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温度和温度计教案设计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及其测量。
2. 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3.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 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 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热水变凉、冬天感觉冷等,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的概念。
2. 新课:介绍温度的概念,解释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了解温度计是如何工作的。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温度和温度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温度和温度计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思考、讨论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食品保鲜等。
2. 介绍摄氏度与其他温度单位的关系,如华氏度、开尔文等。
3. 探讨温度计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温度计实物或模型。
2. 实验材料,如水、冰块、热水等。
3. 教学图片或视频,如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变化现象等。
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3. 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二、教学重点:
1. 温度的概念及应用。
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三、教学难点:
温度与温度计的关系及应用。
四、教学准备:
温度计、温度计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温度计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温度计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 温故知新: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的定义及单位等。
3. 温度概念的引入:通过简单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温度是物体内部热量含量的度量,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体性质的影响。
4. 温度计的引入: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介绍常见的温度计种类和工作原理,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5. 温度计的使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并
介绍如何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
6.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温度测量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7. 拓展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温度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天气预报、烹饪、医疗等。
8.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思考温度与温度计的关系及应用。
9.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课上所学内容,并写一篇简短的温度与温度计应用的小记。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1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质量等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的概念。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物体。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冬夏两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夏天会热,冬天会冷?引出温度的概念。
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同时,展示温度计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温度计是如何工作的?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让学生回答,巩固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温度计,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温度?学生讨论并回答,拓展对温度测量方法的了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用温度计测量家里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理解温度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重量等基本测量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温度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对温度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对温度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难点:学生能够对温度进行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理解温度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冰块、记录表格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感觉温度的?”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温度的感受。
然后展示一些图片,如热水、冷水、冰块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温度的高低。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解释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然后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 温度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第一章:温度的概念1.1 温度引入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如热水和冷水的感受,引导学生感知温度的存在,引出温度的概念。
1.2 温度定义讲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第二章:温度计的使用2.1 温度计介绍介绍常用的温度计,如实验室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以及日常生活中用的寒暑表等。
2.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讲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等。
第三章:测量温度的实践操作3.1 实验准备准备热水、冷水、温度计等实验器材。
3.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并记录数据。
3.3 数据记录和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温度计的注意事项4.1 温度计的保养讲解温度计的保养方法,如避免碰撞、避免高温或低温等。
4.2 温度计的误差介绍温度计的误差来源,如环境温度、温度计本身性能等,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温度计。
第五章: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5.1 温度与生活讲解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降温、测量体温等。
5.2 温度与健康介绍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教育学生关注体温变化,维护身体健康。
本章内容通过实例讲解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第六章:温度变化的现象6.1 温度变化的认识讲解物体温度变化的现象,如加热时温度升高,冷却时温度降低。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和热量的传递方式;了解温度计的原理、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能够根据温度变化判断物体的热量是否增加或减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种类、使用方法;2.温度计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三、教学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原理;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很热或很冷的时候,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2)你们知道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吗?2.温度与温度计的概念(10分钟)简单介绍温度的概念,并与热量的概念进行对比。
解释温度是衡量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尺度。
介绍温度计的定义:温度计是用于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提问方式:你们知道温度计的种类吗?3.温度计的种类(20分钟)介绍常见的温度计种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示范和实地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并进行应用实例的讲解。
4.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0分钟)(1)水银温度计的原理:利用物质的膨胀性原理,随温度变化而上下移动。
(2)酒精温度计的原理:同样利用物质的膨胀性原理,但使用的是酒精。
(3)红外线温度计的原理:利用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4)电子温度计的原理:利用电学原理测量温度。
具体演示和讲解每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学生自主实验(20分钟)为学生准备一些温度计和不同温度的水,让学生自己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6.拓展应用(10分钟)让学生围绕温度和温度计的应用展开讨论,例如:(1)在日常生活中,温度计的应用场景有哪些?(2)温度计在医学、气象、农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五、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梳理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001)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一)、导入:首先,我请学生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季又比冬季周围环境有哪些变化。
周围环境的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然后指出像气温这种冷热程度不一样的物体,也可以说它们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出了温度的概念。
最后强调温度的单位和单位写法。
(二)、比较水的温度我将请两位学生上台协助我演示一个实验。
1 号杯内装凉水,2 号、3 号杯内装温水,4 号杯内装热水。
请一位学生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 号杯和4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结果是4 号杯的水热,1 号杯的水冷,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 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结果是3 号杯的水比2 号杯的水冷。
这位同学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 号杯和3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 号杯和4 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结果答案就不一样了,2 号和3 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 号杯的水冷,4 号杯的水热。
再指名另一位学生重复以上实验。
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这个新奇有趣的实验说明用手摸这种方法测温度是不行的,从而引出应用温度计测温度。
这个实验还能迅速引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三)、观察温度计我先通过问学生知道温度计的哪些相关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再介绍并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然后让学生根据书上第43 页的指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解决书上的问题。
在分发温度计前,我还会强调观察温度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如轻拿轻放,不要争抢,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观察好后,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
(四)、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然后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
九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教学设计

a.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温度对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领域的影响,撰写一篇短文。
b.收集有关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新闻、科普文章等,与同学分享并交流心得。
4.创新设计与展示:
a.尝试设计一个独特的温度计,可以是创意的外观设计,也可以是新型的工作原理。
b.将设计成果以手绘、模型等形式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设计理念。
2.提出问题:为什么冰袋和热水袋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这和物体的温度有什么关系?
