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内胶质瘤的MRI诊断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像诊断.脑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李彩霞大脑胶质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进而延误治疗,在病理学中,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瘤样生长,维持原有解剖结构完整性为,胶质瘤发病原不!为为大脑胶质细胞系统发出现异常,脑内出现弥漫性原始神经胶质细胞。
本次研究对脑 胶质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MRI)诊断以进研究,旨在脑胶质瘤诊断,现报告下。
1资料与方法1.1: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胶质瘤患者共40作为研究,性21,女性19例;年龄21~55岁,(36±5)岁。
患者临床主要发症状为神经、以,单无力同时在、维迟钝、、以及视力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扫描检查,使用型号为飞利浦1.5T 3.0T型磁共,为5 mm,层厚设置为8~10mm。
采用者自旋回波,造影剂为轧喷替酸萄甲胺(GD-DTPA),剂量为1.5-2.0 mmol/kg,于患者手肘静脉在1min内完成团注,完成后进行,中用多个横轴位矢状位,增强中使用T1WI加权像冠状位、矢状位以及轴位,根据T[W1、T2W1以增强T1W1图定瘤区、瘤周围区以瘤周围坏死区,以为正照组,影表现与出血量之关系进,统计大量出血、少量出血MRI信,记录胶质瘤信改变情况,最后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0)脑肿瘤类标准以MRI诊断结果肿瘤病理类型进类。
1.3观察指标:患者MRI表现、肿瘤出血信情况,统计病理类型。
2结果2.1不同病理类型以及位置分布情况:MRI中,大部分患者病变区域呈现为弥漫性斑片状信号,在T2FLAIR以T2W1中表现为高信,在T1W1中表现为信以及低信号&在入组脑肿瘤分类中,变性星形细胞瘤17例,占42%,其余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
胶质瘤布在额DOI:10.11655/zgywylc2020.24.009作者单位:041000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核磁室叶14例,占35%;颖叶8例,占20%;额顶叶6例,占15%;枕叶2例,占5%;4例,占10%;丘脑2例,占5%;脑室2例,占5%;四脑室2例,占5%&2.2不同病理型在MRI中信布情况: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7例,在T1W1中表现为信,在T2W1中表现为高信,在瘤周在肿,在增强中,为明显不状团块状强化。
脑室内肿瘤的MRI诊断

二、室管膜瘤
幕下占60%;四脑室好发(90%) 幕上占40%;侧脑室三角区(75%)
三脑室内 (15%)
室管膜瘤的影像学
平扫:CT 呈等/低密度; MR为T1WI等或低信 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 肿瘤内可见囊变、钙化,出血少见。 增强:多呈轻度到中度强化,常可见不均匀强化
室管膜瘤
第四脑室内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29岁
M/6,颅内压增高症状
右侧脑室内室管膜瘤
右额脑室外室管膜瘤
三、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之间的过渡形式 室管膜瘤的一种亚型 室管膜下的成巢细胞及周围丰富的细密胶 质纤维基质组成的结节状肿瘤
三、室管膜下瘤
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 40~60岁好发 大多无症状,晚期致梗阻性脑积水 部位:好发于双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延髓下 部者可突入四脑室
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淋巴瘤、 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转移瘤
室
区 三角区 脑膜瘤
后角及 下角区
偶发生脑膜瘤
成人脑室肿瘤(2)
部位
常 见肿瘤
高度恶性胶质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 孟氏孔区
细胞瘤伴结节硬化、中枢神经细胞瘤
胶样囊肿、脑膜瘤、动脉瘤、胶质瘤、 第三脑室区 外来肿瘤突入如垂体瘤、生殖细胞瘤、
六、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内肿瘤0.3%~0.7%,占成人脑内肿瘤0.5%~ 0.6%,儿童颅内肿瘤的2-5% 年龄好发于10岁之内的儿童,<5岁占50~86% 20%的儿童CPP可恶变成脉络层乳头状癌
CPP的发病部位
发生部位与正常脑室内脉络丛分布成正比,侧脑 室三角区+四脑室占90%
同一患者静脉出血性血肿和动脉出血性血肿的MRI信号表现 亦不相同
对于同一患者的同一颅内血肿,用不同磁场强度(如0.5T3.0T)的磁共振装置检查,其MRI信号表现亦不相同
脑肿瘤的MRI诊断

MRI表现:
❖ 星形细胞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呈混杂信 号,内可见囊变、坏死、出血和钙化等信号改变。 出血坏死低度星形细胞瘤少见,而高度星形细胞 瘤多见。钙化显示不如CT敏感。MRI显示脑水肿 和占位效应较CT敏感、准确。瘤体可跨越胼胝 体向对侧生长,也可沿脑室室管膜种植性转移。
CT表现:
❖ 平扫:鞍内占位,向上向下生长,多为 等密度,少部分可出血,蝶鞍扩大,鞍 底下凹变薄,侵蚀或破坏。
❖ 增强扫描:肿瘤中度以上强化。 ❖ 微腺瘤表现垂体内圆形或不规则小的低
密度区,鞍隔隆起,垂体柄偏移,增强 扫描垂体内低密度区更明显。
MRI表现:
❖ 肿瘤形态: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垂体高度增加(通常 ﹥9mm),局部向上或向下膨隆,多数表现为圆形低 信号灶,垂体漏斗部或垂体柄向一侧偏移。垂体大腺 瘤表现为鞍内和鞍上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脑内髓母细胞瘤,脑外SPNET)
六、血管性肿瘤:
❖ 1.成血管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血管 母细胞瘤)
❖ 2.动脉瘤 ❖ 3.海绵状血管瘤 ❖ 4.畸形细胞肉瘤
七、含脂类肿瘤:
❖ 1.胆脂瘤(表皮样囊肿) ❖ 2.脂肪瘤
❖八、恶性淋巴瘤 ❖九、颅咽管瘤 ❖十、脉络丛乳头状瘤
十一、骨肿瘤
❖ 1.脊索瘤(斜坡) ❖ 2.骨瘤、骨软骨瘤、软骨肉
