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及衍生物概述.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众 所 周 知, 血 糖 持 续 升 高 会 引 起 糖尿病等一系列病症的发生。胰岛素 分泌不足或特定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 感度降低是引起机体内血糖持续升高 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当细胞内血 糖浓度异常时,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可 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并修复损伤的胰 岛细胞,提高其胰岛素分泌能力。人 体 体 液 正 常 的 pH 值 在 7.4 左 右, 当 pH 值下降 0.1,胰岛素的敏感度就会 下降 30%,导致利用率下降,影响机 体糖代谢,出现高血糖。壳聚糖分子 上的碱性基团能将人体液中 pH 升高,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 进糖代谢,降低体内血糖水平。此外, 壳聚糖在胃肠道内形成胶体,产生扩 容效应,延长胃的排空时间,餐后血 糖峰值下降时限也随之拖后,进而控 制餐后高血糖的出现。
抗氧化
壳 聚 糖 具 有 显 著 的 抗 氧 化 作 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壳聚糖分子 中的还原性羟基可以捕捉脂质过氧化 链式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阻断或减
缓脂质过氧化的进行,从而起到抗氧 化的作用。研究发现,壳聚糖对亚油 酸脂类自由基的清除率会随脱乙酰度 的增加和分子量的降低有所增强。② 除了自身与自由基相互作用外,壳聚 糖还可能在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层多糖 屏障,隔离细胞,使其免受氧自由基 的损伤。③壳聚糖分子中的还原性羟 基可以与产生 OH• 等所必需的金属离 子(Cu2+、Fe2+ 等) 发 生 络 合 反 应, 使其不能产生引起脂质过氧化的羟基 自由基,或使其不能分解脂质过氧化 中产生的脂过氧化氢,从而起到抗氧 化作用。④壳聚糖还可以调节相关抗 氧化防御酶系(如过氧化氢酶、超氧 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减少活性氧代谢物,调节氧化应激反 应,保护机体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损害。 研究发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减轻 运动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所致的脂质 过氧化反应效果明显,运动负荷越大, 壳聚糖消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越明显。
甲壳素与壳聚糖综述

甲壳素与壳聚糖综述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氨基多糖类有机资源,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蟹的甲壳、昆虫的甲壳、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菇类)的细胞壁中,它通常与蛋白质、钙质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支撑组织。
在海洋中甲壳类动物就有两万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品种有100多种,各种虾类和蟹类是最主要的甲壳类水产。
甲壳素的自然年产量大约与纤维素差不多,估计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达100亿吨。
全世界每年水产加工后的甲壳素废弃物约为140多万吨,甲壳素在我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
早在1811年,H.Bracohnot首次从蘑菇中分离出甲壳素,并命名为“fangin”。
1823年,A.Odier发现昆虫的外皮上分布有大量的甲壳素,并用希腊语命名为“chitin”。
1859年,C.Rouget用浓氢氧化钾处理甲壳素,使其脱乙酰化,制备出能溶于稀有机酸的物质。
1894年Hoppe-seiler[1]将该物质命名为壳聚糖。
1937年,Iobell等人发现能把甲壳素水解成甲壳素低聚糖的甲壳素酶; 1973年,Eveleighdeng等人发现能把壳聚糖水解成低聚糖的壳聚糖酶。
壳聚糖酶对生物体自溶、形态发生和营养代谢中具有一系列重要作用,同时一些疾病和生物共生现象也与壳聚糖酶有关。
1977年,日本人首次将壳聚糖作为天然絮凝剂处理废水。
同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第一次有关甲壳素/壳聚糖的国际会议。
从此,甲壳素的开发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热潮[1]。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其物理与化学结构的研究也一直是高分子材料领域所关注的热点。
随着现代化表征手段的建立和应用,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以及它们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己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抗菌剂、医疗保健以及药物开发等众多领域,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生物医用领域。
壳聚糖——精选推荐

