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析复习课》同步测试习题
中考数学复习《数据的分析》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数据的分析》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一、单选题1.为了解当地气温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记录了冬天连续4天的最高气温,结果如下(单位: °C ):-1,-3,-1,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平均数是0B .中位数是-1C .众数是-1D .方差是6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 S 甲2=0.56, S 乙2 =0.60, S 丙2 =0.50, S 丁2 =0.44,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3.在一次古诗词诵读比赛中,五位评委给某选手打分,得到互不相等的五个分数,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a ;若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c ;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m .则a ,c ,m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c >m >aB .a >m >cC .c >a >mD .m >c >a4.在2021年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中,某校随机抽取了10名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将这组数据整理后制成如下统计表:成绩(次) 12 11 10 9 人数(名)1342关于这组数据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中位数是10.5 B .平均数是10.3 C .众数是10D .方差是0.815.九(2)班体育委员用划记法统计本班40名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结果如图所示:则这40名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成绩 6 7 8 910 人数正 一正 正 一正 正正A .8,8B .8,8.5C .9,8D .9,8.56.为了推进“科学防疫,佩戴口罩”,某中学向学生发放口罩,如图为七年级五个班级上报的学生人数,统计条不小心被撕掉了一块,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28 B.29 C.30 D.317.某校八年级两个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词”大赛,各参赛选手成绩的数据分析如表所示,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班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八(1)班94 93 94 12八(2)班95 95.5 93 8.4A.八(2)班的总分高于八(1)班B.八(2)班的成绩比八(1)班稳定C.两个班的最高分在八(2)班D.八(2)班的成绩集中在中上游8.班级准备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在五轮班级预选赛中,甲、乙、丙三名同学五轮预选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下表所示:甲乙丙平均数/分96 95 97方差0.4 2 2丁同学五轮预选赛的成绩依次为:97分、96分、98分、97分、97分,根据表中数据,要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同学参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二、填空题9.数据1,3,5,12,a,其中整数a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据统计,某车间10名员工的日平均生产零件个数为8个,方差为2.5个²。
《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 数据的分析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组数据9.5,9,8.5,8,7.5的极差是 ( ) A .0.5 B .8.5 C .2.5 D .2 2.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80==乙甲x x ,2402=甲s ,1802=乙s ,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 A .甲班 B .乙班 C .两班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 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别是 ( ) A .24,25 B .24.5,25 C .25,24 D .23.5,24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不可能是同一个数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既不可能大于,也不可能小于这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C.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与这组数据的任何数据都不相等D.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5.已知八年(4)班全班35人身高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150cm ,但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身高登记错误,误将160cm 写成166cm ,正确的平均数为a cm ,中位数为b cm 关于平均数a 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 .大于158 B .小于158 C ..等于158 D ..无法确定 6.在5题中关于中位数b 的叙述。
下列正确的是 ( )A .大于158B .小于158C .等于158D ..无法确定 7.在一次区级数学竞赛中,某校8名参赛学生的成绩与全区参赛学生数学平均分80的差分别是5,-2,8,14,7,5,9,-6,则此8名学生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 A.80分 B.84分 C.85分 D.88分8.期中考试后,学生相约去春游,预计共需费用120元,后来又有2人参加进来,总费用不变,但每人可以少分摊3元,原来参加春游的学生人数是 ( ) A .7 B .8 C .9 D .109. 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 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100分 B .95分 C .90分 D .85分 10.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1,那么另一组数据3 x 1-2,3 x 2-2,3 x 3-2,3 x 4-2,3 x 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2,31 B .2,1 C .4,32D .4,3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11.一组数据-1,0,1,2,3的方差是_ _ __。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同步训练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分别为6,10,5,3,4,8,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4B.7C.5D.32.(2022·广东深圳龙华区期末)某运动品牌旗舰店统计了某款运动服11月份的销售情况,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经过分析,该店店长决定12月份采购该款式更多的蓝色型号运动服,这一决定主要依据销售数据中的()A.众数B.方差C.中位数D.平均数3.(2022·山东济南莱芜区期末)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x(单位:分)及方差s2,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甲乙丙丁x6776s211.111.6A.甲B.乙C.丙D.丁4.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10元、16元、18元,若将甲种糖果3 千克、乙种糖果5千克、丙种糖果2 千克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A.14.2元 B.14.5元C.14.6元D.14.8元5.(2022·河北邯郸永年区期末)小明在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时,列出的算式如[2(7-x)2+3(8-x)2+(9-x)2],根据算式信息,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下:s2=16A.3B.6C.7D.86.(2022·四川成都成华区期末)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一周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这些被调查学生睡眠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睡眠时间/时78910人数69114A.9,8.5B.9,9C.10,9D.11,8.57.(2022·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期中)某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4,188,190,190,194.现用两名身高分别为185 cm和188 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84 cm和190 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A.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小B.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大C.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小D.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大8.为了解八(1)班学生的体温情况,小明对这个班所有学生测量了一次体温(单位:℃),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体温/℃36.136.236.336.436.536.6人数48810x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些体温的众数是36.5 ℃B.这些体温的中位数是36.35 ℃C.这个班有40人D.x=89.小强每天坚持引体向上锻炼,他记录了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如下表.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个数11121312其中有三天的个数被墨汁覆盖了,但小强已经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13,平均数是1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07B.97C.87D.110.(2022·山东曲阜期末)有一组样本数据x1,x2,…,x n,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y1,y2,…,y n,其中y i=x i+c(i=1,2,…,n),c为非零常数.下列说法:①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相同;②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相同;③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方差相同;④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正确说法的序号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甲、乙两地6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这两地中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的方差较小的是.(填“甲”或“乙”)12.(2022·辽宁沈阳期末改编)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惊艳了世界,在这背后离不开志愿者们的默默奉献.某高校为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志愿者选拔活动,并规定总成绩由面试、体能测试和专业技能三部分成绩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所示.若某位志愿者的面试、体能测试和专业技能三项成绩得分依次为88分,80分,85分,则这位志愿者的总成绩是分.[(6-7)2+(10-7)2+(a-7)2+(b-13.(2022·山东烟台期中)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1n7)2+(8-7)2](a,b为常数),则a+b的值为.14.(2021·山东枣庄台儿庄区期末)已知3,a,b,5与a,4,2b的平均数都是3,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新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众数为.15.数据1,3,5,12,a,其中整数a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0分)16.