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选择课程设计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教学课件

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均安装填料,属生物膜法处理;生物炭 池装活性炭并供氧,兼有悬浮生长和固着生长法特点;脉冲进 水的作用是对厌氧池进行搅拌。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水污染控制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项目四:工业废水处理实践
分项目3:印染工业废水处理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后该续处物 理化工处艺理是采近用几加年药来反在应印气染浮废池水,处采理用中加采药用反较应多气,浮较池成的熟特的点工为艺:流一程是。脱落的生物膜、悬浮物等去除率高,可达到80%~90%;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 污 染 控 制》
该处理工艺是近几年来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较多,较成 熟的工艺流程。
水解酸化池目的是对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 子物质和不溶性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和可 溶性物质,提高可生化性和BOD5 /CODCr值,为后续好氧 生化处理创造条件。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厌水氧解池 酸和化好池氧目池的中是均对安印装染填废料水,中属可生物化膜性法很处差理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和不溶性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提高
水可解生酸 化化性—和接BO触D氧5 /化C—OD氧C化r值沟,工为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创造条件。 5此h处~理2h工,艺故用气于浮有池机体物积浓小度,高占,地以面印积染少废;水为主的综合工业废水处理。 二是是二色 级度生去化除处高理,串可联达的到工艺95,%合;建式氧化沟内设沉淀池,内沉池中污泥回流到厌氧水解酸化池,既提高生物量,又使污泥硝化。 因此,采用气浮池后工艺流程中出现了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只设污泥池,不设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反应池,污泥直接进脱水机脱水处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设计项目: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设计人:班级:学号:日期:目录第一章绪论1. 设计基础资料 (4)1.1基础资料 (4)1.2水质基本状况 (4)1.3处理要求 (5)1.4设计依据和参考文献综述 (5)第二章总体设计2.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8)2.2工艺流程说明 (8)2.2.1格栅 (8)2.2.2 调节池 (9)2.2.3 初沉池 (9)2.2.4 水解酸化池 (9)2.2.5 生化好氧池 (10)2.2.6 二次沉淀池 (10)2.2.7污泥浓缩池 (10)2.2.8污泥脱水 (11)第三章工艺流程计算3.1污水处理部分计算 (12)3.1.1 格栅尺寸 (12)3.1.2 调节池尺寸 (14)3.1.3 初沉池尺寸 (17)3.1.4 水解酸化池尺寸 (18)3.1.5生化好氧池尺寸 (20)3.1.6二沉池尺寸 (23)3. 2污泥处理计算 (25)3.2.1污泥浓缩池尺寸 (25)3.3主要设备材料 (27)第四章附属建筑物的确定4.1附属建筑 (29)第五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5.1平面布置 (30)5.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0)5.1.2平面布置 (30)5.2污水厂高程布置 (32)5.2.1高程布置原则 (32)5.2.2 工艺流程高程的水力计算 (32)第六章总结6.1 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 (33)6.2工艺优点 (33)第七章投资7.1投资计算 (34)第一章绪论设计基本资料1.1基础资料气象和工程地质①该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②夏季温度为17℃;③该地区场地基本平坦,用地面积为120×120米;④站区地质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1.2水质水量基本情况某印染厂有职工2500人,该厂印花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9000万米,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印地可素、纳夫妥、硫化和少量分散染料等还原性染料。
所产生的主要废水是退浆漂染炼废水、印花废水和料房冲洗水,分别由1号,2号,3号出水口排出,各出水口排水量逐时变化情况的实测情况列于表1,其混合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附近河道,对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012.5.29~2012.7.7目录1. 设计任务书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资料 (3)1.3设计内容 (4)1.4设计成果 (4)1.5设计要求 (4)2.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5)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2.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6)2.3.1格栅 (6)2.3.2 调节池 (6)2.3.3 水解酸化池 (7)2.3.4 改良SBR反应池 (7)2.3.5 沉淀池 (8)2.3.6 污泥浓缩池 (8)2.3.7污泥脱水 (8)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9)3.1格栅 (9)3.1.1 格栅尺寸 (9)3.1.2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9)3.1.4 栅栅的总长度 (10)3.1.5 每日栅渣量 (10)3.2调节池 (11)3.2.1设计参数 (11)3.2.2 设计计算 (11)3.3水解酸化池 (13)3.4改良SBR池——CAST工艺 (14)3.5沉淀池 (15)3.5.1 计算 (15)3.6污泥浓缩池 (17)3.7污泥脱水机房 (19)3.8附属建筑物 (19)3.8.1维修、配电间 (19)3.8.2值班室、电控间 (19)4.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19)4.1平面布置 (19)4.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19)4.1.2平面布置 (20)4.2污水厂高程布置 (20)4.2.1高程布置原则 (20)4.2.2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20)总结 (22)参考文献 (23)1. 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厂1.2设计资料(1)本设计主要处理印染废水,设计日平均水量为4500m3/d,根据课程设计提供资料:表1-1印染厂生产废水逐时实测情况(2)总变化系数 K=1.5(3)设计水质 (经24小时逐时取样混合后)表1-2混合生产废水水质实测资料注:以上具体数值请查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学校级综合课程(学年)设计说明书系别:专业班级:指导老师: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期:(A4纸,以上填写用楷体四号,对齐)*****学院年月日(以上单独成页)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第一章总论1、概述印染行业是工业污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污水每天排放量为3*104~4*106。
印染污水具有流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强、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污水。
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工丝碱解物、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污水,使COD浓度也从原来的每毫升数百毫克上升到2000~3000mg/L,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的印染污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
拟xx印染企业位于xx镇上,该企业主要生产棉纺织品,排放的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PH较大,水量较多,为了满足废水的达标排放,提出以下的处理方案。