壳聚糖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由⾃然界⼴泛存在的⼏丁质(chitin)经过脱⼄酰作⽤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1859年,法国⼈Rouget⾸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分⼦的⽣物官能性和相容性、⾎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各业⼴泛关注,在医药、⾷品、化⼯、化妆品、⽔处理、⾦属提取及回收、⽣化和⽣物医学⼯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研究取得了重⼤进展。
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脂、降⾎糖的作⽤已有研究报告。
分⼦式:C56H103N9O39分⼦量:1526.4539简介壳聚糖是甲壳质经脱⼄酰反应后的产品,脱⼄酰基程度(D.D)决定了⼤分⼦链上胺基(NH2)含量的多少,⽽且D.D增加,由于胺基质⼦化⽽使壳聚糖在稀酸溶液中带电基团增多,聚电解质电荷密度增加,其结果必将导致其结构,性质和性能上的变化,⾄今壳聚糖稀溶液性质⽅⾯的研究都忽略了D.D值对⽅程的影响。
壳聚糖是以甲壳质为原料,再经提炼⽽成,不溶于⽔,能溶于稀酸,能被⼈体吸收。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级衍⽣物。
其化学结构为带阳离⼦的⾼分⼦碱性多糖聚合物,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和⽣物活化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的报导主要集中在吸附和絮凝⽅⾯。
也有报道表明,壳聚糖是⼀种很好的污泥调理剂,将其⽤于活性污泥法废⽔处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菌胶团,并能提⾼处理效率。
但研究其对活性污泥中微⽣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强化⽣物作⽤的机理,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
在甲壳素分⼦中,因其内外氢键的相互作⽤,形成了有序的⼤分⼦结构.溶解性能很差,这限制了它在许多⽅⾯的应⽤,⽽甲壳素经脱⼄酰化处理的产物⼀壳聚糖,却由于其分⼦结构中⼤量游离氨的存在,溶解性能⼤⼤改观,具有⼀些独特的物化性质及⽣理功能,在农业、医药、⾷品、化妆品、环保诸⽅⾯具有⼴阔的应⽤前景。
物性数据1. 性状:⽩⾊⽆定形透明物质,⽆味⽆臭。
2. 密度(g/mL,25℃):未确定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1):未确定4. 熔点(oC):未确定5. 沸点(oC,常压):未确定6. 沸点(oC,5.2kPa):未确定7. 折射率:未确定8. 闪点(oC):未确定9. ⽐旋光度(o):未确定10. ⾃燃点或引燃温度(oC):未确定11. 蒸⽓压(kPa,20oC):未确定12. 饱和蒸⽓压(kPa,60oC):未确定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14. 临界温度(oC):未确定15. 临界压⼒(KPa):未确定16. 油⽔(⾟醇/⽔)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19. 溶解性:溶于PH<6.5的稀酸,不溶于⽔和碱溶液.主要⽤途1.主要应⽤于⾷品、医药、农业种⼦、⽇⽤化⼯、⼯业废⽔处理等⾏业。
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医药的研究进展

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医药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凌沛学荣晓花张天民论文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研究进展论文摘要:壳聚糖是天然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是一种含有游离氨基的碱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经降解和化学修饰后的壳聚糖,在某些方面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生物活性。
壳聚糖及其降解物和修饰物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在医药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多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一直是医药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参考文献,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最新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壳聚糖(chitosan)是天然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学名聚氨基葡糖,是由N-乙酰-D-氨基葡糖单体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壳聚糖是一种含有游离氨基的碱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Mr)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目前已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微生物、增强免疫、调节血脂、抑制肿瘤等药理活性[1]。
另外,由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因此在药物传递系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从药理活性和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两部分,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1.1抗菌活性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放线菌和热带白色念珠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和多种因素有关。
壳聚糖只有在酸性溶液中才具有抑菌活性,并且溶液的pH值越低抑菌活性越强。
壳聚糖的抑菌活性也受到其脱乙酰度的影响,脱乙酰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不同Mr的壳聚糖对于细菌的抑制活性不同,整体上抑菌活性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
Seyfarth等[1]最近对一系列不同Mr的壳聚糖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抗真菌活性随着Mr的减小而降低,随着功能团掩蔽质子化的氨基而增强。
国内外壳聚糖开发应用及市场概况

国内外壳聚糖开发应用及市场概况甲壳素是自然界第二丰富的生物聚合体,第二大再生资源,分布十分广泛,每年的生物合成量约为100亿吨以上。
同时甲壳素也是自然界中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高分子。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由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
鉴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和功能保健作用。
在食品,医药方面显示出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在国内外对甲壳素以及壳聚糖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
一、壳聚糖的特性壳聚糖是由大部分D-氨基葡萄糖和少量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组成,以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
壳聚糖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是天然多糖中惟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因而具有一系列特殊功能性质。
壳聚糖有αβγ三种构象,其分子链是以螺旋形式存在,α-型研究的较多,因为这种构象的壳聚糖存在最多也最易制得。
β-型则关注的相对较少,然而这种构象的特征是具有很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并且被确定在不同的调节反应中会显示出比α-型更高的反应能够活性和对溶剂的更高的亲和力。
在壳聚糖结构中存在四种类型的糖苷键,但由于C2-氨基或乙酰氨基的存在而使得糖苷键都较难水解。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氨基和氨基,决定了壳聚糖可进行多功能基化学反应。
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变化理象对其生理活性及功能性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壳聚糖分子量与水溶液性质的研究,壳聚糖衍生物的液晶行为的研究,均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
二、壳聚糖的制备方法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后便得到壳聚糖。
常见的制备法有化学法和酶法。
一般情况下,影响脱乙酰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料的种类(晶型)。
甲壳素的制备方法,甲壳素颗粒的大小和密度,碱液的浓度,反应的气氛,温度和时间等。
衡量壳聚糖产品性能的主要指标是脱乙酰化度和分子量(或黏度)等。
一般提高反应温度,碱液浓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均可提高脱乙酰化度,但这样会伴随有甲壳素主链的降解。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的一种天然含氮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特性。
壳聚糖是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化的产物,即脱乙酰甲壳素,又被称为可溶性甲壳质、甲壳胺[1]。
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存在游离的氨基,在特定条件下具有阳离子性,可以作为理想的织物改性剂,例如赋予织物抗菌性能,提升纤维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利用率等。
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纺织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由于分子质量大,易在分子内及分子间形成较强的氢键,几乎不溶于水、碱性溶液、稀硫酸和稀磷酸溶液,大大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2]。
壳聚糖分子中存在氨基、羟基等基团,可进行多种化学改性,降低结晶度,改善溶解性,制备其他功能化壳聚糖[3],使壳聚糖的应用性能得到提升,应用范围得到拓宽,从而有更广泛的用途。
本文介绍了壳聚糖几种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种类纤维染色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1壳聚糖的改性方法目前对壳聚糖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壳聚糖衍生物;(2)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齐凡凡,邢建伟,徐成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多糖,与纤维素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将壳聚糖作为一种改性剂应用于纤维上,可以使纤维阳离子化,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也可以赋予纤维抗菌、抗皱等优良特性。
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综述了壳聚糖化学改性方法以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作出展望。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抗菌;抗皱中图分类号:TS1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0)12-0006-05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dyeing and finishingQI Fanfan,XING Jianwei,XU Chengshu(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Abstract Chitosan was a natural cationic polysaccharide,which had similar structure with cellulose,and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Chitosan could be used as a modifier on the fiber,which could make the fiber cation-ic,improve the dyeing performance of the fiber,and also give the fiber anti-bacterial and anti-wrinkle and other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wa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chitosa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dyeing and finishing were review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pros-pected.Key words chitosan;modification;anti-bacterial;anti-wrinkle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20-03-20基金项目: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绿色印染加工创新团队支持项目(TD-13);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暨(柯桥)研究生创新学院2019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19KQZD10)作者简介:齐凡凡(1996—),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纺织品化学加工新材料、新工艺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综述论文范文【精编】

