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壳聚糖材料生物降解机制深入解析

壳聚糖材料生物降解机制深入解析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生物降解特性使得壳聚糖成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壳聚糖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以期对其在环境保护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主要包括酶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两个方面。
酶降解是一种酶介导的化学反应,需要活性酶的参与。
壳聚糖酶是一类特殊的酶,能够切割壳聚糖分子链的特定键位,将其降解为较小的分子。
壳聚糖酶的催化作用使得壳聚糖能够迅速降解,加快被生物吸收和利用的速度。
微生物降解是壳聚糖生物降解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微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通过分泌特殊的酶来降解壳聚糖。
在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酶的作用,将壳聚糖分解为易于生物吸收和利用的低分子量产物,进而参与到碳循环中。
壳聚糖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壳聚糖的结构特点影响了其生物降解速度。
壳聚糖由葡萄糖单元组成,其分子量和结晶度决定了降解速度。
分子量较小的壳聚糖更容易被酶降解和微生物利用。
结晶度较低的壳聚糖亦有利于酶和微生物的作用。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壳聚糖的降解产生重要影响。
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会影响酶和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壳聚糖的降解速度。
壳聚糖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壳聚糖的生物降解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壳聚糖降解产物可被生物吸收和利用,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壳聚糖的生物降解过程能够降低废物的处理成本。
传统的废物处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金,而壳聚糖的生物降解过程更加经济、高效。
最后,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为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提供了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可以为寻找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途径提供参考。
尽管壳聚糖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已经被深入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壳聚糖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速度有较大差异,这与壳聚糖的来源、处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壳聚糖的复合法降解及降解产物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壳聚糖的复合法降解及降解产物降血糖活性的研究引言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性在医疗、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壳聚糖的复合法降解不仅能够提高壳聚糖的降解效率,还能够产生一些降解产物。
这些降解产物不仅具有生物降解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本文对壳聚糖的复合法降解及降解产物降血糖活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壳聚糖的复合法降解壳聚糖的复合法降解是指将壳聚糖和其他降解剂或催化剂一起使用,以提高壳聚糖的降解效率和降解产物的生成。
常见的壳聚糖复合降解剂包括氧化剂、还原剂、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等。
氧化剂的复合法降解氧化剂的复合法降解是指将壳聚糖和氧化剂一起使用,以促进壳聚糖的降解。
氧化剂可以通过氧化壳聚糖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或者氧化分解产物,从而实现壳聚糖的降解。
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氧化铁等。
还原剂的复合法降解还原剂的复合法降解是指将壳聚糖和还原剂一起使用,以促进壳聚糖的降解。
还原剂可以通过还原壳聚糖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或者还原分解产物,从而实现壳聚糖的降解。
常见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硼氢化钠、氢气等。
酸性催化剂的复合法降解酸性催化剂的复合法降解是指将壳聚糖和酸性催化剂一起使用,以促进壳聚糖的降解。
酸性催化剂可以通过催化壳聚糖分子内部的化学键裂解,从而实现壳聚糖的降解。
常见的酸性催化剂有盐酸、硫酸、磷酸等。
碱性催化剂的复合法降解碱性催化剂的复合法降解是指将壳聚糖和碱性催化剂一起使用,以促进壳聚糖的降解。
碱性催化剂可以通过催化壳聚糖分子内部的化学键裂解或者去除壳聚糖分子上的保护基,从而实现壳聚糖的降解。
常见的碱性催化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等。
壳聚糖降解产物的降血糖活性壳聚糖在复合法降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降解为低分子量的产物,而且这些产物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壳聚糖降解产物的生物活性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其中,壳聚糖降解产物的降血糖活性备受关注。
壳聚糖的降解及其应用研究

壳聚糖的降解及其应用研究介绍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探讨壳聚糖的降解机制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壳聚糖的降解机制1. 酶降解壳聚糖可以通过酶的作用被降解。
在生物体内,壳聚糖酶是一种特殊的酶,能够将壳聚糖分解为较小的单元,如壳寡糖和壳二糖。
这种酶降解的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壳聚糖酶只能降解壳聚糖,而对其他多糖类物质无作用。
2. 酸降解除了酶降解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酸的作用被降解。
在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分子中的酸性基团会与酸反应,导致壳聚糖链断裂,从而实现降解的目的。
酸降解是一种常见的壳聚糖降解方法,可以通过调节酸性条件的强弱和时间来控制壳聚糖的降解速度。
3. 热降解壳聚糖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发生降解。
热降解是一种非常快速的降解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壳聚糖分解为低分子量的物质。
热降解的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调节加热条件来控制,从而实现对壳聚糖降解速度的控制。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1. 医药领域(1) 药物传递系统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壳聚糖纳米粒子中,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2) 创伤敷料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抗菌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创伤敷料的制备中。
