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温性草原天然牧草长势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文龙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3期文龙作者简介:文龙(1987.07),性别:男,籍贯:四川南充,学历:研究生,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己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性潮流。
中国农村与农业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畜牧业。
在发展过程中却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结合察县畜牧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定位制约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构建察县畜牧业后续发展中应具备的能力,夯实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出保障察县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拥有天然草场面355.1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19.49万亩,人工草场面积2万亩。
察县畜牧业发展长期以来以粗放经营为主,近年来虽然畜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3年4月,全县各类牲畜存栏数54.04万头只,主要畜产品产量:肉产量9147吨,同比增长4.7%;蛋产量3498吨,同比增长4.7%;奶产量38917吨,同比增长5.8%。
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今后畜牧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即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途径,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决不能覆辙“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近年来察布查尔县畜产品发展十分迅速,察布查尔县马肠、熏马肉、鹿茸等产品受到市场市场的一致好评。
农民扩大畜牧业养殖的热情有增无减,农民不断扩大放牧范围,增加草场放牧强度。
草场更替时间剪短,草场退化严重。
目前草场退化面积已经达到19万HA,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81.33%。
新疆察布查尔县草地资源及其利用的探讨

摘
要 :本 文根 据新 疆察 布 查 尔锡 伯 自治县 草地 资 源现 状 ,分 析 了该县 在 草地 经 营利 用 中存在 的 主要 问
题 , 出 了天 然草 地 资源合 理利 用 和发展 高效 草业 的对 策 。 提 关 键 词 : 布 查 尔县 ; 察 草地 资 源 ; 利 用 ; 高效草 业 中图分 类号 :8 28 S 1.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6 7 (0 00 — 0 9 0 10 — 3,草 层 高度 5 2 e ~ 0 m,每 公 顷产 鲜 草
4 0  ̄ 5 0 g 毒 害 草 少 , 优 良 的 夏 牧 场 。 其 下 分 布 的 00 4 0k , 是
中山草甸 和 草甸 草原 是优 良的夏 季牧 场 和割 草 场 , 草层 高度 2  ̄ 0 m, 0 8 c 每公 顷产 鲜 草 7 0 - 0 0 g 由于放 牧过 00 90 k , 重, 出现 毒 害草蔓 延 的趋 势 。平原 荒 漠 、 山荒漠 、 低 荒漠 草 原 和 低 山 草 原 草 地 是 牲 畜 的 春 秋 草 场 , 毛 面 积 为 1. 66 4万 h , a 占全 县 天 然 草 地 的 6 .3 草 层 高度 2  ̄ 1 %, 4 0 8 e 平均 每 公 顷产 鲜 草 1 0  ̄ 5 0 g 0 m, 5 0 4 0 k 。该 处 春 温 回升 快 , 季 降水 较多 , 春 出现 大 面积 的早 春短 命植 物 层 片 , 这 类 牧草 产量 较 高 , 口性好 , 适 对早 春 放牧 恢 复膘 情 , 羔 产
h a和 32 万 h 。 然 草 地 减 少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开 垦 , 开 .1 a天 被
垦 的 草地 类 型 主要 为平 原 草甸 、 漠 和 低 山 荒 漠 、 漠 荒 荒 草原 等 四大类 草地 。因这 四类 草地 所 处 的地 域光 、 热量
探讨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探讨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作者:孙琪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1年第08期摘要畜牧业是牧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优勢资源和产业,更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蓄牧区出现了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气候恶化及鼠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导致全国绝大多数草原受灾。
气象灾害是导致牧草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牧草的生长与气象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牧草;气象因子;关系中图分类号:S5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8–0098–02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age Growth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SUN Qi (Chen Barhu Banner Meteo-rological Bureau, Chenbalhu banner, Inner Mongolia 021008)Abstract Animal husbandry is not only an indispensable advantageous resource and industry for herdsmen's life, but also the source power of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grassland degradation, alkaliz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limate deterioration and rodent damage,resulting in the disaster of most grasslands in China.