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三大守恒,高考化学不再难
化学中三大守恒式资料讲解

化学中三大守恒式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知识点诠释:知识点一: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NH4Cl溶液,NH4+ + H+ = Cl- + 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Na+ + H+ = 2CO32- + HCO3- + OH-NaHCO3溶液:Na+ + H+ = 2CO32- + HCO3- + OH-NaOH溶液:Na3PO4溶液:知识点二: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NH4+ + NH3.H2O = 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Na+ = 2(CO32- + HCO3- + H2CO3)NaHCO3溶液,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知识点三:质子守恒(两种方法)1、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NH4Cl溶液,电荷守恒:NH4+ + H+ = Cl- + OH-物料守恒:NH4+ + NH3.H2O = Cl-质子守恒:H+ = OH- + NH3.H2ONa2CO3溶液,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2、质子守恒就是氢离子守恒,即溶液当中的溶质和溶剂得失氢离子要相等写出下列中的质子守恒NH4Cl溶液:Na2CO3溶液:例题:1、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c(OH-)B.c(Na+)+c(H+)=c(HCO3-)+c(CO32-)+c(OH-)C.c(Na+)+c(H+)=c(HCO3-)+2c(CO32-)+c(OH-)D.c(Na+)=c(HCO3-)+c(CO32-)+c(H2CO3)2、关于Na2CO3溶液,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Na+)>2c(CO32-)B、c(Na+)>c(CO32-)>c(H CO3-)>c(OH—)C、c(Na+)>c(CO32-)>c(OH—)>c(H CO3-)>c(H2CO3)D、c(Na+)+c(H+)=c(OH—)+c(H CO3-) +2c(CO32-)3、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H4+)=c(SO42-)B、c(NH4+)>c(SO42-)C、c(NH4+)<c(SO42-)D、c(OH-)+c(SO42-)=c(H+)+(NH4+)习题:1、(2011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 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 2c(H2CO3-)C. 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D. 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2、(2011广东高考)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 c(Na+)=2c(SO32―)+ c(HSO3―)+ c(H2SO3)C. c(Na+) + c(H+) = 2c(SO32―)+ 2c(HSO3―) + c(OH―)D. 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关系正确的是A. 将等物质的量的KHC2O4和H2C2O4溶于水配成溶液:2c(K+)=c(HC2O4-) +c(H2C2O4)B. ① 0.2mol/L NH4Cl溶液、②0.1mol/L (NH4)2Fe(SO4)2溶液、③0.2mol/LNH4HSO4溶液、④0.1 mol/L (NH4)2CO3溶液中,c(NH4+)大小:③>②>①>④C.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0.15 mol/L HCl等体积混合:c(Cl―)>c(H+)>c(Na+)>c(CH3COO―)>c(OH―)D. 0.1 mol/L 的KHA溶液,其pH=10, c(K+)>c(A2―)>c(HA―)>c(OH―)。
高二的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

高二的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科学,高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其中,化学的守恒定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在高二化学中,有三大守恒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必须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例如,在一次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在反应物的准确称量下,反应结束后测量产物的质量,发现两者的质量相等。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证据。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计算和方程式配平的基础。
只有在满足质量守恒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才能合理进行。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能量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也适用于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例如,放热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吸热反应中,反应过程需要吸收外界热量才能进行。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热化学计算中,我们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的热变化;在火箭推进原理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火箭的工作原理。
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破坏,只能通过转移和转化方式改变。
电荷守恒定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例如,在一个封闭的电路中,如果电流进入一个节点,那么相同大小的电流必然从其他节点流出,保证节点处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广泛。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与化学反应直接相关。
只有在电荷守恒的前提下,电化学反应才能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是高二化学中三大重要的守恒知识点。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一般是指
1、电荷守恒
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电量相对。
例:NaHSO3溶液,
c(Na+)+c(H+)=c(OH-)+c(HSO3-)+2c(CO3 2-)
2、物料守恒
NaHCO3溶液,c(Na+)=c(HCO-)+c(CO3 2-)+c(H2CO3)
3、质子守恒
Na2CO3溶液
c(OH-)=c(H+)+c(HCO3-)+2c(H2CO3)
NaHCO3溶液
c(H+)=c(OH-)+c(CO3 2-)-c(H2CO3)
扩展资料:
例一:在NaHCO3中,如果HCO3-没有电离和水解,那么Na+和HCO3-浓度相等。
现在HCO3-会水解成为H2CO3,电离为CO32-(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3-,就产生一个H2CO3或者CO32-),那么守恒式中把Na+浓度和HCO3-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等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
即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例二:在0.1mol/L的H2S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过程:(均为可逆反应)
H2S=(H+) +(HS-)
(HS-)=(H+)+(S2-)
H2O=(H+)+(OH-)
可得物料守恒式c(S2-)+c(HS-)+c(H2S)==0.1mol/L, (在这里物料守恒就是S 元素守恒--描述出有S元素的离子和分子即可)。
守恒法让化学高考计算快人一步