壳聚糖敷料能够吸收伤口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并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预防伤口感染。
2. 环境保护领域(1) 水处理剂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用作水处理剂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
壳聚糖的阳离子性能使其能够与阴离子污染物形成络合物,从而实现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2) 土壤修复剂壳聚糖可以用作土壤修复剂,帮助修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壳聚糖能够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减少重金属的毒性,同时还能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3. 食品工业(1) 保鲜剂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膜形成能力,可以用作食品保鲜剂。
将壳聚糖膜覆盖在食品表面,可以有效阻隔氧气和水分的进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壳聚糖降解研究的最新进展

摘 要 :壳聚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将壳聚糖降解到需要的分子量是其应用的前提。本文综述
了壳 聚糖化 学降解 ( 酸降解和氧化 降解 ) 、物理 降解 ( 辐 射降解 、超声波 和微 波降解 、机 械研 磨降解 、高压均 质降解 ) 、酶 降解 ( 专一 性酶降解 、非专一性 酶降解 、复合 酶降解 ) 以及复合 降解法 的最新 进展 ,供相关领域人员参考 。
OU Ch u n—y a n,L I Li n—t o n g
( N a t i o n a l F i r s t —C l a s s K e y D i s c i p l i n e f o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o f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i a n g s u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6 ,C h i n a )
关 键词 :壳聚糖;降解;低聚壳聚糖
中图分 类 号 :0 6 3 6 .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0 6 — 0 0 1 3 — 0 3
Re c e nt Pr o g r e s s o f St ud y o n De g r a da t i o n o f Ch i t o s a n
r a d a t i o n( a c i d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x i d a t i v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 ,p h y s i c a l d e g r a d a t i o n( r a d i a t i o n d e g r a d a t i o n ,u l t r a s o n i c a n d m i c r o — w a v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 m e c h a n i c a l g r i n d i n g d e g r a d a t i o n ,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h o m o g e n e o u s d e g r a d a t i o n ) , e n z y me d e g r a d a t i o n( s p e - c i i f c e n z y me d e ra g d a t i o n ,n o n—s p e c i i f c e n z y me d e g r a d a t i o n , c o m p o s i t e e n z y me d e ra g d a t i o n )a n d c o m p o s i t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及动力学模型

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及动力学模型把壳聚糖的溶解行为及动力学模型研究在醋酸溶液中能够为生物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有必要对其在这种介质中的性质及其溶解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高度可降解的聚合物,它是一种营养性优异的天然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制药工业等多个领域。
其对生物活性的强大作用,使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其功能包括降低毒性,促进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和真菌等等。
由于它在不同类型的溶液中溶解性不同,因此溶解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能够有助于我们研究其在不同溶解介质中的行为。
醋酸(Acetic Acid)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有机酸,可用于合成醋酸溶液,它既有腐蚀性又有抑菌作用,这也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护理工业等多个领域。
由于它的优异的抗菌性,它也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溶解介质来用于壳聚糖的研究。
前人研究发现,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和激活能量均会随着醋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同时,与其他溶液相比,醋酸溶液中壳聚糖的熵增量更大,醋酸的pH值也会影响壳聚糖在溶液中的分子结构。
此外,壳聚糖的反应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另一方面,壳聚糖的溶解行为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能够更好地阐明壳聚糖在不同环境下的溶解行为。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定温条件下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其中最常用的是Avrami-Erofeeva模型和Friedman模型。
Avrami-Erofeeva模型描述了在给定的温度和溶液条件下,壳聚糖的溶解过程,它是一种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溶解过程中的活性能级变化。
而Friedman 模型是一种广义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变化,以及壳聚糖溶解在不同条件下的动力学过程。
综上所述,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及动力学模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掌握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溶解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中,通过实验和理论的方法来研究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及其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掌握壳聚糖在不同溶解介质中的行为,为生物工程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特性

n 计
算 分 子 量 , 用 的 溶 剂 是 0 1mo / 乙 酸 和 0 2 所 . lL .