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forage yield reduction. Forage grow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meteorological factors.Key words Pastur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Relationship1 羊草发育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陈巴尔虎旗牧草观测场主要有羊草,此处以羊草为例进行研究。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的影响李夏子;韩国栋;郭春燕【摘要】研究温性典型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与气候因子变化的关系,对于监测草地环境变化及保护利用,评估区域气候变化对优势牧草生长的影响,指导畜牧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内蒙古中部草原3个牧业气象试验站1983-2009年克氏针茅和羊草的物候期、气象资料,对返青、黄枯日期、生长季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7a间,该区的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春季升温幅度最大,气候倾向率为0.71-0.84℃/10a;各时段降水量变化除春季呈微量增加趋势外,总体呈减少态势.可见,内蒙古中部温性典型草原区暖干化趋势明显.(2)27a间,锡林浩特克氏针茅和羊草返青日期表现为推后趋势,并与4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镶黄旗和察右后旗克氏针茅和羊草返青日期呈提前趋势,并与3-5月气温、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气温每升高1℃、降水量每增加10mm,优势牧草返青日期约提前3.0-5.1d和1.3-2.1d.(3)该区克氏针茅和羊草黄枯日期均呈提前趋势,与8-9月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为正相关,气温每升高1℃,克氏针茅黄枯日期提前1.7-10.7 d,羊草黄枯日期提前3.5-11.3d,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弱.(4)该区克氏针茅生长季延长趋势明显,羊草生长季缩短趋势明显.克氏针茅生长季与4-10月均温正相关系数最大,羊草生长季与水热系数的正相关系数最大.【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3【总页数】10页(P4146-4155)【关键词】内蒙古中部;气候变化;牧草生长季【作者】李夏子;韩国栋;郭春燕【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草原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2]。
鄂温克族自治旗天然草原羊草发育期与气象因子关系

( Me t e o r o l o g i c B u r e a u o f E v e n k A u t o n o m o u s C o u n t y, E v e n k C o u n t y 0 2 1 1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i f c b a s i s f o r r a t i o n a l u t i l i z i n g o f g r a s s l a n d , i mp r o v i n g f o r a g e y i e l d i n p e r u n i t a r e a a n d
a d d r e s s i n g c l i ma t e c h a n g e , t h e k e y me t e o ol r o g i c a l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c o mmu n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e y mu s C h i n e n s i s i n
群 落特征的关键气候 因子, 为当地合 理利 用草地和提 高单位面积产草量以及应 对气候 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 明, 影响羊草抽穗 日期、
籽 粒 成 熟 日期 的 因素 很 多 。同 时 羊 草抽 穗 日期 的 早 晚 与 籽 粒 成 熟 日期 的 早 晚 虽 然呈 正 向相 关 .但 其 它 气 象 因 子对 羊 草 生 长发 育 影 响较
内蒙 古 农 业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n d Te c h n o l o g y
大力发展人工种草 推动畜牧业进展进程

X u m u s h o u y i发展畜牧业,草业要先行,人工种草和畜牧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充足的饲草料生产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优势,推进草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通过大力发展人工种草,不断提高优质草料的供给,能够加快推进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因此本文针对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地区的人工种草,推动畜牧业发展情况展开分析研究,以求推动现代社会畜牧业种植的稳定发展。
一、新疆地区人工种草的历程和发展现状进入到现代化社会,早在21世纪初期,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疆畜牧业工作会议中,就提出了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的发展思路,人工种草面积迅速增加。
