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的基础知识

3.2 色彩组合的原则
任何一种色彩本身不存在美与不美的问题, 只有当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才会因 组合不同而产生华丽、朴素、强烈、柔和等 不同的效果,同时也由于配色是否协调,而 使人产生是否愉快的感觉。
另外,色彩的组合还决定了注目率高低。
清晰可见的广告,其背景和主体形象的颜色
差别都很大;而不容易看清的广告,其背景
4.3.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表现在色彩的重复、交替和渐变所 形成的一种空间运动感,如疏密、大小、强
弱、反正等形式的巧妙配合,能使画面产生
多种多样的节奏感,给视觉上带来一种有生
气、有活力、跳跃的色彩效果,减少视觉疲
劳,使人心理上产生快感。
反复
又叫重复,是以连续出现 几次同一色彩的色相、明 度、纯度的强弱变化等, 产生一种具有动势的抑扬 起落的色彩调子,构成丰 富而有秩序的视觉效果。 在视觉传达上,反复的节
底色 黄 白 红 红 黑 紫 灰 红 绿 黑 主体色 白 黄 绿 蓝 紫 黑 绿 紫 红 蓝
色彩组合的方法
色彩的组合有两种方式。 一是“类似组合”,是在统一中求变 化,利用相同或类似色相、明度或纯 度的配色来达到统一感。这种调和的 配色方式,易于获得安定协调的画面 效果。但有时会产生单调沉闷感.
二是“对比组合”,是在变化中 求得统一感。利用对比的色相、 明度和纯度来组合具有动感的画 面,为使画面不纷杂零乱,必须 在色相、明度、纯度三个要素中, 当一个要素成对比状态时,另外 两个要素则要求统一,最后达到 统一和变化的均衡效果。
c整个色调灰暗,以强烈色作重点。
A. 重点的比例位置应考虑整个画面配色的平 衡效果。
平面广告色彩的
主体,大多是广 告所要表现的商 品,一般面积都 比较大,但正因

色彩基础知识完整版

色彩基础知识完整版

3、 纯度
纯度:指色彩的鲜 艳程度,也叫饱和度。 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 彩。颜色混合的次数 越多,纯度越低,反 之,纯度则高。
精品文档
色彩的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纯度对比:因纯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精品文档
色环






对 比 色
能带给人冰凉、 清爽、安宁等 感觉的色彩

常见的对比色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暖 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冷 色
精品文档
请观察下面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
《鲁昂大教堂》 精莫品文奈档 (1840-1926
色彩的观察方法
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源自于艺术 家对自然的观察感受,然后通过形象思维, 又借助于各种媒介,最终形成艺术作品。
同类色变化丰富、千姿百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冷暖色
色彩的冷暖倾向被称为色性。是人们看 到色彩所引起的心理上的反映。如看到 蓝色、青色会让人感到凉爽或寒冷;红 色、橘黄让人觉得温暖或炎热。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精品文档
能带给人温暖、 热情、喜庆等 气氛的色彩

