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_直接过滤工艺用于东江流域典型印染废水回用的实验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建材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建材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张晓辉;龚文琪
【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
【年(卷),期】2003(010)003
【摘要】介绍微生物絮凝剂的富集培养、分离和筛选的方法及过程,并用所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对建材中的透辉石和高岭土深加工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某水质净化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的三株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和透辉石加工废水的絮凝效果好,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微生物絮凝剂相比具有用量少的优点,有可能作为新一代絮凝剂用于建材非金属矿加工废水的处理.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张晓辉;龚文琪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X172
【相关文献】
1.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胡玉平;夏璐;张旭东
2.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张晓辉;李双石;杨国伟;王晓杰
3.含油废水处理中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J], 张鹏;孙秀君;郝玉翠;柏杉山
4.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J], 王琴;杨劲峰;赵继红
5.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雷旭阳;刘艳娟;程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摘要:我国工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废水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显著增加。
如何高效处理重金属废水,保护水资源成为了目前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
通过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方式的对比,发现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效果好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新型水处理剂,价格低廉,对生态环境友好,且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无毒。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性,目前已成为绿色净水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处理重金属的方法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特点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并对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水处理;微生物絮凝剂;重金属;无污染微生物絮凝剂属新型的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可以克服其他絮凝剂所存在的缺陷[1]。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代谢产物来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2]。
微生物絮凝剂的使用效果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及无机絮凝剂更为显著,并且无毒无味,有着非常可观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3-4]。
重金属废水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轻易降解,且毒性长期存在,只能改变其状态通过吸附,或与阴离子配体形成配合物或螯合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絮凝剂通过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移到絮凝物质中的方式去除污染物,而有的絮凝剂由于本身性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在综合考虑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选用生态友好型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通过微生物絮凝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实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5]。
2 重金属废水2.1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由于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一些工业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对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潜在危害性,不易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危害严重。
重金属可以通过诸多方式和途径进入到水体中,受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底泥也会因重金属的沉降而污染。
重金属在水体内受到条件影响发生独特理化反应,与水体中的物质进一步相互作用。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染料和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染料和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染料和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
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投资大、操作繁琐、水质效果不稳定等。
因此,开发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势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聚集而形成一定大小的絮凝体,从而达到除去废水中悬浮性杂质的目的。
它具有成本低、效果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废水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并探究其对染料和重金属废水的净化效果和机理,为染料和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1. 研制微生物絮凝剂。
选取生物菌株进行培养和筛选,确定最佳培养条件。
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pH值等因素,不断优化菌株生长的环境,获得具有高效絮凝作用的微生物菌株。
将菌株制备成为微生物絮凝剂。
2. 综合评估微生物絮凝剂的性能。
采用不同浓度的染料和重金属废水样品进行实验,测定微生物絮凝剂对废水样品的COD、SS、色度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处理效果,评估其对废水处理的整体效果。
