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流感病毒检测的临床研究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病原学及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以下/ ] , J L , 其中 R S V和 h MP V两种病 毒最 为常见 , 毛细 支气 管炎 的主要病原仍然是 R S V。
[ 关键词 ] 社 区获得性肺炎 ; 儿 童; 病毒 ; 病毒检测
p i t a l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2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v i r a l e t i o l o g y a n d 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c o m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o n i a
宁夏医学杂志 2 0 1 3年 1 O月第 3 5卷第 1 0期
N i n g x i a Me d J , O c t . 2 0 1 3 , 0
.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9 4 9 ( 2 0 1 3 ) 1 0 — 0 9 1 5 — 0 3
・临; 床研 究 ・
方法 结果 对 临床确诊 为 C A P住院患儿 2 7 3例 , 采集患儿血 清 , 用酶联免疫 吸附测定法进行病毒 I g M 检测 , 包括呼吸道 2 7 3 例患 儿中有 9 2例病毒检测 阳性 , 总阳性率 3 3 . 7 0 %, 检 出率 高的前 3种病毒 依次 为 R S V、 h MP V和 P I V 。
a n d v i us r I g M, i n c l u d i n g 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n e y t i a l v i us( r R S V) ,g l a n d v i us( r A D V) , i n l f u e n z a v i us( r I F V)A a n d B, p a r a i n l f u e n z a v i us r ( P I V) I t o U I , h u m a n m e t a p n e u mo v i us( r h MP V)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e n z y me —l i n k e d i mm 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 R e s u l t s O u t o f a l l t h e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部分泌物镜检能够即时检出可能的病原微生物。
在抗生素治疗前,或用药后6-12 小时内采集的合格(炎症细胞/ 上皮细胞>10)的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超过80% 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的合格标本革兰氏染色和痰培养呈阳性。
检测的成功率会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时长和痰标本的质量下降而下降。
高渗盐水雾化取痰(即诱导痰)可提高合格样本的获取率。
20-25% 入院治疗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的血培养结果呈阳性,但极少数患者的肺炎是由流感嗜血杆菌活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而卡他莫拉菌引起的肺炎更是罕见。
血行感染的金黄葡萄球菌肺炎的患者的血培养结果常呈阳性,但吸入或误吸引起的CAP 的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仅为25%。
最新的诊断技术在CAP 的诊断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出现菌血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尿标本中的肺炎球菌细胞壁多糖,其检出率为77-80%,该检出率在无菌血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中为64%。
在美国,敏感性更高的多重捕捉检测对肺炎球菌被膜的多糖的检测尚未能用于临床检测,但该方法可能能够提高检出率。
ELISA 检测1 型军团菌引起的肺炎患者的尿军团菌抗原的阳性率74%,该方法检测病情更重的病例的敏感性更高。
采用特定的培养基行痰培养是检测其他类型的军团菌的必要步骤。
PCR 技术用于鉴别呼吸道病原体,尤其是病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非常高。
用于多数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检测PCR 试剂已经可以购买。
PCR 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性高于快速抗原检测试验,PCR 检测以成为诊断的标准之一。
依据PCR 的检测结果,20-40% 的入院治疗的成人CAP 患者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得以识别。
但是,由于呼吸道病毒即可直接引起肺炎,也可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对阳性结果的解读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PCR 阳性并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的可能性。
近20% 的证实为细菌感染的CAP 患者同时合并病毒感染。
对呼吸道标本采用PCR 检测细菌依然问题重重。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疗介绍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经验性治疗-怀疑支原体肺炎
➢口服或静脉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8岁以上患儿可选择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 ➢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不建议联合糖肽类、 利奈唑胺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酌情联合 或不联合第2、3代头孢菌素。
经验性治疗-怀疑病毒性肺炎
➢怀疑流感病毒性肺炎,尽可能在48h内抗 病毒治疗,不必等待流感检测结果阳性。 ➢怀疑其他病毒性肺炎可根据病情、病程、 有无混合感染等确定是否应用抗菌药物。
前言/PREFACE
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
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博卡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 病毒等。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
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 嗜肺军团菌。
1
2
CAP 病原谱
4
3
细菌:肺炎链球菌、金葡菌、