同时随着当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等确立,在新疆各地,对于人工种草种程度不断增强,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之下,在整个新疆人工种草工作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当地的牧草种植种类愈发广泛,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近年来,按照党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新疆地区坚持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地区地处伊犁河以南,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自治县,察布查尔县的地势自南向北形成多级阶梯,属于温带大陆型气候,当地年平均降水量222mm,冬春长,夏秋短,降水较少。
当地从2013年实施草畜平衡项目以来,从四季放牧向两季放牧转变,通过优惠政策大面积人工种草等措施,缓解天然草场严重退化等情况。
当地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等种类,已经达到了上万亩,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的发展局面。
二、新疆地区人工种草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新疆地区人工种草虽然取得了突出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牧草产量和质量水平有限,虽然在整个新疆牧草产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但是和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地牧草的规模化科学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新疆地区牧草种子来源较为广泛,这些种子直接影响了后期人工种草的最终收益水平。
锡林郭勒天然草原植被生产力与降水因子耦合关系研究

现 代农 业科 然 草原 植 被生产 力与 降水 因子耦 合关 系研 究
苏佩 凤 郭克 贞 赵 淑银 郑 和祥
( 利 部 牧 区 水 利科 学 研 究 所 , 蒙 古 呼 和 浩特 0 0 2 ) 水 内 10 0
摘要 天 然牧 草 生长发 育 和产 量形 成 与降 水 因子关 系密切 , 同降水 量条 件 下 , 被 的生 长状 况不 同。 不 植 通过 典 型调 研 与 定点 试验 . 揭 示 了天 然草原 植被 对 降水量 的响应 关 系 , 究天 然草原 植被 生产 力与 降水 量的耦 合性 , 研 为草 原恢 复提供 依据 。 关键 词 天 然牧 草 ; 生产 力 ; 水 因子 ; 降 耦合 关 系 中图 分类 号 Q 4 . 9 8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92 1)2 05 — 3 0 7 53 (0 2 1— 2 80
从 方程 中剔 除 , 需继续 引入新 因子 ; () 5 重复 上述步 骤 , 直到最 后方程 中的 因子 既不能 剔除 , 也不 能引入 为止[ 4 1 。
气候 因子 中 的降 水 、 度 、 照状 况对 牧 草生 长 发 育和 温 光 产 量 形 成 以及 群落 演替 影 响作 用 较大 , 可 导 致牧 草 产 量 均 发 生 年度和 季 节性 周 期性 变 化 。 17 - 2 0 对 9 0 04年 典 型羊 草 - 群 落 的 年产 草 量 与 当年 的降 水 量 、 对 湿 度 、 相 绝对 湿 度 、 日 照百分率、 平均 温 度 、 积 温 、 ≥0o C ≥Oo C日数 、 1 ≥ 0℃积 温 、
≥1 0o C日数 、 份 1 年 0个 指 标进 行 逐 步 回归 分 析 , 析 结 果 分 见 表 1 从 表 中 回归 分析 结 果可 知 , 地 产草 量 与 生长 期 降 。 草
温性草甸草原羊草功能性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温性草甸草原羊草功能性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陈瑜1,杨晨晨1,潮洛濛1,2*,周延林1,2,呼格吉勒图1,2,王超然1,贾明1(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2.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摘要:【目的】研究锡林郭勒盟温性草甸草原建群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茎叶性状在羊放牧干扰下的响应机制和相关关系。
【方法】设置四个不同放牧强度(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处理,测定锡林郭勒盟温性草甸草原羊草个体生长特征性状,量化分析羊草茎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其关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温性草甸草原羊草重要值下降,植株出现矮小化,其株高、单株重、叶片数、叶宽和总叶面积减少;羊草地上生物量与株高、茎干重、叶干重和总叶面积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数无显著相关。
轻度和中度放牧对羊草叶长有促进作用,而重度放牧对叶长有抑制作用。
轻度放牧增加羊草比叶面积,中度放牧与禁牧比叶面积相差较小,但重度放牧时比叶面积显著减少。
【结论】Corner法则同样适用于草原植物,轻度、中度放牧下叶性状较为敏感,并出现补偿现象,重度放牧下个体生长特征性状较为敏感。
关键词:温性草甸草原;放牧梯度;羊草;茎叶关系;Corner法则中图分类号:S8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23)02-0143-09DOI:10.13817/ki.cyycp.2023.02.017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的主要优势植物,也是锡林郭勒温性草甸草原的建群种,普遍分布于温性草甸草原、典型草原。
作为家畜主要适口牧草之一,羊草在温性草甸草原中具有很强的放牧表型反应[1]。