3. 探究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絮凝剂与废水悬浮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揭示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4. 优化微生物絮凝剂的工艺条件。
在综合评估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调整微生物絮凝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优化微生物絮凝剂的处理效果。
三、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将研制一种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并探究其对染料和重金属废水的净化效果和机理,预期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 成功研制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染料和重金属废水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
2. 揭示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精度。
3. 优化微生物絮凝剂的工艺条件,使其在应用中更加实用和经济。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及废水处理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及废水处理研究
彭晓文;邱廷省;陈明
【期刊名称】《皮革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04(14)1
【摘要】研究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L 3絮凝活性的因素 ,并考察了其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结果表明 :该絮凝剂絮凝膨润土悬浮液的最适宜 pH值为8,Ca2 + 、Mg2 + 等阳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 ,对酸性湖蓝A ,碱性品红 ,活性翠绿KN R ,直接深紫NM具有较好的脱色性能 ,脱色率分别达到
93% ,84 .2 % ,75 .5 % ,86 %。
【总页数】4页(P43-46)
【关键词】染料废水;废水处理;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脱色性能
【作者】彭晓文;邱廷省;陈明
【作者单位】南方冶金学院南昌分校;南方冶金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南方冶金学院环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
【相关文献】
1.微生物絮凝剂MBF-YM2絮凝特性研究及絮凝条件优化 [J], 王艳玲;张紊玮;艾对元;贠建民
2.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及其絮凝剂特性 [J], 周杰;张苓花;王运吉
3.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及其絮凝形态表征研究 [J], 袁辉洲;唐建军;王志
4.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所产絮凝剂的特性研究 [J], 邱忠平;杨立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絮凝法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研究——以染料废水为例

— —
里; 验 3
1 . 3原 理
电絮凝法是使用铁 当电极, 通直流电的情况下, 电极 发生以下
的 过程 l 引 :
1 . 3 . 1 阳极 F e 首先发生: F e —F e +2 e 一 产生 F e “ 酸性溶液 中: 4 F e 2 + +0 2 +2 H 2 0— 4 F e 4 0 H一 碱性溶液 中: F e + 2 0 H — 一 F e ( O H ) : 另外伴 随着 阳极 的 H 2 0电解产生 0 : : 2 H 0— 0 : +4 H + +4 e 一 1 . 3 . 2阴极 反 应 : 2 H 2 0+2 e 一 _ ÷2 0 H 一 +H 2
1电 絮 凝 法
实 验 l
1 . 1概 Βιβλιοθήκη 变验 2 实 验 4 电絮凝法处理工业废水 主要原理是在外加 电力作用下 , 使 阳 实 验 5 极 电离产生可溶性 阳离子 , 可溶性 阳离子与水 中有机物 产生凝结 实 验 6 实 验 7 和絮凝作用 ,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聚合水解形成 的絮凝 吸附污水 中 : 验 8 实 验 9 的有机物或悬浮物 , 最终产生絮凝态 的污染物 。电凝 浮选技术 自 2 0世纪初开始 , 广泛应用 在工业废水处 理中 , 近年来在很 多行业 2 . 5测 定 方 法 应 用得 到了广泛 的研究1 2 ] 。 2 . 5 . 1 C O D测 定 1 . 2环保 特 点 利用 C O D比色测定法测 出处理前后 的 C O D值 , 并按下面 的 电絮凝法应用范 围广 、 设备维护方便 、 运行 成本低 、 不产生二 公式( 1 - 1 ) 求出去除率 : OD l - CO 次 污染及处 理效果好等优点 。 C O D去除率 : — ( C D 2 ) ×1 0 0 % ( 1 1 )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1.引言纺织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然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染料废水是纺织废水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效果有限。
针对这一问题,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电絮凝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2.电絮凝技术原理电絮凝技术是利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电极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和气体,通过电解液中的化学反应生成溶胶聚合体,从而实现废水中悬浮物的捕捉和过滤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的核心是利用金属电极在电解液中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共沉淀反应,并通过所产生的气泡带走废水中的悬浊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应用范围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絮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颜料颗粒,使废水悬浮物浓度大幅下降,提高了废水的可处理性。
其次,该技术还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染料的成分和化合物等。
此外,电絮凝技术还可用于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处理要求的范围。
总的来说,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水。
4.实际应用案例4.1 纺织厂A的染料废水处理纺织厂A采用传统的物理方法处理废水,效果不佳,废水中的染料颗粒无法完全去除,导致废水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改善处理效果,纺织厂A引入了电絮凝技术。
该技术通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染料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有效去除染料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纺织厂A发现废水中染料颗粒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4.2 纺织厂B的染料废水处理纺织厂B在电絮凝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处理工艺,采用了连续式电絮凝技术。
