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教学教案及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教学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计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准备】教师: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学生: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小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教学过程】【出示四季图片】【提出问题】春夏秋冬分别给你什么感受?【导入语】春夏秋冬分别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尤其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让人印象深刻,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四季的不同以及水的物态变化,同时引入温度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引入】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温度不同,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我们有时凭感觉去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可靠吗?请同学们亲自体验一下。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导入语】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小实验】自制温度计【指令语】请同学们参考课本4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小组合作自制一个温度计。

同时思考,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设问】如何改进自制温度计,从而更方便更精确地测量温度?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各种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用寒暑表【设问】为什么各种温度计的玻璃管都设计得非常细呢?【指令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思考一下它由哪些部分构成?【指令语】不少同学注意到温度计上有个标记℃,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8页“摄氏温度”部分,结合手中的常用温度计,进行自学。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四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四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

实验四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初中物理实验知识梳理1、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2、实验步骤:(1)按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3)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4)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

3、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2)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4、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练习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B.②C.③D.④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C.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在水沸腾后先停止加热,再观察水能否持续沸腾D.水从90 ℃加热至沸腾,用时9 min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C.通过图1中的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乙所示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 ℃的热水加热到98 ℃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 ℃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

初二物理温度计试题

初二物理温度计试题

初二物理温度计试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B.三人体温都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答案】A【解析】因为先测量甲,甲的体温一定为39.5℃,在不甩回的情况下,乙、丙温度即使低于或等于39.5℃也显示39.5℃,故只能确定甲的体温为39.5℃,而乙、丙有可能达到39.5℃,也可能低于39.5℃。

故选A。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2.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

在l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隐含条件:开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

从地球发出的激光到达月球反射回地球共2.56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_______ km。

【答案】100 3 ×108 3.84 ×105【解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月球距地球之间,大气层所占的比例很小,认为月球距地球之间是真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根据s=vt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s=v×t=3×108m/s××2.56s=3.84×108m=3.84×105km.【考点】沸点、光速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A【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B、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C、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初中物理温度计教案

初中物理温度计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温度计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掌握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 熟悉摄氏温度的规定。

4. 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准备:1. 教具:演示用温度计、烧杯、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2. 学生实验室用温度计(每人1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2.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3. 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1. 温度的概念1.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2 温度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

2. 温度计的作用2.1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

2.2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如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3.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3.1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2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玻璃管、玻璃泡、刻度盘等。

4. 摄氏温度的规定4.1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4.2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4.3 将0℃到100℃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

5.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5.1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273.15℃)为基准的温度计量单位,单位为开尔文(K)。

5.2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公式:T(K)=t(℃)+273.15。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温度。

2. 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并记录数据。

3.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温度计的准确性。

四、课堂小结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1讲.温度计.教师版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1讲.温度计.教师版

