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面的守恒(如体积)
▪ 4、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包括参加反
应气体的质量和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实验设计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应考虑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议一议:为什么“参加化学反 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呢?你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 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态的物 质均要讨论
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所 以蜡烛质量变小
知识应用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吗?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3)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改变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 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 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 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 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 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 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 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科 学家一致承认了质量守恒定律.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想 一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网络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2.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1.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2.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如化学方程式:①表示一个客观存在的变化事实,客观上确实存在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②若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一定能产生32份质量氧气和4份质量的H2,从另一角度来看,当有32份质量的氧气产生时一定是分解了36份质量的水,同时一定产生了4份质量的H2,一个化学方程式确定了,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就已确定了,且成了固定比例:(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写、配、标、等”四个步骤)二、常见考点例析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潍坊)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 X(未知)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 乙是反应物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点拨: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即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即乙是生成物,生成乙的质量为26g-1g=25g;物质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物质丙,一是没有参与反应,二是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25g-20g=5g,即X=18g-5g=13g;其中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选B。

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初三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初三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帮助预测生成物质量。
相关练习题解析
通过解析一些相关练习题,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和复习要点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重要性、实验验证、应用以及解析过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初三化学复习《质量守恒 定律》PPT课件
本课件为初三化学复习课件,重点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重要性、 实验验证、以及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定义
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而 是保持不变。
重要性
1 为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如此重要?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领域的基础原理,不仅能够解释化学反应过程,还可以预测和计算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实验验证
1
实验设计
通过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
实验步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称量反应物质量、记录生成物质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3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封闭系统中,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应用
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应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从化学实验中得出,因此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物理变化。

同时该定律揭示的是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的例证上述两个方程式,展示了在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3)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例证上述方程式,展示了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可能改变;(4)总结化学反应前后涉及的“变”与“不变”及“可能变”“6个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变;宏观:元素种类和质量均不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综合不变;“2个一定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2个可能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变;宏观:元素化合价可能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方案一:密闭体系下,红磷燃烧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小结: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实验现象:铁定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小结: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总结: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若要用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体系下完成实验,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实验现象。

典型例题:(2018年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解析:若要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即是要求在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A:镁条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此实验为敞开体系,错误;B: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且此实验为敞开体系,错误;C: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物气体参加及生成,又在密闭体系,因此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有氢气生成,且此实验为敞开体系,错误。

综上,选择C。

此类题是常考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对其验证时化学原理的选择。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2、表示生成物是;3、表示反应条件是;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

宏观: 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一、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应用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 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 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请你用化学 知识说明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不 能变成黄金(Au)的道理。
粒火柴头,再在火柴
方案三
头上放一团棉花,塞 紧橡胶塞,进行称
燃烧实验 量,记录数据。
(2)用酒精灯对准火 柴头部位加热,观察
现象,冷却后进行称
量并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 分析
棉花燃烧, 化学反应 冒白烟; 前后质量 天平平衡。 总和不变
实验探究四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方案四 变色实验
(1)在500ml的锥形 瓶中放入2支小试管, 一支装少量滴有2滴酚 酞试液的NaOH溶液, 另一支装少量稀盐 酸,塞紧胶塞,称量 反应前质量,并记录。 (2)然后取下锥形 瓶,缓缓倒转,观察 现象,再称量反应后
2.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常使用偏 二甲肼做燃料。 已知火箭发射时某化学反应为:
N2H4 + 2H2O2 = N2 + 4X
则X的化学式是 H2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A2+3B2=2C
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B)
(A)AB2 (C)A2B3
(B)AB3 (D)A3B2
4. a g白磷在 点燃 二氧化碳+水
O2
CO2 H2O
应用
(1) 若N2 + O2 =2A,则A的化学式 __N__O_ (2) O2+2SO2=2X, X的化学式 为S_O_3___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 (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 AmBn 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 的相对原子质量×m+B 的相对原子质量×n (2)A 的质量分数
2A+D.充分反 .
2/9
【跟踪强化】 【 】1.铜与木炭的混合物,在空气中高温煅烧,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到原温度,测知反应前后质量
A、20% B、50% C、80% D、64%
未变,则原混合物铜的质量分数为

】2.常用燃烧法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现取 3.2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gCO2

