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及练习
一、使用方法
1、“的”,用在名词前
2、“地”,用在动词前
3、“得”,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
二、给“的、地、得”找到正确的家。
1、我家门前有棵高大()树。
2、运动场上,运动员们跑()飞快,都想取得最后()胜利。
3、妈妈做()红烧排骨可真美味,馋()我直流口水。
4、公园()景物可真多、真美呀!
5、春天,暖暖()太阳照在身上可真舒服!
6、妈妈狠狠()瞪了我一眼。
7、听了这个消息,全班同学高兴()跳了起来。
8、周围一片漆黑,小明独自走在路上,吓()浑身发抖。
9、奶奶轻轻()抚摸着我()脑袋说:“我的孙子长大了!”
10、小明蹑手蹑脚()走了过来,伏在妈妈耳边说:“妈妈,我爱您!”。
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

“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
不少同学对“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含混不清,乱用一通;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它们的用法,我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收割麦子
3. “
记住:
;“的”后面是名词
,“得”前面的动词。
三个“的 地 得”的用法

三个“的地得”的用法我经常发现学生在句子里不会用“的”、“地”“得”,我想就此问题说说对“的”、“地”、“得”三个助词用法的区别(不涉及此外用法)。
“的”、“得”、“地”这三个字一般附在词或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作用时读作“DE”,但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分歧的字,所以非常容易混淆。
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正确认。
用得分歧错误,就会发生意思的变更。
所以要正确使用好“的”、“得”、“地”这三个字。
我用最简单的公式法来暗示一下:1、“的”:修饰﹢的﹢名词。
()的+名词{美丽的花、可爱的小朋友、高大的楼房……}这里的“花”“小朋友”“楼房”都是名词,前面形容词的后边就要用“的”;2、“地”:修饰限制﹢地﹢动词或形容词。
()地+动词或形容词{慢慢地走、天渐渐地冷了、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这里的“走”“处理”是动词“冷”是形容词。
前面就要用“地”,而不克不及用“的”。
3、“得”:动词﹢得﹢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得{写得好、说得对、干得漂亮冷得要命}这里的“写”“说”“干”都是动词,“冷”是形容词。
一般的都是暗示“怎么样”“程度”的。
不克不及用“写的好”“说的对”“干的漂亮”“冷的要命”。
更简单地说,就是名词前加“的”;动词形容词前加“地”后加“得”。
下面结合实例再讲一下慢慢()走过来香甜可口()饭菜飞快()跑了洁白()雪花大声()唱歌圆圆()荷叶透明()翅膀柔软()枝条开心()吃果子小心()爬上去青青()小草清清()河水轻轻()种树苗绿油油()树苗小小()沙包用力()扔沙包金黄()落叶小心()捡落叶漂亮()衣服迅速()收衣服可爱()雪人高兴()堆雪人亮晶晶()眼睛顽皮()眨眼睛顽皮()孩子奇怪()声音奇怪()问乐呵呵()说乐呵呵()老人甜甜()果子甜甜()笑了机灵()小猴子机灵()跳开了有气无力()声音有气无力()低着头亲爱()朋友欢乐()节日有趣()节目放心()走了更好()主意认真()写字秀丽()风光早早()回学校好看()报纸可怕()虫子整齐()队伍轻松()做事遥远()地方高高()挂起来仔细()画画细小()蚂蚁胖胖()小蜜蜂又香又脆()松子雪白()云朵吃力()推车聪明()小姑娘红通通()太阳整洁()书桌难过()哭起来难看()样子新奇()玩具美好()祝福宁静()等车“的”后面跟名词;“地”后面跟动词;“得”后面跟形容词残暴()阳光我()书一刻不断()冲击着情不自禁()笑了天渐渐()冷起来又高又大()建筑物孩子们()声音细微()变更川流不息()流水作业线色泽()深浅敏锐()眼睛奇异()情景我家()小花猫灯泡似()大眼睛周围()动静迎接新()战斗果树渐渐()绿了科学()忘我()工作满意()点点头愉快()看了每个节目长长()耳朵乳白色()雾气璀璨()明珠精神丰满()站立在毫无保存()拣出药品慢慢()从伸出脑袋死死()压在下面欠好意思()走了渐渐()远去小心翼翼()取出她愉快()接受了这件礼物不竭()转变观念成功()闯进了拼命()跑努力()做牙疼()厉害高()像一座山惹()大家十分生气把孩子搞()太累了高兴()跳起来摔()老鼠半死不活玩()很开心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特别出色村外()溪水小院()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牵牛花黑色()小喇叭清澈()井水听溪水淙淙()流响跳()高他们玩()真痛快她红()发紫平安防范措施都落实()很好被太阳炙烤()滚烫()大地平安工作做()很到位看看哪边()雪化()快2、天然()指南针 3、忠实()向导4、地上()树影5、川川走过去,奇怪()问。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一、的“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等。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
“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等。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二、地“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等。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等。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三、得“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等。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等。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关于“的地得”的用法