(11分)(2022·山东济南济阳区期末改编)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射击训练,他们射击10次的成绩情况统计如下: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方差甲8.5b0.85乙a8.5c(1)求出表格中a,b,c的值;(2)分别运用表中的三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运动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运动员?17.(12分)(2022·山东寿光期末)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决赛在甲、乙两名歌手之间进行,9位评委的评分(10分为满分)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分).评委编号123456789甲的得分8.89.58.69.67.28.98.88.88.8乙的得分8.59.18.59.19.98.59.28.68.3(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歌手得分的平均数(精确到0.01)、中位数和众数;(2)由(1)的结果,分析甲、乙两名歌手中谁的演唱水平较高;(3)如果以平均分为标准区分比赛的名次,那么制订怎样的计分规则比较合理?18.(13分)(2021·江苏南京期末)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团委在全校举办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知识竞赛活动,初、高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队和高中队进行复赛,两个队学生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初中队8.5分0.7高中队8.5分10分(2)小明同学说:“这次复赛我得了8分,在我们队中排名属中游偏下!”小明是初中队还是高中队的学生?为什么?(3)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分析哪个队的复赛成绩较好.19.(14分)(2021·重庆沙坪坝区期末)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方针政策,各学校都在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一学期参加课外劳动时间(单位:时)的情况,从该校七、八年级中随机各抽查了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A:0≤t<20,B:20≤t<40,C:40≤t<60,D:60≤t<80,E:80≤t<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抽取的学生在C组的课外劳动时间为40,40,50,55.八年级抽取的20名学生的课外劳动时间为10,15,20,25,30,35,40,40,45,50,50,50,55,60,60,75,75,80,90,95.七年级抽取的学生的课外劳动时间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课外劳动时间的统计量如下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七年级5035a580八年级50b5056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a,b,m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在该校七、八年级中,你认为哪个年级参加课外劳动的情况较好?请说明理由(一条即可).(3)若该校七、八年级分别有学生400人,试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一学期参加课外劳动时间不少于60小时的人数之和.参考答案12345678910C A C CD A A A C B11.乙12.8413.1114.315.4.8或5或5.21.C2.A在决定下个月进该型号运动服时多进一些蓝色的,主要考虑的是各色运动服的销量,而且蓝色上周销量最大.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因此考虑的是各色运动服的销量的众数.3.C 因为乙组、丙组的平均数比甲组、丁组大,而丙组的方差比乙组的小,所以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所以丙组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组是丙组.4.C 根据题意售价应定为10×3+16×5+18×23+5+2=14.6(元/千克).5.D ∵在这6个数中,8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6.A 被调查学生的人数为6+9+11+4=30(人),这3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小时,共出现11次,因此众数是9小时.将这3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8+92=8.5,因此中位数是8.5小时.7.A 原数据的平均数为15×(184+188+190+190+194)=189.2,众数是190;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5×(185+188+188+190+194)=189,众数是188.∵189<189.2,188<190,∴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小.8.A 由题中扇形统计图可知,体温为36.1 ℃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36360×100%=10%,则八(1)班学生总数为410%=40(人),故C 中说法正确;x=40-(4+8+8+10+2)=8,故D 中说法正确;由题中表格可知这些体温的众数是36.4 ℃,故A 中说法错误;由题中表格可知这些体温的中位数是36.3+36.42=36.35(℃),故B中说法正确.故选A.9.C ∵平均数是12,∴这组数据的和=12×7=84,∴被墨汁覆盖的三天的个数的和=84-(11+12+13+12)=36.∵这组数据唯一众数是13,∴被墨汁覆盖的三个数为10,13,13,∴s 2=17[(11-12)2+(12-12)2+(10-12)2+(13-12)2+(13-12)2+(13-12)2+(12-12)2]=87.10.B 对于①,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为c ,故①错误;对于②,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的差是c ,故②错误;对于③,∵方差s 2(y i )=s 2(x i +c )=s 2(x i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方差相同,故③正确;对于④,∵y i =x i +c (i=1,2,…,n ),c 为非零常数,x 的极差为x max -x min ,y 的极差为(x max +c )-(x min +c )=x max -x min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故④正确.故选B .11.乙 观察题中日平均气温统计图可知,乙地的日平均气温波动较小,比较稳定,则乙地的日平均气温的方差较小,即日平均气温的方差较小的是乙. 12.84 这位志愿者的总成绩是88×25%+80×35%+85×40%=84(分). 13.11 根据题意知,数据6,10,a ,b ,8的平均数为7,∴a+b=7×5-(6+10+8)=11.14.3 由题意得{3+a +b +5=3×4,a +4+2b =3×3,解得{a =3,b =1,所以这两组数据为3,3,1,5和3,4,2,将这两组数据合并成一组新数据,在这组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因此这组新数据的众数是3.15.4.8或5或5.2 (分类讨论思想)∵数据1,3,5,12,a 的中位数是整数a ,∴a=3或a=4或a=5.当a=3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3+3+5+125=4.8;当a=4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3+4+5+125=5;当a=5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3+5+5+125=5.2.故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8或5或5.2.16.【参考答案】(1)乙的平均成绩a=(8+9+7+8+10+7+9+10+7+10)÷10=8.5 将甲的射击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8,8,9,9,9,9,9,10,所以甲的射击成绩的中位数b=(9+9)÷2=9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为c=[3×(7-8.5)2+2×(8-8.5)2+2×(9-8.5)2+3×(10-8.5)2]÷10=1.45. 故a=8.5,b=9,c=1.45.(6分) (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均为8.5环.从中位数看,甲的中位数大于乙的中位数.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9分) 综合以上因素,若选派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甲参赛. (11分)(答案合理即可)17.【参考答案】(1)将甲歌手的得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2,8.6,8.8,8.8,8.8,8.8,8.9,9.5,9.6,甲歌手得分的平均数为(7.2+8.6+8.8×4+8.9+9.5+9.6)÷9≈8.78(分),中位数是8.8分,众数是8.8分. (3分) 将乙歌手的得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3,8.5,8.5,8.5,8.6,9.1,9.1,9.2,9.9 乙歌手得分的平均数为(8.3+8.5×3+8.6+9.1×2+9.2+9.9)÷9≈8.86(分),中位数是8.6分,众数是8.5分.(6分)(2)由(1)的结果可知,甲、乙两名歌手中甲的演唱水平较高.理由:虽然甲歌手得分的平均数比乙低,但是甲的中位数、众数均比乙的高,所以甲的演唱水平较高.(9分) (3)比赛规则为9位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取平均数,即为选手的最后得分,这样的计分规则比较合理. (12分)18.【参考答案】(1)补全表格如下.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初中队 8.5分 8.5分 8.5分 0.7高中队8.5分8分10分1.6(4分) 解法提示:由题中条形统计图知,初中队成绩数据为7.5,8,8.5,8.5,10高中队成绩数据为7,7.5,8,10,10所以初中队成绩的平均数为7.5+8+8.5+8.5+10=8.5(分),众数为8.5分;5×[(7-8.5)2+(7.5-8.5)2+(8-8.5)2+2×(10-高中队成绩的中位数为8分,方差为158.5)2]=1.6.(2)小明是初中队的学生.(6分) 理由:根据(1)可知,初中、高中队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8.5分和8分因为8<8.5所以小明是初中队的学生.(8分) (3)初中队的成绩好些.(10分) 因为两个队成绩的平均数相同,初中队成绩的中位数高,而且初中队成绩的方差小于高中队成绩的方差所以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方差小的初中队成绩较好.(13分) 19.【参考答案】(1)455030 (6分) 解法提示:七年级B组所占百分比为1-10%-20%-25%-15%=30%,所以m=30.根据题中扇形统计图可知,七年级A组有2人,B组有6人,C组有4人,D组有5人,E 组有3人,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数据的平均数,第10个数据是40,第11个数据是50,则中位数是(40+50)÷2=45,所以a=45.八年级数据中,5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b=50.(2)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劳动的情况较好,理由如下:因为七、八年级被抽取的学生的课外劳动时间的平均数都是50,而八年级学生的课外劳动时间的中位数50高于七年级学生的课外劳动时间的中位数45,所以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劳动的情况较好.(用数据说明,合理即可)(10分)=300(人).(13分) (3)400×(15%+25%)+400×720答: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一学期参加课外劳动时间不少于60小时的人数之和为300人.(14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同步测评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a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1、如果一组数据3,7,2,,4,6A.8 B.5 C.4 D.22、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某队要从两名选手中选取一名参加比赛,为此对这两名队员进行了五次测试,测试成绩如图所示,选手成绩更稳定的是()A.甲B.乙C.都一样D.不能确定3、甲、乙、丙、丁4名同学参加跳远测试各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及方差如表:若从其中选出1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则应选()A.甲B.乙C.丙D.丁4、如图所示是根据某地某月10天的每天最高气温绘成的折线统计图,那么这段时间该地最高气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依次是()A.4,5,4 B.4.5,5,4.5 C.4,5,4.5 D.4.5,5,45、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x x=甲丙=13,x x=乙丁=15:2S甲=2S丁=3.6,2S乙=2S丙=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甲B.乙C.丙D.丁6、某校有11名同学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敏己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A.最高分B.中位数C.极差D.