守恒法让化学高考计算快人一步作者:张永富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第01期高考是知识、能力与技巧的较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时间决定成败.大多数考生不是不会做高考题,而是时间不够,尤其是理综考试,很难完成全卷. “守恒法”解题就是以某种守恒作为依据,寻找某种恒等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同时守恒法的应用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是寻找守恒关系,列代数方程式求未知数.一、质量守恒法: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例1 某固体物质X加热分解2X=Y+2Z+4W,生成物均为气体,现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00 mL,质量为0.51克,则X的摩尔质量约为().A.22.85 g/molB.79.97 g/molC.159.94 g/molD.45.69 g/mol解析 X的摩尔质量是指1 mol X所具有的质量.标准状况下,500 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00 mL÷22400 mL/mol=5/224 mol,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0.51 g÷5/224 mol=22.85 g/mol.若X的物质的量为2 mol,产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为7 mol,质量为7 mol×22.85 g/mol=159.95 g,由质量守恒定律得,2 mol X质量也为159.95 g,所以,X得摩尔质量约为159.95 g÷2 mol≈79.97 g/mol.正确选项为B.二、体积守恒法:其依据是某些化学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例2 将10 g CS2在11.2 L氧气中充分反应,恢复到原状况.求所得混合气体的体积.解析该反应的反应式为:CS2(l)+3O2(g)CO2(g)+2SO2(g).不知温度压强,无法判断哪种物质过量,这道题似乎无答案.但从反应式可看出,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不管CS2是否完全反应,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是定值.因此,不用计算,所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2 L.三、原子守恒法:其依据是某变化过程中原子数不变.例3 标准状况下,甲烷、一氧化碳和乙炔的混合气体8.96 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6.4 g,求混合气体中乙炔的体积.解析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8.96 L÷22.4 L/mol=0.4 mol;26.4 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6.4 g÷44 g/mol=0.6 mol.三种气体混合,只给两个数据,似乎条件不足.由碳原子守恒可知,1 mol CH4和CO燃烧均生成1 mol CO2,而1 mol C2H2燃烧生成2 mol CO2,显然,CO2与原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差就等于乙炔的物质的量.所以,乙炔的物质的量为:0.6 mol-0.4 mol=0.2 mol.乙炔的体积为4.48 L.四、离子守恒法:其依据是在化学变化中,某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例4 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沉淀完全,用去NaOH溶液100 mL,求NaOH溶液的浓度.解析当Fe3+、Al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而Na+全部来源于NaOH,且变化过程中Na+的量不变.因为n(Na+)∶n(SO2-4)=2∶1,所以,n(NaOH)=n (Na+)=2n(SO2-4)=(H+),c(NaOH)=200 mL×0.1 mol/L÷100 mL=0.2 mol/L五、电子守恒法:其依据是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例5 将0.02 mol铜片投入一定量浓度的足量硝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用烧瓶收集全部气体.将烧瓶倒立于水槽中,再慢慢通入一定量氧气,烧瓶中恰好充满水.求通入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解析硝酸被铜还原得到的气体成分较复杂,有一氧化氮,也有二氧化氮.由关系式4NO2+O2+2H2O4HNO3和4NO+3O2+2H2O4HNO3可知,在“烧瓶中恰好充满水”的过程中,只有氧气是氧化剂,而在NO2和NO的生成过程中,只有铜做还原剂.所以,铜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氧气得到的电子总数.n(O2)= 0.02 mol×2÷4=0.01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0.01 mol×22.4 L/mol=0.224 L六、化合价守恒: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例6 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求生成沉淀的质量.解析最终生成的沉淀是Mg(OH)2和Cu(OH)2,其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加上俩金属离子所结合的OH-的质量.将N2O4折算成NO2,相当于共生成二氧化氮气体0.23 mol,由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合金形成金属阳离子共失去0.23 mol e-,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使金属离子沉淀共需0.23 mol OH-.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6 g+m(OH-)=4.6g+0.23 mol×17 g/mol=8.51 g.七、元素守恒法: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同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可以不同,但其质量不变.例7 某铁的氧化物,用7 mol/L的盐酸100 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 L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 FeOB. Fe3O4C. Fe4O5D. Fe5O7解析此题反应过程较复杂,但是,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和氯化氢中的氢元素全部结合生成水;铁元素则全部转化为Fe3+,和全部氯原子结合最终得FeCl3.所以,n(O)=n(H)÷2=0.1 L×7 mol/L÷2=0.35 mol,n(Fe)=n(Cl)÷3= (0.1 L×7 mol/L+0.56 L÷22.4 L/mol×2)÷3=0.25 mol,n(Fe)∶n(O)= 0.25 mol∶0.35 mol=5∶7.故正确选项为D.。
化学高考知识点三大守恒

化学高考知识点三大守恒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和应用技术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化学中的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更是化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在高考中,它们被广泛考察,对于我们的备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它表明在任何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不会减少或增加的,也就是说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会发生转化,而不会消失或凭空增加。
这一定律于 18 世纪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并且经过无数次实验证实。
其次,我们来学习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物体的总电荷始终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电子的数量会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在反应中,电子可能会在各种物质之间转移,但总的电子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电荷守恒定律的提出与电解过程的研究有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高考中,考察电荷守恒定律的题目通常出现在电化学中的方程式配平和电解反应题型中。
最后,我们来学习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是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参与并影响着反应的进行。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消耗或释放仅仅是能量转化的结果,而不是能量的凭空增加或消失。
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传递、热力学研究和化学反应机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三大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在反应中只发生结构和组成的变化,而不会消失或凭空增加;电荷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电子在反应中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是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基础;能量守恒定律则揭示了能量在反应中的转化和平衡。