关于“的”“地”“得”的正确用法近日阅读网文和好友聊天,发现很多网友不怎么讲究“的”“地”“得”的用法。
也许是不注重,也许是不明白。
下面是关于“的”“地”“得”的正确用法,供大家参考。
同样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它们的读音也相同,都读轻声“de”。
但是,三个字在用法上有严格的分工。
1、的(1)用在定语的后面。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说“的”后面紧跟的是名词。
也就是“……的+名”结构。
如“铁的纪律、“幸福的生活”“美丽的花”;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
如“我的祖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大楼的出口”。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
如“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
”“菊花开了,有黄的,有红的,还有白的。
”指某一类的人或物,如“男的”“送报的”“查水表的”“甜的”。
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如“大清早的,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连接前后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
如“推的推,拉的拉。
”“说的说,笑的笑。
”“大的大,小的小。
”(3)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实施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
”“我是在窗口买的票。
”“这是王秘书起草的稿子。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
”“这样做是违法的。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办法总是会有的。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又是敬酒又是上茶的,非常热情。
”“陈芝麻烂谷子的,说了一大通。
”2、地“地”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简单地说,就是说“地”后面紧跟的是动词。
也就是“……的+动”结构。
如“天渐渐地冷了。
”“花悄悄地开了。
”“合理地安排时间。
”“灰溜溜地走了。
”“球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准确地落入篮框。
”“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得一般地,,“得”后面紧跟的是作补语的词,多数是形容词。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毛病,主要表目前该用“地”、“得”的中央全部用了“的”。
如: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
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
很显然,用“的”是毛病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明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步伐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
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假如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得地的用法

的得地的用法的”、“地”、“得”的正确用法的”用在名词前,表示名词的属性或特征。
例如:“勤劳的妈妈”、“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
地”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例如:“积极地回答问题”、“大雪纷纷地下”。
得”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效果如何。
例如:“地被扫得很干净”、“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
请记住以下顺口溜,方便记忆:“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默记五遍脑开窍。
”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通常使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虽然“一蹦三尺高”表示动作,但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练:1.紧张(地)工作,静静(地)流过;变化(得)真快,明亮(地)月光缓缓(地)移动。
2.愉快(地)歌唱,茂密(的)树林。
3.暖暖(的)春风,谁(的)橡皮。
4.用力(地)踢,仔细(地)看。
5.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
6.缓缓(地)流淌,五彩(的)泡泡。
7.红红(的)花朵,香甜(的)面包。
8.清澈(的)小河,慢慢(地)走。
9.跑(得)快,唱(得)好。
10.XXX(的)同桌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
11.精致(的)玻璃球被XXX摔(得)粉碎。
12.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13.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
14.他(的)妈妈喜欢可爱(的)花儿。
15.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
16.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
17.地上(的)树影,熟练(地)操作。
18.美丽(的)田野,清清(的)河水。
19.开心(地)笑,考(得)好。
20.高兴(地)跳起来,辛勤(地)劳动。
21.大声(地)说,跳(得)高。
22.XXX走过去,奇怪(地)问。
23.波浪(的)足迹,长满树木(的)陆地,更多(的)宝藏。
24.特殊(的)地壳运动,恐龙化石(的)骨架,人物(的)对话。
25.雨后(的)景象,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26.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渐渐(地),雷声小了。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如: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
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
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
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
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
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
“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
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
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
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得”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后面是补语,即对谓语或宾语的补充说明。
如“跑得很快”。
“地”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前面是状语。
(修饰谓语动词的称为状语。
)如“拼命地跑”等。
“的”字用法比较复杂。
第一种是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作为定语标志,如“我的书”、“红色的花”、“高兴的我”;第二种是放在词或词组后面,构成可以独立指代事物的“的字结构”,如“那些唱歌的”;第三种是与“什么”连用,放在列举的词语后面,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买了衣服鞋子什么的”;第四种是与“是”连用,组成“是……的”句式,表示强调语气,如“我是淋着雨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