暖色 比 冷色 色
精品文档
一、 水粉画的特点与工具
水粉画的特点: 水粉画的性能简言之为一个“水”
字,一个“粉”字。即是指用水调合粉质 颜料所作的画,称水粉画。因此对于颜料 的色量和水量的了解是初学水粉画首先遇 到并应掌握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技法运 用和画面的效果。
精品文档
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01
02
03
黑、白、灰
无彩色系中的颜色没有色 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变 化。它们通常用于强调或 中和其他颜色。
特点
无彩色系简约、低调,常 常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 感觉。
应用
在设计中,无彩色系常常 用于背景、文字或细节部 分,以突出其他有彩色元 素。
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
01
有彩色系中的颜色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属性。
单色搭配
单色搭配是指整个画面只使用一种颜色或同一色系的色彩进行搭配,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搭配方式通常用于表达平 静、安宁和低调的氛围。
在单色搭配中,可以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来创造层次感和立体感,避免画面过于单调。
类比色搭配
类比色搭配是指使用相邻的两种或多种颜色 进行搭配,以创造和谐、自然的视觉效果。 这种搭配方式能够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感 觉。
应用
在室内装修中,空间混合广泛应用于墙面、地面、家具等的设计与搭 配。在服装设计中,空间混合也广泛应用于面料的染色与图案设计。
04 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的温度感
01
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调通常 会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而蓝 色、紫色和绿色等冷色调则给人 凉爽、清新的感觉。
02
色彩的温度感与人的心理联想有 关。例如,火焰和太阳是人们普 遍认为的温暖象征,而冰和水则 是冷感的象征。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空间感
色彩可以影响室内空间 感,例如冷色调可以使 空间感觉更加宽敞,而 暖色调则可以营造温馨、 亲密的氛围。
舒适度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 绪和舒适度,例如柔和 的色调有助于放松和休 息,而明亮的颜色可以 提高活力。
风格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也是 表达风格和主题的重要 手段,例如使用复古色 调可以营造出古典或怀 旧的风格。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蓝色系或者白色衬衫, 单从颜色就可以给人以凉 爽的感觉,所以,夏天不 仅要穿的薄一点,而且要 注意衣着的颜色。
色彩是最环保的空调
四: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一) 固有色
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条件下物体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这种特定光源 条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比如绿树、红花、蓝天等。固 有色在柔和的光线下较为明显,强烈的光照下则会减弱,在灰暗的光 线下也显得不够明确。
色彩心理学
从下图中按照你的喜好挑选3中颜色,记录下你 喜欢的顺序
红色
橘色
黄色
绿色
土耳其蓝色
蓝色
紫色
洋红色
解读:
排在第一位的颜色 代表了一个人的本质。它表达了你真实的一面,反射出你的基 本人格,并体现出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对各种情况的。这种颜色是你真实自我 的表达。第一位的颜色也代表了在当前时刻占据你主导地位的颜色。 排在第二位的颜色 呈现了你当前的状态。它跟你现在各个层次(心理、精神、情绪) 的现状相关。该颜色(或者与之互补的颜色)反映了你深层的、潜意识的需求、缺陷或 弱点,这是你需要立即着手处理的问题。同时,它也代表了你目前的主要挑战。 排在第三位的颜色 代表了你的目标,它可以告诉你该如何达成这些目标。该颜色
(二) 光源色
一切物象只有光源的存在我们才能观察到它的形象和色彩。光源有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这些光源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颜色。如太阳光 是白的暖色光,月光是偏黄青的冷色光,火光是偏橙色的暖色光, 普通灯光是偏黄色的暖色光,另外有一些专用的各色灯光,光源的 颜色对物象的色彩影响很大,不同的光源色对于同一个物体会产生 不同的色彩效果。
红色:热情、活力、危 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幼儿最不喜欢的颜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色彩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 鲜亮的色彩如红、橙可以可以刺激幼儿心理活 动,使其兴奋,提高其敏感性和创造性,但是 如果长期面对这种刺激又会导致紧张、缺乏安 全、甚至暴力倾向。
• 蓝色、绿色等冷色可使幼儿安静,但过多运用 会造成幼儿抑郁内向的心理。 • 因此,幼儿园色彩搭配要科学,互补,和谐。
4、幼儿园色彩应用原则
• 幼儿园色彩除主色彩外,还应有其他辅助色,比如用 于空间导向、识别、安全警示、陈设及装饰等方面, 应采用鲜艳、醒目的色彩,便于营造一个欢快、活泼、 新奇的环境,以增强识别和突出的效果,体现幼儿园 的特点。辅助色既要同主色彩有区别与对比,又要考 虑相互统一和协调,这就要求使用的辅助色不能太多, 否则容易造成混乱、花哨的感觉。同时要考虑不同的 功能室、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色彩应有一定区别。 活动室及活动区域适合明快且丰富的色彩;卧室不宜 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过于鲜明的色彩会刺激幼儿的 大脑皮层和神经,引发兴奋和激动的情绪,影响休息, 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阅览室及其区域宜用 单一明亮的色彩,有利于幼儿在明亮轻松的环境中专 心阅读图书;科学活动室及其区域宜用蓝色,以增强 科学感受和时代氛围,引导幼儿去探索,去观察,去 发现,去实践有关科学的原理和活动。
5、幼儿园各室内环境色彩设计的要求
(1)班级活动室(教室) 活动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最主要区域, 它的色彩设计是重点要求如下: 第一、墙面色是整个色彩设计的基础。 宜采用浅色调而不是高亮颜色,例如: 浅米黄色、浅粉红色、浅绿色使得空间有被 扩大的视觉感受。
• 室内装饰应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主要出发点, 如地板以暧色调的材料或上述色泽搭配的图案; 床应设计成天真、轻松的效果;内墙则可彩以 “粉”为主,如粉黄、浅粉蓝、浅粉红等,但 切忌造成具有压抑、严肃的效果。同时,建议 还是多走走其它幼儿园,吸取别人的经验做法, 取精去糟,这样才能做出合适幼儿成长的学习 环境。为有利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让其大脑 得到充分思考,环境是一个关键的条件,所以 幼儿园成为了幼儿成长的温室。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的情感表达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 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如用暖色 调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用 冷色调来表达冷静、专业的形象。
色彩的搭配原则
在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色彩 搭配原则,如对比、和谐、统一 等,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情
感表达。
色彩的运用场景
在不同的场景中,需要运用不同 的色彩来适应和表达不同的氛围 和主题,如商业广告、家居装饰、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 色彩的基本概念 • 色彩的感知与心理效应 •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 色彩的审美与文化差异
01 色彩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色彩
01
色彩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 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光线,通 过视觉感知而产生的。
02
色彩的形成与物体表面的反射性 质、光源的特性以及观察者的视 觉系统有关。
西方文化中的蓝色
代表沉稳、宁静,常用于表达深沉的 情感和信仰。
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趋势
色彩的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逐渐 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色彩设计风格。
色彩的心理暗示
现代色彩设计更加注重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通 过色彩调节情绪和氛围。
可持续发展的色彩
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使用可再生和低环境影响 的色彩材料,推动绿色设计理念。
家居装饰
在家居装饰中,应注重营造温馨、 舒适的氛围,选择柔和、自然的色 彩以提升居住品质。
04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色彩的混合
原色混合
原色是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它们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 合得到。通过将两种或多种原色混合,可以得到新的颜色。
补色混合
补色是指两种颜色在色轮上互为对立,混合后会产生白色 或灰色。例如,红色和绿色互为补色,黄色和紫色互为补 色。