漫画释义知识互联网1温度计1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2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一、 热膨胀热膨胀的一般规律:热胀冷缩水的反常膨胀规律:0℃—4℃:热缩冷涨;t ≥4℃:热胀冷缩 热膨胀在技术上的意义:⑴ 在架桥、铺路、安装管道时, 接触物间留有空间, 防止热胀冷缩的力产生破坏作用 ⑵ 利用热膨胀给火车轮安装轮箍⑶ 利用不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热膨胀不同的双金属片, 制成自动控制恒温箱、自动防火报警装置二、 热传递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条件:相邻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实质:能量的转移方式:传导、对流、辐射⑴ 热传导:能量沿着物体传递⑵ 对流:依靠液体、气体的流动来传递能量的方式⑶ 热辐射:能量由发热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去的传导方式, 它不需要任何媒介物, 可在真空中进行三、 温度及温度计冬天从户外回来, 用凉水洗手, 为什么感觉水变温暖了? 手去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里面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 感觉金属块比较凉.但是用温度计测量, 竟然温度一样, 很奇怪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热学吧……1.温度⑴ 定义: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⑵ 测量工具: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气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金属温度计(双金属片)等.实验室中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于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有不同的沸点和凝固点, 所以可制成测量范围不等的各种用途的温度计.⑷ 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常用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或开尔文温标). 思路导航做个小实验: 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然后, 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 再把两手放入温水中.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3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在国际单位制中, 温度的度量使用热力学温标.2.温度计⑴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观察:① 零刻度; ② 分度值; ③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放置: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② 测量液体温度时, 玻璃泡不要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读数:① 读数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始终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或液体;② 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 读数时,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平齐, 不能仰视或俯视. 记录:① 记录时一定要带单位(℃);② 如果温度为零下时, 可在数字前面加负号, 如零下5摄氏度, 可记为-5℃. 种类 原理 图 温 标名称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 创立人摄尔修斯 (瑞典) 华伦海特 (德国) 威廉·汤姆孙开尔文(英国) 零点及 分度方法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度, 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度, 在0~100度间等分100份, 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32度, 纯水沸腾时温度为212度, 中间等分180份, 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度 把-273.15℃叫做绝对零度, 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通常取绝对零度为-273℃)温 度符号 tt FT单位摄氏度(℃)华氏度(F )开尔文(K )换算 关系273t T =- ()5329F t t =- 9325F t t =+()9273325F t T =-+273T t =+ ()5322739F T t =-+4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液体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水银受热膨胀最明显, 所以最精确. )气体温度计气体热胀冷缩如图是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要受大气压影响.金属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变化时不同金属的热膨胀程度不同医用体温计, 是内注水银的液体温度计, 它的刻度范围为35℃~42℃, 分度值是0.1℃.体温计装水银的玻璃泡与玻璃管的连接处管孔特别细且略有弯曲.测体温时, 水银受热膨胀从细管升入直管,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 水银冷却收缩, 在弯管处断开, 直管中的水银不会缩回玻璃泡, 所以体温计能在离开人体后读数.再次使用时, 要甩动温度计, 使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 四、 物质的三态物质在一般情况下都有三态, 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 分别为固态、 液态和气态. 当然, 物质还有其他两种存在的形态, 叫做等离子态和超固态. 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叫做等离子体, 处于超固态的物质叫做超固体. 初中阶段我们只研究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例如:水这种常见的物质, 当它由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叫凝固;由冰变成水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由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液化;还有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凝华;由冰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升华. 简言之,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是最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例1】 一般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当物体受热膨胀时, 它的密度(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都有可能 【答案】 C例题精讲题型一:热膨胀5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例2】 如图所示, 在试管中装上适量的水, 把一根画有刻度的吸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 则会看到吸管的液柱会 (上升或下降), 若将酒精灯移开, 则会发现液柱 (上升或下降). 【答案】 上升 下降【例3】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 铝的热膨胀比铜显著.如图是一个铜铝双金属片, 在30℃时是平直的, 则在60℃时, 双金属片将向 弯曲. 【答案】 铜 在温度变化时, 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受热膨胀时, 双金属片都会受热膨胀, 但它们受热的程度是不同的, 膨胀大的要向膨胀小的那一侧弯曲, 所以双金属片会向铜片那边弯曲.【例4】 热传递的条件是 , 热传递的方式有 、对流、辐射.【答案】 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传导【例5】 冬天, 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 觉得铁棍比木棍凉, 这是因为( )A .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B .铁棍比木棍的热能少C .