2、方案设计依据某印染有限公司提供的污水水量、水质等基础资料《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表3Ⅰ级排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3、方案设计原则(1)根据废水的特点,选择合适成熟的工艺路线,既要做到技术可靠确保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还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管理。
(2)污水处理站方案设计中,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城市寸土寸金的现实,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基金建设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3)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合理工程建设标准,做到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
(4)本设计力求达到工艺先进、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排泥量少等特点,且无二次污染。
4、方案编制范围(1)本设计方案包括废水处理中的各项流程,构筑物。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1.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1.1 污水来源及污染物特点 1.2 处理目标与要求 1.3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的考虑因素
2. 传统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介绍
2.1 机械过滤 2.2 中和沉淀 2.3 活性炭吸附 2.4 化学沉淀 2.5 曝气生物处理
3. 新兴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3.1 膜技术 3.2 电化学技术 3.3 高级氧化技术 3.4 仿生技术
4.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案例
4.1 工艺设计流程 4.2 设计参数选择 4.3 设备选型与布置 4.4 运行控制与优化
5. 工艺运行与维护管理
5.1 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 5.2 能耗控制与优化 5.3 废水排放与达标排放 5.4 操
作技术培训与安全管理
6.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未来发展趋势
6.1 运营成本降低与处理效果提升 6.2 绿色技术的应用 6.3 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6.4 新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7. 结语
本文综合介绍了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传统工艺的概述、新兴技术的介绍,以及工艺设计案例和运行维护管理的内容。
同时还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印染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
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在运行和维护时要密切关注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不断优化工艺,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结合绿色技术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印染废水的高效、环保处理。
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 ............................................................................................................................................. - 1 - 第一章概况................................................................................................................................ - 2 - 1.1设计题目: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2 - 1.2水质水量基本情况................................................................................................................ - 2 - 1.3污水处理方案的比选及确定................................................................................................ - 2 - 1.4工艺流程简图........................................................................................................................ - 5 - 第二章主要构筑物说明............................................................................................................ - 2 - 2.1格栅........................................................................................................................................ - 6 - 2.2调节池.................................................................................................................................... - 6 - 2.3气浮池.................................................................................................................................... - 6 - 2.4污水泵房................................................................................................................................ - 7 - 2.5水解酸化池............................................................................................................................ - 7 - 2.6 A/O工艺................................................................................................................................ - 8 - 2.7浓缩池.................................................................................................................................... - 8 - 2.8污泥脱水................................................................................................................................ - 8 - 第三章、构筑物设计计算.......................................................................................................... - 9 - 3.1格栅........................................................................................................................................ - 9 - 3.2调节池.................................................................................................................................. - 10 - 3.3污水泵房.............................................................................................................................. - 13 - 3.4气浮池.................................................................................................................................. - 13 - 