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宜兴市稻田杂草发生演变与综合治理研究

合集下载

宜兴地区草坪杂草的发生及防除技术

宜兴地区草坪杂草的发生及防除技术

幼虫防除香 附子 , 以褐小 萤叶 甲防 除蓼 科杂草 , 以尖翅筒喙 黍 防除黄花蒿等 , 可取 得相应 的效果 。 都 2 3 农业防除措施 . 2 3 1 新建草坪 前或草籽播 种前 ,应提 前 l 进土 , 。. 5d 并进
行深耕 晒垄 , 可将表层 的杂草 种子及 出苗 的杂草深埋到土壤
久花科的鸭舌草 ( 年生) 泽泻 科的瓜皮草 ( 一 , 矮慈姑 , 多年 生 ) 虎耳草科的虎耳革 ( 年生) , 多 ,忍冬科 的金银花 ( 多年 生 ) 景 天科 的垂 盆草 ( 年生 ) , 多 ,灯心 草科的野灯心草 ( 多
葵 ( 乌头 , 小 多年生 ) 栊牛 儿苗科的 野老鹳草 ( , 越年生) 葡 ,
槎菜 ( 越年生 ) 、黄鹌菜 ( 年生) 越 、加拿 大一 枝黄花 ( 多年 生) 、鳢肠 ( 年生 ) 一 、马兰 ( 多年生 ) 、旋 复花 ( 多年生 ) , 泥胡菜 ( 越年生 ) 、蒲公英 ( 多年生 ) 、鼠麴 草 ( 多年生) 、天 名精 ( 多年生 ) 、豚草 ( 年生 ) 剪 刀股 ( 一 、 多年生) 小 飞蓬 、 ( 一年生 ) 一年蓬 ( 、 一年 生) 一 点红 ( 、 一年生 ) 野塘蒿 ( 、 越
生) 佛座 ( 、 宝盖草 , 越年生 ) 野薄荷 ( 、 多年生 ) 益母草 ( 、 芜
蔚 , 年生 ) 紫苏 ( 越 , 一年生 ) 、白苏 ( 一年生 ) 泽 兰 ( 、 地笋 、
蓼 ( 年生 ) 一 、野荞 麦 ( 金荞麦 ,多年生 ) 萝雄科的萝蓐藤 , ( 多年生 ) 马齿苋科 的马齿苋 ( 年生 ) , 一 、土人参 ( 栌兰 , 多 年生) 毛茛科 的扬子毛茛 ( , 多年生 ) 禺毛茛 ( 、 多年生) 天 、
子( 一年生 ) 、雀稗 ( 多年生 ) 鼠尾粟 ( 、 多年生 ) 、茼草 ( 越

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

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

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
潘学彪;陈宗祥;左示敏;张亚芳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分析了江苏省杂草稻蔓延危害的原因,提出以稻田耕翻为主、配合使用清洁种源、人工除草和合理轮作等综合防控杂草稻危害的策略.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潘学彪;陈宗祥;左示敏;张亚芳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的遗传相似性及起源分析 [J], 王军;杨杰;杨金欢;陈志德;范方军;朱金燕;仲维功
2.江苏省杂草稻的传播与籼粳分化研究 [J], 陈晓锋;强胜;杨金玲;张帮华;张峥;宋小玲;戴伟民
3.江苏省杂草稻 Rc 基因的单体型分析 [J], 李潇艳;强胜;宋小玲;蔡堃;戴伟民
4.江苏省杂草稻植物学性状的多样性 [J], 代磊;戴伟民;宋小玲;强胜
5.江苏省江都市黑褐色谷壳杂草稻种子库调查 [J], 谢小东;周勇军;陆永良;张慧;陈丽娟;余柳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宜兴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思考