❖ 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后脑膜瘤呈明显均匀强化, 如果与瘤体相连的脑膜强化,呈鼠尾状或线状, 称脑膜尾征。
T1WI
T2WI
+C --C
脑肿瘤MRI的诊断要点

脑肿瘤MRI的诊断要点近些年来,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关注。
由于MRI显示了一些CT未能显示的肿瘤,因此普遍认为它比CT敏感。
MRI较满意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它比CT更有效地反映了肿瘤的本质,尤其是它具有的三维成像特点,为了手术方案的拟订、放射计划的确定以及立体针吸活检的入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1 肿瘤的部位区分脑内抑或脑外肿瘤是行MRI检查的第一步,脑外肿瘤常呈现以下表现①肿瘤有一宽基底部,紧贴于颅骨内面;②肿瘤邻近蛛网膜下腔(脑池)增高,或在脑池、脑沟内有异常信号;③邻近脑白质受挤压且向脑室方向移位;④肿瘤的脑室缘附近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系脑池或脑沟向脑室方向移位所致。
此外,脑外肿瘤可以呈现“假包膜”征象,但并非脑外肿瘤所特有,部分脑内肿瘤亦有此征象。
通常,邻近颅骨有变化以脑外肿瘤为多见。
2 肿瘤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构成了这部分肿瘤信号变化的共同特征。
尽管个别肿瘤T1和T2时间延长程度尚不足以作肿瘤定性诊断。
有一些肿瘤由于含有一些较特殊的结构,其MRI信号强度不同于绝大多数肿瘤。
在T1加权图像上,它们可整体或部分地呈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胶样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错构瘤、出血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转移等;在T2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如脑膜瘤(70%)、结肠癌或前列腺癌脑转移、少突神经胶质瘤(30%)、淋巴瘤(10%~15%)及成人髓母细胞瘤等。
虽然单靠信号强度特征仍不能很正确地对上术肿瘤作定性诊断,但它们毕竟与上述大多数肿瘤的信号强度不同,如辅以正确的定位,可望大体上得到定性诊断。
3 肿瘤的边缘信号强度均匀的肿瘤往往边缘光整,如脑膜瘤、垂体瘤;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肿瘤如边缘不清楚、不规则,常常提示肿瘤对周围组织有浸润,如恶性胶质瘤。
有的肿瘤在异常对比增强时边缘较清晰,但平扫时边缘模糊,若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平扫肿瘤边缘所见较接近肿瘤病理所见。
临床分析解读脑肿瘤患者的脑磁共振成像报告

临床分析解读脑肿瘤患者的脑磁共振成像报告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
它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高清晰度的人体内部图像。
在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中,脑磁共振成像报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脑磁共振成像报告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诊断结果。
一、脑磁共振成像报告的基本结构脑磁共振成像报告一般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患者信息、检查目的、技术参数及方法、主要影像所见、印象与建议等。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1. 患者信息患者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 检查目的检查目的部分简要介绍了进行脑磁共振成像的原因和目的。
例如,如果患者之前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目的可能是为了排除脑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3. 技术参数及方法技术参数及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所使用的设备型号、磁场强度、扫描序列(如T1加权、T2加权、增强扫描等)以及扫描时间等。
这些参数对于医生评估图像质量和找出病灶非常重要。
4. 主要影像所见主要影像所见是报告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描述了脑磁共振成像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或病理改变。
在脑肿瘤患者中,主要影像所见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病灶位置:描述肿瘤在脑部的具体位置,如颞叶、额叶等。
(2)形态特征:描述肿瘤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如圆形、椭圆形等。
(3)信号强度变化:描述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在不同序列中的信号表现,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等。
(4)病灶边界:描述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情况,如清晰、模糊等。
(5)囊变、出血等特征:描述肿瘤内部的囊变、出血等附加病理特征。
主要影像所见部分需要详细、准确地描述肿瘤的形态和特征,并结合其他序列图像进行分析。
5. 印象与建议印象与建议部分对脑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临床诊断和治疗建议。
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

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
王建辉;李晓新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2010(026)005
【摘要】@@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 G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胶质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以性格改变、精神异常、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偏瘫为主.