铁棍比木棍的导热能力强D .木棍比铁棍的导热能力强【答案】 C【例6】 蒸包子的笼往往有好几层, _______(填”上”或”下”)层中的包子最先被蒸熟;用冰来冷却食品时, 冰应放在食品的_____.(填”上方”或”下方”) 【答案】 上 上方【例7】 许多电冰箱的后背涂成黑色, 原因是 ( ) A .黑色物体的热辐射能力较强. B .黑漆的强度较高.C .黑色物体吸热能力较强, 有利于冰箱内物体的降温.D .黑色物体不易吸附灰尘.【答案】 A【例8】 如图所示, 让试管口斜向下方, 给试管底部的空气加热, 把手指放在试管口处, 手指会感觉热吗?为什么?若让试管斜向上方, 重复上述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例题精讲题型二:热传递6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答案】 当试管口斜向下方, 给试管底部空气加热时, 把手指放在管口处, 即使过相当长一段时间, 手指也不会觉得热. 这个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空气并不善于传热, 是热的不良导体;另一方面由于试管的底部在上方, 虽然这部分空气受热膨胀, 密度变小, 但不会形成对流, 即温度较高的空气不会流向试管口处.若试管口斜向上方, 即试管底部在下方, 则对其加热时, 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传导仍不显著, 但空气受热膨胀, 密度变小, 向上流动的现象将不可避免, 因此, 放在管口的手指觉得很热, 只有立即移开, 才能避免烫伤.【例9】 物体的_________用温度表示, 温标既可以用_______温度t , 也可以用_________温度T来表示,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 【答案】 冷热程度 摄氏 热力学 +273K T t ()【例10】 如图中A 、B 、C 、D 分别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例11】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用摄氏度做温度单位时, 温度的表示符号为 ,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 读作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 , 读作 .【答案】 热胀冷缩 t 2.4℃ 2.4摄氏度 -1.8℃ 负1.8摄氏度【例12】 一支使用后示数为38.2℃的体温计经正常消毒后, 没有甩, 直接去测量实际体温为37.1℃的人的体温, 示数为多少?如果用它测量体温为38.6℃的人的体温, 示数为多少? 例题精讲题型三:温度计的使用7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答案】 38.2℃ 38.6℃【例13】 量程都是0~100℃的甲、乙、丙三只酒精温度计, 最小刻度都是1℃, 玻璃泡的容积, 甲大些, 乙、丙相同;玻璃管的内径, 甲、乙相同, 丙粗些.由此可判断此三只温度计的相邻的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 )A .甲最长, 丙最短B .甲最短, 丙最长C .乙最长, 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短D .乙最短, 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短 【答案】 A【例14】 有一只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 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零下2℃;将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96℃.若放在某室内示数为24.5℃, 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答案】 由100-0100-=96--296245t.-(), 得t ≈27℃ (梯子法)【例15】 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只温度计不准确, 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 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 它的示数为4℃, 实际温度为82℃时, 它的示数是80℃, 仔细观察, 它的刻度是均匀的.如图所示:⑴ 请以x 表示任意温度时这只温度计的示数, 以y 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 导出用x 表示y 的关系式;⑵ 这只温度计的示数是26℃时, 实际温度是多少? ⑶ 在什么温度时, 这只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y x 80︒C2︒C4︒C 82︒C【答案】 ⑴ 因为刻度是均匀的, 所以温度计每增加相同的示数时, 实际温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根据这一点, 可以试探性地写出y =ax (a 为某一常量).但是根据题中所述的实际情况, 当x =0℃时, y 不太可能也是0℃.设这时y =b , 于是y 和x 的关系在形式上应为y =ax +b ①由于x =4℃时, y =2℃; x =80℃时, y =82℃, 把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①式得到42a b +=, 8082a b +=,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到 1.05a =, 2.2b =-, 即1.052.2y x =-.②例题精讲题型四:温度计的校准8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⑵ 把26x =代入②式, 得25.1y =.这表明这只温度计示数为26℃时, 实际温度为25.1℃. ⑶ 在②式中令x =y , 即 1.05 2.2x x =-解之, 得x =44℃.这表示在44℃时, 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例16】 小明有一支温度计, 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 但它的标度却不准确,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 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则 (1)当它指示的温度是-6℃时, 实际的温度是多少?(2)它在什么温度附近误差很小, 可以当作刻度准确的温度计使用? 【答案】 -5.15℃ 23.3℃【例17】 在摄氏温标建立之前, 有一种温标叫“华氏温标”, 它规定在l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度, 中间分为180等分, 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 写作1℉, 那么35℃=℉, 104℉= ℃. 【答案】 95; 40【例18】 下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状态变化, 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B .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 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 .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答案】 A【例19】 下列关于固、液、气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一定的形状B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一定的形状C .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 有一定的体积D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也有一定的形状 【答案】 B 题型五:物质的三态【例20】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 如图所示, 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 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 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 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 瓶子里的气体减少, 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 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 充满整个瓶子.【例21】水能结成冰, 水也能变成水蒸气, 在这两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分别是()A.熔化凝固B.凝固升华C.凝固汽化D.凝固液化【答案】C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9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提高班【拓展1】在竖直吊着的一个玻璃圆环中充满了水,如图所示,使圆环保持静止,不做任何运动的情况下,要使环内的水顺时针方向流动起来,可行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答案】用酒精灯在圆环的左下角或环的左侧加热【拓展2】小明发现户外地面以上的冬季供热管道每隔一段距离总呈现型, 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避开行人和建筑物B.