宜兴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思考

i2 1 村级组织型 。特 点是村级集 体经济条件 好、有较长 . .
的发展历 史, 群众基础 好,但有矛盾 易激化 、为农服 务人员 不稳定等 因素 , 将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如官林镇都 山村、 丰
义村 等 。
目前宜兴市植保 专业化服务组织 , 大多是农机大户得益 于过去 的流转方 式, 有一 定的 自留土地 , 达到一定规模后 , 着 手组建 的统 防统 治组织。大部 分这 样的专业化组织业主 , 思
发 展 中存在 的 问题 ,并 提 出 了相 应对 策 。
关键 词 :专业 化 统 防统 治 ・存 在 问题 t工作 对 策
农作 物病虫害 防治 是农业生 产中劳动强度最大 、 用工最
多 、技 术 含 量 最 高 、 业 风 险 最 大 的 技 术 环 节 , 是 家庭 联 作 也
织形式之一 。这种类型在 有力 的技术指导下 , 将会逐步发展 为专业化合作社形 式 , 是今 后发展规范化 、 专业化服务组织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 宜兴市植保专 业化 服务得到 了一定 的发展 , 主要表现为:( )从事植保专业化 组织的数量不断 1
增加 。据统计 , 全市通过 工商注册 、 开展 植保专业化服务 的 组织有7 9个 , 以大户代治的有2 0 5 多户 , 组织发展 良好 。( ) 2 服务面积逐步扩大 。2 1 年全市各类组 织服务面积达 2 0 0 1 .3 万h , 中全程 承包面积达 0 2 h . 别是水稻纹枯 m 其 .4万 m2 特 病 纵卷叶螟 。 稻飞 虱等主要痫虫 害的防治 , 植保 专业化服 务覆盖率近 3%。 6 12 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形 式 .
土地的分散 经营 已成为制约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主要
原 因之一 。随着 土地 长期使用权 的进一 步明确、 农补 贴的 涉 进一步深入 , 农民越来越重 视土地 的使用权 问题 , 土地 流转 价格越 来越 高 , 并以市场 为杠 杆 , 导致 土地 流转 的空间越来

宜兴市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效应研究

宜兴市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效应研究

宜兴市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效应研究陈俊义;周焕成;杨东平;陈可伟;史旭东【摘要】通过对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效应研究,明确了稻茬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苏南太湖稻区水稻腾茬期与小麦播种适期基本一致,无有效适耕期,且土质粘重、适耕性差,大面积小麦播种方式宜以板茬免耕撤播为主,播种适期为10月底-11月上旬,宜采用半精量播种,每667m2基本苗控制在16万左右.【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稻茬小麦;播种方式;基本苗;播种适期【作者】陈俊义;周焕成;杨东平;陈可伟;史旭东【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206;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206;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206;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206;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206【正文语种】中文苏南太湖地区主要为稻茬小麦,由于水稻基本上以单晚稻为主,特别是近年来直播稻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前茬水稻腾茬时间普遍推迟,影响了小麦适期播种,播种质量也不高,制约了小麦生产。

为此,笔者特进行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播期、播量等因素试验,以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处理与设计1.1.1 不同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设4个处理:A1稻田套播,水稻收获前7~10d套播,以水稻收获时齐苗为宜;A2水稻收获后立即撒播,收获后当天或第2天撒播,采用“人工板茬免耕撒播-人工开沟覆土盖籽”为主要播种工序;A3水稻收获后7d撒播,采用“人工板茬免耕撒播-人工开沟覆土盖籽”为主要播种工序;A4水稻收获后7d条播,采用人工板茬免耕条播,条播行距20cm,播后人工开沟覆土盖籽。

1.1.2 不同基本苗。

每667m2基本苗设3个水平,即B1 8万、B2 16万、B3 24万。

宜兴地区杂草稻发生情况及防除对策探讨

宜兴地区杂草稻发生情况及防除对策探讨

应机构和农 民将杂草稻发生 田块所 收获 的水稻作为翌 年留种 使 用; 对杂草稻 重发 区坚 决制止农 民 自留种 ; 在播种前 , ・ 依 据常规粳稻为 团粒 结构 而杂 草稻籽粒细 长、 粒形较小且浸泡 后颖壳发 红的特点 , 人工剔除杂草 稻 , 以提 高种 子纯度。 杂
%, 个别 田块甚至 失收。 自2 0 0 5 年以来 , 宜兴市 植保植检站
稻基 本同步 , 甚 至提 前种子 萌发和生 长 , 再加上杂草稻生 长
稻相 比 , 具有 明显的苗龄差 , 对杂草 稻表现 出一定 的 自然控
杂草稻发生 田块一 般减产2 0 % 一3 0 %, 严重 的减产7 O % ~8 O 优 势明显 , 有 利于杂草 稻的 自然生 长和繁殖 。机插秧与杂草 每年在 6 月2 0日左右 ( 水 稻3 叶期 ) 对 全市范 围随机抽样 l 0 0 块直播 田。 调查杂草稻每 6 6 7 m: 发 生株数 , 计算平均值 , 其 发生频度 和发生量均呈逐 年增重趋 势 ( 见 图l 、 2 ) 。 同时 , 宜 兴市杂草稻发生还具 有区域分布 差异性 、 种植 方式差异性和 稻种来源差异性等特点 。 ,
1 . 2 种 植方式差异性
积的扩大 ,稻麦免、少耕技 术的推广应 用 ,土壤 耕翻 次数 明 显减少 , 其发生呈逐年加重趋 势。 由于杂草稻在 形态上和生
理 上都和栽培稻相 似 ,限制 了选择 性化学 除草剂 的有 效性 ,
进一步加深 了杂草稻的为害。经连续几年对宜兴市杂草稻发 生情 况的系统调查 , 截至2 0 1 2 年, 全市 各乡镇稻 田均有杂草
的一个重要途径 。
年度