平均分7、小强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的锻炼,下表是他记录的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对于小强做引体向上的个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12 B.众数是13C.中位数是12.5 D.方差是8 78、已知一组数据85,80,x,90的平均数是85,那么x等于()A.80 B.85 C.90 D.9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样本7,7,6,5,4的众数是2B.样本2,2,3,4,5,6的中位数是4C.样本39,41,45,45不存在众数D.5,4,5,7,5的众数和中位数相等10、一组数据:1,3,3,3,5,若去掉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A.众数B.中位数C.平均数D.方差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选手在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90,87,92,88,93,方差是5.2(单位:分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该选手成绩的方差会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2、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5,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和为_______.3、为了在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市电视台组织的成语听写大会,对他们的成语水平进行了10次跟踪测试.分析两人的成绩发现:x甲=84,x乙=83.2,2S甲=13.2,2S乙=26.36,由此学校决定让甲去参加比赛,理由是_______.4、开学前,根据学校防疫要求,小芸同学连续14天进行了体温测量,结果统计如表:这14天中,小芸体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___________℃.5、一组数据7,2,1,3的极差为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在一次测试中,某题(满分为5分)的得分情况如图,计算这题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1)从下面两幅图中,分别“读”出甲、乙两队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通过估计,比较甲、乙两队员射击成绩的方差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3)分别计算甲、乙两队员射击成绩的方差,看看刚才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4)如果丙队员的射击成绩如下,那么三人射击成绩的方差谁的最大,谁的最小?你是怎样判断的?3、如图是某月的日历,在此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圈出9个数(如6,7,8,13,14,15,20,21,22).(1)图中圈出的9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直接写结果.(2)若用正方形圈出此日历中的任意9个数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数是m,那么这9个数的和是多少?这9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若用正方形圈出此日历中的9个数,这9个数的和有可能是225吗?试说明理由.4、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分;(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队.5、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00万公吨的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这一决定遭到包括福岛民众、日本渔民乃至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鉴于此次事件的恶劣影响,某校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团委在全校举办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知识竞赛活动,初、高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进行复赛,复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高中代表队五名学生复赛成绩的中位数为分;(2)分别计算初中代表队、高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平均数;(3)已知高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为20,请计算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并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析哪个队的复赛成绩较好.---------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数据3,7,2,,4,6a的平均数是5,∴3724656a+++++=,∴8a=;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 【分析】分别计算计算出甲乙选手的方差,根据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即可. 【详解】解:甲选手平均数为:1(78898)85⨯++++=,乙选手平均数为:1(1081165)85⨯++++=,甲选手的方差为:2222212(78)(88)(88)(98)(88)55⎡⎤⨯-+-+-+-+-=⎣⎦, 乙选手的方差为: 222221(108)(88)(118)(68)(58) 5.25⎡⎤⨯-+-+-+-+-=⎣⎦ ∵可得出:22S S >乙甲, 则甲选手的成绩更稳定,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3、A 【解析】 【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成绩,找到平均成绩最好的,当平均成绩一致时再比较方差,方差较小的发挥较稳定 【详解】解:∵6.2 6.0 5.8>>,∴应在甲和丁之间选择,甲和丁的平均成绩都为6.2,甲的方差为0.25,丁的方差为0.32,0.250.32<,∴甲的成绩好且发挥稳定,故应选甲,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解答.【详解】解:平均数=2556454621410+++++++++=,数据有小到大排列为1、2、2、4、4、5、5、5、6、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中位数为454.5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熟记公式及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判断出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是哪种小麦即可.【详解】解:x x x x=>=乙丁甲丙,∴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2222=<=s s s s乙甲丁丙,∴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综上,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和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6、B【解析】【分析】由于共有11名同学参加某比赛,比赛取前6名参加决赛,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即可.【详解】解:由于共有11个不同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位数及中位数之后的共有6个数,故只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进入决赛了.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中位数的意义.7、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它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它们的平均数为:11121013131312127x ++++++==,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 ∵13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13,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0、11、12、12、13、13、1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12,∴中位数为12,故C 选项符合题意; 方差:()()()()222221810121112212123131277s ⎡⎤=-+-+⨯-+⨯-=⎣⎦,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定义.8、B【解析】【分析】由平均数的公式建立关于x 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得:(85+x+80+90)÷4=85解得:x=8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应用了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建立方程求解.9、D【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定义和中位数定义对各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判定即可.【详解】A. 样本7,7,6,5,4的重复次数最多的数是7,所以众数是7,故选项A不正确;B. 样本2,2,3,4,5,6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3和4,所以中位数是343.52+=,故选项B不正确;C. 样本39,41,45,45重复次数最多的数字是45,故选项C不正确;D. 5,4,5,7,5,将数据重新排序为4,5,5,5,7,重复次数最多的众数是5和中位数为5,所以众数和中位数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掌握众数与中位数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或中间位置上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解题关键.10、D【解析】根据题意得出原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然后得出再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原中位数为3,原众数为3,原平均数为3,原方差为1.8;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为3,众数为3,平均数为3,方差为2;∴统计量发生变化的是方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众数及方差,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及方差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变小【解析】【分析】求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数据的方差,通过方差大小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为88,90,92, 平均数为889099023++= 方差为()()()22218889090909290 2.6733⎡⎤-+-+-=≈⎣⎦ ∵5.2>2.6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方差变小了,故答案为:变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数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2、49【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及方差知识,直接计算即可.【详解】∵数据1x ,2x ,3x ,4x ,5x 的平均数是2,1234525++++∴=x x x x x ,即1234510x x x x x ++++=, 132x ∴-,232x -,332x -,432x -,532x -的平均数为:123451234532323232323()10455x x x x x x x x x x -+-+-+-+-++++-==, ∵数据1x ,2x ,3x ,4x ,5x 的方差是5,22222123451[(2)(2)(2)(2)(2)]55x x x x x ∴-+-+-+-+-=, 即,2222212345(2)(2)(2)(2)(2)25x x x x x -+-+-+-+-=,132x ∴-,232x -,332x -,432x -,532x -的方差为:22222123451[(324)(324)(324)(324)(324)]5x x x x x --+--+--+--+--,22222123451[9(2)9(2)9(2)9(2)9(2)]5x x x x x =-+-+-+-+-, 22222123459[(2)(2)(2)(2)(2)]5x x x x x =-+-+-+-+-, 9255=⨯, 45=,∴平均数和方差的和为44549+=,故答案为:49.【点睛】本题是对平均数及方差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平均数及方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甲的平均成绩高,且甲的成绩较为稳定【解析】【分析】因为甲的平均数大于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详解】 ∵x 甲=84, x 乙=83.2,2S 甲=13.2, 2S 乙 =26.36, ∴x x >甲乙 ,2S <甲2S 乙,∴甲的平均成绩高,且甲的成绩较为稳定;故答案为:甲的平均成绩高,且甲的成绩较为稳定.