为了美观C.为了避免管道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损坏D.为了方便工人师傅安装和检修【答案】C【拓展3】一标准大气压下, 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当示数是30℃时指示的温度是()A.当时的室温B.水的温度C.温度计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D.不确定【答案】C【拓展4】有人在烧开水时, 不时的打开锅盖去搅拌一下水, 水会比较容易烧开, 试解释其中的原因.【答案】烧开水时, 锅底的水先受热温度升高, 但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所以上面的水温度相对较低, 通过不时的搅拌, 以加快锅里水之间的上下对流, 所以水就容易开了.思维拓展训练(选讲)1011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拓展5】 有一支标度不准的温度计, 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支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是-11℃;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9℃, 把它放在某房间内, 如果示数是11℃, 则房间内的实际气温是多少? 如果把它放在实际温度为10℃的环境中, 这支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答案】 20℃ 0℃尖子班【拓展1】 一块矩形金属板.在其右上角切掉一个小正方形(如图所示).在金属板被加热时可以观察到下列哪些现象( )A .QR >PQB .QR <PQC .QR 恒等于PQD .QR :PQ =b :c【答案】 C【拓展2】 1标准大气压下, 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当示数是50℃时指示的温度是( )A .当时的室温B .水的温度C .温度计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D .不确定【答案】 C【拓展3】 如图所示, 将试管中的20℃的冷水放到80℃的热水中, 使冷水温度达到接近80℃所需时间为1t , 另外将80℃的热水放到20℃的冷水中, 使热水温度降到20℃所需的时间为2t , 则1t 与2t 有怎样的关系?【答案】 t 1<t 2由于冷水在试管中加热时会发生对流现象, 整个试管中的水比较快的达到一定温度, 而热水放热后上面的热水因不易发生对流过程, 放热较慢, 时间就长.【拓展4】 有一支标度不准的温度计, 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支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是-11℃;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9℃, 把它放在某房间内, 如果示数是11℃, 则房间内的实际气温是多少? 如果把它放在实际温度为20℃的环境中, 这支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答案】 20℃ 11℃a cb a R QP12 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练1】 在国际单位制中, 温度的量度使用热力学温标, 它是以273 ℃为零起点的温标, 那么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应该是( )A .0℃B .0KC .273℃D .273K【答案】 D【练2】 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 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少许.然后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 她这样做被小宇找出了一些错误, 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 请你把它挑出来( )A .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中, 这会使温度降低B .水倒得太少,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 .读数时, 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 而不应俯视D .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 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答案】 D【练3】 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 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 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A .36.6℃B .39.6℃C .38.6℃D . 76.2℃【答案】 B【练4】 如下图所示, 一个竖直放置的三角形玻璃管, 管中装满水, 用酒精灯对某一顶点加热, 水便按图中所示的方向流动, 那么被加热的顶点( )A .一定是A 点B .一定是C 点C .一定是B 点D .任意一点【答案】 C【练5】 用湿手迅速将刚蒸熟的馒头拿出笼, 却不觉烫手, 这是因为手指上的水变成 填充在手指与馒头之间, 它们是热的 , 起到了 作用.【答案】 水蒸气 不良导体 隔热【练6】 当积雪覆盖大地时, 越冬小麦不会被冻死是因为 .【答案】 雪及雪与地之间有不流动的空气, 它们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练7】 把纸紧紧卷在直径相同的钢棒和玻璃棒上, 把它们的一端放在同一火焰上加热, 结果是( )A .钢棒上的纸先烧焦B .同时被烧焦C .玻璃棒上的纸先烧焦D .无法确定【答案】 CCB课后测【测1】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 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 下面措施可行的是()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 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 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答案】A【测2】请在-18℃、0℃、20℃、37℃、42℃、100℃、200℃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人体的正常温度是_______,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人感到较舒服的温度是_______,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_______,水结冰的温度是_______,炸排骨的温度是______【答案】100℃37℃42℃20℃-18℃0℃200℃【测3】现用一支体温计(初始示数为37.5℃)先后去测量温度分别为37℃和39℃的两个人的体温, 则测量结果分别为℃和℃.【答案】37.5 39【测4】如右图所示, 取一只墨水瓶, 装满带红色的水, 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空圆珠笔芯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 该温度计是根据原理来工作的.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 导致示数不准确, 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改进后将该装置放人热水中, 发现红色水柱很快溢出管口. 为了避免红色水柱溢出管口, 请你再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换一个更细的圆珠笔芯;换用更长的细管或降低热水的温度13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14 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第十五种品格:创新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FFFF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凸透会聚老化镜透镜镜凹透发散近视镜透镜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u>2fu扩展阅读:人教版初二物理所有概念及知识点总结免费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实验装置:实验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实验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八年级物理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