2 防 除 对 策 2 . 1 阻 断传 播 途 径

稻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成因和农业防治

稻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成因和农业防治
和 重 点调 查 。 l稻 田杂 草群 落 演替 规 律 、 园 成
上 四种 杂 草 化 防效 果 差 异 大 或 不 经 济 , 辅 人 须
工 防除 。
1 1 3下层 杂草 6个 科 6种 。雨 久花 科 鸭舌 草 、 . 千屈 菜科 节 节 草 、 泻 科 瓜 皮 革 、 子 菜 科 眼 子 菜 、 参 泽 眼 玄 科 陌 上 菜 、 萍 科 小 浮 萍 等 , 些 杂 草 发 生 面 广 量 浮 这 大 , 均 每 m2 9 7株 , 总 草 量 的 5 % , 中丘 平 4 占 43 其 陵 山区最重 , 均 每 m。 5 4株 . 6 % : 原 圩 匿 平 8 占 3 平 次之 , 均 每 12 7 平 T 3 5株 ,占 5 3 ; 湖 渎 区 每 】 3 % 沿 m2 1 5株 , 4 % 。如 前 期 不 注 意 用 药 防治 , 1 占 87 危 害 严重 , 是影 响水 稻 生 长 的主要 杂 草 ( 见表 2 。 )
单 一 使用 , 以往 严 重 发 生 的 丁 香 蓼 、 节 草 、 皮 草 节 瓜 已大 大减 少 . 水 稻 中后 期 稗 草 、 跖 草 、 舌 草 明 而 鸭 鸭
注 :1 多度 杂 草总 株 数 为 0 () 8株 ; 2 均度 悄 查 样 点 () 数 为 7 0个 3 调查 12块 田 , 块 田调 查 5十点 . 点 0 6 () 5 每 每 2m 2 调 查 时 间 8月 2 ~ 2 0 5曰 。

高 亢 漏 水 田经
常于 湿交 替 , 草 发 生 重 , 达 1 杂 高 1个 种 , 属 8个 分 科 . 均 每 平 有 杂 草 1 8株 ; 洼 积 水 田有 利 水 生 0 低 性 杂草 发生 . 利 低 层 杂 草 生 长 , 草 仅 8种 . 均 不 杂 平 每 有 杂草 9株 ; 常灌 水 田块 . 正 杂草 8种 , 平均 每 有杂草 2 . 9 6株 , 害 轻 。故 水 稻 前 期 在 搞 好 化 草 除 基础 上 , 坚持 浅 水 促 早 发 . 有 抑 制 杂 草 作 用 ( 兼 见

水稻田杂草危害及化学防除研究

水稻田杂草危害及化学防除研究

水稻田杂草危害及化学防除研究作者:李颖纪明山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5期杂草是水稻田可持续为害的有害生物,我国每年发生面积达3亿亩左右。

本文综述我国水稻田杂草危害现状,及应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现状。

1.1 水稻田杂草的危害现状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使我国位居世界上水稻消耗国首位。

目前,水稻田常发生的杂草主要为禾本科、雨久花科、泽泻科、莎草科、菊科等。

其中雨久花、稻稗和野慈姑已经成为水稻田恶性杂草的主要种群,其中稗草对水稻田产量的影响高达60%。

1.2 水稻田杂草的危害特点杂草的主要特点为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再生能力强可在不同的时段出苗、生长旺盛可抑制主要栽培作物的生长和传播能力强。

水稻田杂草不仅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还通过传播病虫草害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最终威胁人类自身安全。