3.5水解酸化池.......................................................................................................................... - 17 - 3.6 A/O工艺......................................................................................................................... - 19 - 3.7二沉池的计算...................................................................................................................... - 22 - 3.8混凝反应池.......................................................................................................................... - 25 - 3.9:斜板沉淀池 ......................................................................................................................... - 28 - 3.10 Ph调节池 .......................................................................................................................... - 30 - 3.11 集泥井............................................................................................................................... - 30 - 3.12污泥的处理流程................................................................................................................ - 30 - 3.13脱水车间............................................................................................................................ - 32 - 第四章、平面和高程布置........................................................................................................ - 34 - 4.1平面布置.............................................................................................................................. - 34 - 4.2高程布置原则...................................................................................................................... - 35 - 4.3高程布置结果...................................................................................................................... - 35 - 第五章参考文献...................................................................................................................... - 38 - 第六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纺织印染污水课程设计

纺织印染污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纺织印染行业污水的主要来源、成分及危害。
2. 学生能够掌握纺织印染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在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方面的政策和技术发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纺织印染污水的特点,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纺织印染污水处理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纺织印染污水处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工作中。
2. 学生能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纺织印染污水处理问题具有探究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理解社会责任,为纺织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纺织印染污水的相关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纺织印染污水概述- 了解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及污水产生原因。
- 分析纺织印染污水的成分及危害。
- 学习我国在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方面的政策法规。
2. 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技术- 掌握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 学习常见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了解新型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3. 实践与探究- 开展纺织印染污水的采样、检测和实验操作。
- 分析实验数据,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 探究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和改进。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节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纺织印染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掌握印染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
以下是一份相关参考内容: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印染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废水,含有多种有机染料、助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高难度、高风险和高资源消耗的特点。
废水处理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因此,掌握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 印染废水的特性分析:介绍印染废水的来源、组成以及主要污染物特性,对废水的性质进行初步分析。
2.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分类和选择:根据印染废水的特性,介绍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并针对不同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选择。
3. 常见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工艺流程:选取几种常见的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艺原理、操作条件和运行参数等。