【总页数】2页(P988-989)
【作者】王建辉;李晓新
【作者单位】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磁共振室,辽宁,营口,115007;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磁共振室,辽宁,营口,11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R739
【相关文献】
1.大脑胶质瘤病的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分析 [J], 杨耀华
2.浅析脑胶质瘤病的MRI征象和临床表现 [J], 邵文尚;梁志坚
3.MRI和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J], 刘凯;麻增林
4.MRI及MRS在大脑胶质瘤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J], 张卫平;尹光平
5.MRI灌注和波谱成像对大脑胶质瘤病分型的价值 [J], 吴善良;段崇锋;牛蕾;胡效坤;隋庆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l形态:肿瘤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边 缘呈绳索状。此为CNC的一个较为特征性 的影像学表现。
l边界:肿瘤边界清晰,一般不侵入脑实质。
(七)转移瘤
转移瘤可发生于侧脑室任何部位,完 全位于侧脑室内或部分位于脑室, 部分 位于侧脑室壁脑实质。T1WI多呈稍低或 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 匀显著强化,中心有坏死时也可呈环形强 化。
“右侧侧脑室肿物”: 转移性中低分化腺癌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考虑来源于肺。
四、侧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室管膜下瘤 T1WI示肿瘤靠近室间孔,呈稍低信号, T2WI肿瘤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内部分轻度强化
(四)脉络丛乳头状瘤
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绝大多数出现 在5 岁以下儿童,。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 也可位于侧脑室体部。
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多呈高 信号,少数可接近于等信号,肿瘤常呈圆形 或类圆形,边缘常为颗粒状、凹凸不平或 分叶状是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一个特点。肿 瘤边界清楚,可因肿瘤分泌大量脑脊液而 表现为脑积水。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稍不均 匀显著强化。
侧脑室肿瘤可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前角、体部及室间孔附近。而肿瘤较大时 更主要的是与脑实质的肿瘤相鉴别。
(一)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的肿瘤:
l侧脑室脑膜瘤:中年人多见, T1WI呈稍 低或等信号, 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信号 比较均匀,多呈显著均匀强化。
l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脉络丛乳头状瘤表面常呈颗粒状,此类肿 瘤分泌较多脑脊液,并存交通性脑积水, 是其特点。
侧脑室肿瘤的MRI 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CT、MRI诊断PPT

脑室脑膜瘤
• 侧脑室三角区多见 • 常见于中年人 • CT平扫等或稍高密度,可有钙化 • MRT1等或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 • 显著均质强化
室管 膜 瘤
• 起源于室管膜细胞,主要见于脑室系统, 约半数发生在四脑室
• 2个高峰龄,5岁前和40岁左右 • 多属良性肿瘤
室管 膜 瘤
• CT平扫稍高密度或等密度 • 钙化发生率约50% • MRT1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高信号 • 轻度不均质强化
脉络膜丛乳头状瘤
• 起源于脉络膜丛上皮 • 成人常见于四脑室,儿童常见于侧脑室
三角区,以四脑室最常见。
脉络膜丛乳头状瘤
• 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 MRT1等或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 • 因囊变坏死钙化密度信号常不均质 • 境界清楚,常见轻度分叶 • 显著均质或不均质强化 • 脑脊液分泌过多,脑室扩大
脑室内肿瘤CT、MR诊断
脑室内肿瘤
• 髓母细胞瘤 • 脉络膜丛乳头状瘤 • 脑室脑膜瘤 •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 主要见于15岁前,4~8岁最常见 • 常发生在小,发展快