【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4、36.5,36.6【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若数据有奇数个,则最中间的数为中位数,若数据有偶数个,则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判断.【详解】共有14个数据,其中第7、8个数据均为36.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6.5;其中36.6出现了4次,出现次数最多,∴众数为36.6.【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6【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为极差,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一组数据7,2,1,3的极差为71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众数为3分、中位数为3分、平均数为2.86分【分析】根据中位线和众数的定义、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详解】解:由于得分最多的是3分,占总数的40%,因此众数是3,因为6%+8%+16%=30%<50%,6%+8%+16%+40%=54%>50%,所以得分位于中间的数是3分,即中位数是3,全班同学在该题的平均分为:06%+56%+18%+216%+424%+340%=2.86⨯⨯⨯⨯⨯⨯(分).【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等知识,是重要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比的含义.2、(1)甲、乙两人射击的平均数都是8环;(2)甲的方差大,理由见解析;(3)甲的方差是1.4,乙的方差是1.2;(4)丙的方差最大,乙的方差最小,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可得;(2)由方差的意义可估计大小;(3)根据方差的定义计算可得;(4)先求出丙的平均数,再求出方差,最后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1)根据图可知:甲的平均数为:61738293101810⨯+⨯+⨯+⨯+⨯=, 乙的平均数为:61728492101810⨯+⨯+⨯+⨯+⨯=, 故甲、乙两人射击的平均数都是8环.(2)甲的方差大.估计的方法不唯一.例如,可以将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转化为散点图:通过散点图可以发现,两人的平均成绩都是8环,极差都是4环;但是甲集中在平均成绩线上的点只有2个,而乙集中在平均成绩线上的点较多,有4个,分散在其他线上的点较甲少,因此乙的方差较小.也可以这样思考:因为方差表示的是数据在平均值附近的波动情况,对于“对称”的条形统计图,它的平均值都位于对称轴处,因此离平均值近的数据越多,离平均值远的数据越少,方差就越小.(3)甲的方差是222222(68)3(78)2(88)3(98)(108)1.410S-+⨯-+⨯-+⨯-+-==甲,乙的方差222222(68)2(78)4(88)2(98)(108)1.210S-+⨯-+⨯-+⨯-+-==乙,故乙的方差小;(4)丙的平均数为:36+17+28+19+310=810⨯⨯⨯⨯⨯,丙的方差为:2222223(68)(78)2(88)(98)3(108)2.610S⨯-+-+⨯-+-+⨯-==丙,丙的方差最大,乙的方差最小.【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与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求解.3、(1)14;(2)9m,m;(3)不能,见解析【分析】(1)直接计算图中圈出的9个数的平均数即可;(2)中间一个数为m ,则其中8个数为:8m -,7m -,6m -,1m -,m ,1m +,6m +,7m +,8m +,相加即可得到这9个数的和是多少,9个数的和除以9即可得到这9个数的平均数;(3)用2259÷,结合日历可得结果.【详解】解:(1)9个数的平均数为:678131415202122149++++++++=; (2)中间一个数为m ,则其中8个数为:8m -,7m -,6m -,1m -,m ,1m +,6m +,7m +,8m +,它们的和为:876116789m m m m m m m m m m ,这9个数的平均数为99m m =. (3)不能,理由如下:若圈出的数和为225,则225925÷=,则位于中心位置的数是25,由图观察发现,无以25为中心的能圈出9个数的正方形,故不能.【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以及整式的加减,读懂题意,根据题意得出日历中的任意9个数的代数式是解本题的关键.4、(1)9.5,10;(2)平均成绩9分,方差1;(3)乙【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2)先求出乙队的平均成绩,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3)先比较出甲队和乙队的方差,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把甲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7,7,8,9,9,10,10,10,10,10,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10)÷2=9.5(分),则中位数是9.5分;乙队成绩中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故答案为:9.5,10;(2)乙队的平均成绩是:110×(10×4+8×2+7+9×3)=9,则方差是:110×[4×(10﹣9)2+2×(8﹣9)2+(7﹣9)2+3×(9﹣9)2]=1;(3)∵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乙队成绩的方差是1,∴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队;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方差、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S2=1 n[(x1−x)2+(x2−x)2+…+(x n−x)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5、(1)95;(2)高中代表队的平均数为95分,初中代表队的平均数为90分;(3)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为40,高中代表队成绩较好.【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3)根据方差的定义求出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然后根据平均数和方差越小越稳定判断即可.【详解】解:(1)五个人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90,90,95,100,100,一共有5个数,第3个数为中位数,∴中位数是95;(2)高中代表队的平均数=()909095100100595++++÷=(分),初中代表队的平均数=()80909090100590++++÷=(分);(3)初中代表队学生复赛成绩的方差=()()()()()222221809090909090909010090405⎡⎤⨯-+-+-+-+-=⎣⎦, ∵95>90,20<40,∴高中代表队成绩较好.【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及其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求解方法.。
杭州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 A .甲B .乙C .丙D .丁2.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3.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 A .最高分B .中位数C .极差D .平均数4.某学习小组的5名同学在一次数学文化节竞赛活动中的成绩分别是:92分,96分,90分,92分,85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92B .中位数是90C .众数是92D .极差是75.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8.5,9B .8.5,8C .8,8D .8,96.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亮没有参加本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s 2=41.后来小亮进行了补测,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 B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 C .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 D .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7.方差计算公式()()()()()2222221476787117675s ⎡⎤=-+-+-+-+-⎣⎦中,数字5和7分别表示( ) A .数据个数、平均数 B .方差、偏差 C .众数、中位数D .数据个数、中位数8.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9.某校八年级有八个班,一次测试后,分别求得各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它们不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之和除以8,就得到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B .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一定在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C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中位数就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D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众数不可能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10.一组数据中有m 个a ,n 个b ,k 个c ,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3a b c++ B .3m n k++ C .3ma nb kc++D .ma nb kcm n k++++11.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如下:5,6,6,x ,7,8,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6B .6.5C .7D .812.甲、乙两人各射击6次,甲所中的环数是8,5,5,a ,b ,c ,且甲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是6,众数是8;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是6,方差是4.根据以上数据,对甲,乙射击成绩的正确判断是( ) A .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 B .乙射击成绩比甲稳定C .甲,乙射击成绩稳定性相同D .甲、乙射击成绩稳定性无法比较13.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 ) 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中位数14.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3B .4C .5D .815.某中学九年级二班的8名女同学在一次仰卧起坐测试中的成绩如下(单位:个),135 138 142 144 140 147 145 14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 A .142,142B .143,142C .143,143D .144,143二、填空题16.在学校演讲比赛中,10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这10名选手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分.17.某单位要招聘1名英语翻译,对听、说、读、写进行素质测试,小张4项的分数分别为90分、85分、90分、80分.若把听、说、读、写的成绩按3:3:2:2计算,则小张的平均成绩为_____.18.据统计,某车间10名员工的日平均生产零件个数为8个,方差为2.5个2,引入新技术后,每名员工每天都比原先多生产1个零件,则现在日平均生产零件个数为______个,方差为______个2.x y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19.若一组数据4,,5,,7,920.已知一组数据5,10,15,x,9的平均数是8,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21.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两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x甲=82分,⎺x乙=82分,S2甲=245,S2乙=190.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__________班22.一组数据2、3、5、6、x的平均数正好也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正整数x为_____.23.为迎接2018年的体育中考,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排球训练,体育老师根据训练成绩算出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6,S乙2=2.8,则_____(填“甲”或“乙”)成绩较稳定.24.一组数据1,3,2,7,x,2,3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25.已知一组数据:3,3,4,5,5,则它的方差为____________26.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S12,另一组数据6、7、8、9、10的方差为S22,那么S12_______________ S22(填“>”、“=”或“<”).