温性草甸草原是我国珍贵的自然再生资源,其中内蒙古温性草甸草原占比最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大部分是放牧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l *rr10.16795/ki.xjxmy.2017.07.006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温性草原天然牧草长势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李建伟1,罗志娜1,张生楹2,张约翰1(1.伊犁州萆原工作站,斯疆伊守市835000;尼勒克县萆原工作站,斯疆 尼勒克 835700)I商要:2013~2016年,通过对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温性草原的监测,对其鮮草产量、总盖度和草群平均高度进行分析,探讨 牧草长势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鮮草产量、总盖度和草群平均高度的变化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生长变化曲线不同;鮮草产量与草群平均高度存在线性正向影响;鮮草产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较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更加敏感,存在线性相关。
关键词:温性草原;鮮草产量;总盖度;草群平均高度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889(2017)07-0029-03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处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 山北麓,伊犁河以南辽阔的河谷盆地,自南向北形成 多级阶梯,逐渐平坦,分为南部山区、山麓、丘陵、中部 倾斜平原、北部河流阶地和河漫滩等5个地貌类型,草地类有7个,依次为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 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低地草甸和沼泽,自然条 件优越。
全县有天然草地30.34万hm2,其中,温性草 原类草地可利用面积3.32万hm2,草地在全县土地资 源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构建良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 组成部分[11。
因此,研究该地区天然牧草生长状况,了解该地区牧草生长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关系,对于实现 天然草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提高草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域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木拉洪布拉 克,东经81。
07忆,北纬43毅30忆,海拔1 620m,山地,阳坡,壤土,为温性草原类羊茅+针茅+新疆亚菊型草 地。
属大陆性北温带温和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 足,冬春长,冬季寒冷,夏秋短,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该区域对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温性草原的气候 特点和自然植被类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收稿日期:2017-04-07作者简介:李建伟(198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畜牧师,主要从事天然草原监测与保护相关工作。
1.2试验设计2013~2016年,每年在牧草返青后至枯黄期间 (5~10月)对选取的研究区域进行监测,每年开展6 次,每月15日进行,每次在研究区域内选择3个具有 代表性的样方进行监测,样方之间的间隔大于250m,面积为 1m2(1mx1m)。
1.3测定项目及方法鲜草产量:在研究区域内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 样方,每个样方1m2(1mx'1m),齐地面刈割,测定鲜草 重量[2-51。
总盖度:采用投影盖度目测法测定。
样方内植物 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2-51。
草群平均高度:指草地植物群落在自然状态下的 高度。
测量样方内大多数植物枝条或草层叶片集中分 布的平均自然高度[2-51。
1.4数据处理通过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图表制 作。
2结果与分析2.1 鲜草产量对比-*-2013 年-»_2014 年新疆畜牧业2017年第7期29«ii *»»«■内很、呷「兄2014 年 2016 年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图2年度总盖度动态变化对比天然草原总盖度是反映牧草长势状况的重要指标,由图2可以看出:总盖度随着牧草的生长呈现出 逐步增加的趋势,但在生长季末端,出现降低。
除30 新疆畜牧业2017年第7期2014年外,其它三年总盖度的峰值都出现在9月。
2013年和2014年由于放牧和极端天气,致使总盖度 最小值出现在8月和6月。
2.3草群平均高度对比-2013年-2014年图3年度草群平均高度动态变化对比由图3可以看出:草群平均高度在整个生长季呈 先递增后降低的趋势变化;在返青后,草群平均高度 随着牧草生长快速增高,之后趋于平缓,在生长后期(黄枯期)出现降低。
2014年由于极端天气,致使其和 其它年份的生长趋势表现不同。
2.4生长数据与气象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去除2013年8月初放牧和2014年极端天气所 影响的数据,将各年度的鲜草产量、总盖度、草群平均 高度、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按月份取平均值, 之后做相关性分析,制作矩阵散点图。
结果显示:当显 著性水平a 为0.05时,鲜草产量与草群平均高度和 平均温度存在线性关系,正向影响;简单相关系数r 分别为0.895和0.906;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 分别 为 0.016 和 0.013,0.01 <P <0.05。
在 a 为 0.05 的显著 性水平下,气象数据日照时数和平均温度存在线性关 系,正向影响,r =0.874,P =0.023,0.01 <R 0.05。
鲜度量日昭时数〇〇〇〇。
雄。
二。
