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一、单项选择题1.夏朝的法制观是A.奉"天"罚罪B.威侮五行C.禹刑D."昏、墨、贼、杀"2.商朝思想政治范畴的罪名是A.腹非罪B."乱政"、"疑众"C."好党"D.妄言罪3.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A.夏B.商C.西周D.春秋4.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A.郑B.晋C.齐D.楚5.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A.韩非B.商秧C.李俚D.吴起6.秦时主张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是A.李斯B.韩非C.商鞅D.李俚7.《盐铁论》称之为"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方式指A.文字狱B.春秋决狱C.秋审D.三司推事8.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A.《九章律》B.《傍章》C.《泰始律》D.《唐律疏议》9.科举制首创于A.隋B.唐C.元D.清10.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A.任子B.察举C.九品中正制D.征召11.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时期是A.秦B.唐C.宋D.元12.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A.《北齐律》B.《晋律》C.《唐律疏议》D.《开皇律》13.汉朝提出一套唯心主义"君权神授"理论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B.班固C.蔡邕D.叔孙通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A.不孝B.恶逆C.大不敬D.不义15.首创以程朱理学为程式的经义取士制度的朝代是A.唐B.宋C.元D.清16.元朝地方官吏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A.《元典章》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至元新格》17.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A.理藩院B.宣政院C.大宗正府D.中书省18.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A.宋朝B.明朝C.清朝D.元朝19.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A.大理寺B.都察院C.刑部D.御史台20.首创市舶制度的朝代是A.唐B.宋C.明D.清21.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A.发遣B.充军C.枷号D.刺字2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会典》23.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垄断代理商行称A.申明亭B.十三行C.官本船D.市舶司24.清末立法中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是A.《商人通例》B.《公司律》C.《奖励华商公司章程》D.《大清商律草案》二、多项选择题1.《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A.《傍章》B.《户律》C.《兴律》D.《厩律》E.《张杜律》2.唐律规定的赃罪有A.受财枉法B.受所监临C.强盗D.窃盗E.坐赃3.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A.乡试B.差遣C.会试D.殿试E.致仕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A."重典治史"B.镇压"犯上作乱"C.德主刑辅D.治乱世用重典E.推行法治三、名词解释1.宗法制2.编敕3.朝贡贸易4.地丁合一四、简答题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2.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生殖机能的刑罚是(D )。
A. 墨弗B. 剿刑c. 别刑D. 宫刑2.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 )。
A. 质剂B.券书c. 红契D. 傅别3.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中心是( A )。
A. 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B. 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c. 要求有法可依D. 强调人人守法4. 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A )。
A. 城旦B.鬼薪c. 司寇D. 罚作5. 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 A )。
A. 鞠狱B. 乞鞠c. 鞠断D. 断狱6. “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C )。
A. 魏律B.晋律c. 北齐律D. 北魏律7.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 的法典是( B )。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 D. «贞观律》8. 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 )。
A. 重典治吏B. 重典治民c. 重典治商D. 重典治工9.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的( C )。
A. «宋刑统»B. «北齐律》c. (大明律» D. «唐律疏议》10.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A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01)

C.1975
D.1976
4.最早规定帝制时期五刑的法典是( )。
A.《唐六典》
B.《北周律》
C.《大业律》
D.《开皇律》
5.《唐律》在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中规定,两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相互侵犯时,则按( )的法律处理。
A.其中一国
B.两国
C.唐朝
D.第三国
6.充军创始于( )朝。
A.宋
B.元
C.明
D.清
7.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是始予( )。
A.清朝初期
B.清朝末年
C.中华民国
D.太平天国
8.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十款天条》
D.《太平刑律》
9.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0.解放战争时期刨设的刑种是( )。
A.管制
B.拘役
C.褫夺公权
D.罚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
A.昏
B.墨
C.贼
D.杀
12.商鞅在秦国第二次变法的内容包括( )。
A.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
A.点天灯
B.五马分尸
C.剥皮
D.桩沙
20.抗日民主政权调解制度的调解种类有( )。
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
C.政府调解
D.司法调解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全新整理,值得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 0分)1. 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生殖机能的刑罚是(D )。
A. 墨弗B. 剿刑C. 别刑D. 宫刑2.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 )。
A. 质剂B.券书C. 红契D. 傅别3.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的中心是( A )。
A. 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B. 否定"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的秘密法C. 要求有法可依D. 强调人人守法4. 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A )。
