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三大守恒
高考化学题的三大守恒

高考化学题的三大守恒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 HCO3- +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例如:NH4Cl溶液: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物料守恒:c(NH4+)+ c(NH3?H2O)= c(Cl-)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三大守恒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离子种类: Na+、H+、CO32- 、HCO3- 、OH-: n(Na+)×1、n(H+)×1、n(CO32-)×2、n(HCO3-)×1、n(OH-)×1
电荷守恒: n(Na+)+n(H+)=2n(CO32- )+n(HCO3- )+n(OH-)
同除体积V: c(Na+)+c(H+)=2c(CO32- )+c(HCO3- )+c(OH-)
(2)CH3COONa溶液: c( Na+ ) + c ( H+ ) = c ( CH3COO– ) + c ( OH– )
(3)CH3COOH与CH3COONa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溶液:
c( Na+ ) + c ( H+ ) = c ( CH3COO– ) + c ( OH– )
小结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注意: ①准确判断并找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种类; 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系数看价态。
同除体积V: c(Na+)+c(H+)=2c(CO32- )+c(HCO3- )+c(OH-)
(1) Na2S 溶液 阳离子种类: Na+ 、H+ 阴离子种类: OH– 、 S2– 、 HS–
c (Na+ ) + c ( H+ ) = c ( OH– ) + 2c ( S2–) + c ( HS– )
(3)Na2SO3
c(Na+)=2[c( HSO3-) + c( SO32- )+ c(H2SO3 )]
小结
书写元素质量守恒式必须注意: ①通过溶质的化学式(混合溶液须考虑各溶质的含量)列出特定元素 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定量关系(特定元素一般为非H非O元素)。 ②找出特征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怎么理解

化学三⼤守恒定律怎么理解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守恒的另⼀种说法.就是说“任⼀化学反应前后原⼦种类(指原⼦核中质⼦数相等的原⼦,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即在涉及离⼦的化学反应前后,净电荷数不发⽣改变;质⼦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和碱得到的质⼦数⽬相同。
化学中的三⼤守恒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所带负电荷总数⼀定等于阳离⼦所带正电荷总数,也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32-)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能够⽔解,离⼦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原⼦总是守恒的,如0.1mol/LK2S溶液中S2-、HS-都能⽔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0.2mol/L3、质⼦守恒:在任何溶液中由⽔电离出的H+、OH-始终相等,即溶液中H、O原⼦之⽐恒为2:1,故有:c(H+)+c(HS-)+2c(H2S)=c(OH-)三⼤守恒定律的规律1、电⼦守恒电⼦守恒是指在发⽣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数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数。
电⼦守恒法常⽤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
利⽤电⼦守恒法解题的步骤:⾸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的量,然后根据电⼦守恒列出等式。
氧化剂的物质的量X每摩尔氧化剂得电⼦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数即可解得。
2、元素守恒元素守恒 ,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原⼦的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元素守恒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体现。
元素守恒法是巧妙地选择反应体系中始终保持相等的某粒⼦,或以⼏个连续的化学⽅程式前后某粒⼦(如原⼦、离⼦)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某两种粒⼦的个数⽐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教学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高中学生讲授化学中的三大守恒原理,即物质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
通过系统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三大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并能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涉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定律以及守恒原理的数学表达和实际操作。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此外,学生对守恒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化学守恒原理的深入应用还不太熟练。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化学三大守恒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2)学会运用守恒原理分析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电荷变化;(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书写涉及守恒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培养运用守恒原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如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量、能量变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守恒原理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2)采用以退为进、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一般性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4)利用实验、动画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研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3)通过学习守恒原理,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克服挫折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化学问题积极求解的信心。
高中化学平衡三大守恒定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碳酸钠: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上式中,阴阳离子总电荷量要相等,由于1mol碳酸根电荷量是2mol负电荷,所以碳酸根所带电荷量是其物质的量的2倍。
物料守恒c(Na+)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c(Na+)=2[c(CO32-)+c(HCO3-)+c(H2CO3)]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 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c(OH-)=c(H+)+c(HCO3-)+2c(H2CO3)此外质子守恒也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高中化学平衡三大守恒定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碳酸钠: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上式中,阴阳离子总电荷量要相等,由于1mol碳酸根电荷量是2mol负电荷,所以碳酸根所带电荷量是其物质的量的2倍。
物料守恒c(Na+)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c(Na+)=2[c(CO32-)+c(HCO3-)+c(H2CO3)]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 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c(OH-)=c(H+)+c(HCO3-)+2c(H2CO3)此外质子守恒也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三大定律指导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下面将一步一步地解释这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也称为质量守恒法则,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必须等于产物的质量总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总和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例如,当燃烧反应释放能量时,反应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同样地,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吸收热能,但总能量仍然保持不变。
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电荷必须等于产物的总电荷。
化学反应中,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例如,在电化学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量必须平衡,以保持总电荷不变。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也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性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化学三大守恒讲解