三、解答题27.某公司销售部有营业员15人,该公司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公司有关部门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月销售量/件数177048022018012090人数113334(1)直接写出这15名营业员该月销售量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月销售目标,你认为(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个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请说明理由.28.某校八年级学生某科目期末评价成绩是由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构成的,如果期末评价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则评为“优秀”.下面表中是小张和小王两位同学的成绩记录:(1)若按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期末评价成绩,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2)若按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按1:2:7的权重来确定期末评价成绩.①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多少分?②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多少分才能达到优秀?29.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重庆某中学为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开展了“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知识竞赛活动.初一、初二年级各500人,为了调查竞赛情况,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收集数据:从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2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分),记录如下:初一:68、79、100、98、98、86、88、99、100、93、90、100、80、76、84、98、99、86、98、90初二:92、89、100、99、98、94、100、62、100、86、75、98、89、100、100、68、79、100、92、89整理数据:表一分析数据:表二得出结论:(1)在表中:m=_______,n=_______,x=_______,y=_______;(2)得分情况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初一或初二);(3)估计该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本次测试成绩中可以得满分的人数共有多少人?30.某单位招聘员工两名,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项成绩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前六名选手的得分如下:(1)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分,众数是________分.(2)现得知1号选手的综合成绩为88分,求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3)在(2)的情况下________,(填序号)选手会被录取.。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一、平均数1、平均数的概念(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x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f x f x f x x k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x +++= (2)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f x f x f x x k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3)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与a x x -=22'…ax x n n -=')'''(1'21n x x x nx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二、众数、中位数 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考复习专题五《数据的分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数据的剖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甲、乙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 ,两人在同样条件下各射靶 5次.射击成绩统计以下:命中环数(单位:环) 7 8 9 10甲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 22 0 1 乙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1 31从射击成绩的均匀数评论甲、乙两人的射击水平 ,则()A .甲比乙高B .甲、乙同样C .乙比甲高D .不可以确立2.(江西中考)某市6月份某周气温(单位:℃)为23,25,28,25,28,31,2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5,25B .28,28C .25,28D .28,313.(茂名中考)甲、乙两个同学在四次模拟测试中,数学的均匀成绩都是 112分,方差分别2 2( )是s 甲=5,s 乙=12,则成绩比较稳固的是A .甲B .乙C .甲和乙同样D .没法确立4.已知数据:-4,1,2,-1,2,则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 .中位数为1B .方差为26C .众数为2D .均匀数为05.关于数据组 3,3,2,3,6,3,8,3,6,3,4.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 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均匀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均匀 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此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6.某校四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以下:10,x ,10,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均匀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8B .9C .10D .127.张大叔有一片果林,共有80棵果树.某日,张大叔开始采摘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果子,他 随机选用 1棵果树的10个果子,称得质量分别为(单位:,,,,,,0.26,,,0.23.假如一棵树均匀结有120个果子,以此估量,张大叔收获的这批果子的单个质量和总质量分别约为()A .kg ,2400kgC .kg ,4800kgB .kg ,2400kg D .kg ,4800kg8.(厦门中考)已知某校女子田径队23人年纪的均匀数和中位数都是13岁,可是以后发现此中有一位同学的年纪登记错误,将14岁,中位数为b岁,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岁写成(15岁.经从头计算后),正确的均匀数为aA.a<13,b=13B.a<13,b<13C.a>13,b<13D.a>13,b=139.(兰州中考)期中考试后,班里有两位同学谈论他们所在小组同学的数学成绩,小明说:“我们构成绩是86分的同学最多”,小英说:“我们组的7位同学成绩排在最中间的恰巧也是86分”,上边两位同学的话能反应的统计量是()A.众数和均匀数B.均匀数和中位数C.众数和方差D.众数和中位数10.(通辽中考)一次“我的青春,我的梦”演讲竞赛,有五名同学的成绩以下表所示,有两个数据被掩盖,那么被掩盖的两个数据挨次是()组员及项目甲乙丙丁戊方差均匀成绩得分8179■8082■80,2B.80,2C.78,2D.78,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此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均匀数,作为总成绩.孔明笔试成绩90分,面试成绩85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____________分.12.(呼和浩特中考)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以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均匀数是1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_.13.小李和小林练习射箭,射完10箭后两人的成绩以下图,往常生手的成绩不太稳固.根据图中的信息,预计这两人中的生手是____________.14.为了发展农业经济,致富奔小康,李伯伯家2013年养了4000销售,为了预计鱼塘中鲤鱼的总质量,从鱼塘中捕捞了三次进行统计示:条鲤鱼,此刻准备打捞,获得的数据以下表所鱼的条数(条)鱼的总质量(千克)第一次捕捞2541第二次捕捞1017第三次捕捞1527那么,预计鱼塘中鲤鱼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千克.)一组数据2,3,x,y,12中,独一众数是12,均匀数是6,这组数据的15.(牡丹江中考中位数是____________.2,那么3,4,6,m+1,n+1五个数据的方16.已知2,3,5,m,n差是____________.五个数据的方差是三、解答题(共46分)17.(8分)某专业养羊户要销售100只羊.此刻市场上羊的价钱为每千克11这100只羊能卖多少钱,该专业养羊户从中随机抽取5只羊,称得它们的质量别为26,31,32,36,37.元,为了预计(单位:kg)分(2)预计这100只羊中每只羊的均匀质量;预计这100只羊一共能卖多少钱.,每位同学都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18.(12分)某校八年级(1)班踊跃响应校团委的呼吁全班40名同学共捐图书400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保、王刚两位同学在父亲母亲的支持下各捐赠了90册图书.班长统计了全班捐书状况以下表(被马虎的马小虎用墨水污染了一部分):册数4567890人数68152 (1)分别求出该班级捐赠7册图书和8册图书的人数;(2)请算出捐书册数的均匀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此中哪些统计量不可以反应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状况,说明原因.19.(12分)(山西中考)某企业招聘人材,对应聘者分别进行阅读能力、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此中甲、乙两人的成绩以下表:项目)\s\do5(人员))阅读思想表达甲938673乙958179(1)假如依据三项测试的均匀成绩在甲、乙两人中录取一人,那么谁将被录取?(2)依据实质需要,企业将阅读、思想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3∶5∶2的比确立每人的最后成绩,若按此成绩在甲、乙两人中录取一人,谁将被录取?企业依据(2)中的成绩计算方法,将每位应聘者的最后成绩绘制成以下图的频数散布直方图(每组分数段均包括左端数值,不包括右端数值,如最右侧一组分数x为85≤x<90),并决定由高分到低分录取8名职工,甲、乙两人可否被录取?请说明原因,并求出本次招聘人材的录取率.20.(14分)甲、乙两名同学进入八年级后,某科6次考试成绩以下图:(1)请依据统计图填写下表:均匀数方差中位数众数甲7575乙(2)请你分别从以下两个不一样的方面对甲、乙两名同学6次考试成绩进行剖析:①从均匀数和方差相联合看;②从折线图上两名同学分数的走势上看,你以为反应出什么问题?答案:1B 2.B3.A 4.B5.D6.C7.A8.A9.D10.C11.8812.13.小李14.680015.316.217.(1)每只羊的均匀质量为x=1×(26+31+32+36+37)=32.4(kg).5则可预计这100只羊中每只羊的均匀质量约为kg.×100×11=35640(元).答:预计这100只羊一共能卖约35640元.18.(1)设捐7册图书的有x人,捐8册图书的有y人.4×6+5×8+6×15+7x+8y+90×2=400,x=6,∴解得y=3.6+8+15+x+y+2=40.均匀数是10,中位数是6,众数是6.此中均匀数10不可以反应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状况,由于40名同学中38名同学的捐书册数都没有达到10册,均匀数主要遇到捐书90册的2位同学的捐书册数的影响,故而不可以反应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状况.19.(1)∵x甲=93+86+73=84(分),x乙=95+81+79=85(分),∴x甲<x乙.∴乙将被录取.33。