2.1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目前,常用的除草方法仍为人工锄草和化学防除两种。

前者既可锄去不同科属的杂草,又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但锄草周期耗时较长,劳动转化率低;后者较前者省时省力,对杂草去除效果明显,性价比高,但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易产生抗药性,且在田间施用除草剂时,容易发生药剂漂移产生药害,一些长残留除草剂在施用后还容易对下茬作物产生影响。

截至目前,我国境内已成功登记的水稻田除草剂有1095个产品,其中包括602个单剂产品,总涉及46个除草剂品种。

其中主要的单剂产品包括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约占水稻田除草剂的1/4。

目前除草剂登记的剂型主要为可湿性粉剂和乳油,其数量分别为601个和252个,占总产品数量的77.9%,但是先进剂型产品如大粒剂和微囊剂在我国登记的产品仅有5个。

2.2 水稻田常用除草剂2.2.1 五氟磺草胺传导型除草剂,在施用后其易被杂草地上植株和地下根部吸收,经木质部/韧皮部传导至分生组织,为乙酰乳酸合成酶合成抑制剂,以此抑制植株生长,最后死亡。

夏熟作物杂草发生及治理技术

夏熟作物杂草发生及治理技术

夏熟作物杂草发生及治理技术上海农业科技2004—1夏熟作物杂草发生及治理技术沈旦军王敏周建平蒋杏华周益民(江苏省宜兴市农林局植保植检站214206) 历年来夏熟作物草害是直接影响各种作物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一大障碍,虽在生产中通过化学除草的措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夏熟作物草害的威胁仍然严重,超量的化学药剂施用带来了产品品质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为此研究夏熟作物杂草发生及治理技术是今后确保农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议题.l夏熟作物杂草的发生1.1杂草发生及危害今年夏熟作物草害仍达大发生,其发生特点是出草早,自然发生量大.去年秋播后,雨水偏多,使麦田,油菜田出草提前,出草高峰较常年提前5~l0天;田间自然发生量大,据冬前调查,麦田一般杂草自然密度10002000株/m2,油菜田1500~3000株/m.全市小麦面积13.8万亩,冬前化除l6.56万亩次,春季补除1.2万亩,盖草灭草9.66万亩;油菜面积25.92万亩,化除27.48万亩次.通过冬前大面积化学除草,防除效果一般可达90%以上,基本控制草害,但仍有5~10%的田块弃管,失管,草害严重,这些重草田产量损失达l0~30%,草荒田甚至达50%或失收.1.2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多年来通过草害调查,初步摸清本市夏熟作物杂草发生种类.据统计,全市麦田杂草有27种,分属l5个科,发生频率最高的禾本科杂草有罔草,13本看麦娘,早熟禾,分别为97.6%,88.1%,38.1%,阔叶杂草以稻槎菜为主,为85.71%,其次是牛繁缕,碎米荠,大巢菜,猪殃殃,野老鹳草,局部地区危害严重的有多头苦荬.油菜田杂草共有l6科27种,其中以禾本科为主,优势种杂草共有罔草,13本看麦娘,早熟禾3种,发生频率分别为86.1%, 77.7%,64.9%;阔叶杂草有稻馐菜,牛繁缕,发生频率分别为86.1%,77.78%,其次是鼠鞠草,鼠掌老鹤草,雀舌草,小飞蓬,碎米荠,多头苦荬,泥湖菜,野胡萝卜,猪殃殃等,草种发生面也比较广.1.3杂草种群变化的因子近年夏熟作物的杂草群落发生了很大变化,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禾本科杂草由13本看麦娘占绝对优势种群,变为罔草,13本看麦娘,早熟禾并重;阔叶杂草则在原有猪殃殃,大巢菜,牛繁缕为优势种群的同时,稻槎菜,雀舌草,野老鹳草,鼠鞠草等迅速上升.杂草种群变化主要原因一是耕作制度变化,如稻茬免耕直播;二是种子中夹带草籽而传播;三是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或二种除草剂,使某些草种产生了耐药性或抗药性, 由原来的次要草种上升为优势种.