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化学三大守恒

化学三大守恒

化学三大守恒是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1、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2、物料守恒:含特定元素的微粒守恒;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3、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三大守恒定律的规律:
1、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

2、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3、电荷守恒的意思就是任一电中性的东西比如化合物、混合物、单质、胶体等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其研究的基础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有三个重要的守恒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个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例如,当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这个定律的实质是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只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总能量不变。

这个定律是热化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不变。

例如,当燃烧木材时,木材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但总能量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电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总电荷不变。

这个定律是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荷可以从一种电极转移到另一种电极,但总电荷不变。

例如,当锌在硫酸中被氧化时,锌离子的电荷被转移到了另一种电极上。

这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理,它们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中,这些定律可以用来验证反应的正确性和计算反应的产物量,而在工业生产中,这些定律可以用来控制反应的质量和节约资源。

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理,它们的应用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反应实验,才能使实际称量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反应物的质量。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2.成立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3.在化学变化中,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⑵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原子之比。

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之比。

nahso3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nahso3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nahso3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在化学的世界里,对于各种溶液中离子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涉及到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这三大守恒定律更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溶液中离子行为的关键工具。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NaHSO₃溶液中的这三大守恒。

首先,咱们来谈谈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的核心思想就是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

对于NaHSO₃溶液来说,其中存在着钠离子(Na⁺)、氢离子(H⁺)、亚硫酸氢根离子(HSO₃⁻)以及亚硫酸根离子(SO₃²⁻)和氢氧根离子(OH⁻)。

那么,电荷守恒的表达式就是:c(Na⁺)+ c(H⁺)=c(HSO₃⁻)+ 2c(SO₃²⁻)+ c(OH⁻)。

为啥是这样呢?钠离子带一个正电荷,氢离子也带一个正电荷,所以它们所带正电荷的浓度相加。

而亚硫酸氢根离子带一个负电荷,亚硫酸根离子带两个负电荷,氢氧根离子带一个负电荷,所以它们所带负电荷的浓度要按照电荷数进行相应的计算后相加。

接下来,咱们说说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是指在溶液中,某种元素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对于NaHSO₃溶液,钠元素和硫元素的比例是 1:1 。

钠元素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就是钠离子(Na⁺),其浓度为 c(Na⁺)。

硫元素有亚硫酸氢根离子(HSO₃⁻)和亚硫酸根离子(SO₃²⁻)这两种存在形式,所以物料守恒的表达式就是:c(Na⁺)= c(HSO₃⁻)+ c(SO₃²⁻)+c(H₂SO₃) 。

再讲讲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就是溶液中得质子的微粒所得到的质子总数等于失质子的微粒所失去的质子总数。

在 NaHSO₃溶液中,得质子的微粒有 H₂O 和 HSO₃⁻,失质子的微粒也有 H₂O 和 HSO₃⁻。

H₂O 得质子生成 H₃O⁺(也就是 H⁺),失质子生成 OH⁻。

HSO₃⁻得质子生成 H₂SO₃,失质子生成 SO₃²⁻。

高三化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定律讲解例题

高三化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定律讲解例题

【方法规律总结】
电荷守恒: 1.溶液中离子要找全; 2.分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
物料守恒: 1.某元素守恒; 2.等量代换。
质子守恒: 1.明确溶液中那些微粒结合H+(或OH-),结 合的数目; 2.那些微粒电离出H+(或OH-)电离的数目。
二、常见题型和对策
1、单一溶质溶液
(1)弱酸或溶液—只考虑电解质的电离与水的电离
【想一想】写出下列溶液的MBE。 1. NH4Cl溶液 C(Cl-) = C(NH4+) + C(NH3·H2O) 2.Na2S溶液 C(Na+) = 2[C(S2-) + C(HS-) + C(H2S)] 3.NaHCO3溶液溶液
C(Na+) = C(HCO3-) + C(H2CO3) + C(CO32-)
A.c(Cl-)>c(NH4+)>c(H+)>c(OH-) B.c(NH4+)>c(Cl-)> c(H+) > c(OH-)
( A)
C.c(NH4+) =c(Cl-)> c(H+) = c(OH-)
D.c(Cl-)= c(NH4+) > c(H+) > c(OH-)
规律:在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金属离子”存在的溶液中, 由于该离子水解,因而使其浓度减小,故有: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 C(显性离子) >C(水电离 出的另一种子)
C(Na+)>C(S2-)>C(OH-)>C(HS-)>C(H2S)>C(H+)
二、牢记“三个守恒式”
1、电荷守恒式—CBE
⑴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即:电解 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 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⑵写法: 第一步,找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离子; 第二步,把阳离子写在等式的一侧,阴离子写在等式 的另一侧,各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的系数等于离子的 带电荷数。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

三大守恒定律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些定律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大守恒定律的内容。

首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换句话说,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

这个定律的实质是质量的守恒,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化学反应,也适用于物理变化和核反应等各种情况。