(4)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 的来源是 CO2 和 H2O,若产生 896gO2,消耗 1012gCO2,则同时消耗 H 2O g.
7.在反应 A+3B=2C+2D 中, C 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22: 9, 2.8gA 与一定量 B 完全反应后, 生成 8.8gC, 求反应中 B 和 D 的质量比是多少.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 A 19.7 待测 B 8.7 17.4 C 21.6 0 D 0.4 3.6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 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 D 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 A 的质量为 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 B 和物质 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36 D、若物质 A 与物质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4:216,则反应中 A 和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对概念的理解:(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对概念的理解: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例如,将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说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第一个“质量”二字,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

例如,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并非生成10g水,而是1g氢气与8g氧气参加反应,生成9g水④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不能把生成的特别是逸散到空气中的气态物质计算在“总质量”之外而误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1)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 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2)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例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质量守恒定律的延伸和拓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宏观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如从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得出的信息: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116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16 分)
1、(4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式______.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一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了一氧化碳在钢铁冶炼中的作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2、(4分)向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ob段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b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的有______________。

A.a B.b C.c D. d E.e
3、(4分)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等产品。

(1)
“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

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 ______。

(2)用“捕捉”的CO 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在高温的汽车引擎中,氮气和氧气结合生成一氧化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另一种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量硫酸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钾稀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和另一种盐溶液: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

(请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_____,生成的氨气可以用_______试纸检验。

二、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5、(5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与水反应
B. 红磷燃烧
C. 镁与稀盐酸反应
D.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6、(5分)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工业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232Fe O 3CO 2Fe 3CO ++高温 置换反应
B.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制钡餐:()24422H SO Ba OH BaSO H O +==+ 复分解反应
C. 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2222H O 2H O +点燃 化合反应
D. 工业用碳酸钙制二氧化碳:32CaCO CaO CO +↑高温 分解反应
7、(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在空气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C .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D .将酚酞滴入某溶液后不变色,此溶液一定呈酸性
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相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B. 反应物甲的化学式是C 2H 4
C. 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 : 2
D.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7 : 24
10、(5分)通常情况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但将一小块铜片加入过量稀硫酸,在不断通入O 2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 2SO 4(稀
)+O 2
2CuSO 4+2X 。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 4
B. 生成物X 的化学式是H 2O 2
C. 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 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11、(5分)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B. 反应③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反应⑦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⑤⑥的反应可用酚酞溶液验证
12、(5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 常温下,将10 g 硝酸铵溶于20 mL 水中,所得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
C. 镁和盐酸在试管中反应,试管壁发热
D.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13、(5分)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丙是常见
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

“—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中不正确的是()
A. 丙转化成甲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丁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
C. 乙一定属于碱
D. 乙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丙
14、(5分)在加了少量镁粉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壁发热。

该反应为()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5、(5分)如图所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 鉴别NH4Cl溶液和NH4NO3溶液
D.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16、(5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白色固体消失,放出热量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将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中加热反应后: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粉末
D.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17、(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气体中混入的少量CO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2
CuSO溶液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
B. 用4
C. 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D. 直接用Mg条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8、(5分)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

工业制取高纯硅的
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9、(5分)在盛有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逐渐加入铁粉,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
A. 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总质量
B. 小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
C. 小烧杯中离子的总数目
D. 小烧杯中固体的总质量
20、(5分)小火车轨道焊接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 2Al+Fe2O32Fe
+Al2O3.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Fe2O3的名称是氧化铁
B. Fe2O3是黑色固体
C. 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使铁熔化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1、(5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氧化钙与水反应
B. 镁与盐酸反应
C.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22、(5分)已知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了氧化反应
B. 该反应放出热量
C. 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D. 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23、(5分)为了便于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放热、吸热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在烧杯内进行化学反应),有关此装置使用和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通过观察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变化,判断反应的放热或吸热
B. 试管内液体要浸没长颈漏斗的末端
C. 向试管内的水中滴加红墨水的目的是便于实验观察
D.
若直接在试管内加入大理石和稀盐酸,通过观察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反应的放热或吸热
24、(5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和CO2都是无色的有毒气体
B. C与CO2反应会放出热量
C.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
D. 为保护环境,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单质制成的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