就我市而言,麦田90年代前绿麦隆大量应用,造成13本看麦娘为主要优势种.90年代开始绿黄隆大面积应用,导致罔草上升,取代13本看麦娘, 控制了猪殃殃,而稻槎菜的发生数量上升;油菜田又由于长期单一施用稳杀得,禾草克等除草剂,使早熟禾产生耐药性, 迅速蔓延,成为优势种之一.1.4草害发生加重的其他因素90年代以来,不变的栽培制度,田间耕作粗放,土壤板结,管理水平滞后等原因有利于杂草的发生与蔓延;又偏重药剂防治而忽视综合防治,导致一88一田间草相恶性演变;同时沟渠,埂边杂草丛生,一些杂草向田间蔓延,也是造成杂草加重的重要原因.1.5加强科研和新农药示范推广20022003年度,主要开展了特草净防除麦田杂草和快捕净防除油菜田杂草示范试验,均取得较好效果.特草净具有杀草谱广,单双子叶杂草兼除,使用适期宽(11月下旬~l2月底均可使用),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快捕净具有对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好(尤其对早熟禾的防效),安全性高等特点.通过两年试验示范,明确了两药的应用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夏熟作物杂草治理技术2.1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农业防治2.1.1加强统一规划,注意连片种植,全面实施轮作换茬.今后各地要抓住机遇,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切实帮助群众做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主动实施轮作换茬,把早熟禾和阔叶杂草严重的田块改种小麦,后茬为旱作经济作物的改种油菜,避免因施用磺胺脲类除草剂而造成的药害.另外注意有利植保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把轮作换茬工作抓紧抓好抓细.2.1.2净化田园环境.各地要在清理田外三沟的同时,切实解决田间道路和田间杂草清除.具体防除方法,采用人工与化除相结合,对游草丛生地段应选用精稳杀得,盖草能等高浓度,高剂量处理,亩用量不少于150ml,其他杂草可选用10%草甘膦水剂亩用量10001500ml或4l%农达水剂亩用量200~300ml.2.1.3提高盖草灭草质量,注重实效.多年实践证明,盖草灭草不仅可有效控制杂草,且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地力,还能保温,保墒,促进播后早出苗,出齐苗.各地要充分利用机收面积大,草源丰富的优势,在移栽油菜田,小麦田全面推广盖草灭草技术.方法是油菜田亩用稻草250kg,在移栽时将稻草均匀盖于行间;小麦田亩用稻草150kg,均匀覆盖于全田,盖草后结合开沟全面覆土,力求均匀周到,提高灭草效果.2.2合理采用化学除草,保护田间生态环境2.2.1大力推广应用播前灭茬.在小麦,油菜播(栽)前l~2天,对稻板底面草害严重的田块,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或农达等进行喷雾处理.2.2.2麦田化学除草.我市麦田化学除草的主要配方:(1)亩用45%特草净可湿性粉剂100g,该药具有除草效果好,单双子叶杂草兼除等优点;(2)用于防除以早熟禾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可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g;(3)对草龄大,草情严重的田块,可选用异丙隆,骠马混用;(4)对阔叶杂草严重的田块,可在早春亩用20%施它隆乳油40~50ml兑水防除.冬前用药时间掌握在杂草3叶期前,以l1月中下旬用药最佳,最迟不超过l2月初.(下转第18页)收稿日期:2003—9—22上海农业科技2004—1会接力式地传播到几千个原子距离之远.由于天然水有此特性,从而具有较大粘度.因为水中氢键的断裂需要能量,所以天然水在生物体中的生物化学作用会受到不利影响.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由一层极精致的外膜把它与周围液体分开.细胞膜上有许多小孔,细胞通过它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膜上的孔并不大,一般较小的水分子和有机分子可通过,但令人惊奇的是,许多更小的无机离子却难以自由通过.原来,这些无机离子如K,Na,Ca等在水中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依它的带电性在周围包裹着一个很厚的有序水层,正因为它的存在,这些离子无法正常通过. 