髓母细胞瘤
• CT平扫稍高或等密度 • 钙化15%,囊变10% • MR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 • 均质显著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m.ee d mo e u n yoc  ̄ di e tclrb d ,w i ld l batmaf q e t c u e or e tce 3 S me p n y maf q e t c u e vnr ua o y hl ne ul ls r l n i e o o r un yo c  ̄ di fut vnr l;( )o e l n h i
维普资讯
临 床 放 射学 杂 志 2 0 0 6年 第 2 5卷 第 l O期
・
脑 室 内胶 质 瘤 的 MR 诊 断 I
彭 旭 红 ,张 雪 林 ,吴 元 魁 ,许 鹏 军
【 要】 目的 摘
分析脑室 内胶质瘤的 MR 特 点 . I 提高诊 断准确性 。 资料 与方法
经 手术 病理 证实 的脑 室 内胶 质
瘤 2 9例 , 中 2 其 0例 位 于 侧 脑 室 . 位 于三 脑 室 . 2例 7例 位 于 四 脑 室 。2 9例 均 行 MR平 扫及 增 强 扫 描 。 结 果 ( ) 1 大
多 数 脑 室 内胶 质 瘤 如室 管膜 瘤 、 形 细胞 瘤 、 络 丛 乳 头 状 瘤 等 具 有 特 征 性 的 MR 表 现 ; 2 部 分 肿 瘤 具 有 其 好 发 星 脉 I () 部位 , 如脉 络 丛 乳 头 状 瘤 好 发 于 侧 脑 室 三 角 区 , 管 膜 瘤 好 发 于 侧脑 室 体 部 , 母 细 胞 瘤 好 发 于 四 脑 室 区 ; 3 某 些 室 髓 () 肿 瘤 具 有 年 龄 和 性 别 特 征 , 星 形 细 胞 瘤 患 者 年 龄 均 < 0岁 , 络 丛 乳 头 状 瘤 患 者 年 龄 均 >5 如 3 脉 0岁 , 管 膜 瘤 女 性 占 室 6 .7 。 结 论 脑 室 内胶 质 瘤 有 比 较 特 征 性 的 M I 现 , 合 患 者 l 和 发 病 年 龄 、 别 、 位 等 特 点 , 进 一 66% R 表 结 临床 性 部 可 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
a d 2 c s swee i h hr e til a d 7 c s swee i h o rh v nrce.Au c s swee p rom e t r n o tc n n a r n t et i v nrce. n a r n t efu t e til e d e a e r efr d wih p e a d p s o —
a nd e h ds 2 a e ft e g i M t o 9 c s so h l oma i e t c e r v d b a h l g r e iwe n v n r l s p o e y p t o o y we e r v e d.2 a e r n t e lt r e ti l s, i 0 c s s we e i h a e a v nr c e l
t s MRIsa s Reut ( ) s gima u h a p n y m ,at ctma h rispeu a io .h d c aa tr t r t a cn sl s 1 Mot l o ssc see d mo a sr y o o ,c ood lx sp pl ma a hrce sc l i i MR p e a cs 2 P r o egima a p c clct n h ri lx sp pl maf q e t c urd i e t clra i Ia p a n e ;( ) at ft l r h o shd se i o ai .C oodpeu a io e u nl oc re n vnr ua t — i f o l r y i r
g i ma d s e i c p te t s a e a d g n e .t e c o o d p e u a il ma c u d a v 0y,wh l h to y o s cc r e lo s ha p c f a i n ’ g n e d r h h r i l x s p p l i o s o c  ̄e bo e 5 ie t e a r c t ma o u r d s
【 关键词 】 脑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胶质瘤 脑肿瘤 磁共振 成像
M RI Di g o i fG l m a i n rce a n sso i o n Ve t ils
P ENG Xu o g,ZHANG ei W U a k i e 1 hn Xu l n, Yu n u , ta . De at n fRa ilg p rme to d oo y, Na fn s i l S uh r e ia iest n a g Ho p t , o t e n M d c lUnv riy, a Ga gh u,Gu n d n o i c 05 5,P .R .Ch n n zo a g o g Prvn e 51 1 ia
【 b t c】 0bet e T nl ete I n ig o i ai v n i e i o e poed g ot cuay A s at r jci oaa z dns f l m et c s n r r o m rv i n scac rc .Maeil v y h MR f i go n r l d ti a i tr 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