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次北固山下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次北固山下

七年级上册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哲理:蕴含着新旧更替的自然理趣,即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取 代旧事物。 情感:表现了漂泊异乡的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句链接: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年级上册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七年级上册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海日生残夜②,江春入旧年。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课下注释:②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内容:描写景物和节令,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炼字(修辞):“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生”“入”二字将 新生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形象地揭示了新旧更替的 自然理趣。
七年级上册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潮船上所见之景。 炼字:潮“平”,江面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高悬的态势。“阔” 描绘出江面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开阔之感;“悬”描绘出 江上孤舟行进的场景,进而衬托出江面的开阔。 作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以“一帆悬”之小景,写“两岸阔”(平野开 阔)之大景,意境开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寄出去的家书到哪里了?(写好的家书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 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写法:用典,借“雁足传书”的典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用:紧承前三联,呼应首联,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七年级上册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诗歌主旨 诗人通过描写停宿北固山下时看到的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对家
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七年级上册 第30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是《古代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及《天净沙•秋思》四首古诗词,按课文出现顺序整理分享原文及翻译如下。

观沧海魏晋·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长途跋涉已经过了五溪。

我把对朋友关心、担忧的情绪寄托给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吧。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次北固山下》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次北固山下》

4、红桥一模. 下列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 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叙事,写诗人乘船时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 色。“客路”“行舟”点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青 山”“绿水”则点出季节为春末夏初。
B.颔联描绘了开阔的江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 平的景象。“正”和“悬”相互对应,写出了江风的 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意境十分开阔。
答案:D
答案:D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 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之感,与尾联之“乡 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 “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很大之意。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 光太阳升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 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中考古诗词复习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考点梳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所展现的画面: 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 望去,面似乎与江岸齐平,使得长江两 岸的距离显阔大。
注意:“归雁洛阳边”意思是希 望 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而 不是让大雁从洛阳捎回一封家书。
1、下列对《 次北固山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作者人在江南、 神驰乡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颔联描写了在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江面上扬帆乘 船顺风疾行的景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 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的象征意义 C.颈联描绘出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 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的景象,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哲 理,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尾联与首联呼应,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 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部分古诗词的赏析: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所写,描绘了大海的壮阔和吞吐日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为王湾在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北固山下所作。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精选7篇)《次北固山下》是由王湾所创作的,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解析版)-七年级语文古诗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解析版)-七年级语文古诗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解析版)一、知识点回顾《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原文翻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知识点归纳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优秀9篇】

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优秀9篇】

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赏析【优秀9篇】一、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k è路l ù青q īn ɡ山sh ān 外w ài ,行x ín ɡ舟zh ōu 绿l ǜ水shu ǐ前qi án。

潮ch áo 平p ín ɡ两li ǎn ɡ岸àn 阔ku ò,风f ēn ɡ正zh èn ɡ一y ì帆f ān 悬xu án。

海h ǎi 日r ì生sh ēn ɡ残c án 夜y è,江ji ān ɡ春ch ūn 入r ù旧ji ù年ni án。

乡xi ān ɡ书sh ū何h é处ch ù达d á?归ɡu ī雁y àn 洛lu ò阳y án ɡ边bi ān。

诗词注释: 次:住宿,这里指船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

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

全诗和谐而优美。

诗词译文: 我要走的路还远在青山之外,乘着帆船在绿水中前进江湖涌涨,水岸相平,两岸顿显开阔;风顺平和,白帆高悬,小船急速行驶。

海日冲破残夜冉冉而升,旧年未逝春天已悄悄来临。

家书如何寄故乡?让北归的大雁捎回洛阳城。

诗词赏析: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
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
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