1 2 2 壳 聚 糖 脱 乙酰 化 度 的 测 定 [] 用 电位 滴 定 .. B
法 测 定 脱 乙酰 化 度 。
123 脂肪酶 对壳 聚糖溶 液降解 的 反应 ..
脂 肪 酶 催 化 壳 聚 糖 降 解 的 特 性
周 孙 英 ,余 萍 。 ,陈 盛 ,李 柱 来
摘要 : 目的 研 究脂 肪 酶催 化壳 聚糖 降解 的特 性 。 方法 用粘 度法 测 定溶 液粘 度 和分 光光 度 法 还原 糖 浓
确 定 以 壳 聚 糖 为 底 物 的 脂 肪 酶 的 催 化
中 图 分 类 号 : 06 6 1 3 .
文献 标识 码 : A
低 聚 氨 基 葡 萄 糖 是 壳 聚 糖 经 降 解 后 生 成 的一 类
海 天 平 仪 器 厂 ) D —1 型 电 导 率 仪 ( 。 DS l A 上海 华 阳 电
子 仪 器 二 厂 ) HS 3 型 精 密 P 计 ( 海 雷 磁 仪 。P 一C H 上
器 厂 ) 。
低 聚 糖 , 年 来 , 着 研 究 的 深 入 , 聚 氨 基 葡 萄 糖 近 随 低
已被 发 现有 许 多 独 特 的 生理 活性 和 功 能 性 质 。低 分
子 壳 聚 糖 具 有 很 高 的调 节 免 疫 、 肿 瘤 、 菌 等 多方 抗 抗
面 的 生理 活性[ , 被 人体 、 物 和 植物 吸收 [, 1可 ] 动 2 同 ]
液 , 酶 量 与 底 物 量 的 比 例 为 4 / , 拌 , 使 5mg 1g 搅 恒
温反应 , 录反应时间 。 记
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概述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由脱乙酰壳聚糖(DA-C)经碱性水解得到。
它具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因此具有多样的应用潜力。
壳聚糖在生物降解中的机制以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讨论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各种应用前景,包括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农药包埋技术等。
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壳聚糖的生物降解主要通过酶的介导进行。
在生物体内,壳聚糖酶(Chitosanase)能够水解壳聚糖的β-1,4-糖苷键,产生壳寡糖。
壳寡糖可以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然后被葡萄糖酶降解为葡萄糖。
此外,细菌和真菌也是壳聚糖生物降解的重要参与者。
例如,一些厌氧菌和厌氧真菌能够分解壳聚糖并产生甲烷和酒精。
在水环境中,壳聚糖具有吸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的能力,通过这种吸附作用降低了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壳聚糖还具有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增强土壤生物酶活性的作用,进而促进土壤有机质的降解与循环。
壳聚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废水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吸附剂,具有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能力。
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有效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铜和镉等。
此外,壳聚糖还能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以及一些致病细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土壤修复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壳聚糖作为土壤修复的一种生物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可以通过吸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的能力,将其从土壤中去除。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增强土壤酶活性的方式,促进土壤有机质的降解与循环。
这种修复方法无需添加大量化学药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因此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农药包埋技术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已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壳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农药包埋技术,减少农药的径流和渗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壳聚糖的研究与应用

壳聚糖的研究与应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由甲壳动物的外骨骼、真菌的细胞膜和海洋生物的外壳等来源制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