3.引出课题: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与温度计》。
(二)讲授新知
1.温度及其单位
a.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强调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介绍摄氏度、华氏度等温度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c.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温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a.家长协助,让学生记录一周内家中温度变化,关注气温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b.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温度与生活的日记,反思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实践操作与探究类作业,需注重团队合作,确保实验安全。
3.拓展思考与应用类作业,要结合所学知识,力求深入分析,体现出学生的思考过程。
4.创新设计与展示类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注重实践操作。
5.作业完成后,教师将组织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c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进行以下练习:
a.观察温度计的刻度,描述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洪泽县外国语实验学校李小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随温度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研究,了解常用的液体温度的结构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温度计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认识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零下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1)温度计模型
(2)小组准备一支到两支温度计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比较水的冷热;观察温度计
第二课时内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读温度计指
示的温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内容:比较水的冷热;观察认识温度计
过程:一、课前准备:感受物体的冷热
1.游戏导入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用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额头,再摸摸桌面,你有什么发现(感受)呢?
学生纷纷加入游戏,相互交流:我们发现桌面冷,额头热。
2.师:我们还可以这么说表示“桌面冷,额头热”呢?——如果用上“温度”这个词语该怎么说呢?
学生:桌面温度低,额头温度高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比较水的冷热
活动(一)比较两杯水的冷热
出示标有“1”、“2”的两杯水
(1)师:这有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大家猜猜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
生:1号杯是热水,2号杯是冷水。
(2)师: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哪杯水是冷水、哪杯水是热水呢?
生:用手摸、用眼睛看、用嘴尝、、、、、、
请几位同学上来摸一摸,并引导学生说一说:——1号杯是热水,——2号杯是冷水,我是用手摸来证明的。
师:热水的温度高,冷水的温度低。
(3)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就是温度,通常有摄氏度(℃)表示。
板书温度
三、观察温度计
师:老师想要知道热水的温度是多少,冷水的温度又是多少?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可以用什么工具帮助我们?)
生:温度计(板书:温度计)
师:你们见过温度计吗?在哪里见过?
生:我在医院见过体温计。
(医院里叫做体温计,是温度计的一种。
当时那温度计在做什么?你还记得当时大概的温度是多少吗?人体正常的口腔温度是36.5——37.2℃,高于40℃就可能有危险,大于42℃就有可能会死亡。
(注意对摄氏度和度的纠正)
师:哪里见过温度计?
生:我在家里见过气温计,那是挂在室内测室内温度的。
、、、、、、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温度计,想看吗?那可以看仔细了(出示)它有什么特点?
生:、、、、、、
师:这温度计看起来坚固吗?如果老师给你们用,应该注意什么呢?生:轻拿轻放,捏牢不掉下,不争夺等。
师:没错,在用温度计时一定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或摔碎。
想要吗?但是老师有个任务,仔细观察,温度计上有些什么?能完成吗?
师:那老师开始发温度计了。
学生观察
交流: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了哪些部分?(密封的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数字、红色液体是液柱、℃)
师:你说它在哪里?给大家指一指。
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好,观察的真仔细。
老师这有三个问题,看看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请迅速的观察一下。
有()无()
你观察的温度计上有摄氏度(℃)
的标记吗?
你观察的温度计上的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
最高()最低()你观察的温度计测量的最低温度
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
小组活动:观察玻璃泡内的液体
学生动手操作: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模仿我,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捂住(注意不要太用力,防止玻璃泡破裂)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红色液柱升高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温度升高了)如果把温度计放在一个冷的环境里会怎么样?(红色液柱会下降)
注意:我们手捂在上面是不是会一直的上升呢?为什么?
三、摄氏温度计的读和写
师:出示几个温度:3℃、12℃、-10℃、-35℃你们会读吗?生:、、、、、、
师:读的真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温度计的平面图,让学生读出平面图上的液泡指示的温度。
生:上讲台来数一数,读一读。
师:那你们会写吗?师报一些温度,让学生写一写。
总结: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中知道些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
四、课后预习如何在温度计上准确的读出温度?(要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