,如衣物,假牙,金属及贵重物品等。

经双方确认无误后,认真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并双方签名。

2012-7-30
手术患者交接单
日期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体温℃体重隔离:接触隔离□其他隔离□不需要隔离□
患者皮肤情况核对单
(在人像相应部位标出破损/压疮情况,并标出面积(cm ),有压疮者请注明压疮分期)
皮肤情况核对: 转送者签名: 接管护士签名:
附:Braden 评分
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病人术前、术后交接制度
1.决定手术的患者,要及时送手术通知单,由专职人员认真填写手术患者的接单内容,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2.执行手术患者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内容,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并让患者签字。

3.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日必须备有足够的押金,以免漏费,特殊情况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

4.手术患者在进手术室之前就开始建立特护记录,将病人离开病房时的病情,主要用药、输液、胃管、尿管等术前准备情况作详细记录,待病人术后回病房后继续记录。

5.手术室护士进病房接病人时,由护士长或主班护士及特护护士,同时到床头交接,共同搬病人至推车上。

6.如是危重手术病人,术后回病房时需要病区护士协助时,病区接到手术室电话通知后,由有关护士备好氧气袋等必要物品。

7.执行病人转运制度:术前肌注镇静剂的病人,必须用平车规范接送;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加护栏,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栏杆外,必要时加约束带,且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运送病人的担架车、滑轮床要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检查其性能及安全性,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运送途中各管道要妥善固定
在醒目位置,以便能随时观察处理.
8.交接内容:
⑴按规定接清麻醉清醒情况及注意事项。

⑵接清患者手术情况、部位、病情等注意事项。

⑶接清各种引流管的名称、放置部位、注意事项。

⑷液体的名称、浓度、液量、开始输入的时间,必须有输液条。

注:一般情况下,手术完毕只带保留液送回病房,特殊用药、用血等,应在手术病历医嘱上注明是否继续输完,接班医护人员应详细接清,按医嘱执行。

如带回的液体是病区的术前持续用药应立即停输,执行术后医嘱。

⑸处理医嘱后应立即通知有关护士执行术后医嘱。

⑹按规定记好特护记录,护士长负责定出护理计划、措施,并指导实施。

9.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次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共同核对无误后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10.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由巡回护士将登记表内容进一步完善,填写术后栏内容并签字,携带相关物品与工勤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引流管、术中情况,以及清点相关物品,病房护士核实后,在登记表上签字。

由巡回护士将登记表带回手术室,统一保管。

免填写的内容与方法填写时必须用蓝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笔迹清楚,不涂改,填写内容应完整、真实,特殊情况可在其他栏内补充说明,要求均由获得医疗机构合法执业人
员填写、签字,对交接双方无异议的交接登记表,由手术室妥善保管半年以上,以备查阅;对交接有异议要确定清楚异议事项,妥善处理好后,将登记表保管1年以上,以备查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