近年来,壳聚糖在医学、食品、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热门的研究方向。
一、壳聚糖的性质与结构壳聚糖(Chitosan)的化学结构与硫酸化的海藻酸相似,是由葡萄糖和2-氨基葡萄糖(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连接而成的。
其化学式为(C6H11NO4)n,n为聚合度。
与海藻酸的不同之处在于,D-氨基葡萄糖的羟基处有一氨基(-NH2)基团。
这种结构赋予了壳聚糖独特的性质,例如阳离子性、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等。
二、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壳聚糖的制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脱乙酰化法,即将壳聚糖的乙酰基部分去除,得到氨基壳聚糖;另一种是水解法,即将壳聚糖与碱性水解剂反应,得到水解壳聚糖。
目前,壳聚糖的工业化生产主要以氨基壳聚糖为原料,通过脱乙酰化和还原等化学反应制得的中性壳聚糖成品。
但是,在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如何降低壳聚糖制备过程中的能耗,提高壳聚糖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三、壳聚糖在医学方面的应用1. 制备药物载体: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可以制备成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在壳聚糖微球中,达到缓释、靶向等效应。
2. 抗菌作用:壳聚糖可以与细菌细胞壁上的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使其破坏,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并可以被自然降解,对人体无害。
3. 促进伤口愈合: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促进创面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伤口愈合,在医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壳聚糖在食品方面的应用1. 食品保鲜:壳聚糖可以与食品中的蛋白质、脂类等包括电荷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保护膜,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2. 食品添加剂:壳聚糖可以用于改善食品品质、纹理和口感,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逐渐替代传统的人工添加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中 : 是 经验 常数 , A E是 降解 反 应 的表 观 活化 能, T是 热力学 温度 , R是理 想气体 常数 , 两边 取对 数 ,
可 以得到 :
lk — I A — E/ T n n R ( 9)
维普资讯
亿 学 与 耋 物 Z 程 20, I4 o1 07V . .1 o2 N
Ch m ity & B ie gie r g e sr o n n ei n
囫
壳 聚 糖 的 降解 动 力 学 研 究
黄 甫 李 思 东 李 程鹏 章超 桦。 钟杰 平 蔡 淑英 张 。 。 。 。 , , 强 ( . 东海 洋大 学理 学院 , 东 湛 江 5 4 8 ;. 东海 洋 大学食 品科技 学 院 , 东 湛江 5 4 8 ) 1广 广 20 8 2 广 广 2 0 8
ta fe e e p r ur tdif r nttm e at e
以 l[ / N 1 ] t 图, 为 直 线关 系 , n N ( 一 ) 对 作 应 直
线 的 斜 率 为 kD] 。 s
根据 Arh nu 公式 , r e is 则有
k= A x ( E/ ep 一 RT) () 8
维普资讯
囝
率 d/ t 未 断 裂 的 缩 醛 键 数 成 正 比 , : sd 与 即
d / t k N 1 s sd — ( 一 一 ) () 2
黄
甫 等 : 聚糖 的 降解 动 力学 研 究 / 0 7年 ■ l 啊 壳 20 l
7 7 1。的 壳 聚 糖 。 .× O
0 8 6 。回归 系数较 低 , 明其 降解 可 能 比较复 杂 , . 87 说 受
到 多 种 因 素 的影 响 。
图 1 壳 聚 糖 分 子 量 和 降 解 时 间 的 关 系
Fi .1 Re a i s p c l e e we n t e m o e l r g l ton hi a s b t e h lcu a v
水 浴 中加 热 一 定 时 间 , 后 加 人 1 0 ℃ 的 冷 水 随 0 0mL 8 ( 馏 水 ) 同 时 加 入 2 N B 液 还 原 端 基 蒸 , O mL 4 aH 溶
法 将壳 聚糖 降解 , 以得 到 低 聚 的水 溶 性 壳 聚糖 。低 可
聚水溶性 壳 聚糖 具 有独 特 的生 理 活性 及 药 用 价值 , 应
t 直 线关 系 。 呈
式 中 : 与 a是 水解进 行时 间为 t 的断键 数 目和 S 时 降解程度 ; k为水解 速率 常数 , 以 : 所
a一 1一 e xp( kt - ) ( 4)
邑
在时 间 t , 解 系统 的平 均 聚合 度 为 N 起 始 时 水 ,
詈
聚合度为 N。则 : ,
)。 ×。
() 1
wF UV 2 0 P S型紫外 分 光 光度 计 , Z 一12 C 上海 尤 尼 科仪 器 有 限 公 司 ; 氏 粘 度 计 ( 径 0 5 ~ 0 6 乌 直 .5 .O mm) 上海玻 璃 仪器厂 。 ,
1 2 方 法 .