接下来是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是在分子层面上发生的,当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能量应该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无论是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还是化学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能量的守恒都是一个基本原则。

最后是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是物质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电荷在任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任何产生或消失的离子或电子数目必须满足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平衡方程式。

这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原则,它们贯穿于化学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得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可以被准确描述和预测。

无论是实验室中的化学合成,还是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守恒定律都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总结起来,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三大守恒定律。

它们分别描述了物质质量、能量和电荷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守恒规律。

离子三大守恒定律

离子三大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例:NH4Cl溶液:c(NH4+)+ 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 = 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3-) + c(OH-)总结:电荷守恒式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之和。

2、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即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守恒。

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 HCO3- +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3、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酸失去H+总数等于碱得到H+总数,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1)Na2CO3溶液: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

所以c (OH-)= c(HCO3-) + 2c(H2CO3) + c(H+)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c(OH-)=c(H+)+c(HCO3-)+2c(H2CO3)此外质子守恒也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2)NaHCO3溶液方法一: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得到。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三大守恒定律是解决高考大题必不可少的技巧!那么,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例:NH4Cl溶液:c(NH+ 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 =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HCO3-+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对于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数目)的比较,要遵循两条: 一是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总数;
二是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物料守恒实际属于个数守恒和。


★电荷守恒
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代数和为零
2.溶液呈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3.除六大,四大外都,部分水解。

产物中有部分水解时产物
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例如:NaHCO 3:c(Na +
)+c(H +
)=c(OH -)+c(HCO 3-)+2c(CO 32-
)
★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即“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相等的原子,就是)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

⒈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根据P 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 c[PO 4
3-]+c[HPO 42-]+c[H 2PO 4-]+c[H 3PO 4]=0.1mol/L
根据Na 与P 形成微粒的关系有:
c[Na +
]=3c[PO 43-]+3c[HPO 42-]+3c[H 2PO 4-
]+3c[H 3PO 4]
根据H2O 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c[OH -]=c[HPO 42-]+2c[H 2PO 4-]+3c[H 3PO 4]+c[H +
] 【例2】以NaHCO 3溶液为例
若HCO 3-没有和水解,则c (Na +)=c (HCO 3-

现在HCO 3-会水解成为H 2CO 3,电离为CO 32-(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 3-
,就产生一个H 2CO 3或者CO 32-),那么守恒式中把Na +
浓度和HCO 3-
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
等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 即c(Na +
)==c(HCO 3-)+c(CO 32-
)+c(H 2CO 3)
【例3】在0.1mol/L 的H 2S 溶液中存在如下过程:(均为) H 2S=(H +
)+(HS -) (HS -)=(H +
)+(S 2-) H 2O=(H +
)+(OH -)
可得物料守恒式c(S 2-)+c(HS -
)+c(H 2S)==0.1mol/L,(在这里物料守恒就是S--描述出有S 元素的和分子即可)
【例4】Na 2CO 3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电荷守恒
c(Na+)+c(H+)=2c(CO 32-)+c(HCO 3-)+c(OH-)
上式中,阴阳总要相等,由于1mol 电荷量是2mol 负电荷,所以碳酸根所带电荷量是其的2倍。

·物料守恒
c(Na+)是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
c(Na+)=2[c(CO 32-)+c(HCO 3-)+c(H 2CO 3)] ·质子守恒
水电离出的c(H+)=c(OH-)
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以(H+,HCO 3-,H 2CO 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 碳酸分子中有2mol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所以c(OH-)=c(H+)+c(HCO 3-)+2c(H 2CO 3)
此外,质子守恒也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

即: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守恒式可由得到。

如在NaHCO 3溶液中 原始物种:HCO 3-
,H 2O
消耗质子产物H 2CO 3,产生质子产物CO 32-,OH-
c (H +
)=c (CO 32-)+c(OH -)-c (H 2CO 3)即c (H +
)+c (H 2CO 3)=c (CO 32-)+c(OH -)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又如NaH 2PO 4溶液 原始物种:H 2PO 4-,H 2O
消耗质子产物:H 3PO 4,产生质子产物:HPO 42-(产生一个质子),PO 43-(产生二个质子),OH-
∴c (H +
)=c(HPO 42-)+2c(PO 43-)+c(OH -)-c (H 3PO 4)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定基准物(能得失氢离子的物质)(若为溶液则包括水)利用电离和水解得到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

第二步:看基准物、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相差的质子数 第三步:列出质子守恒关系式得质子数=失质子数 第四步: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加以验证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 3):
溶液中的基准物为H 2O 和HCO 3-;H 2O 得到1个质子为H 3O +
(即为H +
),失去1个质子得到OH -;HCO 3-得到1个质子为H 2CO 3,失去1个质子为CO 32-;然后根据得失质子守恒列出关系式:C (OH -)+C(CO 32-)=C(H 2CO 3)+C(H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