色彩的基本知识总结

色彩的基本知识总结
该曲线是由莱特和吉尔德的光谱色匹配实验结果(2°视场)得出的,即是从实验得出的! 该坐标系的缺陷是:用于标定光谱色的原色出现负值,计算不方便,且不便于理解
2 1931年CIE-XYZ系统 在CIE RGB系统的基础上,改用三个设想的原色X、Y、Z建立的新的色度图。
z()
y() x()
x()
这里规定:
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y() 与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一致。
x() y() z() 分别代表匹配各波长等能光谱刺激所需要的红(645.2nm)、绿(526.3nm)、蓝
(444.4nm)三原色的量。
该标准系统适用于2°视场的中央视觉观察条件(视场范围1-4°) 主要是中央窝锥体细胞起作用。
➢ 各种三刺激值XYZ的计算方法 ——以1931年CIE-XYZ系统为例
1 光源颜色三刺激值的计算:
X k S x
Y k S y
Z k S z k
100
k
S y
色品坐标
x
X
X Y Z
y
Y
X Y Z
其中:S 为光源的光谱分布
k 为比例系数
2 反射物体颜色三刺激值的计算:
发光物体发光强度越高,明度越高; 非发光物体反射比(透射比)越高,明度越高。
• 有彩色:指黑白灰以外的颜色。有彩色的表观颜色有三种独立的属性,即明度、色相(色调)、
饱和度(彩度) 明度:指颜色相对明暗的特性。反射比大的颜色明度高,反之明度低。 色调:各种单色光在白色背景下呈现的颜色,就是光谱的色调。 彩度:指彩色的纯洁性。单色光彩度最高,掺入白光成分愈多,彩度愈低。
y
Y
X Y Z
其中:S 为光源的光谱分布

