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1H基本概念
5W1H

苏州崇扬电子有限公司
What:(目的)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 When:(
Who:(How:((1)
出现问题,How :①是否了解做这件事的方法?②是否有相关的文件提供指导?③方法合适
吗?④作业者对这种方法了解吗?⑤怎样使他们了解?⑥怎样做是最好的?
(2)改善工作质量中的5W1H 应用:面对问题的发生,面对疑难的课题,我们除了可以应用4M1E 来处理外,5W1H 仍可以帮助我们来进行处理,这里的处理方法,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多提一些正面或反面的问题,顺着问题便可以得到答案:
Why:为什么要如此做?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做?为什么一定在这个时候做?为什么要由他做?…… What:哪些部分做得不够?哪些部分不必要做?应该要做哪些事?做这些事和要达到的
When:Where:
Who: How:3.体的5W1H 体现,资料相应的失去应有的价值,并对工作不利.。
5W1H分析法(FiveWsandoneH)

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FiveWs and o ne H)也称六何分析法)什么是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也称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 HERE)、时间(W HEN)、人员(WH O)、方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具体见下表:表:5W1H分析法对象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现在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场所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时间和程序例如现在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人员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手段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现在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5W1H分析法分析的四种技巧取消就是看现场能不能排除某道工序,如果可以就取消这道工序。
合并就是看能不能把几道工序合并,尤其在流水线生产上合并的技巧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并提高效率。
改变如上所述,改变一下顺序,改变一下工艺就能提高效率。
简化将复杂的工艺变得简单一点,也能提高效率。
5W1H定义

引论:1.“5W/1H”是一种定律,是一种原理,也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工具,广泛运用至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2.“5W/1H”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提高效率和使工作的有效执行。
起源:1.“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5W+1H:5W是指: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哪儿)Who(谁)When(什么时候)1H是指:How(如何)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 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案例运用:1.对职位说明书的分析只有员工对工作职责清楚了,才会对工作愿意负责、敢于负责。
如果企业用5W1H法对员工的职位说明书进行阐述,会使员工的职位说明书更加准确,职责也更加清晰。
* What—工作是什么?* Why—为什么要做该项工作?* Who—工作的责任者是谁?* For whom—工作的服务和汇报对象是谁?* Where—工作的地点在哪里?* When—工作的时间期限?* How—完成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2.对问题的分析在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何分析问题,会最终影响问题的处理。
运用5W1H法分析问题,会有助于问题的处理。
* What—什么问题?* Why—为什么会出问题?* Who—谁的问题?谁可以解决问题?* For whom—对谁来说是问题?* Where—在哪里发生的问题?* When—什么时候的问题?* How—怎样或什么程度的问题?类似问题最近出现了多少次?3.对行动计划或方案的分析用5W1H法来建立一套行动计划或方案,计划或方案会非常完整,也便于实施。
5W+1H基本概念

基本简介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主要特点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1、对象(what)——什么事情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现在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点的好不好?2、场所(where)——什么地点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3、时间和程序(when)——什么时候例如现在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4、人员(who)——责任人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5、为什么(Why)——原因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震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6、方式(how)——如何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现在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5W1H分析法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地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5W1H_

5W1H起源:
“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 出的一套传播模式;
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 的“5W+1H”模式。
5W1H简介: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 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 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 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 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这 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 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5W1H案例:
1W----- WHAT,任务的目标是什么? 2W----- WHY,任务的目的是什么? 3W----- WHEN,任务的时间要求怎样? 4W----- WHO, 任务的参与人员有谁? 5W----- WHERE, 任务执行的地点? 1H ----- HOW,我清楚如何做吗?
W-----WHEN,这件事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完成? W----- WHERE, 这件事情在什么地点开展? H ----- HOW,我们怎样来完成事情,我们采用什么方 法来完成?
把5W1H应用于个人求职
Who(我是怎样一个人)?What(我应该做什么工作)? Why(我为什么做这份工作)?Where(我要在怎样 的环境里工作)?How(我应该怎样去工作) ?When(是不是考虑我的职业规划了)?
从任务接受开始:
WHAT 任务的目标明确 ? 完成任务的标准清晰 ?
从任务接受开始:
WHEN 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明确 ? 我估计可以满足这个时间要求 ?
这个时间与谁有关系?
从任务接受开始:
WHEN 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明确 ? 我估计可以满足这个时间要求 ?
1H5W