4. 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及操作技术:介绍常见的处理设备,如曝气装置、沉淀池、反应器等,并详细讲解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5.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和改进:针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介绍一些优化和改进的技术,如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6.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实际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其处理工艺的选择、运行管理和效果评价,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印染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2. 实验操作:设置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处理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综合分析: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四、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考察其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等。在 120℃、PH 值约为 10~13 的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 煮炼。煮炼污水的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在 BOD 和 CODde 平均值 高达数千毫克每升,其中主要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 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污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污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 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4)丝光污水:含碱量高,NaOH 含量在 3%~5%,多数印染厂通 过蒸发浓缩回收 NaOH,所以丝光污水一般很少排出, 经过工艺多次重 复使用最终排出的污水仍呈强碱性, BOD 值、 COD 值、 SS 值均较高。 (5)染色污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燃料的不同热不同,其中 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 值较 BOD 值高很多,可生化性较差。 (6)印花污水: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污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 皂洗、水洗污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等, BOD 值、COD 值均较高。 (7)整理污水: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染料 等。 (8)碱减量污水: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 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 75%。碱减 量污水不仅 PH 高(一般>12) ,而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量工序排放 的污水中 CODCr 可高达 90000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 化降解,此种污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
***学校级 综合课程(学年)设计说明书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期:
(A4 纸,以上填写用楷体四号,对齐)
*****学院 年月日 (以上单独成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第一章总论
1、概述 印染行业是工业污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污水每 天排放量为 3*104~4*106。 印染污水具有流量大、 有机污染物含量高、 色度深、碱性强、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污水。近年来 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 使 PVA 浆料、 人工丝碱解物、 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 入 印 染 污 水 , 使 COD 浓 度 也 从 原 来 的 每 毫 升 数 百 毫 克 上 升 到 2000~3000mg/L, 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 COD 去除率从 70%下降 到 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因此 开发高效经济的印染污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 题。拟 xx 印染企业位于 xx 镇上,该企业主要生产棉纺织品,排放的 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PH 较大,水量较多,为了满足废水 的达标排放,提出以下的处理方案。 2、方案设计依据 某印染有限公司提供的污水水量、水质等基础资料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表 3Ⅰ级排放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3、方案设计原则 (1)根据废水的特点,选择合适成熟的工艺路线,既要做到技术可 靠确保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还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管
pH CODCr BOD5 SS 色度
6~9 <100mg/L <25mg/L <70mg/L <40 倍
第二章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1、印染污水来源及水质特征 来源: 印染污水来源于印染过程的各生产工序, 主要有退浆污水、 煮炼污水、 漂白污水和丝光污水。 染色工序排出染色污水和皂液污水, 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无水。印染污水是以上各类污水的混合,或除漂 白污水以外的综合污水。 水质特性: (1)退浆污水:一般占总污水量的 15%左右,污染物总量约占总 量的一半,水量虽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 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污水呈碱性,PH 值 11~12.上 浆以淀粉为主的退浆污水, B/C 约为 0.3~0.5 左右, 污水可生性较好。 上浆以聚乙烯醇为主的退浆污水,B/C 约为 0.1 左右,无水可再生性 较差。 近年来, 改性淀粉有逐渐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 其可生化性好, B/C 约为 0.5~0.8. (2)煮炼污水:为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要将纤维中的棉 蜡、油脂、果胶类含氮化合物等杂质去除。煮炼一般用烧碱、肥皂、
2、工艺流程 根据该厂废水水质水量的特点及原有处理构筑物的具体情况, 初 步确定工艺方案。采用以下流程:
加 酸 和 混 凝 剂
污水
格栅
调节池
提 升 泵
厌氧酸化池
SBR 反应池
沉淀池
污泥浓缩池
污泥泵
氧化脱色
污泥脱水
出水
干泥外运
3、工艺流程说明 (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 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 倾斜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 水厂的前端,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或悬浮物,如:纤维、毛 发、果皮、蔬菜、木片、布条、塑料制品等,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 组、曝气器、管道阀门、处理构筑物配水设施、进水出口,减少后续
理。 (2)污水处理站方案设计中,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 城市寸土寸金的现实,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基金建设投资及日常 运行费用。 (3)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合理工程建设标 准,做到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 (4)本设计力求达到工艺先进、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 修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排泥量少等特点,且无二次污染。 4、方案编制范围 (1)本设计方案包括废水处理中的各项流程,构筑物。 (2)废水及给水进口从污泥处理厂边界区边线开始计算,动力线从 污水处理站配电柜进线开始,排水至废水处理站界区排水渠止。 (3)车间内排放沟、处理后的排放沟及从处理厂到厂动力柜的动力 线、处理场外的自来水管及水电表等不属于本设计的工程范围。 5、设计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 (1) 、水量:6 万 m3/d (2) 、水质:pH 11~12,CODCr 1000~1400mg/L,色度 400 倍。根据 对该公司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 废水中的主要物质为生产过程中所采 用的染料和助剂,其中助剂中包括烧碱、碳酸钠、双氧水、表面活性 剂、工业食盐、起毛剂等。 (3) 、处理要求:处理出水达到 GB4287-92 表 3Ⅰ级标准,具体出水 水质指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