色彩的知识

色彩的知识

1. 色彩的基本要素:色彩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即色相、明度和彩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名称,如红色、黄色和蓝色等。

它是区别不同颜色的基本标准。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白色为高明度,黑色为低明度,而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或浓度,纯色为高彩度,混入白色或黑色则降低彩度。

2. 原色、间色和复色:
原色是指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包括红、黄、蓝三原色。

红、绿、蓝也被称为光的三原色或RGB。

间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得出的颜色,例如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混合而成,绿色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混合而成。

复色是由原色与间色或间色与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它包含了所有三原色,但各原色的比例不同。

例如,橙色与紫色混合可以得到紫红色。

3. 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能够有力地表达情感。

它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行为。

例如,淡化的橙色会失去其生动的特性,给人一种低调、沉稳的感觉。

4. 色彩的分类:根据人类的心理和视觉判断,色彩可以分为冷色和暖色两大类别。

红、橙、黄等颜色通常被视为暖色,而蓝、绿、紫等颜色则属于冷色。

此外,还可以根据色彩的明度和彩度对其进行分类,例如明亮且饱和度高的色彩通常被认为是鲜艳的,而暗淡且饱和度低的色彩则被认为是柔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基础知识一、颜料的混合所谓颜料的混合,就是具体解决人们在作画时如何调色的问题。

自然界的色彩是十分复杂的。

我们必须学会用种类有限的颜料调成丰富多样的色彩,为此,我们要了解颜料混合的规律。

颜料混合情况如下:原色: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租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又叫第一次色。

一般在绘画上所指三原色的红是曙红、黄是柠黄、蓝是湖蓝。

颜料中的原色之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而颜料中的其它颜色则无法调配出原色来。

为了方便,作画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成的颜料,这样可以节省调色时间。

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

红十黄=橙第二次色黄十蓝=绿间色蓝十红=紫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分量不等,又可产生种种不同的颜色。

如红与黄混合,黄色成分多则得中铬黄、淡铬黄等的黄橙色,红色成分多则得桔红、朱红等橙黄色。

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温合调出故颜色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

橙十绿=橙绿(黄灰)第三次色橙十紫=橙紫(红灰) 复色紫十绿=紫绿(蓝灰)由于混合比例的不同和色彩明暗深浅的变化,使复色的变化繁多。

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三个原色以一定比例相混合,可得出近似黑色的深灰黑色。

所以任何一种原色与黑色相混合,也能得到复色。

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例如:橙绿=橙第三次色绿=(红+黄)+(蓝+黄)=(红+黄+蓝)+黄=灰黑色+黄=黄灰橙紫=橙+紫=(红+黄)+(蓝+红)=(红+黄+蓝)+红=灰黑色+红=红灰紫绿=紫+绿=(红+蓝)+(黄+蓝)=(红+黄+蓝)+蓝=灰黑色+蓝=蓝灰复色是一种灰性颜色,在绘画和工艺装饰上应用很广,善于运用复色的变化,就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并得到色彩格调韵味的艺术效果。

二、色彩三要素1.色相顾名思义即色彩的“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相貌”,便叫“色相”。

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它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

自然界的色彩难以数计,许多色彩也难以叫出它的名称,只能大致地说:这是偏黄的灰绿,那是暗枣红等,观察色相时要善于比较,即使相似的几块颜色,也要从中比较出它们不同的地方。

如红颜色有朱红、曙红、玫瑰红、深红的区别。

同时又要分辨出朱红(红中偏黄)、大红(红中偏橙)、曙红(红中偏紫)、玫瑰红(红中偏蓝)、深红(红中带黑)的不同色相;再如黄色就有淡黄(黄中偏白)、柠檬黄(黄中偏绿)、中黄(黄中偏橙)、土黄(黄中带黑)、桔黄(黄中带橙);蓝色有钴蓝(蓝中带粉)、湖蓝(蓝中带绿)、群青(蓝中带紫)、普蓝(蓝中带黑)等。