A. 城旦B.鬼薪C. 司寇D. 罚作5. 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 A )。
A. 鞠狱B. 乞鞠C. 鞠断D. 断狱6. "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C )。
A. 魏律B.晋律C. 北齐律D. 北魏律7.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 的法典是( B )。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 D. «贞观律》8. 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 )。
A. 重典治吏B. 重典治民c. 重典治商 D. 重典治工9.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的( C )。
A. «宋刑统»B. «北齐律》C. (大明律»D. «唐律疏议》10.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A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 «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2、选出以下选项中不同类的刑罚。
()
A刖
B劓
C杖
D膑
3、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西周的立法成果 。
()
A “汤刑”
B “禹刑”
C 《法经》
D “吕刑”
4、“司寇,男守备,女为作如司寇。皆作二岁。”以上引文大约描述何时的刑罚? ( )
A秦
B 西周
C唐
D明
5、以下哪对关系没有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中涉及。
()
A 奴婢与主人
2、务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宣政院 B 大宗正府
C 理藩院
D 审刑院
14、宋代把犯人推翻原来口供的行为称为 。
()
A 翻供
B 覆供
C 翻异
D 否供
15、我国历史上明确规定中央政府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处理西藏政务,但中央驻藏大臣
拥有最终裁决权的制度始于 。
()
A 唐朝 B 元朝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B 2 C 3 C 4 C 5 B6 B7 D8 C9 B 10 B11A 12 D 13A 14 B 15C 16C 17B 18B 19B 20A21.A 22.C 23.A 24.A 25.C26.C 27.D 28.B 29.D 30.B31.C 32.C 33.C 34.D 35.A36.C 37.D 38.B 39.C 40.C41.B 42.D 43.D 44.B 45.A46.A 47.D 48.D 49.D 5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2.ABCDE3.BCDE4.AC5.ACDE6.ABD7.ABCE8.ABCD9.ABCD 10.ABCD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 (1)汉津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
(2)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
2.(1)为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所创。
(2)是把笞、杖、徒、流四种刑罚减轻刑量或折抵为杖刑的制度。
(3)是宋代统治者慎刑思想在刑罚制度上的体现。
3.(1)清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2)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
规定由各省先对斩、绞监候案件提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等处理意见,然后上报刑部,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再报皇帝批准。
4.(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两种不同立法思想的交锋。
(2)虽以“法理派”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争论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5.(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
(2)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1)封,指查封财产。
(2)守,指看守家属。
(3)封守要详细记录财产的情况,并轮流看守家属。
7.(1)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50分)1.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A.黄帝B.启C.汤D.周武王2.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B.商C.西周D.春秋3.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A.兄弟相宗制B.嫡庶继承制C.嫡长子继承制D.父死子继制4.( )A.《大府之宪》B.《宪令》C.《法经》D.竹刑5.( )A.以古非今罪B.妄言罪C.非所宜言罪D.怨望诽谤政治罪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 )A.《开皇律》B.《贞观律》C.《武德律》D.《永徽律》7.( )A.屯田制B.限田制C.均田法D.公田法8.( )A.《户令·应分条》B.《户绝法》C.《丧葬令》D.《户绝条贯》9.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 )A.《大札撒》B.《条画五章》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10.元代死刑定制为( )A.绞、斩二等B.斩、陵迟二等C.绞、斩、陵迟三等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11.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经世大典》12.《大明律》最后完成于( )A.洪武元年B.洪武七年C.洪武二十二年D.洪武三十年13.明朝( )A.《吏律》B.《刑律》C.《礼律》D.《名例律》14.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死于( )A.科场案B.哭庙案C.明史案D.字贯案15.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刑律》C.《资政新篇》D.《太平条规》16.将死罪按是否秋后处决分为斩立决、斩监候、绞立决、绞监候始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7.以下哪项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种( )A.罚金B.遣刑C.拘役D.无期徒刑18.( )A.地方议会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C.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中央咨询机构19.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制度的是(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训政时期约法》20.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实行( )A.三级三审终审制B.三级二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终审制D.四级四审终审制2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2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2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B.傅别C.合同D.券书24.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25.( )A.《垦草令》B.《为田开阡陌令》C.《分户令》D.连坐法2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令、比、式B.律、令、科、比C.律、令、式、课、程D.