这些定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并在实践中运用于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中。
然而,尽管这些守恒定律在化学中非常重要,但在真实世界中,它们并不是绝对的。
比如,核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带电粒子的净电荷变化以及特殊相对论情况下物质能量与质量的等价关系等都不符合这三大守恒定律。
三大守恒有什么解题技巧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三大守恒有什么解题技巧?质子守恒,物料守恒和电子守恒-----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
就是说“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带电代数和等于右边。
其中的也可以理解为原子核,因为外围电子数可能有变,这时候可以结合电荷守恒来判断问题。
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反应物)元素原子(核)个数种类与总数对应相等于右边(生成物)(当然也不会出现种类不同的情况)。
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质子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对于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数目)的比较,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二是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 用NaHCO3溶液为例如果HCO3-没有电离和水解,那么Na+和HCO3-浓度相等。
现在HCO3-会水解成为H2CO3,电离为CO32 -(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3-,就产生一个H2CO3或者CO32-),那么守恒式中把Na+浓度和HC O3-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等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 即c(Na+) == c(HCO3-) + c(CO32-) + c(H2CO 3) 再例:在0.1mol/L的H2S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过程:(均为可逆反应) H2S=(H+) +(HS-) (HS-)=(H+)+(S2-) H2O=(H+)+(OH-) 可得物料守恒式c(S2-)+c(HS-)+c(H2S)==0.1mol/L, (在这里物料守恒就是S元素守恒--描述出有S元素的离子和分子即可) 例3 :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碳酸钠: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 上式中,阴阳离子总电荷量要相等,由于1mol碳酸根电荷量是2mol负电荷,所以碳酸根所带电荷量是其物质的量的2倍。
化学三大守恒共18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理解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理解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三大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化学反应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三大守恒定律的意义和作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这个定律的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在不同的形式下存在。
这个定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来验证化学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工业生产中,质量守恒定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反应的效率和产量。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的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有限制的,不会出现能量的消失或增加。
这个定律的实际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燃烧反应中,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反应的热量和燃烧产物的能量。
在化学工业中,能量守恒定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的条件,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量。
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的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化学反应中电荷的转移是有限制的,不会出现电荷的消失或增加。
这个定律的实际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化学反应中,电荷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反应的电流和电化学产物的电荷。
在电化学工业中,电荷守恒定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电化学反应的条件,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量。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三大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化学反应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懂三大守恒,搞定70%高考化学题!
三大守恒定律是解决高考大题必不可少的技巧!那么,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电荷守恒
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
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
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
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
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
NaOH溶液:c(Na+) + c(H+)=c(OH-)
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
物料守恒
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
NH4Cl溶液:
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
Na2CO3溶液:
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 HCO3- + H2CO3)
NaHCO3溶液:
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
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例如
:
NH4Cl溶液:
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
物料守恒:c(NH4+)+ c(NH3·H2O)= c(Cl-)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Na2CO3溶液:
电荷守恒:c(Na+)+ c(H+) = 2c(CO32-) + c(HCO3-) + c(OH-)
物料守恒:c(Na+)= 2c(CO32- + HCO3- + H2CO3)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Na+,得到,c(HCO3-)+ 2c(H2CO3) + c(H+) = c(OH-),即是质子守恒。
同样,可以得到其它的。
也可以这么说,质子守恒,即所有提供的质子都由来有去。
如:
NH4Cl溶液,水电离出的,c(H+) = c(OH-),但是部分OH-被NH+ 4结合成NH3·H2O,而且是1:1结合,而H+不变,所以得到,
c(H+) = 原来的总c(OH-) = 剩余c(OH-) + c(NH3·H2O)
Na2CO3溶液,水电离出的,c(H+) = c(OH-),但是部分H+被CO32-结合成HCO3-,而且是1:1结合,还有部分继续被HCO3-3结合成H2CO3,相当于被CO32-以1:2结合,而OH-不变,所以得到,
c(OH-) = 原来总c(H+) = c(HCO3-) + 2c(H2CO3) + 剩余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