【教师卷】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复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是()A.极差B.方差C.众数D.平均数A解析:A【分析】根据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大小解答.【详解】解: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是极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方差、众数以及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2.某中学足球队的18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表: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5,15 B.15,15.5 C.15,16 D.16,15B解析:B【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4,14,14,15,15,15,15,15,15,16,16,16,16,17,17,17,17,18,则众数为:15,中位数为:(15+16)÷2=15.5.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50 B.52 C.48 D.2B解析:B【详解】解:由题意知,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1n[(1x ﹣50)+(2x ﹣50+…+(n x ﹣50)]= 1n[(12x x ++…+n x )﹣50n]=2, ∴1n(12x x ++…+n x )﹣50=2, ∴1n(12x x ++…+n x )=52, 即原来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2. 故选B .4.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B解析:B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 【详解】∵乙的成绩方差<甲成绩的方差,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5.一组数据,,,,,,a b c d e f g 的平均数是m ,极差是k ,方差是n ,则23,23,23,23,23,23------a b d e f g 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A .222、、m k nB .23232m k n --、、C .232-、、4m k nD .2323--、、4m k n C解析:C 【分析】根据平均数、极差和方差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数据a 、b 、c 、d 、e 、f 、g 的平均数是m ,∴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是2m−3; ∵数据a 、b 、c 、d 、e 、f 、g 的极数是k ,∴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是2k ; ∵数据a 、b 、c 、d 、e 、f 、g 的方差是n ,∴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方差是224n n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方差、极差、算术平均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方差、极差、算术平均数变化规律即可.6.数据5,2,3,0,5的众数是( )A.0 B.3 C.6 D.5D解析:D【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直接求解,判定正确选项.【详解】数据5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5.故选:D.【点睛】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7.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是()A.甲B.乙C.丙D.丁C解析:C【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更小的参加.【详解】因为乙和丁的平均数最小,所以应该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又因为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丙的成绩更具有稳定性,所以应该选择丙参赛.故选:C.【点睛】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解题关键是利用了: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8.为参加全市中学生足球赛.某中学从全校学生中选拔22名足球运动员组建校足球队,这22名运动员的年龄(岁)如下表所示,该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A.12岁B.13岁C.14岁D.15岁B 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详解】解:该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127131014315222⨯+⨯+⨯+⨯=13(岁),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9.为了解某校计算机考试情况,抽取了50名学生的计算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则50名学生计算机考试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20,16 B.l6,20 C.20,l2 D.16,l2A解析:A【解析】【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详解】解:在这一组数据中2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0;将这组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16,1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6.故选:A.【点睛】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0.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进行了10次射击,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下表:则成绩发挥最不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C .丙D .丁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反之波动越大. 【详解】由表可知:3.00>2.50>1.00>0.25 ∴丁的方差最大,∴这四个人中,发挥最不稳定的是丁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熟知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反之波动越大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若一组数据4,a ,7,8,3的平均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分析】根据平均数求出a 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数据4783的平均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平均数求某一数据方差的计算公式熟记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225【分析】根据平均数求出a ,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数据4,a ,7,8,3的平均是5, ∴5547833a =⨯----=,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2221(45)2(35)(75)(85)5⎡⎤-+⨯-+-+-⎣⎦=225, 故答案为:225.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平均数求某一数据,方差的计算公式,熟记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2.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 -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乙【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解析:乙【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13.甲、乙两人参加某网站的招聘测试,测试由网页制作和语言两个项目组成,他们各自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应聘者网页制作语言甲8070乙7080该网站根据成绩在两人之间录用了甲,则本次招聘测试中权重较大的是_____项目.网页制作【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网页制作的权重为a语言的权重为b则甲的分数为80a+70b乙的分数为70a+80b而甲的分数高所以80a+70b>70a+80b解得a>b则解析:网页制作【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网页制作的权重为a,语言的权重为b,则甲的分数为80a+70b,乙的分数为70a+80b,而甲的分数高,所以80a+70b>70a+80b,解得a>b,则本次招聘测试中权重较大的是网页制作项目.故答案为:网页制作.【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是关键.14.某中学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乙两个班级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两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x甲=79,x乙=79,2S甲=101,2S乙=235,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_________(填“甲班”或“乙班”).甲班【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进行判断【详解】∵=101=235∴<∴成绩较为整齐的是:甲班故答案是:甲班【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解析:甲班【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进行判断.【详解】∵2S甲=101,2S乙=235,∴2S甲<2S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甲班.故答案是:甲班.【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5.小明用S2=110[(x1﹣3)2+(x2﹣3)2+…+(x10﹣3)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______.30【分析】根据计算方差的公式能够确定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从而求得所有数据的和【详解】解:∵S2=(x1﹣3)2+(x2﹣3)2+…+(x10﹣3)2∴平均数为3共10个数据∴x1+x2+x3+…+x解析:30【分析】根据计算方差的公式能够确定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从而求得所有数据的和.【详解】解:∵S2=110[(x1﹣3)2+(x2﹣3)2+…+(x10﹣3)2],∴平均数为3,共10个数据,∴x1+x2+x3+…+x10=10×3=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知识,牢记方差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数据﹣2、﹣1、0、1、2的方差是_____.2【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然后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得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由题意可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x==0∴这组数据的方差是: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方差解题关键解析:2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然后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得这组数据的方差. 【详解】 由题意可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x=()210125-+-+++ =0,∴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22222201000102025s --+--+-+-+-== ,故答案为2. 【点睛】此题考查方差,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7.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组4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乙组6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0分,则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_____.76分;【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这10名同学的总成绩再除以1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6(分)故答案为:76分【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解析:76分; 【解析】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这10名同学的总成绩,再除以10,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048106⨯+⨯=76(分),故答案为:76分.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而求70、80这两个数的平均数.18.一组数据5,8,x ,10,4的平均数是2x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68【分析】本题可用求平均数的公式解出x 的值在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出方差【详解】解:依题意得:5+8+x +10+4=2x×5所以x =32x =6方差s2==68【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熟解析:6.8 【分析】本题可用求平均数的公式解出x 的值,在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出方差. 