律、令、格、式2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28.(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台29.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3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3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32.( )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33.( )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3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3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3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3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元典章》38.( )A.“谋叛”罪名B.“奸党”罪名C.“盗贼窝主”罪名D.“谋反”罪名3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A.《武德令》B.《开皇令》C.《大明令》D.《大清令》4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A.谋反B.谋叛C.谋大逆D.内乱41.( )A.律B.例C.会典D.诰42.( )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4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A.1908年B.1909年C.1910年D.1911年4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45.( )A.宋教仁B.孙润宇D.雷奋 D.马君武4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47.( )A.民法B.刑法C.诉讼法D.行政法4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 )A.1927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4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B.参议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会50.机构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二、多项选择题(1 10分)1.西周礼的最高原则是(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E.礼不下庶人2.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B.令C.式D.廷行事E.课3.北宋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成立要件有( )A.经官给据B.先问亲邻C.输钱印契D.过割赋税E.原主离业4.《大清现行刑律》与《大清律例》不同之处有( )A.取消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总目B.改变了律例合编体例C.删改了若干“因时事推移”已不适施用的条款D.确认了近代刑罚制度E.规定了诉讼时效及执行时效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有( )A.禁烟法令B.禁止买卖人口令C.剪辫法令D.改革称呼旧制法令E.禁赌法令6.( )A.刑与战争分不开B.兵刑同制C.刑与战争无关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E.兵起于刑7.( )A.赵盾制定《常法》B.范宣子制定刑书C.晋文公称霰时作“被庐之法”D.邓析作“竹刑”E.赵鞅、荀寅“铸刑鼎8.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B.亲亲得相首匿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D.先自告除其罪E.准五服以制罪9.( )A.各王B.侯C.丞相D.检点E.推官10.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收回土地( )A.契约期满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C.D.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C.丞相D.检点E.推官10.收回土地( )A.契约期满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C.D.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C.丞相D.检点E.推官10.收回土地( )A.契约期满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C.D.而故意不交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16分)1. 亲亲得相首匿2. 折杖法3.“秋审”制4.“礼法之争”5. 六礼6. 封守(秦律)7. 大宗正府8.“天坛宪草”四、简答题(每小题28分)1.简述汉朝的抑商政策。
中国法制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期末考试。
二、本次期末考试全部为客观题,包括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三、《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点比较多,这次期末考试,范围是课件前五讲的内容,也就是说包括从“中国古代法律起源”到“晚清法制改革”共五讲的内容,第六讲“民国法制与革命根据地法制”不作为考试的范围。
四、从考试内容上讲,我们的课件讲义已是《中国法制史》基本内容的浓缩,因而要求全面学习和掌握。
这次复习和考试也主要以课件讲义和指定教材为依据。
就本次期末考试而言,以教材每一章后“同步测练”中的知识点为重点,大家可以自己梳理复习。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练习题(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一、判断题:1、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父死子继。
×2、西周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称为傅别。
×3、“刑不上大夫”意味着大夫犯罪一律不使用刑罚。
×4、西周“五听”之法的出现,表明了司法制度的发展和进步。
√5、我国奴隶制社会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汉武帝时张汤制定的关于宫庭警卫的法律是《朝律》。
×7、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叫致仕,汉代规定的官员致仕年龄为七十岁。
8、《晋律》的注由张斐、杜预所作,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9、“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是在《开皇律》中提出来的。
×10、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唐朝。
√11、隋朝曾在大理寺设律博士,负责研究法律和协助审判工作。
×12、唐朝的《永徽律疏》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13、依《唐律》规定,犯十恶大罪者,一律处以凌迟极刑。
×14、宋代编敕的广泛使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15、宋代的监察官拥有风闻弹奏之权。
√16、《大明律》共七篇460条。
×17、明代充军刑中“永远”是指本人毕生充军,死后刑罚执行完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出自()
A.《周礼》
B.《礼记》
C.《吕刑》
D.《论语》
2.《法经》中类似近代刑法典总则篇的是()
A.杂法
B.囚法
C.具法
D.盗法
3.春秋时期,实行“初税亩”的国家是()
A.郑国
B.齐国
C.鲁国
D.晋国
4.战国时期,提出“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的是()
A.韩非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5.秦律有关产品标准化的内容规定于()
A.《关市律》
B.《均工律》
C.《工律》
D.《工人程》