A群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 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 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前言/PREFACE
各病原体引起CAP的特点
➢卡他莫拉菌(MC):引起的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一般不引起重症CAP。 ➢大肠埃希菌(E. 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P):不是CAP常见病原,但可引起重症肺炎,多见于婴儿。 ➢肺炎支原体(MP):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CAP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在1-3岁婴幼儿CAP也较多见。 ➢肺炎衣原体(CP):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我国肺炎衣原体独立引起的肺炎较少。 ➢沙眼衣原体:多感染6个月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 ➢嗜肺军团菌(LP):不常见,但可能是重症CAP的病原。
➢MSSA首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备选第1,2 代头 孢菌素。 ➢ CA-MRSA首选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利奈唑胺 或联合夫西地酸。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6 预防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 或不伴咳痰和胸疼,前驱症状主要有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干、咽痛、 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头痛、头昏、眼睛热胀、流泪及轻度咳嗽等。并非每一个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有前 驱症状,其发生率依病原体不同一般在30%~65%之间。而且现在发病的几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也是研究的热点。
2.全身毒血症
绝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全身毒血症样症状,如畏寒、寒战、发热、头昏、头痛、 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体乏、饮食不佳、恶心、呕吐;重症患者还可出现神志障碍或精神症状。
3.呼吸系统症状
即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五大症状。在不同的病原体和不同的患者,以上五大症状的发生率及 其特征各不相同,而并非每一个患者或每一种病原体所致的肺炎都会同时出现以上五大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痰液取深部痰液作革兰染色,若有较纯的细菌出现如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则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 性需氧菌,如为革兰阳性菌呈双式葡萄状排列,则可能是真实的病原菌,此时对痰液作相应的可疑菌的对流免疫 电泳是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法。
(2)血标本一般取早、晚期双份血标本,对早期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常用血清凝集试验 法确定,对其他病原如支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病毒和军团菌等则可用酶联免疫测定法,荧光素标记抗体法检测 血清中相应抗体。凡酶联免疫(ELISA法)IgM阳性或IgM双份血清有4倍升高者即可做出病原学诊断。建立的聚合 酶链反应(PCR法)可直接快速检测病原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尿标本:常用乳胶凝集试验 法测定病原菌抗原(如肺炎链球菌抗原和流感嗜血杆菌B型抗原等)。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主战场。
感染性疾病指机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患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寨升,且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新形势下,医务工作者应更加注重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本文主要就血清标志物、病原体检测、细菌耐药、急诊常见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1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1.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D14, sCD14)是新型感染性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尤其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相比C-反应蛋白((-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入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等常规生物标志物更具优势,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多项研究已验证,sCD14在脓毒症、细菌感染和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患者中明显高千正常患者,在脓毒症中更高。
除此之外,sCD14也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感染性休克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明显优于PCT和CRP。
同样也有研究表明,sCD14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呈正相关(r=083,P=0004), sCD14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且将sCD14和PCT联合使用后在诊断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大大提高。
因此,sCD14可作为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新型指标。
1.2 CD64CD64是免疫球蛋白C:(IgG庄段亲和力最高的受体在机体感染后的3~6 h,即可出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CD64达上调,因此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评价指标之一。