假 设壳 聚糖 的水 解为 无规 降解过 程 , 则定 义 :
根 据 MakHo wik方 程 , r— u n 计算 各 个 温 度下 不 同
Hale Waihona Puke 降解 时间壳 聚糖 的粘均分 子量 , 结果 如 图 1 示 。 所
由式 ( ) ik 一1 R 9以 n 对 / T作 图 , 结果 见 图 3 。由图
3求 出 活 化 能 t 为 6 . J ・mo一 , 归 系 数 为 33 k l 回
壳 聚糖 是 由甲壳 素经 脱 乙 酰基 制 得 的 , 溶 于 大 可
多 数 有 机 酸 和 无 机 酸 中 , 不 溶 于 水 。采 用 一 定 的 方 但
取 2 0g壳 聚 糖 样 品 于 烧 杯 中 , 入 1 0 加 0 0mL 1
乙酸 , 加入 6mL 1 NO 溶 液 , 降 解温 度 的 再 O/ Na 。 9 6 于
12 3 脱 乙酰度 的测定 _ .. 1 称取 1~2 O 0 mg壳 聚 糖 样 品 溶 于 10 mL 0 0 1 0 . 0
l 实 验
1 1 材 料 、 剂 和 仪 器 . 试
mo ・ HC , 0 0 1mo ・L HC 作 参 比液 , l L 1以 . 0 l 1 测 定 1 9n 9 m处 的吸光度 。从 标 准 曲线 得 到样 品中 乙酰 基 的浓度 , 依下 式求得 脱 乙酰度 。
用 ik对 一l RT作 图, n / 即可求 出反应 的活 化能 。
2 结 果 与讨 论
2 1 降 解 过 程 中 壳 聚 糖 分 子 量 的 变 化 .
T b 1 T e ierrges no [ . ( . l ]adt uv a . h na rsi fn N /N 一 n cre l e o I J s
we g fe io a d d g a ato i e ihto h ts n an e r d i n tm
由图 1 可见 , 聚糖 分 子 量 随着 降解 时 间 的延 长 壳
而减小 ; 度越 高 , 温 降解 后 分子 量 减 小 的幅 度 越 大 , 即 温度 升高 , 解速 度 加快 ; 降 降解 时 间在 2 n以 内的 0mi 分子量减 小速 度较快 ,0mi 3 n以后 , 子 量 减小 趋缓 。 分 在实验 范围 内 , 以按需 要制 备 分子 量 在 1 0 0 ~ 可 . ×1 。
N No ( + 1 一 /s ) () 5
曼
合并式 ( ) 3 和式 ( ) 消去 S : 5, 得
( 一 1 / 一( — 1/ N ) N N0 ) No・e p - k ) x( t () 6
等式 两边 分别取对 数 , 得 : 则
l[ /N 1] 一 l[ / N。 1] t n N ( 一 ) 一 n N。 ( 一 ) +k () 7 图 2 不 同 温 度 下 I[ / N 一 l ] t 关 系 曲线 n ( ^ 与 的 J Fg2 R lt nhpcle ew e e n N / N 一 l]a d i. e i si a s btent I . ( ^ n ao v h I- J
壳 聚 糖 ( 乙 酰 度 9 . , 子 量 7 7 × 1 。 , 脱 39 分 . 4 0 ) 湛 江新 台兴海 洋食 品有 限公 司 。
五水合 硫酸 铜 、 硝酸钠 、 氢化钠 均 为分析 纯试 亚 硼
剂。
脱 酰 一 一旦 乙度 ( 搓杀
1 3 数 据 处 理 .