【详解】解:依题意得:5+8+x+10+4=2x×5,所以x=3,2x=6,方差s2=15()()()()()222225-6+8-6+3-6+10-6+4-6⎡⎤⎣⎦=6.8,【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9.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x(单位:分)及方差S2,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_____.丙【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得到乙组和丙组成绩较好然后比较方差得到丙组的状态稳定于是可决定选丙组去参赛【详解】因为乙组丙组的平均数比甲组丁组大而丙组的方差比乙组的小所以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所以丙组的成绩较好解析:丙【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得到乙组和丙组成绩较好,然后比较方差得到丙组的状态稳定,于是可决定选丙组去参赛.【详解】因为乙组、丙组的平均数比甲组、丁组大,而丙组的方差比乙组的小,所以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所以丙组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组是丙组.故答案为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20.一组数据3,2,3,4,x的平均数是3,则它的方差是_____.04【解析】【分析】根据数据2334x的平均数是3先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x然后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数据2334x的平均数是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解析:0.4【解析】【分析】根据数据2、3、3、4、x 的平均数是3,先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x ,然后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数据2、3、3、4、x 的平均数是3, ∴2334x 35++++=⨯, ∴x 3=,∴(2222221S [(33)(23)(33)(43)33)0.45⎤=⨯-+-+-+-+-=⎦, 故答案为0.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三、解答题21.在推进杭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某校为了考察该校初中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测试,并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整理,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和扇形统计图. (1)求样本容量,并补充完整频数直方图.(2)在抽取的这些学生中,玲玲的测试成绩为85分,你认为85分一定是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若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请估计全校14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解析:(1)50;见解析;(2)不一定;见解析;(3)728 【分析】(1)由总人数为100可得m 的值,从而补全图形;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判断即可得;(3)样本中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占调查人数的161050+,因此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列出算式1610140050+⨯,求解可得结果. 【详解】解:(1)样本容量是:10÷20%=50. 70≤a <80的频数是50−4−8−16−10=12(人), 补全图形如下:(2)不一定是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理由:将50名学生知识测试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名的成绩都在分数段80≤a≤90中,他们的平均数不一定是85分,因为25、26的成绩的平均数才是整组数据的中位数. (3)全校14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为:161014007285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量的选择,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为了强化暑期安全,在放暑假前夕,某校德育处利用班会课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名为“暑期学生防溺水”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为了解全校各班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德育处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知识测试.现从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5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得分用x 表示,共分成4组::6070A x ≤<,:7080B x ≤<,:8090C x ≤<,:90100D x ≤≤,对得分进行整理分析,给出了下面部分信息: 初一的测试成绩在C 组中的数据为:81,85,88.初二的测试成绩:76,83,71,100,81,100,82,88,95,90,100,86,89,93,86.成绩统计表如下: 学部 平均数 中位数最高分 众数 初一 88 a98 98初二8886100ba =(2)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你认为______(填“初一”或“初二”)学生对暑期防溺水知识的掌握更好?请写出一条理由:________.(3)若初一、初二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有多少人?解析:(1)85,100;(2)初二,在平均数相同时,初二的众数(中位数)更大;(3)320人. 【分析】(1)根据条形图排序中位数在C 组数据为81,85,88.根据中位数定义知中位数位于(15+1)÷2=8位置,第8个数据为85,将初二的测试成绩重复最多是3次的100即可; (2)由平均数相同,从众数和中位数看,初二众数100,中位数86都比初一大即可得出结论;(3)求出初一初二 90分以上占样本的百分比,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总数×样本中90分以上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解:(1)A 与B 组共有6个,D 组有6个为此中位数落在C 组,而C 组数据为81,85,88.根据中位数定义知中位数在(15+1)÷2=8位置上, 第8个数据为85, 中位数为85,85a ,观察初二的测试成绩,重复次数最多是3次的100, 为此初二的测试成绩的众数为100,100b =;(2)初二,从众数和中位数看,初二众数100,中位数86都比初一大,在平均数相同时,初二的众数(中位数)更大;说明初二的大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优于初一; (3)初一:90100D x ≤≤,由6人,初二90分以上有6人,初一初二 90分以上占样本的百分比为66100%=40%30+⨯, 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80040%320⨯=, 答: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有320人.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决策,利用样本的百分含量估计总体的数量,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决策,利用样本的百分含量估计总体的数量是解题关键.23.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____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下表(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请结合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 ②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解析:(1)方案三;(2)①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9095x ≤<分数段内;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为840人 【分析】(1)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2)①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所落的分数段; ②用优秀率乘以该校共有的学生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1)要调查学生的答题情况,需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则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方案三.答案是:方案三;(2)①∵由表可知样本共有100名学生,∴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0和51个数的平均数,∴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落在9095x≤<分数段内;∴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9095x≤<分数段内;②由题意得:120070%840⨯=(人).∴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为840人.【点睛】解决此题,需要能从统计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本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是抽样的可靠性,中位数的定义,用样本估计总体等.24.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理化实验操作情况,随机抽查了40名同学实验操作的得分(满分10分).根据获取的样本数据,制作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扇形①的圆心角的大小是;(2)求这个样本的容量和样本数据的平均数;(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400名学生,估计该校理化实验操作得满分的学生有多少人.解析:(1)36°;(2)40,8.3;(3)70人【分析】(Ⅰ)用1减去7、8、9、10分所占的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得①所占的百分比,再用360°乘以①所占的百分算即可得解;(2)根据题目信息知样本容量为40,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样本数据的平均数;(3)用九年级总人数乘以满分的人数所占的份数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Ⅰ)360°×(1-15%-27.5%-30%-17.5%)=360°×10%=36°,故答案为:36°;(2)根据题干信息,“随机抽查了40名同学实验操作的得分”,可知样本容量为40,解样本数据的平均数:46671181297108.340x⨯+⨯+⨯+⨯+⨯==,∴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8.3,故:样本容量为40,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8.3;(3)40017.5%70⨯=人,答:估计该校理化实验操作得满分的学生有70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5.某篮球队在一次联赛中共进行了10场比赛,已知这10场比赛的平均得分为48分,且前9场比赛的得分依次为:57,51,45,51,44,46,45,42,48. (1)求第10场比赛的得分;(2)直接写出这10场比赛的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解析:(1)第10场比赛的得分为51分;(2)这10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为47分,众数为51分,方差18.2. 【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总数,再分别减去前9个数即可;(2)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分别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和出现次数最多数,再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10场比赛的平均得分为48分,∴第10场比赛的得分=48×10-57-51-45-51-44-46-45-42-48=51(分),(2)把这10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42、44、45、45、46、48、51、51、51、57,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6+48)÷2=47,则这10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为47分, ∵51出现了3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1分, 方差22222221(4248)(4448)2(4548)(4648)(4848)3(5148)(5748)18.210⎡⎤=-+-+⨯-+-+-+⨯-+-=⎣⎦.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和方差.