八年级物理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
(2)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3)生活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例子:
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冰冻的衣服在0摄氏度以下也会干。
寒冷冬季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有冰花。
2.教师点拨或精讲
三、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谁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预设质疑:
四、运用拓展(10分)
基础性练习题
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2.水银的熔点是-39℃,凝固点是,它在-40℃时呈态,-39℃时呈态或态,也可能呈态,-38℃时呈态。
3.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拓展提高练习题
1.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
教材分析
重 点
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难 点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停表、火柴
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内 容
个 性修 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通过阅读48页摄氏温度,说出0度和100度是如何规定的,1摄氏度是如何划分的,说说常见的温度值各是多少?
4、组织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组织学生观察体温计的结构,并测自己的体温。
三、解疑答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初二物理实验
【基础知识精讲】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当然也要学会使用
温度计来测水的温度,要完成好该实验应做好以下几点:
1.熟练完成对实验器材的三个观察即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值的观察.
2.用手接触水,迅速估测待测水温初次完成后,估测值和实际测量值悬殊较大,则说明
同学们缺少生活常识,就更要在平时多观察、多实践.
3.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正确的测量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1)放对: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等对:不能立刻读数,而应该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对:读数时玻璃泡必须停留在待测液体中,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住的上表面相平。
【课本难题解答】
1.使用温度计以前,如果没有观察它的量程,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事先认清它
的最小刻度值,测量时会有什么不便?
答:若未观察量程,那么测量时被测温度有可能高于它的最高刻度而把温度计胀破,也
有可能低于它的最低刻度而测不出温度值.
若没有先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当测量温度读取数值时可能读错,或者为弄清最小刻度
值而延误了读数时间,这样对于变化的温度就不能及时准确地读出.
2.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为什么不要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取温度
数值时,为什么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答:容器底和容器壁的温度通常与容器中液体的温度有差异,温度计的玻璃泡触了器壁
或器底时读数,通常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另外,温度计的玻璃泡壁很薄,碰到器壁和
器底,很容易撞破读取液体温度计的数值时,如果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由于所测液体的
温度与液面上空气的温度通常不同,温度计离开液体而进入空气,它的读数就要随气温变化,
获得的读数也就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命题趋势分析】
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是这一节基本内容,作为中考,涉及不多,但由于其非常重要,因
此也有出现的可能性,但都不会很难。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合理顺序,把下列操作步骤依次排列起来: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水)的温度;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
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进行读数.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正确使用温度计的题.使用温度计之前,要先观察它的量程,估计
被测温度的高低,再去选用适当的温度计,故①B;②A.然后把玻璃泡浸入液体中,并等候
一会儿再读数,全部完毕后,最后取出温度计,故③C;④E;⑤D
故答案为:B A C E D.
例2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去测自己的实验桌
上一杯水的温度,并都是每隔1分钟读1次温度计的读数,得到的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20 28 35 41 47 52 58 57 56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20 16 12 9 6 4 4 5 6