不过,这有序水层是通过氢键联结起来的,一旦有足够的能量,自由氢质子就会迅速破坏这有序的水层,露出离子的本来面目,从而使离子能穿膜通过.3水的活化与植物生长目前国外许多国家提出了活水的概念,是天然水采用电,磁切割等方法生成活化水.天然水中的缔合水分子氢键经反复切割,被形成小分子团和单个水分子,从而改变了天然水结构,成为分散的水,同时电子云层也被切割异化,使水中富含0lH和H离子,恢复其活性.目前已知水分子束愈小,则对细胞的渗透性愈高,因此养分容易进入细胞内,提高功能,促进新陈代谢.3.1活化水用于种子萌发,可明显提高呼吸强度20--70%, 使种子发芽率提高5~10%,且发芽快,根长,根毛发达,胚轴延伸快,不易烂根,可与激素媲美(见图1).图1维生种苗公司使用活水的西瓜苗3.2活化水用于玫瑰切花生产可增加采花量.据介绍用活水浇灌玫瑰由原来每株采收6支,增加到7支,品质没下降.3.3活化水可明显促进植物生长.活化水用于蔬菜,水果浇灌,平均增产30%左右,并提早收获5~7天(见图2).3.4经检测,使用活化水的蔬菜中Vc含量提高22%,总糖含量提高2.9%,蔬菜的品质明显提高.3.5使用活化水不仅可使作物增产,还可减少用水2O%. 3.6用于喷施农药,可提高农药渗透性,增加药效.3.7改良盐碱土.由于活化水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用于浇灌盐碱土,有良好的洗盐作用.16014012010080604020图3IOREX活水器IOREX活水器,适用于各种温室,豆芽工厂,蘑菇生产厂,花卉栽培场以及其他农作物的栽培,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及快速生长,有效提高抗逆性,能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5应用前景活化水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效果显着,与传统化学药剂的方式完全不同,是安全可靠的无公害物理方式,对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品质,减少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激素等药剂的使用,减轻农业污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新材料的应用使这一技术有稳定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上接第88页)2.2.3油菜田化学除草.2.2.3.1土壤处理.在油菜播前或移栽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ml或72%都尔乳油150ml兑水喷雾,能有效控制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2.2.3.2茎叶处理.(1)以早熟禾为主的禾本科杂草防除,可选用快捕净,掌握在冬前杂草2--3叶期亩用10%快捕净乳一18一油40--45ml兑水喷雾.(2)以日本看麦娘,罔草为主的油菜田,可按每亩用5%精喹禾灵(精禾草克)乳油60~80ml.防除禾本科杂草的用药时间掌握在l2月上旬,即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为宜.(3)对阔叶杂草为主的油菜田,可按每亩用30% 好实多悬浮剂50~60ml(或5O%高特克30m1)于直播油菜6 ~8叶期,移栽油菜返青后兑水进行喷雾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i降雨 量 。 3 7 mr l
比市 下 l 型喷 雾器防效分 别高 2 .%、 5 5 6 3 6 9 9 1 .%、 .%。以上 结果说 明用静 电喷雾器 施药药液分布性好 , 有利于农药药效 的发挥 ,杀虫效果 显著 ,且速 效性 非常好 。
表 1 3 B - D 静 电喷雾 器施药对甘 蓝菜青 虫的防治效 果 WJ1 Z 6
1 5 调查方法 .
每小区采用 5 点取样方法 , 点固定调 查 5 , 每 株 用药前调 查 菜青虫虫卵基数 , 用药后 4d( 月 1 6 1日) 6 d( 月 1 、 6 3日) 分别调查菜青虫药后残虫数 , 计算虫 口减退率 与校 正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 1 看出:3 J 6 Z多功能静 电喷雾器用 于防 可 WB 一1 D 治甘蓝 菜青虫具 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各处理 区防效均明显优
