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 群落浙科版课后练习第三篇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 群落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群落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类的领域行为可以导致某鸟种群呈均匀分布型B、顶极群落的结构最复杂和最稳定,将永远保持原状C、开阔大洋的年净初级生产量比河口的年净初级生产量更高D、陆地初级生产量之和比海洋初级生产量多,因而陆地次级生产量比海洋次级生产量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的时间结构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提高C、测定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D、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应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保持不变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C、通过年龄结构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D、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个,一年内新生个体数20个,死亡个体数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影响该种群密度B、某草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草原田鼠提供了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草原田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草原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一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D、我国神农架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2019年精选浙科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 群落复习特训七十一

2019年精选浙科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群落复习特训七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
B、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
C、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肉食性动物
D、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显示某规模农场自1917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1917~2017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
B、1942年比1917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2017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比以前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B、生物圈长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
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 群落浙科版知识点练习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群落浙科版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砍伐后,能快速恢复原来的状态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动物的演替
D、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到群落演替的进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 )
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网(链)简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群落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为初生演替
C、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为次生演替
D、农田弃耕后的演替: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精选2019-2020年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群落浙科版习题精选第三篇

精选2019-2020年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群落浙科版习题精选第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捕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构成的种间关系
C、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微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一条河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其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③②①
C、②③④
D、③①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
【答案】:。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群落课后作业(含解析)浙科版必修3

第五章群落一、选择题1.下列概括性结论中,阐述生物群落定义的是( )A.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群的集合C.每个个体成为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集合的组分D.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解析:群落是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群落是指生物群落,它同时含有多个种群,不包括非生物因素。
每个群落的组分包括该群落所有种群,而不是个体。
答案:B2.一个湖泊中,鲢鱼、鳙鱼生活在湖泊上层,青鱼、鲤鱼生活在湖泊的底层。
鱼的这种分布规律属于( )A.种群的垂直结构B.种群的水平结构C.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3.下列关于草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约占地球表面的12%B.共同的气候特征是每年的降雨量在250~800 mm之间C.以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物为主D.代表动物有野驴、黄羊、黄鼠和鼠兔等解析:草原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2%。
答案:A4.下列关于顶极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顶极群落的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B.顶极群落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恒定状态C.撒哈拉沙漠处于顶极群落D.内蒙古草原处于顶极群落解析:在不同的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沙漠、草原就是其中的两类。
顶极群落的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顶极群落与环境条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答案:B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时间结构中,有些表现在昼夜变化上,有些表现在季节变化上B.影响高山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群落的时间结构中,有的表现在昼夜变化上,有的表现在季节变化上。
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答案:D6.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任何一个群落中的动物都有分层现象,因而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也不例外,都具有分层现象。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群落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群落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四第1题【单选题】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
科研人员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对某淡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如图为此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造成水中的鱼类由于缺氧大量死亡B、图中所示的所有生物构成了该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图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D、可通过选择性地控制藻类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来治理水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pH【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成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索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光照D、光照、食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个,一年内新生个体数20个,死亡个体数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影响该种群密度B、某草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草原田鼠提供了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草原田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草原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一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D、我国神农架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A、年龄结构和性比B、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C、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19年精选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群落浙科版习题精选四十五

2019年精选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群落浙科版习题精选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D、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917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1917~2017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B、1942年比1917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2017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比以前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引起森林群落中动物和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食物、光照C、温度、温度D、光照、食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枝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组成也有区别,这表明群落有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对种群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彼此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图是某林区划区轮伐的示意图,图中黑点密度代表树木的长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林区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光照B、若要调查该林区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在区域④用样方法调查C、利于保护林区资源的轮伐顺序为①→②→③→④D、过度采伐可改变该林区的演替速度和方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引入多个外来物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地种植后,并迅速扩散繁殖,该滩涂生态系统的抵力稳定性一定增强了C、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草坪、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成了森林。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群落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群落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杂草地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B、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C、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D、该杂草地群落中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合理的是( )A、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B、在四季更迭明显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般植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较小C、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同地区经两种不同演替方式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D、池塘岸边的大青蛙和池塘里的小蝌蚪,可以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南山公园内的全部生物③某片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绵阳仙海湖景区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光照、食物B、温度、光照C、温度、温度D、温度、食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 )A、生态系统B、种群C、生物群落D、食物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A、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B、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C、大兴安岭的红松林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鸡、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五章群落浙科版课后练习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时间长,次生演替时间短D、群落演替的方向会因为群落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自然条件下的群落演替,一般不会出现( )A、优势种不发生改变B、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C、种群个体数量增多D、一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C、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D、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生活着的全部鲢鱼B、被污染后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和真菌C、一片草原上的羊群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蘑菇和苔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表植物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D、高山植物山底为阔叶林;半山腰为针阔混交林、山顶为针叶林或高山草甸【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B、发生火灾的森林会发生初生演替C、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B、湖泊湖近岸区和湖心区的生物分布存在着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D、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是( )A、初生演替和再生演替B、再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初生演替和后生演替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2015年6月,某坡地因持续暴雨而发生坍塌,2016年的9月,有关官员检查时发现该处出现了新的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段时间该处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B、在发生坍塌后,该坡地最先出现的生物可能是地衣C、在演替过程中灌木会逐渐取代全部草本植物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化【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干涸的池塘蓄水后的演替B、森林砍伐后的恢复演替C、火山岩上的演替D、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C、群落演替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一般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如图表示某山地针叶林群落向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利甜槠的年龄结构,Ⅰ~Ⅴ表示植株的年龄由小到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统计不同群落中马尾松和甜槠的个体数量时要用样方法B、该山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C、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甜槠的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D、三个群落中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属于衰退型【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A、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C、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
科研人员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对某淡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如图为此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造成水中的鱼类由于缺氧大量死亡B、图中所示的所有生物构成了该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图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D、可通过选择性地控制藻类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来治理水体【答案】:【解析】:第21题【单选题】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答案】:【解析】:第22题【单选题】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季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母螳螂会跳上公螳螂背部进行交配后将“夫君”吃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题目中母螳螂和公螳螂是捕食关系B、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C、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0D、公园里有的地方螳螂多有的地方螳螂少说明食物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第23题【单选题】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C、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答案】:【解析】:第24题【多选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B、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C、山顶、山腰和山底相比较,物种的差异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D、环境的容纳量是稳定不变的【答案】:第25题【填空题】某草原上植被原来由针茅等构成,后来由于放牧、烧荒等原因逐渐变成了由野燕麦、毛雀麦等构成,并且动物和土壤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等方面.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_____演替.(2)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不适于选用样方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且身体微小.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______来推测该草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3)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该草原,由于环境适宜,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实际上,田鼠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______降低,______增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