该技术可实现废水的连续处理,提高了效率和稳定性。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_孙鹏轩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孙鹏轩(辽宁省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辽宁沈阳110161)摘要:絮凝(混凝)技术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又最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
目前,研制高效无毒的絮凝剂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论述其在印染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和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印染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淀粉废水Abstract :Flocculation technology is an economical ,convenient and general method.Now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that developing effective and nontoxic flocculant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eld.The superiority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microbial flocculant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discussed ,especially in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rewery wastewater ,gourmet powder wastewater and starch industry wastewater.The prospect and direction of the microbial flocculant were also presented.Key words:microbial flocculant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brewery wastewater ;gourmet powder wastewater ;starch industry wastewater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21(2013)01-0053-03收稿日期:2013-01-04;修订日期:2013-01-07。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类 由微 生物 产 生 的具 有 絮凝 能 力 的生 物 有 机 高 分 子 , 要 成 分 有 糖 蛋 白 、 多 糖 、 维 素 、 酸 和 主 粘 纤 核 D A等 。传 统 絮凝 剂 主要 有 以 铝 系 和铁 系 的无 机 N 絮凝 剂和 以 P M 为 代 表 的有 机 高 分 子 絮凝 剂 。微 A
复筛 方法 : 将初 筛获 得 的有 絮凝 活性 的菌 株接 种 到装有 5 m 0 L培 养 基 的 20 L三 角 瓶 中 ,6 r・ 5m 10
m n 3  ̄ 摇 床上 培 养 4 i ~,0C 8~7 h, 酵 液 于 高 速离 2 发 心 机 90 r・ i 离 心 1mn去 除 菌体 , 上 清 液 00 mn 5i 取 作 为絮凝 样 品。用 絮凝 率来 定 量 表 征 絮凝 活 性 , 试 验 方法如 下 :0 m 2 0 L烧 杯 中加入 9 m g・ 的 6 8 L4 L o
Ab t a t A su y o r ame t f r t g a d d en s tw t r y mir b a f c u a t s p r td f m c sr c : t d n t t n i i n y i gwa e a e c o il o c l ns e a ae r a - e op nn b l o
维普资讯
化
学
工
程
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第2期环境工程学报V o l .5,N o.22011年2月Ch i n ese Jour nal of Env iron m enta lEng ineeri n gFeb.2011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用于东江流域典型印染废水回用的实验研究郑 蓓1,2葛小鹏1*林 进2 魏东洋3(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2.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3.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55)摘 要 以东莞地区某典型印染企业尾水为研究对象,针对东江流域饮用水源河流水质污染现状及纳污河流水质改善目标要求与企业对尾水回用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适用性研究。
通过混凝烧杯实验,选用工业PA C l 、F eSO 4、H PAC 3种药剂,对微絮凝 直接过滤集成工艺用于印染废水尾水深度处理后水质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性验证和效能对比研究,并筛选出混凝剂HPA C 为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时的优选药剂。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微絮凝 直接过滤 回用标准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108(2011)02 0251 05Experi m ental study on m icro floccul ati on /direct filtration process for advanced treat m ent of typical dyei ng wastewater i n D ongji ang areaZheng Be i 1,2Ge X iaopeng 1L i n Jin 2W e iDongyang3(1.S t 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 en t al Aqu ati c Che m i stry ,Res earch C enter for E co Env i ronm ental Sciences ,C h i nese A cade m y of S ci ences ,B eiji ng 100085,Ch i na ;2.C ollege of Che m istry and M aterial Science ,H ebeiN or m alUn ivers i ty ,Sh ijiazhu ang 050016,Ch i na ;3.S outh Ch i na Instit u te ofEn vi ronm ental Sciences ,M i n istry of Env i ronm en talP rot ecti on,Guangz hou 510655,Ch i na)Abst ract W ith the serious situation o f w ater po ll u ti o n i n the dri n k i n g w ater sources o f Dong ji a ng rivercatchm ent area and for the target o f w ater quality i m prove m ent in the dra i n age tak i n g river syste m,typ i c al w aste w ater discharged fro m a loca lb leach i n g and dye i n g m ill of tex tile i n dustry i n Dongguan c ity w as i n vesti g ated on the treatab ility by the m icr o fl o cculati o n /d irect filtration co mb i n ed process for w ater reuse purpose .Jar test w as perfor m ed on the dyeing w aste w ater to opti m ize the coagu lation conditions by using the three types of coagu lants of i n dustria l P