^■|& 〇〇O〇〇电〇〇〇&〇■» ^〇-%%^鲜草量总盖度草群高度平均高度降雨量日照时数图4生长数据与气象数据的矩阵散点图3小结与讨论3.1在整个生长季,鲜草产量、总盖度和草群平均高 度的变化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生长变化曲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在整个生长季鲜草产量 的变化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产量峰值的出 现年度间存在差异,主要出现在6月、7月和8月。
5 月和6月之间,除2013年外,其它三年都表现出显著 增加(P <0.05),2013年5月的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其 它三年同期(P <0.05 ),可能与2013年气温回升快、返 青早有关。
四年的6月和7月的鲜草产量之间都无显 著差异。
四年的9月和10月的鲜草产量间都存在差 异(P <0.05),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呈现下降, 2014年与之相反,呈现增加。
全年峰值和7月的鲜草 产量除2014年外,其它三年间无差异。
8月出现四年 产量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 <0.05)。
2013年由于在8月初进行放牧,导致监测到的 鲜草产量出现大幅降低。
2014年度由于生长季降雨 量偏少,导致整年度鲜草产量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 平,尤其是6月和7月的降雨量,只有2013年同期 的28%;8月、9月出现有效降雨,牧草生长,鲜草产 量出现增加,10月达到峰值,且较前5个月有差异 (P <0.05)。
表1不同月份、年度鲜草产量对比g月份2013 年2014 年2015 年2016 年5月204.0±6.6a a 75.3±9.3d c 168.3±13.9c b172.3±14.8c b6月203.3±8.7a b 88.7±6.0'220.0±24.9a b a b 239.0±21.1aa 7月213.3±25.2a a 80.7±7.6c db 228.3±23.8a a 224.0±14.1a b a 8月94.7±10.3bc 67.7±9.5d d 232.3±17.2a a 206.7±4.0b b 9月195.3 ± 8.6a b97.0±5.6b c228.7±24.6a a 203.7±11.4b a b10月156.0±8.2b b 119.7±4.2a c 185.0±10.8'157.0±6.0c b 全年峰值213.3±25.2a119.7±4.2b232.3±17.2a239.0±21.1a注:上标字母表示同列间数据差异达5%显著水平;下标字母表 示同行间数据差异达5%显著水平。
2.2 总盖度对比0000000198 7 6 5 4总盖度(g)节w,「I10.16795/ki.xjxmy.2017.07.007乌鲁木齐市生鲜乳菌落总数的测定努尔札提•瓦哈提1,齐新林1,蓁扩军2,徐教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63;2.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摘要: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生鮮乳菌落总数,采集当地养殖场的生鮮牛乳、骆驼乳以及市售的生鮮牛乳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
结果表明:全部样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笔者比较生鮮乳的菌落总数时发现,直接从养殖场采集的生鮮骆驼乳和牛乳,前者明 显低于后者,而后者又明显低于市售的生鮮牛乳,提示在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应加强抽检与监管生鮮乳市场零售环节。
关键词:生鮮乳;细菌总数;测定中图分类号:TS25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889(2017)07-0031-02生鲜乳,即未经加工的奶畜原奶,乳脂率、乳蛋 白率及菌落总数等均会影响其质量优劣。
菌落总数 是指在一定的需氧情况、营养条件、酸碱度、培养温 度和时间等条件下每克或者每毫升检测样品所生 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其极大地影响着乳品质收稿日期:2017-06-01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援疆项目(cstc2016shmszx80121);乌鲁木齐市科技局应用开发研究计划(Y161220001)作者简介:努尔扎提•瓦哈提(1977-),女,哈萨克族,大学本 科,畜牧师,从事乳品检测及奶业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蔡扩军(1985-),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及动物性食品安全研究工作。
量,不仅会使牛奶变味,而且可产生毒素,使人体健 康受到严重危害。
根据GB19301-2016《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生乳》中的规定,原料奶中菌落总数的 限量值是200万CFU/ml。
2017年5月,为调查乌鲁 木齐市辖区内生鲜乳细菌菌落总数实际情况,项目 组采集了养殖场的生鲜牛乳、骆驼乳以及市售的生 鲜牛乳,并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恒温培养箱购自武汉汇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 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购自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 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1.2.1样本采集养殖场奶牛和骆驼分别按操作规范弃去前三把 奶,用无菌采样袋采集奶样100ml;市售环节直接购 买100m l生鲜乳装入无菌采样袋,将采样袋放入盛有线不同,鲜草产量与草群平均高度存在线性正向影 响。
3.2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三者相比,温性草原的 鲜草产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存在线性相 关。
3.3由于2014年6月、7月连续干旱,致使鲜草产 量、总盖度和草群平均高度都低于其它年份,降雨严 重影响牧草的生长,但在数据分析中三者与降雨量都 无相关性,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