2.色度系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指色彩的素描因素。

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颜色受光后的明暗层次,如深红、淡红、深绿、浅绿等。

二是各种色相明暗比较,如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

画面用色必须注意各类色相的明暗和深浅。

颜色除在明度上的差别外还有纯度的差别。

纯度,是指一个颜色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纯正的颜色中无黑白或其他杂色混入。

未经调配的颜色纯度高,调配后,色彩纯度减弱。

此外,用水将颜料稀释后,水彩和水粉色亦可降低纯度,纯度对色彩的面貌影响较大。

纯度降低后,色彩的效果给人以灰暗或淡雅、柔和之感。

纯度高的色彩较鲜明、突出、有力,但感到单调刺眼,而混色太杂则容易感觉脏,色调灰暗。

3.色性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

这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

暖色通常指红、橙、黄一类颜色。

冷色是指蓝、青、绿一类颜色。

所谓冷暖,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青、绿一类颜色则使我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青山、绿水、夜色等。

生活中物象色彩千变万化,极其微妙复杂,但无论怎么变都离不开冷暖两种倾向,色彩的这种冷暖不同倾向称之为色性。

色相、色度、色性在一块色彩中是同时存在的。

观察调合色彩时三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要三者兼顾。

最好的办法是运用互相比较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辨出色彩的区别和变化,特别是对于近似的色彩,更要找出它们的区别。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合自然界的色彩,充满着对比与调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色彩的配合既要有对比?又要有调合,只有调配得当,才能给人以美感。

“对比”与“调合”是画面上处理色彩常用的手法,“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合”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

凡是成功的色彩画,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对比,而在整体上看又是调合与统一的。

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的需要,有时着重于对比,有时着重于调合,这二者是对立的统一。

但强调对比时,要注意调合,强调调合时,也要适当运用对比。

(一)对比色彩对比是色彩绘画上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法。

它主要是研究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

在运用色彩时,孤立的一块颜色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

利用色彩的对比,就可提高色彩韵朋度或纯度,或降低其明度和纯度,扩大色彩的表现范围。

色彩对比有“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之别。

两种以上的颜色并列或邻近时,各色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眼睛,所形成的对比称“同时对比”;看了一个颜色之后再转看另一个颜色,与先看的色形成对比,色彩不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这种对比称“连续对比”。

绘画的色彩多采用同时对比,即两块以上的颜色并列在画面上,产生对比效果,引起色彩感觉的变化,致使互相类似的成分减弱,互相不同的成分增强了。

色彩上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以下几种:1.色相对比在绘画中,色相对比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它是单指“色”的变化。

即两种纯色(饱和色)或未经掺和的颜色,在它们充分强度上的对比。

两种纯色等量并列,色彩相对显得更为强烈。

我国民族民间的服饰、年画、剪纸、建筑装饰,以及现代绘画诸流派,都使用强烈的色相对比,形成鲜明突出的色彩对比,产生美的效果。

当两种不同的色相并列在一起时,给人的色彩感觉,和两色分开放置时不一样。

两色并列时,双方各增加对方色彩的补色成分。

如红、紫两色并列时,红色增加紫色的补色(即黄色)成分,感觉红色微带橙色意味;而紫色则增加了红色的朴色(即绿色)成分,感觉紫色略带青色意味。

红、紫两色接近边缘的部分对比更为显著。

而红、紫分开放在不同位置时,两色不发生对比变化。

位于不同色相背景上的同一色彩,就会由于对比而产生色的变化。

在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间色与这两个原色之间的对比最为明显。

由蓝色和黄色混合而成的绿色,处于蓝色背景上时,感到偏黄绿色,而处于黄色背景上,则感到偏翠绿色。

2.明度对比指的是黑、白、灰的层次,即素描关系上明暗度的对比。

包括同一种色彩不同明度的对比和各种不同色彩的不同明度对比。

如明色与暗色,深色与浅色并置,明的更明,暗的更暗,深的更深,浅的更浅,即是明度对比的作用。

色彩的配置必须有明度对比,对比要有强有弱,以增加色彩的层次和节奏。

在色彩画中,为突出主体或造成画面鲜明生动的色彩层次和环境气氛,常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这一手法。