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
5W+1H:
5W是指:why(为什么)
What(是什么)
Where(在哪儿)
Who(谁)
When(什么时候)
1H是指:How(如何)
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到系统的初步需求。
3) 引入第三、四、五个定律——who、when、where定律: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需求细化阶段,在WHAT定律的基础上,细分系统的用户
需求:分析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阶段可以或必须操作这个功能,结合
前面的what定律,理清系统的流程阶段划分,记录并分析系统功能实现的
细节,在这个阶段就可以产生系统需求的用例图(Use Case),作为下阶段设计
这个问题是问采用流程,流程能否优化?
经过全盘考虑这六个问题,计划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一张纸面上而永远得不到执行。
3.分析消费行为,确定目标市场
1)what:消费者至市场购买何物
→进而规划产品
2)why: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进而了解消费动机
3)who:消费者扮演何种角色
→了解谁是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的依据。
4) 最后,就是1H定律——how定律:
5W1H介绍-1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5W1H介绍
概念描述
5W1H(WWWWW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 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广泛的 应用。 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经过人们的不 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IH”模式。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 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 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地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 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进行书
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1、对象 (What)——什么事情 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 产什么?例如:如果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点的好不好?
2、场所 (Where)——什么地点 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 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3、时间和程序 (When)——什么时候 例如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 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4、人员 (Who)——责任人 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 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5、为什么(Why)——原因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变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 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 6、方式 (How)——如何 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 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5W1H

三、应用范围
改善的提前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全待 于怀疑的态度。因此,怀疑为改善之母,应 非过甚之词。然而怀疑并非仅是笼统的抽象 思维,应该是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而且 是有具体的方向。 5W1H是一种找寻问题之根源及寻求善的系 统化质问工具。如果没有采用系统化的质问 技巧,我们往往会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 地方。
(3)对“工作顺序”(When)的质问:
变更时间的顺序。 将操作发生时刻、时期,耗费时间予以变更,是否可以掌握些 改善的头绪? 为此,宜进行以下之质问: h在何时做的? h为何要在当时做? h改在别的时候做是否更有利? h在何时做最好?何时要完成?需要几天才算合理? 何时最切时宜?将来有何转变?等等。 这一质问的目的是在寻求可能的“合并”,“重组/变更”的 改善方向。
这一质问的主要目的是在删除不必要的动作。 为什么领一枝铅笔也要填单?为什么这么小的事情 要盖机关大印?为什么一张登记表要等两个月?为 什么要重重管制?为什么不让他们自由竟争?为什 么要做?不做有何不可?为什么不用机械来代替人 力? 目的是什么?条件是什么?那一部份工作要做? 重点是什么?什么有关系?卖什么东西最合宜? 规范是什么?功用是什么?等等
六.改善问题时的蚕食策略
面对着一个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困惑于千头万绪之 中,不知从何处先下手进行方好。就如面对着一头 大象,人类与之相比不知小了多少倍,如果站在大 象的面前要您将整头大象一下子吞掉,那当然是不 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将大象先击倒,放在我们的 面前,分年分月分日分段地依照计划一步一步地做, 而不知不觉地终能将整个大象吃掉,这就是所谓蚕 食策略。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小改善,而就不加以理会与重视。 事实上所有的大改善却是由许多的小改善累积而成 的,由小而大也是自然界的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简介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主要特点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1、对象(what)——什么事情
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现在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点的好不好?
2、场所(where)——什么地点
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3、时间和程序(when)——什么时候
例如现在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4、人员(who)——责任人
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5、为什么(Why)——原因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震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
6、方式(how)——如何
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现在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5W1H分析法
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地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分析技巧
取消
就是看现场能不能排除某道工序,如果可以就取消这道工序。
合并
就是看能不能把几道工序合并,尤其在流水线生产上合并的技巧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并提高效率。
改变
如上所述,改变一下顺序,改变一下工艺就能提高效率。
简化
将复杂的工艺变得简单一点,也能提高效率。
无论对何种工作、工序、动作、布局、时间、地点等,都可以运用取消、合并、改变和简化四种技巧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新的人、物、场所结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