6.“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7.汉初黄老思想的特点是()
A.德主刑辅
B.无为而治
C.腹诽之法
D.尽地力之教
8.东汉盛行私人以经注解法律,官方肯定的是()
A.叔孙宣
B.郭令卿
C.马融
D.郑玄
9.把《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的法典是()
A.《新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大律》
10.唐律疏议是下列哪部法典的律疏()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11.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
A.不孝
B.恶逆
C.不义
D.大不敬
12宋代中央军事行政机关是()
A.枢密院
B.军机处
C.大宗正府
D.理藩院
13.金朝的法典是()
A.《重熙条制》
B.《泰和律义》
C.《太平刑律》
D.《大明令》
14.实施“市舶公据制”封建王朝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元朝诉讼审判制度比较有特色的,是严禁诉讼活动中的()
A.干名犯义
B.论心定罪
C.子孙违反教令
D.威侮五行
16.鼓励“寡妇守节不改嫁,免除其差役”的朝代是()
A.宋
B.元
C.明
D.清
17.清朝适用于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法规是()
A.《蒙古律》
B.《回律》
C.《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D.《苗律》
18.太平大国平均分配土地的标准是()
A.按职位
B.按资产
C.按人口
D.按丁男
19.清末商事立法中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是()
A.《商人通例》
B.《公司律》
C.《奖给商勋章程》
D.《大清商律草案》
20.解放区的司法审判实行()
A.四级二审制
B.三级三审制
C.二级二审制
D.四级三审制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的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法制极大影响。
2.汉武帝于州部设,规定“以六条问事”。
3.初唐法制的指导思想是的总方针在立法、执法上的体现。
4.明成祖时期,指定某些翰林学士在“大内”办公,简称。
5.清朝考核官员的标准是。
6.南京临时政府拟订的教育法规基本方针是“而速进化”。
7.北洋政府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和重典。
8.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人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国家”。
10、《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以减轻封建剥削。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唐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A.律
B.令
C.格
D.式
E.科
2.“十恶”罪中危害国家的有()
A.谋叛
B.谋反
C.恶逆
D.内乱
E.不睦
3.宋代不动产买卖的要件包括()
A.先问亲临
B.加盖骑缝章
C.过割赋税
D.原主离业
E.输钱印契
4.近代中国司法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A.领事裁判权
B.预备立宪
C.《大清刑律、》
D.会审公廨
E.修订法律
5.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大体实行三级立法体制,即()
A.国会
B.国民政府
C.地方行政机关
D.蒋介石
E.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官当
2.名例
3.一条鞭法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5.《井冈山土地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
2.《北齐律》的主要内容。
3.解放战争初人民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特点。
六、论述((每小题12,共24分)
1.试述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
2.《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C 4A 5C 6A 7B 8D 9A 10C 11C 12A 13B 14C 15A 16C 17C 18C 19A 20 B
二、填空题
1韩非2刺史3安人理国4内阁5四格八法6启文明7隆礼8立法院9民主专政10减租减息
三、多项选择
1ABCD 2AB 3ACDE 4AD 5BCE
四、名词解释
1、官当:确立于南陈,即官员犯徒罪,允许其以官品与爵位抵罪,官吏的特权制度。
2、名例:“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名即罪名,例即定罪量刑的通例,《北齐律》列为第一篇,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系封建法典的总则。
3、一条鞭法:明嘉靖至崇祯向各地推广的赋役改革方案。
条鞭是“条编”的讹称。
其主要内容是简化税制,其中最主要的仍为土地税(田赋);税收改以货币税为主,田赋及其他税
种都改征白银。
结束历代以征收实物为主的国家税收方式,从实物税转向货币税。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帝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政体,是《临时约法》的基础。
5、《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毛泽东领导制定,其主要内容是:土地归苏维埃,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禁止土地买卖。
五、简答题
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
①“一断于法”(2分)。
②法律必须公开(2分)。
③重型轻罪(2分)。
对上述论点要求展开适当论述(1分)。
2.《北齐律》的主要内容
①十二篇
②“重罪十条”
③名例居首
④“科条简要,法令明审”(4分)
对上述要点侧重其影响(3分)。
3、解放战争初人民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特点
①在政权形式上准备从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过渡。
规定由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2分)。
②反对内战独裁,强调人民的武装自卫权力(1分)。
③指出“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为进入土地改革做准备(2分)。
④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2分)。
六、论述题
1.试述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
①剥夺旧贵族的特权;②废除井田制,发展农业生产;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④刑无等级,厉行法治(6分)。
本题要求引用史实论述,同时,内容扼要、简洁(6分)。
2.《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大清新刑律》是近代第一部刑法典,它的正文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正文之后还附有“暂行章程”五条,《大清新刑律》面它引进了—系列西方近代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4分),
并厘定了罪名主要是:第—,“删除比附”,实行罪刑法定。
第二,根据近代刑法理论,明确丁罪与非罪的界限,对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作了规定;明确了既遂与
未遂等概念。
第三,确认了近代刑罚制度,将刑罚划分为主刑与从刑。
确立了假释和缓刑制度。
第四,明定“刑事丁年”。
第五,规定了诉讼时效及执行时效。
第六,删除了旧律
中“十恶”名目(4分)。
同时,它带有突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极力维护君注专制制度,严厉镇压人民群众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继续维护以封建家族主义为基础的礼教纲常,例“暂行章程”。
维护帝国主
义的在华特权,尤其是有关“妨害国交”的犯罪(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