AC ,l FeSO 4and H PAC and the m icro floccu lati o n /direct filtration process w as evaluated for t h e advanced treat m ent o f dye i n g w aste w ater .It co m 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m icro floccu lation /direct filtrati o n process proves to be feasi b le to t h e advanced treat m ent o f dye i n g w aste w ater for reuse pur pose and H PAC is screened out as t h e best agent for the co m b i n ed process .K ey w ords dye i n g w aste w ater ;m icro floccu lation d irect filtrati o n ;re use standar 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677073,5067816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项目(2008ZX07211 006 1)收稿日期:2009-12-08;修订日期:2010-04-03作者简介:郑蓓(198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吸附絮凝工艺。
E m ai:l z bdobo @126.co m*通讯联系人,E m ai:l xpge @rcees .ac .cn东江作为连接赣粤港三地,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东省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广州等经济较发达城市,涉及共约4000万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关系着整个东江流域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
其中,东莞市地处东江下游干流供水水源区,担负着东莞、深圳、广州和香港四个特大城市的供水水源保障任务。
在东莞,印染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东莞市的印染、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每天有约500万t 的废污水被迫排往东莞市境内的第二大水系!!!东莞运河及其支流,以致东莞运河全程258k m 水质均为劣∀类(旱季),水体严重黑臭。
印染废水作为一种极难处理的工业污水,其达标排放,特别是处理回用率一般很低,国环境工程学报第5卷外曾有文献报道其平均回用率仅为7%[1 2]。
因此,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污染物削减和废水回用措施,控制点源排放,对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
同时,对于东江流域饮用水源污染治理及纳污河河流水质改善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混凝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处理操作单元[4 5],为进一步强化凝聚絮凝过程,发展了微絮凝 直接过滤组合新工艺[6]。
微絮凝 直接过滤,简称直接过滤工艺[7],是省去沉淀过程而将混凝反应与过滤截留两种过程在滤柱或滤池内一次同步完成的一种新型接触絮凝工艺技术。
它不仅可简化水处理流程,降低投资费用,减少运行成本,而且还可延长过滤周期,提高产水量。
其出水水质比传统工艺要好得多,因而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集成工艺技术,该工艺可减少80%构筑物体积[8]。
本文通过对东莞地区70多家印染企业的实地走访调研,选取了该地区某典型丝绸印染企业的尾水为研究对象,运用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对该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初步实验研究,以探讨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回用的可行性,从而控制印染企业点源污染排放,增加企业废水回用,达到合理利用及节约水资源之目的。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仪器与水样分析方法实验选用工业P AC l、FeSO4、H P AC3种药剂,其中FeSO4为实验室内配制的水溶液;工业PAC l与H P AC均为北京万水净水剂公司生产。
H PAC是指高效的聚合氯化铝。
它是向普通聚合氯化铝与活性硅酸复配的絮凝剂中添加阴离子型有机助凝剂,而得到的聚合铝复合净水剂。
实验过程中采用自制的微絮凝 直接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
用浊度仪(Tur b i d i m eter2100N,HAC H,美国)进行浊度的测定;按照国家环保局编写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对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性总固体(TDS)、色度进行测定。
过滤指数(filterab ility i n dex,F I)采用参考文献[9]报道的方法按照公式(1)进行测定。
过滤指数=H%CV%C0%t(1)其中:H为水头损失(c m),C为滤后水浊度(NTU), C0为待滤水浊度(NTU),V为水的过滤速率(c m/ m in),t为过滤时间(m i n)。
1 2 实验过程选取东莞市某印染企业处理工艺后的尾水进行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实验,依据GB/T19923 2005回用水质标准,判断该工艺用于印染废水水质回用的可行性,其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实验中混凝剂选择工业P AC l、FeSO4、H PAC3种药剂,投药量采用20、30、50、70和100m g/L等高中低不同水平。
混凝实验采用工业上常用的条件:250r/m in搅拌1m i n;加药,200r/m i n搅拌2m in,快速混凝结束后,采用图1所示小试实验装置进行直接过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500mL原水倒入混合池内,搅拌头转速和强度通过控制装置调控。
原水经加药搅拌后经漏斗和转子流量计进入过滤杯,采用下向流方式。
待滤水通过粒径为0 6~1 2mm的石英砂滤层后流出。
通过流量计调节,控制出水流速恒定为125 mL/m i n(模拟滤速为5 97m/h)。
过滤杯上下均安装有测压管,测压管直接与标尺相连,通过标尺能够读出过滤前后水的压差,即过滤时的水头损失。
过滤结束后对COD、溶解性总固体(TDS)、浊度、总磷(TP)、色度和过滤指数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
表1 某印染企业尾水水质特征及其与国家废水排放和回用水标准之间的比较对照Tab le1 Charac ter istics of dye i ng wastewaterand co m parison w ith the d ischarge and theu rban recycli 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ofGB18918 2002and GB/T19923 2005指标印染尾水GB18918 2002排放标准GB/T19923 2005回用水质标准COD(mg/L)105&100&60TDS(mg/L)1200!&1000浊度(NTU)35&30&5色度(倍)60&80&30TP(m g/L)2.068&1&1图1 微絮凝 直接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图F i g.1 Sche m atic of m i cro floccu l a ti on d irect filtra tion process252第2期郑 蓓等: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用于东江流域典型印染废水回用的实验研究2 结果与讨论2 1 浊度和TDS 的去除情况图2给出了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印染尾水余浊(resi d ual tur b i d ity ,RT )去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