高考化学三大守恒讲解三大守恒定律是解决高考大题必不可少的技巧!你是否已经掌握了三大守恒定律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三大守恒讲解,希望大家喜欢!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 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 HCO3- +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例如:NH4Cl溶液: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物料守恒:c(NH4+)+ c(NH3?H2O)= c(Cl-)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归类解析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 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 )>c(H+)>c(HS-)>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 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c(NH4+)>c(SO42-)>c(H+)>c(NH3·H2O)>c(OH-)。 (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例如: Na2CO3溶液中水解平衡为:CO32-+H2O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 c(Na+)+c(H+)=c(HCO3-)+2c(CO32-)+c(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 ;.. 3.导出式——质子守恒: 如碳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Na+离子消掉可得:c(OH-)=c(H+)+c(HCO3-)+2c(H2CO3)。 如醋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钠离子消掉可:c(OH-)=c(H+)+c(CH3COOH)。 [规律总结]正确的思路:
【常见题型】 一、溶质单一型 ※※关注三个守恒 1.弱酸溶液: 【例1】在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c(H+)=c(HS-)+c(S2-)+c(OH-) B.c(H+)=c(HS-)+2c(S2-)+c(OH-) C.c(H+)>[c(HS-)+c(S2-)+c(OH-)] D.c(H2S)+c(HS-)+c(S2-)=0.1mol/L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HS-,HS-H++S2-,H2OH++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HS-)+2c(S2-)+c(OH-),由物料守恒得c(H2S)+c(HS-)+c(S2-)=0.1mol/L,所以关系式错误的是A项。 (注意:解答这类题目主要抓住弱酸的电离平衡。) 2.弱碱溶液: 【例2】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c(OH-)>c(H+) B.c(NH3·H2O)+c(NH4+)=0.1mol/L C.c(NH4+)>c(NH3·H2O)>c(OH-)>c(H+) D.c(OH-)=c(NH4+)+c(H+) 分析:由于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所得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知BD正确,而一水合氨的电离是微量的,所以C项错误,即答案为C项。 3.强酸弱碱盐溶液: 【例3】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 ;. ;.. C.c(NH4+)=c(Cl-)>c(H+)=c(OH-) D.c(Cl-)=c(NH4+)>c(H+)>c(OH-) 分析:由于氯化铵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过程:NH4Cl=NH4++Cl-,H2OH++OH-和水解过
程:NH4++H2OH++NH3·H2O,由于NH4+水解被消耗,所以c(Cl-)>c(NH4+),又因水解后溶液显酸性,所以c(H+)>c(OH-),且水解是微量的,所以正确的是A项。(注意:解答这类题时主要抓住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且水解是微量的,水解后溶液呈酸性。)
4.强碱弱酸盐溶液: 【例4】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c(Na+) =2c(HS-) +2c(S2-) +c(H2S) B.c(Na+) +c(H+)=c(OH-)+c(HS-)+2c(S2-) C.c(Na+)>c(S2-)>c(OH-)>c(HS-) D.c(OH-)=c(HS-)+c(H+)+c(H2S) 解析:电荷守恒:c(Na+) +c(H+)=c(OH-)+c(HS-)+2c(S2-); 物料守恒:c(Na+) =2c(HS-) +2c(S2-) +2c(H2S); 质子守恒:c(OH-)=c(HS-)+c(H+)+2c(H2S),选A D 5.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例5】(2004年江苏卷)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 A.c(K+)+c(H+)=c(HC2O4-)+c(OH-)+ c(C2O42-) B.c(HC2O4-)+ c(C2O42-)=0.1mol/L C.c(C2O42-)>c(H2C2O4) 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 分析:因为草酸氢钾呈酸性,所以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C2O42-)>c(H2C2O4)。又依据物料平衡,所以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正确,又根据电荷守恒:c(K+)+c(H+)=c(HC2O4-)+c(OH-)+2c(C2O42-),所以综合上述C、D正确。 练习:
1、(2001年全国春招题)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2c(CO32- B.c(OH-)=2c(H+) C.c(HCO3-)>c(H2CO3) D.c(Na+)<c(CO32-)+c(HCO3-) 2、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HCO3-)>c(H+)>c(OH-) B.c(Na+)=c(HCO3-)>c(OH-)>c(H+) C.c(Na+)+c(H+)=c(HCO3-)+c(OH-)+2c(CO32-) D.c(Na+)=c(HCO3-)+c(CO32-)+c(H2CO3) 3、 已知某温度下0.1mol·L-1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c(OH-),则下列有关说法或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 ;.. ①HB-的水解程度小于HB-的电离程度;②c(Na+)=0.1mol·L-1 ≥c(B2-); ③溶液的pH=1;④c(Na+)=c(HB-)+2c(B2-)+c(OH-)。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4、(2006江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 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5、(05上海)14、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 >c(OH¯)>c(H+) D、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二、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关注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质的电离和水解的情况,一般判断原则是:若溶液中有酸或碱存在,要考虑酸和碱的电离,即溶液相应地显酸性或碱性;若溶液中的溶质仅为盐,则考虑盐水解情况;对于特殊情景要按所给的知识情景进行判断。 1、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 【例】: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2 mol/L [点拨] 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和CH3COONa的水解因素同时存在。已知C(CH3COO-)>C(Na+),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可得出C(OH-)<C(H+)。说明混合溶液呈酸性,进一步推测出0.1mol/L的CH3COOH和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电离和水解这一对矛盾中起主要作用是电离,即CH3COOH的电离趋势大于CH3COO-的水解趋势。根据物料守恒,可推出(B)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