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牢记方差的公式是求解方差的关键.26.2020年拟继续举办丽水市中学生汉字听写、诗词诵写大赛.经过初赛、复赛,选出了两个代表队参加市内7月份的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补全下表;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A 队83 85B 队95(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复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解析:(1)A 众数85,B 平均数83,中位数80;(2)A 队;(3)226A S =,2106B S =,A 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出A 队的众数,将B 队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即可求出B 队的中位数,然后根据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出B 队的平均分;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方差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计算出A 、B 两队的方差,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解:()1由条形统计图可知:A 队的众数为85, 将B 队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为70,75,80,95,95 ∴B 队的中位数为80,B 队的平均分为(70+75+80+95+95)÷5=83 补全图表如下:()2两队成绩的平均分一样,但A 队成绩的中位数高,故A 队成绩较好()3()()()()()222222175838083858385839083265A S =⎡-+-+-+-+⎤⎦=⎣-, ()()()()()222222170839583958375838083106,5B S =-+-+-+-+-=⎡⎤⎣⎦∵26106<,因此A 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意义和求法,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的定义和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7.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77 1.2 乙7b84.2(1)写出表格中a ,b 的值;(2)从方差的角度看,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并说明理. 解析:(1)7,7.5;(2)甲,理由略. 【分析】(1)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中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 (2)根据方差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解:∵甲队员的射击成绩为:5,6,6,7,7,7,7,8,8,9,∴甲队员的射击成绩平均数为:a=(5+6×2+7×4+8×2+9)÷10=7∵乙队员的射击成绩为:3,6,4,8,7,8,7,8,10,9,从小数到大数依次排列为:3,4,6,7,7,8,8,8,9,10, ∴乙队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为:b=7.5 ∴a=7, b=7.5(2)从方差的角度看,选派甲队员去参赛,理由是:从表中可知:S甲2=1.2,S乙2=4.2,∴S甲2<S乙2∴甲队员的射击成绩较稳定,∴选甲队员去参赛【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计算,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8.山青养鸡场有2500只鸡准备对外出售.从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鸡,统计了它们的质量(单位:kg),并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1中m的值为;(2)统计的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3)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估计这2500只鸡的总质量约为多少kg.解析:(1)28;(2)1.8kg,1.5kg;(3)平均数是1.52kg,总质量约为3800kg.【分析】(1)根据各种质量的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m的值;(2)根据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3)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乘以总只数即可得出鸡的总质量.【详解】(1)图①中m的值为100﹣(32+8+10+22)=28,故答案为:28;(2)∵1.8kg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1.8kg,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则中位数为1.5 1.52+=1.5(kg);故答案为:1.8kg,1.5kg;(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1114164++++×(5×1+11×1.2+14×1.5+16×1.8+4×2),=150⨯(5+13.2+21+28.8+8),=1.52(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分析》同步测试
一、试试你的身手
1.某市三个郊县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人均耕地面积/公
郊县人数/万
顷
A 15 0.15
B 7 0.21
C 10 0.18
则这个市郊县人均耕地面积为(精确到0.01).
2.有6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再添加一个数5,则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听说读写
甲85 83 78 75
乙73 80 85 8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则甲的得分为,乙的得分为,应该录取.
4.明明成绩为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1个2分和1个10分.明明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他认为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产生错觉的原因是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5.一组数据5,-2,3,x,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6.小张和小李去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
绩如图1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中
的信息,估计小张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
7.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两项成绩分别按
6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小明实践能力这一项成绩是81分,若想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0分,则纸笔测试的成绩至少是分.
二、相信你的选择
1.国家实行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乡所辖村庄去年的年人均收入(单位:元)情况如下表:
年人均收入 3 500 3 700 3 800 3 900 4 500 村庄个数
1
1
3
3
1
该乡去年各村庄年人均收入的中位数是( ) A .3 700元
B .3 800元
C .3 850元
D .3 900元
2.数据0、1、2、3、x 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2
B .2
C .10
D .10
3.某工厂为了选拔1名车工参加加工直径为10mm 的精密零件的技术比赛,随机分别抽取
甲、乙两名车工加工的5个零件,现测得的结果如下表,请你用计算器比较2s 甲、2
s 乙的大小
( )
甲 10.05 10.02 9.97 9.96 10 乙
10
10.01 10.02
9.97
10
A .22
s s >乙甲
B .22
s s =乙甲 C .22
s s <乙甲
D .22
s s 乙甲≤
4.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 .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C .众数
D .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5.8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 ,如果另外2名学生每人得84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 ) A .
84
2
x + B .
8168
10
+ C .
884
10
x + D .
8168
10
x + 6.如图2是甲、乙两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
B .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C .甲、乙两组数据一样稳定
D .不能比较两组数据的稳定性
7.在某城市,80%的家庭年收入不少于2.5万元,下面一定不少于2.5万元的是()A.年收入的平均数B.年收入的众数
C.年收入的中位数D.年收入的平均数和众数
8.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2,将这组数据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所得新数据的方差为()A.1.2 B.2.4 C.1.44 D.4.8
三、挑战你的技能
1.某班50人右眼视力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求该班学生右眼视力的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
2.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拨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拨谁参加比赛?为什么?
3.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7,18,16,13,24,15,28,26,18,19,22,17,16,19,32,30,16,14,15,26,15,32,23,17,15,15,28,28,16,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售额是多少?(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4.今年五一旅游黄金周期间,某旅游区的开放时间为每天10小时,并每小时对进入旅游区的游客人数进行一次统计,下表是5月2日对进入旅游区人数的7次抽样统计数据.
(1)旅游区平均每小时接纳游客多少人?
(2)若旅游区的门票为60元/张,则5月2日这一天门票收入是多少?
(3)据统计,5月1日至5月5日,每天进入旅游区的人数相同,5月6日和5月7日这两天进入旅游区的人数分别比前一天减少10%和20%,那么从5月1日至5月7日旅游区门票收入是多少?
四、拓广探索
某校为选拨参加某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选手,进行了集体培训.在集训期间进行了10次测试,假设其中两位同学的测试成绩如下面的图表(如图3)所示:
(1)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2)这两位同学的测试成绩各有什么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说出一条即可)?
(3)为了使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应该选谁参加比赛?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 0.17公顷
2. 11 3.81,79.3,甲
4.平均数
5.2
6.小李
7. 96
二、1~4.BAAD 5~8.DBCD
三、1.平均数0.846,众数1.2,中位数0.8
2.∵7x =甲,7x =乙,
又23s =甲
,2 1.2s =乙, ∴22s s >乙甲.
∴故选拔乙参加比赛,因为乙射击水平较甲稳定
3.(1)众数为15,中位数为18,平均数约为20.3,所以月销售额为15万元的人数最多,中间销售额是18万元,平均销售额是20.3万元;
(2)可定为每月20万元,因为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平均数最大,可以估计月销售额定为每月20万元是一个较高的目标,大约有
1
3
的营业员可获得奖励; (3)月销售额定为18万元,因为月销售额在18万元(含18万元)以上的有16人,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4.解:(1)x =
1
7
(318+310+310+286+280+312+284)=300(人); (2)300×10×60=180 000(元);
(3)5月1日至5月5日每天进入旅游区的人数为300×10=3 000(人); 5月6日进入旅游区的人数为3 000×90%=2 700(人); 5月7日进入旅游区的人数为2 700×80%=2 160(人);
5月1日至5月7日进入旅游区的人数共为3 000×5+2 700+2 160=19 860(人); 门票收入为19 860×60=1 191 600(元)
四、解:(1)甲的中位数是94.5,乙的众数是99;
(2)答案不惟一,如,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等;
(3)答案不惟一,如,应该选乙.因为乙的众数比甲的众数大,乙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比甲高.若选甲,则理由为平均数高于乙,方差小,比乙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