口 5 ( 一 1 一 / N。 )
用 领域广 阔n 。 因此 , 聚糖 的降 解 研 究 受 到 各 国 ] 壳 学 者越来越 多 的关 注 。 目前 , 聚糖 的 降解 方 法 主要 壳 有 化学 法 、 理 法 ~ 物 和 生物 法 m川 。Na 2 NO 降 解壳 聚糖 是一种 传统 的化学 降 解方 法 , 是通 过 Na 。 NO 与壳 聚糖分 子上 的 一NH。 发生 重氮 化反 应 , 去一 分 脱 子 N ,引 起 分 子 内 重 排 使 大 分 子 链 断 裂 ,再 用 。 Na H 还 原端基 ,完成 降解 反应 _ 。作 者在 此 以亚 B 4 , 硝 酸钠 降解壳 聚糖 , 研究 了降解 温度 、 降解 时 间对壳 聚 糖 降解过 程 的影响 , 并对反 应 动力学进 行讨 论 , 为实 现 壳 聚糖 的可控 降解提 供理论 基 础 。
图 3 Ik与 一 I RT的 关 系 曲线 n /
Fg 3 Reain hpc reb t e n n — I RT i. lt s i uv ewenI ka d o /
摘 要 : 亚硝 酸 钠 降 解 壳 聚糖 , 究 了降 解 温 度 、 用 研 降解 时 间对 壳 聚糖 降解 过 程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2 n内, 在 0mi 壳
聚 糖 分 子 量 迅 速 减 小 , 0mi 3 n后 , 聚 糖 分 子 量 减 小的 趋 势 变缓 ; 着 温 度 的 升 高 , 聚 糖 分 子 量 减 小 的速 度 加 快 , 对 壳 随 壳 但
的裂解 几率 。设 聚合 物 水 解是 单 分 子 反应 , 则水 解 速
作 者简 介 : 甫 ( 9 4 ) 男 , 东徐 闻人 , 士 , 教 授 , 究 方 向 : 聚 糖 改 性 。E mall h a 8 1 6 c m。 黄 16一 , 广 硕 副 研 壳 — i a u 1 @ 2 .o :n
终止 降解 反应 , 置 1 n后 , 2 N OH 调 节 p 静 0mi 用 a H 值为 7 。析 出 降 解 的 壳 聚 糖 后 , 去 上 清 液 , 滤 , 除 抽 6 ℃烘 干 , 到降解 的壳 聚糖 。 O 得
1 2 2 分 子 量 的 测 定 .. .
用 01 . mo l・L CH3 _。 COONa+ 0 2 . mo l・L
式 中 : 因水 解而断 裂 的键 数 , 为 聚合 物 的初 为 N。
始聚 合 度 , a为 大 分子 中每 一缩 醛 键 在 某 一确 定 时 刻
1 2 1 壳 聚糖 的降解[ .. 4 ]
基 金项 目: 东省 科技 计 划 重 大 项 目( O 3 O O O ) 广 2 0 A2 3 5 4 收稿 日期 : 0 7 8 1 2 0 —0 — 3
对不 同温度 下 l[ / N 1 ]t曲线 进行 线 性 n N ( ~ ) 一
回归 , 果 见 表 1 由 表 1可 见 , 回 归 系 数 均 在 结 。 其 090 . 7 0以上 , 明 在 实验 范 围 内 , 聚糖 的降 解 较好 说 壳 地 符合 无规 降解过 程 , 外 , 此 随着 温 度 的 升高 , 降解 的 表观 速率常数 逐渐 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