近年来 ,宜兴市水稻生产 围绕高产 优质 、省工节本 、 提 高效益 的总 目标 , 选用 了高产优 质水稻 名特 优品种 , 大面积 推广 应用 了机插 秧和小 苗直栽 ,进 一步扩 大 了秸 秆还 田面
移栽 田 l0 0 株/ 。全市直播稻 田 ( 0 ~2 0 m: 包括旱直播 、 水直 播 )化 除面积 2 3 万 h 次、小苗 田化 除面积 24 .7 m .3万h m
生量大 。据 田间系统调查 , 直播 田 ( 包括旱 直播 、 水直播 ) 一 般杂草 自然 密度 为 5 0 0 0 ~1 0 0株 / ,小苗 田 ( m 包括机插 田、抛秧 田、肥床旱育移栽 田)20~3 0 / ,常规单晚 0 0 株 m!
收稿 日期 :2 1 -1 ~ 5 0 0 2 0
生频率最 高的禾本科 杂草为千 金子 、 稗草 、 马唐 、 游草 , 分
别为 9 .%、8 %、8 .%、1 .%;阔叶杂草 以鸭舌草、 57 83 54 95
含萌 、野荸荠为主 ,分别为 9 .%、 5 4 3 5 6 .%、l .%, 3 5 其次是 佰上菜 、节节菜 、瓜皮草 、丁香蓼 、锂肠 、球花碱草 、 女菀 、
积 。随水稻栽 培措施不断改革 , 田问杂草 优势种和优势种组
成 的群 落发生 了明显变 化 , 草害对水 稻产量的影响仍 比较严
重, 同时施用超量化学药剂给 稻米品质和环境 带来诸多 负面 影响 。为此 , 认真总结稻 田杂草发生 演变规律 , 并在此基础 上配套综合 防治技术 , 以确保粮 食安全与环境 协调 发展。
次、 常规 单晚移栽 田化 除面积 0 7 m。 . 万h 次。通过大面积化 学除草 , 除效果 一般可达 9%以上 , 防 0 基本上控制 了杂草为 害 ,但仍有 l %左右的 田块 弃管 、失管 ,草害发生严重 ,这
些重草 害 田产量损 失达 1%~3%,甚者达 5%以上 。 0 0 0
上海农业科 技
2 1一 0 l5
2 1 年宜兴 市稻 田杂草发生演 变与综合治理研究 00
花立 莲 花 利明 ( 江苏省 宜兴市徐 舍镇 农 业服 务 中心 244 ) 12 1 ( 苏省 宜兴 市农林 局 24 0 ) 江 12 0 邵静 娟 邹 燕敏
摘 要 : 近年 宜 兴 市 水 稻 栽 培 措 施 不断 改 革 ,致 使 田 间杂 草 种群 群 落 发 生 明 显 变化 ,超 量 化学 药 剂 的施 用给 稻 米 品质 和 环 境 带 来 诸 多 负 面 影 响 。 通 过调 查 水 稻 田杂 草 发 生 演 变 规律 ,研 究 了农 业 防 除 措施 , 经大面 积 应用 ,根据 不 同类 型 田块 合理 施 用 化 学 除 草 剂 后 ,防 除 效果 达 9 o% 以上 。 关键 词 : 稻 田 ;杂 草 发 生 情 况 ;综 合 治 理 技 术
水莎草 、鸭跖草 ( 水竹 叶草 )等 , 发生 面积 也比较广。小苗 机插 田和 常规单晚移栽 田杂草有 9 个科 l 种, 中水稻前期 3 其
杂草有 9 个科 1 种 , O 发生 优势种杂草有稗 草 、 千金子、 水莎
草 、丁香蓼 、鸭舌草 、鸭跖草 、节节菜 、锂肠 、佰上 菜、瓜 皮草 ,以稗草 、千金子 、鸭舌 草为主的杂草 发生面积达 8% 0
4d 处理 () () () 6 , 1 、 2 、 3 对
菜青 虫的防治效果分 别高 达 9 .%、8 .%和 8 .%,比市 O5 48 55 下 1 型喷雾器 防效分别高 2 .%、 O 5 2 .%。药后 6 d 6 6 2 2 .%、 12 各处理区的 防效均有 所下 降 , 3 但 WBJ 6 静 电喷雾 器三 一1DZ
处理对 菜青虫的防效仍 分别高达 9 .%、7 .%和 6 .%, 28 84 92
维盐 2 . 3 1mL对水 3 g 3 静 电喷雾器喷 雾 , 6 5 k ;( ) 每6 7 m
用 甲维 盐 1 . mL对水 2 g 4 65 5k ;()手动喷雾器 喷雾 ,每
6 7m 甲维盐 3 6 用 3 mL对水 5 g;( )空 白对 照 每小 0k 5 区面积 6 n ,随机 区组排列 ,重复 3次。于 2 1 6 7 3I 0 0年 月 日用药 , 用药 时菜青虫处于二 代卵孵 高峰期 。用药后 2 d 遇
1 稻 田杂草发生情况
12 田间主要 杂草种类 .
通过2 1年杂草调查 , 00 初步摸清 了宜兴市水稻 田杂草发
生种类 。据统计 , 全市直播 田杂草有 1 种 , 7 分属 1 个科 , 2 发
2 1 年水稻 田草害仍 达 中等偏 重到大发 生程 度 , 00 其发生
特点:( )出草 迟。夏种 以后 , 1 雨水偏少 ( 月降雨量 为6 . 6 8 8 mm) 直播 田、 , 小苗机插 田、 肥床旱 育移栽 田和 常规单晚 移栽 田出草 高峰时间 比常 年推迟 3 ~5 d;( )田间自然 发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