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堂教学实录新部编版范文整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课堂实录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课堂实录2020.3.24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春天来了,春风唤醒了大地,花儿绽开了笑脸,让我们一起诵读春天的诗吧!(生读)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学们,相信在刚刚的诵读过程中,你们的头脑中一定闪现过这样的画面吧:春天的早晨,诗人一觉醒来,听到屋外鸟儿的欢鸣,想象着外面一片明媚的春光,昨夜,在朦胧中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打落了多少呢?春天是踏青的好时节,让你的父母带你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像诗人一样抒发对春天的热爱吧!二、复习生字。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继续学习之旅吧!这一单元有27个必须会写的字,请你再次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生读)你还记得是怎么记住他们的吗?1、吃叫主住没江以2、会走门广北京3、过这各种各样伙伴4、校金秋因为太阳你们可真棒。
一会儿听着读音,在注音本上写一遍吧!3、这一单元还有50个我们会认读的字呢,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吧!读完后说说红色字的偏旁吧!(生)接觉再做吃忘井村叫面想路京安门广道送忙尝梦却趣这该颜因辆匹册支铅棵架非常壮观太阳温暖毛主席战士乡亲告诉伙伴香甜各种各样是的,它们是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新的偏旁,有时候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可以学习新的生字,这是很重要的识字方法哦!现在我们回忆语文园地二的知识,还记得他们吧?再认真的看看,是的,给熟字加偏旁或者给偏旁加熟字就会是另一个新字啦,我们的汉字是不是很奇妙呢!5、知道了其中的奥妙,请你做个小练习吧!用这些偏旁还可以写哪些字呢?心-----氵-----广----6、在这一个单元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字,它有两个读音呢,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发音,请你来辨一辨吧!睡觉、午觉,读jiào;发觉、自觉、春眠不觉晓,读jué,你们自己读一读吧。
三、复习词语奇妙的生字之旅结束了,请你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要记住的词语,看看他们又有什么奥妙呢?1、请你先读读他们吧!其实每一个字都可以组成好多词语,组成词语后他表达的意思就更广泛了,同学们听着录音把他们抄写一遍吧!然后可以试着组成其他的词语。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精选11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精选11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篇1【单元教材简析】第二单元,以温馨的亲情为主题,亲情,自古以来是人们讴歌的主题。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这拳拳的赤子之心,不知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
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鞑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二“。
《识字2》借鉴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好记的语言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
并赋与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看电视》截取生活中一家围坐沙发看电视的普通场景,以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糅合在一起。
《胖乎乎的小手》和《棉鞋里的阳光》都是充满家庭温暖的小短文.《月亮的心愿》写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放弃了和同学们快乐郊游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语文园地二”安排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
多数内容围绕本单元“家庭生活”主题安排,如“读读背背”《鞋》,“口语交际”《我怎么办》。
“我的发现”、“展示台”则是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的介绍,电视识字途径的成果展示,以学习伙伴的方式出现,是全册这方面内容在各单元的统筹安排的反映,这种安排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指导思想。
【单元总体目标】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4、留心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并试着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单元教学建议】一、识字教学一要尊重识字规律,随文识字.最好在学生借助拼音熟读课文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带有生字的词语.再通过读词语.认识生字,二要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经验.总结识字规律,三要激发识字兴趣,通过编字谜、顺口溜识字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
1下第二单元复习课堂教学实录

“春之旅”教学实录——第二单元复习课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过程:一、走进春天1.课文内容回顾师:小朋友们,刚刚结束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哦!(教师引读)吹拂着柔柔的春风,伴随着春姑娘轻快的脚步,我们经历了一次愉快的春之旅。
瞧,嫩生生的春笋娃娃长得可带劲了,——生: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师:调皮的雨点一会儿在池塘里——(用手示意第一组)第一组齐:睡觉师:一会儿在小溪里——(用手示意第二组)第二组齐:散步师:一会儿在江河里——(用手示意第三组)第三组齐:奔跑一会儿在海洋里——(用手示意第四组)第四组齐:跳跃师:明亮的小池塘多美啊!像一只——生1:明亮的大眼睛。
(歪头,眨着大大的眼睛)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男生齐)男生齐:晶莹透亮师:散发着——(女生齐)女生齐:淡淡的清香。
师:草原的早晨更是热闹非凡!2.引入复习的主题师:说到这儿,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春天的画面,这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能用一个词语说说春天留给你的印象吗?(投影出示:()的春天)生1:美丽的春天生2:五彩缤纷的春天生3:多姿多彩的春天师:这个词儿说得好!还有送给春天的词语吗?生4:五颜六色师:说完整了,好吗?生4:五颜六色的春天师:是啊,春天来了,花儿开了,五颜六色,美极了!想去花园看看吗?生齐喊:(兴奋地)想!师:好,那就出发吧!【课堂伊始,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回顾,帮助学生很好地梳理所学内容,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二、生字园师:看,生字宝宝们在这美丽的花园里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呢!谁能喊出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6个本单元的二类字。
)溪芦苇涌退透师:谁来和字宝宝们打打招呼?(指名学生读生字)师:刚才生1读的时候有一个字读得不够准确,哪个机灵耳听出来了?生:我来说!是“芦”字,生母是“l”师:你的耳朵真灵!做小老师教教她吧!生:(认真地范读)芦师:请生1再来读一读!生1:芦师:教了一遍就会了,真好!师:我们一起记住!生齐读:芦师:这些字宝宝们可调皮了,这不,一眨眼的功夫,他们都藏到花朵里去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备课全册第二单元教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备课全册第二单元教案识字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懂”、“貌”等14个字,会写“洗、认”等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课时一、照片导入,唤醒情感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看——有慈祥的爷爷奶奶,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
你看了这张照片,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说出自己的感受。
导语:是呀!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古时候的孔融、黄香就很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三字经片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师读,讲诉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
——带学生读现在我们小朋友是怎样关心家人呢?就在咱么课本中,我们也用了三字经的形式,你能找到吗?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写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如:认、错、扫、事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进行“识字比赛”,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