位于明度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看上去往往感到在明亮背景上就偏暗,而在暗背景上就偏明,这实际上是由于对比而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

3.纯度对比即灰与鲜艳的对比。

用纯度较低的颜色与纯度较高的颜色配置在一起,达到灰以衬鲜的效果,则灰的更灰,鲜艳的更鲜艳。

以灰色调为主的画面,可局部运用鲜明色,鲜明色就很醒目,灰色调更显得明确。

以鲜艳色为主的画面,间用少量的灰性色,鲜艳色会更鲜艳,效果更明亮。

绘画上有时不一定依靠色相而是靠纯度和明度来突出主体的。

纯的色总是鲜明的、实的、重的、跳跃的。

灰的色是不鲜明的、虚的、轻的、隐伏的,这是一般的规律。

两种纯度都很高的色彩,对比强烈,感觉不协调。

如将其中一色的纯度减弱,则另一色彩感觉纯度更高,主次分明,就觉得画面比较协调。

一般降低纯度的办法有三种,一是调入灰色,该色会变得柔和些。

二是调入白或黑色,明度变了,纯度也变了。

三是调入补色,使其变得灰暗一些。

在一张绘画里,纯度高的色彩不能太多,以致看不出色彩的主调,造成鲜明的色彩互相不协调。

画面有一个纯度高的主色,其他为纯度低的颜色,易使画面色调统一。

位于纯度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在纯度比它低的背景上,看上去就显得较鲜艳,而在纯度比它高的背景上,该色就显得较灰暗,这是由于纯度对比所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

4.冷暖对比色彩冷暖是写生色彩的精华,它可以表现出最细致的写生色彩变化。

色彩上要能生动地表现对象,关键在于冷暖关系的处理。

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最普遍的一种对比。

各种色彩对比都可说是冷暖对比的特殊形式。

通过对比冷的更显冷,暖的更显暖。

欲使某一暖色更暖,可在其周围配置对比的冷色。

运用冷暖色对比,两色亦应有主有次,并以明度纯度的不同加以调节。

但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因为色彩不是孤立的,要在色彩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它的性格和作用。

也可以说,色彩离开了相互关系就无所谓冷暖,无所谓正确与否了。

位于冷暖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看上去感到在冷色背景部分偏暖,在暖色背景部分则偏冷。

这是由于冷暖对比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

5.补色对比补色对比是一种最强烈的冷暖对比,其色彩效果是非常鲜明的。

三原色中任何二色调合成的间色和另一原色的关系是互为补色的关系,意思是指它们互相补足三原色的成分。

亦是指在色轮中互相成直径对立的色彩都是互为补色的。

如橙(红加黄)与蓝,绿(黄加蓝)与红,紫(红加蓝)与黄,是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

补色并列时,就可使其相对色产生最强烈的效果。

如红与绿色相对,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而黄色与紫色相对,就会加强紫色,黄色亦更显鲜明。

但对比时应该在色彩的份量及纯度、明度等方面进行适当变化,使其在对比中又感到和谐自然。

每对互补色混合时都呈灰黑色。

同时每对互补色还有其独特性,如黄与紫这一对互补色呈现出极度的明暗对比;红与绿这一对互补色,都有着相同的明度;红橙与蓝绿这一对互补色是冷暖的极度对比。

由于视觉上的反馈现象,当你注视红色时,会感到周围的白色泛出绿色。

当你注视蓝色时,会感到周围的白色泛出橙色。

将一个纯灰色的圆环,放在两种不同的鲜艳底色上,我们就会看出这个灰色圆环的左右两端,各自呈现出底色的补色倾向。

6.色量的对比色量对比即色彩面积的对比。

色彩对比还要顾及面积的大小,即用色面积要有大小、主次。

画面上色彩面积配置不当,可使调合的色彩过分调合而趋于单调,也会使过分刺激而破坏整体色彩的协调。

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效能,可采取色彩面积大小不同的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即是色量(面积)对比的一个配色实例。

“万绿”与“点红”的色量对比,冲缓了红与绿刺激性的对比。

在大片的涂色或统一色调中采用小面积的对比,互相陪衬,面积小的色彩引入注目,有画龙点睛之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