细菌性感染抗菌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细菌性感染抗菌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细菌性感染抗菌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抗菌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 (1)(一)前言 (1)(二)目的及应用范围 (1)(三)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概况 (1)(四)临床试验前提 (2)二、临床试验规划和方案 (2)(一)总则 (2)1、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定义 (2)2、目标病原菌 (2)3、目标人群 (3)4、有效性评估 (3)5、安全性评估 (4)6、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4)7、药物敏感试验折点 (4)8、批准后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 (5)(二)临床试验方案 (5)1、试验设计 (5)2、试验人群 (5)3、入选标准 (5)4、排除标准 (6)5、中止标准 (6)6、特殊人群 (7)7、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评价 (7)8、研究药物剂量的选择 (8)9、对照药的选择 (8)10、先前抗菌药的使用 (8)11、合并用药 (8)12、有效性评估 (9)13、安全性评估 (11)14、试验访视及评价时间 (11)15、统计学 (12)16、说明书 (13)主要参考文献 (14)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抗菌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一)前言《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于2015年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在我国颁布并实施。
该指导原则对全身用的各种抗菌药临床试验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药品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研究者在规划、设计、实施临床试验中提供了技术指导。
在此总体框架下,现特针对各种细菌性感染制定不同临床适应证治疗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系列,以提供注册申请人及临床试验研究者必要的技术指导。
现制定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抗菌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即为该系列技术指导原则之一。
(二)目的及应用范围制定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研发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办者)和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者(以下简称研究者)在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CABP)研发治疗用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的总体规划、设计、实施和试验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以使研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确切评价。
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疗分析

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疗分析发布时间:2021-01-11T03:21:14.452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4期作者:李利红[导读] 白细胞总数:7.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0%,CRP(超敏):161.24mg/L;流感病毒抗体阴性。
入院诊断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325405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是指机体在社区环境中因为各种病原菌形成一种肺实质炎症,同时也包括因为明显潜伏期病原体感染入院后发病的肺炎[1]。
此次研究以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为例,探析其诊断要点和治疗方向。
1 病例摘要患者,朱**,女性,36岁,祖籍黑龙江,来浙江务工,卖早餐小贩。
因“发热、咳嗽5天余”入院。
5天余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度,伴畏寒,无寒颤,呈不规则热,伴咳嗽,次数较多,白天与夜间无明显差别,闻及刺激性气味无加重,伴咳痰,黄白色痰,无咯血,伴胸闷,少许气促,咳嗽时明显,未闻及喉间喘鸣音,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心悸,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及关节痛,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查“五分类血常规,CRP(超敏):白细胞总数:7.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5%,CRP(超敏):37.84mg/L”,予“头孢呋辛针”治疗2天无好转,今日来我院门诊复诊,查“流感病毒抗体阴性,五分类血常规,CRP(超敏):白细胞总数:7.48×10^9/L,中性粒细胞数:6.43×10^9/L,CRP(超敏):161.24mg/L”,为进一步治疗,拟拟“肺部感染”收入院。
患者神志清楚,睡眠、精神欠佳,大小便如常。
查体:1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40/76mmHg 体温37.5℃ SPO2% 97%,神清,精神欠佳,颈软,锁骨上等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或者缩窄,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叩诊心界不大,听诊心率11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认识

临床研究进展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认识加深,研究者们正在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原体类型、病情严 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研究
针对一些难治性或复发性肺炎,研究者们正在研究联合治疗策略。联合治疗旨在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对病 原体的清除效果,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随着研究进展的不断更新,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些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新建议和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一致性和效果。