组词比赛。
相机指导写字“认真”。
看见大家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老师送大家两个字——认真。
你会写这两个字吗?看书本,说说应该注意的笔画,描一描。
独立写字,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出示其他几个要写的字,指导写字。
三、读懂儿歌,懂得道理分小组轮读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生比赛朗读;男女生比赛朗读;同桌轮读……四、实践活动: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
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做下简单纪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1.学会“吃、主、叫”等7个生字。
会写“忘、井、村”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生词,读通顺课文。
一、谈话导入、揭题: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教师听学生读课文,并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读书。
2.生字纠错。
(1)抽读要认识的生字生词(2)指名分段课文。
A 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书。
B 指名读全文,正确、通顺、流利的读书。
C 自由读书,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D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说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3、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说说本课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学会的,你怎么记住它们?2.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自己挑选简单的字书写。
教师可提示学生容易书写出错的字。
4.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二、学习课文,分段指导朗读。
1.继续由“水”入手,讨论提出的问题,沙洲坝人民吃水的困难。
2.毛主席为什么要挖井呢?3.朗读背诵课文。
4.“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用一个成语概括沙洲坝人民的这种行为,理解“饮水思源”。
四、整体感知,总结板书: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概述- 单元名称: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了解和认读单词:双、灯、爷、斤、旧、更、这、给、手、提、爬、桌、渴、谢、揭- 能够正确运用本单元的词语进行阅读和书写- 学会朗读和模仿课文中的对话-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 词汇研究:双、灯、爷、斤、旧、更、这、给、手、提、爬、桌、渴、谢、揭- 课文研究:《小猴子和小灯》、《我家的灯》- 教学重点:词汇的研究和运用,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本单元的词语进行阅读和书写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呈现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
2.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口头语的练,帮助学生调整语音和语调。
3. 词汇研究:教师板书和解释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逐个进行拼读和示范。
4. 课文研究:播放《小猴子和小灯》的录音,要求学生跟读并理解内容。
5. 听力训练: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验理解程度。
6.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注意发音和语调。
7. 操练活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使用本单元的词语进行对话。
第二课时1. 复:通过快速复本单元的词汇和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温知识点。
2. 词汇训练:设计一些词汇游戏,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本单元的词语。
3. 课文研究:播放《我家的灯》的录音,要求学生跟读并理解内容。
4.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检验理解能力。
5.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家里的灯。
6.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流畅度。
7. 总结和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活动或朗读成果,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能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对话和表达。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堂部分教学实录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堂部分教学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吃水不忘挖井人名师教学设计片段◆细读感悟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村子里没有井。
生2:没有井就没有水喝。
生3:我知道了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便吗?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生1:不方便。
我是从“很远的”这个词知道的。
生2:还有“挑”。
师:谁能做一个“挑”的动作?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生1:我会觉得很累。
生2:我会觉得两条腿发酸。
生3:我会觉得两条腿发软,会摔跤,会把水弄洒。
师:真想不到沙洲坝的乡亲们要想吃水,竟然要走那么远的路,要费那么多的力气。
师: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心里会怎么想?他是怎么做的?生:毛主席看着他们那么辛苦,所以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师:有了水井之后,人们的心情会怎样?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生1:他们很高兴。
生2:不用很辛苦地去挑水了。
生3:吃水方便了。
…………师:以前吃水很不方便,现在却变得方便了,这都是谁的功劳?生:毛主席。
师:如果你是村里的人,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生:毛主席,谢谢你。
…………赏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撰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他们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是表层化的阅读。
如何消除学生与课文的间隔和距离?这个教学片段努力寻找语言材料与学生经历的“共通处”,设法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相关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中获得生命,使课文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
“有了水井之后,人们的心情会怎样?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

第二单元课文:1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2、会写“忘、想、念3个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2、会写“忘、想、念”3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
(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
(出示毛主席画像)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
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
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主江住没以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
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堂教学实录(新部编版)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细读感悟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村子里没有井。
生2:没有井就没有水喝。
生3:我知道了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便吗?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生1:不方便。
我是从“很远的”这个词知道的。
生2:还有“挑”。
师:谁能做一个“挑”的动作?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
生1:我会觉得很累。
生2:我会觉得两条腿发酸。
生3:我会觉得两条腿发软,会摔跤,会把水弄洒。
师:真想不到沙洲坝的乡亲们要想吃水,竟然要走那么远的路,要费那么多的力气。
师: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心里会怎么想?他是
怎么做的?