丙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42 46 45
从以上数据分析,三位同学对水的温度测量有没有错误?如果没有错误,测量的水的温
度值应是多少?
解析:由表格比较发现:三位同学开始测量之前(对应时间:0分)温度计的读数都是
20℃,说明气温也是20℃.甲同学测量时温度计的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但到第6分钟时,温
度停止了上升,这说明玻璃泡浸没在水中后,与水之间存在温差,温度计可从水中吸热而读
数不断上升,至最高刻度——第6分钟时,温度计温度至最高,表明此时停止了吸热,此时
温度计的读数与被测的水的温度相同,故水的温度是58℃,后来由于水散热,所以温度降
低了.
乙同学测量时温度计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但到第5、6分钟时温度停止了下降.由上面
对甲同学的分析方法可知,温度计读数最低不变就与水的温度相同,故此时的水温是4℃.
丙同学测量时温度计的温度先是逐渐升高的,温度在第5分钟时停止升高,这说明温度
计的读数已经稳定但到第6分钟时温度下降到42℃,第7分钟又升到46℃,第8分钟又降
到45℃.看来,第5-8分钟的读数有问题,水的温度不可能忽降忽升,因此丙同学的测量
有错误.

本周强化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1、温度计中的液柱在上升过程中,它的温度比待测温度,温度计中柱往稳定时,它的
温度与待测温度.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在摄氏度中,将的温度规定为0℃,将定为100℃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手指感觉烫的温度约,感觉热的温度约,感觉不
冷不热的温度约.
4.对于玻璃泡中装酒精或煤油的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表面相平;如果
是水银温度计,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5.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
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 )
A.25℃B.大于25℃C.小于25℃D.无法判断
6.关于体温计及其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每一小格表示0.2℃B.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它的玻璃棱柱边的作用是为了方便用手拿或放
D.它的使用与常用温度计相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可以测量很低的温度
8.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的示数分别是39.5℃
和37.5℃,那么()
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他的体温更接近39.5℃
C.他的体温在37.5℃~39.5℃D.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
9.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应在()
A.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上升时进行B.温度计内液体上升到最高处时进行
C.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下降后进行D.温度计内液体匀速下降时进行
10.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B,测量前应先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以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C.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离开待测物体
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知识验证实验】
1983年南极洲的最低气温为-98.2℃,在南极考察站使用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还是水
银温度计?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低相等2.温度计冰水混合物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3.60℃40℃35℃4.凹凸
5-10.C B D D B C
【知识验证实验】
用酒精温度计。酒精和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水银的凝固点为一
-38.8℃,南极气温达-98.2℃,使玻璃泡中的水银凝固而失去测量性能。酒精的凝固点较
低,为-117℃,能正常测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