科研成果与展望
科研成果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社区获得性肺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对病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 新型诊断技术的开发以及治疗策略的改进等。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影像学检查
02
03
实验室检查
X线或CT显示肺部斑片状浸润影 或实变影。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 例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
鉴别诊断
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等结 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 部结节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痰液
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
肺癌
肺癌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影像学 检查可见肺部肿块或肺门淋巴结肿 大,痰液或支气管镜活检可确诊。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1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浓
度。
加强个人防护
02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提高免疫力
0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8 C P患者 中检 出 F B单 一感染 及 混 5例 A l A、 u 合感染 患者共 2 例 , 出率 1.%。混合感 染患者 3 检 46 9例 ,l A、 Fu B检 出率 比较 , 者 检 出率 差异 没 有统 两 计 学意义 , 为 063 P>00 , .4 , .5见表 1 。
李 兵 王兴友 陈杭 薇 , ,
( . 放 军 第 2 1 院 消 化 呼 吸 科 , 京 10 9 ; . 京 军 区 总 医 院 呼吸 内科 , 京 100 ) 1解 6医 北 00 4 2 北 北 070
社 区获 得性肺 炎 (o m nt—aq i dpem n cm u i y cu e nu oi r —
21 青 、 . 老年 肺炎患 者流 感病毒检 出率分 析
抗体 由北京 庄笛浩禾 生物技 术公 司提供 。
15 统 计 方 法 采 用 Mc e a 检 验 和通 用 . Nm r 检验 。
2 结 果
病原体也 有所 差 异 。肺 炎 链 球 菌 是 C P主要 的致 A 病菌, 但其 比例有所 减少 , 他微 生物 以及 混合感 染 其
引起 的 C P的 比例 则 趋 于 增加 _ 。本文 应 用 胶 体 A 1 j
障受到破坏 , 易发生 医 院感 染 。所 以 , 强这些重 点 加
科 室的连续性 监测 , 防止感 染 暴 发 流行 的 重要 环 是 节之 一 。我们 建议 各 地 区建 立本 地 区的检 测 体 系 ,
以监 测 M S R A的 流行 趋 势 , 防 MR A在 本 地 区 的 预 S 爆发 流行 。
症状 加重 , 出现脓 性痰 , 或 不伴 胸痛 。② 发热 。 并 伴 ③肺 实变 体征 和 ( ) 或 闻及 湿性罗音 。④ WB C>1 0x l9 L <4×19L 伴 或 不 伴细 胞 核 左移 , O/ 或 0/ , ⑤胸 部 x线检 查显示 片状 、 片状 浸 润 性 阴影 或 问质 性 改 斑 变 , 或不伴 胸腔 积液 。以上 1 项 中任 何 1 加 伴 —4 项 第 5 , 除 外肺 结 核 、 部 肿瘤 、 感染 性肺 间质 项 并 肺 非 性疾病 、 肺水肿 、 肺不 张 、 栓塞 、 嗜酸性 粒细胞 浸 肺 肺 润症及 肺血管 炎等 。
孑 中 ,0 5rn钟后观 察结果 , 检测 区和对 照 区 L 1 —1 i n 在
aC P 是威胁 人类 健康 的主要 疾病 之 一 , 国每 年 ,A ) 美 有 30万 一50万 人 发病 , 0 6 在英 国 C P也 是 急症 入 A
各 出现一 条红 色色 带 为 阳性 , 在对 照 区 出色 一条 仅
・。・
—
—
8 4 —— 9 — - —
C i a a ̄, u e 2 0, l 4, . h n JL b Dil J n , 01 V0 No 6 1
抗生 素种类 、 人住 神 经 外科 病 房 。入住 神 经外 科 病 房及 使用侵袭 性治疗 是发生 金黄色 葡萄球 菌感染 的 重要危 险 因素 , 这些病 区 的患 者病情 重 , 身体 内环境 稳定性破 坏及 免疫 功 能 下 降。另 外 , 多使 用 呼 吸 较
红 色色带 为 阴性 。
院 的最 常见疾病 之 一 。近 年 随着 诸 多 因素 的影 响 ,
C P的病原 体不断发 生变迁 , 同地 区 、 同季节 的 A 不 不
1 4 诊 断 标 准 依 据 中 华 医 学 会 呼 吸 病 学 . 分会 20 06年制定 的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诊 断 和治 疗 指 南标 准 : ①新 近 出现的 咳嗽 、 咳痰 或原有 呼吸道疾病
[] 5姚春艳 , 府伟灵 . 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的耐 药性 分析 [] 中华 医院 J.
感 染 学 杂 志 ,04 1 :0 . 20 ,4 14
( 收稿 日期 :09 5 0 20 —0 —3 )
文章 编 号 :07 272 1)6 84— 2 10 —48 (00 0 —09 0
社 区获 得 性肺 炎 患者 流感 病 毒 检测 的 临床 研究
金快速 诊断 试纸 条 法 检 测 我 呼 吸科 C P住 院 患 者 A 鼻咽部 分 泌物 中的流感 病 毒 A、 (lA B 抗 原 , B Fu 、 ) 以 了解流感 病毒感 染在 C .
20 年 4—1 我科 收 治 的 C P患 者 07 2月 A
机、 动静 脉导管置 入等侵 袭性操作 , 使皮 肤粘膜 的屏
参 考 文献 :
[] 1马纪平 , 苏建荣 , 靳景图.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研究 [] 中 耐 J. 华医学检验杂志 ,96 1( ) 16 19 ,93 :8 . [] 2韦莉萍 , 靳士英 , 李春梅 , . 等 金黄色葡 萄球菌医院感染危险 因素
的研 究 [] 中华 感 染 学 杂 志 ,O2 1 3 :7 . J. 2O ,2() 15
[] 3 姚春艳 , 府伟灵 . 葡萄球菌 医院感 染的耐药性分析 [ ]中华医院 J.
感染学杂志 ,0 4 1 14 20 ,4:0 . [] 4 韦莉萍, 靳士英 , 李春梅 , . 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 染危险因素 等 金 的研 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1 ,2 3 :7 . J. 20 1( ) 15 12
18 , 性 8 , 5例 男 7例 女性 7 例 , l 年龄 1 6岁 (28 5—8 5 .
±2 . 岁 ) 01 。
12 实验材 料 FuA、 . l B胶 体 金 快速 诊 断 试剂 条
.
[ 阿斯 可来 公 司提供 (l A型 国药 准 字 ¥0605 Fu 2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