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温度计教案

八年级温度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基本计量单位和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和转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基本计量单位、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和转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示屏、温度计、热水、冷水、冷冻室、热湿度计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温度计、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显示屏展示不同地点的天气预报,引入温度计的讨论。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温度计是用来干什么的吗?2.温度的概念与计量单位教师向学生解释温度的概念,即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温度的计量单位,并介绍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

通过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交流,确保学生对温度单位的理解正确。

3.温度计的结构与使用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温度计中的毛细管和水银。

通过展示温度计的实物,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实操演示。

4.温度的测量与转换4.1温度的测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规律。

4.2温度的转换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温度的转换,如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温度单位之间的转换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温度单位之间换算的掌握。

5.温湿度计的使用教师向学生介绍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正确放置和读取温湿度计的读数。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受温湿度计的测量过程,并进行实验记录。

6.实验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梳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发现。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对温度计的其他应用领域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7.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调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思考并列举生活中五个以上与温度相关的现象,并尝试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换算关系。
2.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准确读取温度值。
3.了解温度变化的原因,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温度现象。
针对以上重难点,以下是教学设想: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温度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温度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介绍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开尔文(K),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2.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强调注意事项,如:温度计的放置时间、读数时的视线等。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能熟练使用温度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操作生疏,需要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不一,部分学生善于交流、协作,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而个别学生较为内向,参与度较低,教师应关注这些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融入集体。
4.学生对生活中温度现象的关注程度不同,教师可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6.创设课后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的引入、摄氏度的定义、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定义,认识体温计和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温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体温计、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温水、冷水),让学生感受温度差异,引出温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的定义,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分析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在实际使用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测量温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摄氏度的历史,以及温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解释摄氏度的定义。

答案: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度量单位,定义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间隔,即1摄氏度等于1/100的热力学温标。

2. 题目: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的概念与单位。

2.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的温度计的类型及其特点。

3.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温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

三、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法、图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注重实验、图示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什么、温度的重要性及常见的温度计有哪些。

2.知识讲解:(1)温度的概念与单位。

温度是反映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K)。

(2)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不同材料的线膨胀、液体体积膨胀等作用测量温度的仪器。

(3)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

有普通温度计、气压式温度计、热敏电阻、热电偶等,每种温度计有其特点应用领域。

3.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的状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实验仪器:三种常见的温度计、水、手套等。

(3)实验过程:取三个烧杯,分别装满水,将温度计分别放入水中,用火炭加热水,同步记录三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及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状态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最后变为气态,水的颜色也逐渐由蓝色变为白色。

4.小结:(1)要求学生概括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

(2)要求学生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掌握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原理。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搜集温度计的名称、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等相关知识,写出1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

六、板书设计: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并能够相互转换。

3.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测量误差控制在正负0.5℃以内。

【教学重点】1.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

【教学方法】1. 讲解法。

通过课件与教师口述,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温度计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2. 实验法。

通过实际操作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比较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误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温度计的作用,如测量室内温度、测量人体体温等。

二、讲解(15分钟)1. 温度的定义:物体的热度高低,能量集中情况的定量表现。

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物质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物理变化的原理,将物理变化转换为度数,从而测量温度。

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时将温度计置于温度测量的物体上,等待温度计稳定后读数。

5. 温度计的注意事项:避免碰撞、过度摇晃、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使用等。

6.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相互转换:C=(F-32)x 5/9,F= C x 9/5 + 32。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 实验材料:摄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酒精灯、冰水、滚水。

2. 实验过程:(1)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放进冰水中测温,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2)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放进滚水中测温,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3)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测量室温,并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3. 实验思考:(1) 为什么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在冰水温度下的读数不同?答:冰水的温度是0℃,而华氏温度计的刻度零点是32℉。

所以,在冰水温度下,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同。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温度计的使用(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温度计的使用(全国一等奖)
★难点——摄氏温度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具——温度计、挂图
★过程——热现象:与冷热有关的现象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二、温度计
实验:自制温度计
1构造:玻璃泡、测温物质(液体部分)、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刻度(C——摄氏温度)
2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三、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被测物的温度
2选——选合适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
1找有关温度单位的错误说法,可以不局限于电视、报纸各种书籍和大人们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讲话都可以例举如:今天气温18度
2提示:关于地球表面的最低、最高温度和地点、时间问题,不一定局限于地理书中的答案,也可以是学生查到的最新资料,或者不同于地理书中上的其他说法
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的关系是:T=tK
4参阅本章参考资料5
★教学反思
本节课,需要学生实际操作,通过多练习多操作可以熟练地完成温度计的测量过程。
3放——
4读——
5记——数字单位
(可估读,也可不估读。可采取4舍6入5记入方的使用,并且巩固温度计的读数。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温度》(区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温度》(区一等奖)

《温度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三、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温度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
原理
结构
使用。

八年级物理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

八年级物理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
(2)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3)生活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例子:
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冰冻的衣服在0摄氏度以下也会干。
寒冷冬季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有冰花。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三、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谁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预设质疑:
四、运用拓展(10分)
基础性练习题
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2.水银的熔点是-39℃,凝固点是,它在-40℃时呈态,-39℃时呈态或态,也可能呈态,-38℃时呈态。
3.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拓展提高练习题
1.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
教材分析
重 点
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难 点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停表、火柴
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内 容
个 性修 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通过阅读48页摄氏温度,说出0度和100度是如何规定的,1摄氏度是如何划分的,说说常见的温度值各是多少?
4、组织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组织学生观察体温计的结构,并测自己的体温。
三、解疑答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


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
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
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学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形
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这样是否就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学生议论。

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

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

所以,在物理
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
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2.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②SI单位:开尔文(K)
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273t
教师讲述: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地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使
人们看到环境的污染导致“温室效应”;“SARS”传播期间,发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温升高;许多食品、药品的保鲜、保质都要在一
定的冷藏、冷冻温度范围内;气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生
产、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的许多都要在一定温度环境下进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有关温度和温度测量的知识。

教师讲述: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

请大家读出图
各种物体温度值,要求大家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说明:引导学生参与探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讲述: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

现在请
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

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
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说明: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两手指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

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实物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用手捏住温度计使它升温,放手使之降温,引导同学们思考温度计的原理。

提问: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后并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板书。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
(引导学生找到温度计刻度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1℃如何刻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汇报,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