生:毛主席看着他们那么辛苦,所以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师:有了水井之后,人们的心情会怎样?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生1:他们很高兴。
生2:不用很辛苦地去挑水了。
生3:吃水方便了。
…………
师:以前吃水很不方便,现在却变得方便了,这都是谁的功劳?
生:毛主席。
师:如果你是村里的人,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
生:毛主席,谢谢你。
…………
赏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撰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他们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是表层化的阅读。
如何消除学生与课文的间隔和距离?这个教学片段努力寻找语言材
料与学生经历的“共通处”,设法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
动相关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
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中获得生命,使课文情感与学生的.
情感融为一体。
“有了水井之后,人们的心情会怎样?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
我多想去看看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感悟“我”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师:是啊,大山里的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当他听了妈妈的讲述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遍一遍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其实,想去看看的人除了你们和大山里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去呀,我心中急切的情感没有语言能描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没有办法控制,我要读,我要把心中这份感受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怎么样,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1:我听见您的声音很大,说明您的愿望很强烈。
生2:我看见老师的眼睛似乎在发光,老师一定很激动。
生3: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您心里很自豪。
师:不错,大家真会观察,真会思考。
谁来读一读,来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好。
生1: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很快,我听出了你想去看看的急切心情。
生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声音大,我听出了你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生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很重,我知道你想去北京看看的心情很急切,对北京的热爱更强烈。
生4: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很慢,我听出了你对北京那份深沉的爱。
生5: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听出你对北京越来越强烈的爱,越来越想去的心情,大家一起读。
生: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你们的心情,所有人都感受到了。
同学们,再次拿起你们的课本,带着心中的这份感受,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赏析: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
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片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里,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学生们在朗读“我
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或快或慢、或轻或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一个接一个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深入角色,以读代讲
师: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一个凉爽的月夜里,正和小伙伴们玩踩影子游戏,妈妈却叫你回家睡觉,你的心情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
生1:我会不高兴,不想回去。
生2:我心里有些不情愿,想再玩一会儿。
师:课文中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读一读这一小节的前两句话。
师:要想读好,要注意读好哪些字或词。
生1:要重读“叫着”。
生2:“唉”这个字也要重读。
生3:“再”也应该重读。
师:你们真是小小朗诵家,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鼓掌。
下面,就请你们先自己练一练,然后,看一看谁读得最好。
师:你们读得太棒了!读出了孩子的不情愿和不高兴。
师:“我”真的就这样一直闷闷不乐了吗?
生:不是!
师:“我”又是怎么想的?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师:“不过”这个词在这里表示转折,是“我”转“忧”为乐的开始,读的时候要注意提高音量,重读。
生:朗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们读得不错!读出了“我”心态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一下,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是什么?
生:感叹号。
师:对了!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语气上扬,读出高兴、兴奋的心情。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了你的兴奋。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儿。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儿。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遇事想得开的小孩儿。
生3:我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儿。
…………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就是一个爱玩,但又乐观、向上的可爱小孩儿。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孩子的顽皮、可爱。
赏析: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感悟,张扬
学生个性。
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
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片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里,激发了学生对“我”的喜爱之情。
学生们在朗读“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这句话时,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四个太阳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识字品词,多元感悟
师:“甜、温”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记的?
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的。
用“舌+甘”记“甜”字。
用“氵+日+皿”记“温”字。
生2:我用口诀来记“甜”字:吃糖舌头很甘甜。
“温”字我用的也是“加一加”的方法。
师:我也有一个识记生字的方法想和你们分享。
这是一种很好吃的水果,叫甘蔗,你们吃过吗?
生1:吃过,很甜。
生2:妈妈说甘蔗可以做糖。
师:所以我们吃甘蔗的时候,舌头上就会有甜的感觉,这就是“甜”。
“温”字就更有趣了!
生:老师,我知道了。
盆就是“温”字里那个“皿”,用盆装满水,放在太阳下晒,水就是温的。
师:你说得太好了,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方法很有趣吧,你们也可以考虑用这样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生:老师,这种方法叫什么呀?
师:我还没给它起名字呢!你们起一个吧。
生:叫画画法。
师:可以,就叫这个名字吧。
老师想到了办法,同学们给起了名字,看我们合作得多么愉快呀!
赏析: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后进行学习汇报,教师不能只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创造“认知再提高”的机会。
片段中,教师用绘画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氵”“日”“皿”的关系,胜过简单枯燥的字理分析,使学生对生字的形、义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