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摘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综合概述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富集及其化学改性的方法,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壳聚糖;富集;化学改性;应用。
引言:壳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根据其酸化、酉旨化和氧化、接枝与交联、经基化、经烷基化等反应还可制备成多种用途的产品,而且从氨基多糖的特点出发具有比纤维素更为广泛的用途。
对壳聚糖的应用开发研究,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十分活跃,近年来国际更是十分重视对它的深入开发和应用。
通过对甲壳质和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与改性来制备性能独特的衍生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应用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1、壳聚糖及其改性吸附剂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其学名是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壳聚糖本身的基本结构是葡萄糖胺聚合物,与纤维素类似。
但因多了一个胺基,带有正电荷,所以使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
且因其聚合分子结合键角度自然扭转之故,对于小分子或元素会发生凝集螫合作用。
根据甲壳素脱乙酰化时的条件不同,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分子量不同,壳聚糖的分子量通常在几十万左右。
但一般来说N-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就可称之为壳聚糖。
壳聚糖本身性质十分稳定,不会氧化或吸湿。
鉴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在食品、生物制药、水处理方面显示出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对壳聚糖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
2、壳聚糖富集工艺的研究现状由于壳聚糖吸附剂有以上的优点,学者们对其富集的工艺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李斌,崔慧[1]研究了以壳聚糖作富集柱,稀H2SO4为洗脱剂,稀NaOH 为再生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Cu(Ⅱ)的方法,于波长325nm 处测定,检出限为20ng·ml-1,线性范围为10~20μg·ml-1。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一、本文概述《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这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简称CMC)的基本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由壳聚糖经过化学改性得到的水溶性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羧甲基壳聚糖在医药、食品、环保、农业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系统介绍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性质、合成方法、改性技术,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羧甲基壳聚糖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性质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简称CMC)是一种重要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其最基本的性质源于其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和羧基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赋予了CMC出色的水溶性、离子交换能力和生物活性。
羧甲基壳聚糖的溶解性相较于未改性的壳聚糖有了显著提升。
由于羧甲基的引入,CMC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可以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溶解,这使得其在各种水溶液体系和生物应用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CMC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
其分子中的羧基可以发生电离,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从而与带有正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
这种离子交换性质使得CMC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水处理、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羧甲基壳聚糖还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其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和羧基可以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从而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生物活性使得CMC在生物医药、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性质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CMC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林强 linqiang@
2015.4
LOGO
一. 壳聚糖的研究背景chitosan 壳聚糖是由海洋中虾壳、蟹壳中的 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反应得到的天 然生物材料
壳聚糖的结构 (chitosan)、性质
OH O HO NH2
n
O
壳聚糖是含有氨基的多聚糖,一般高分子
13.323
15
20
筛选出的1号复合酶,5h
筛选出的2号复合酶,5h
氨基葡萄糖及盐生物活性
1.舒缓因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僵硬和肿胀 2.强化软骨结构,预防关节功能失效 3.润滑关节及维持关节功能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药物
N-乙酰氨基葡萄糖
在临床上是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药物。它也可以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及婴幼儿 食品添加剂,糖尿病患者甜味剂。 主要用于临床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 制癌细胞或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对癌症和 恶性肿癌起到抑制和治疗作用; 对于各种炎症,能起到有效的治疗,对骨关 节炎及关节疼痛也有治疗作用。
11.410
0.000
-0.002 0 5 10
Minutes
8.726
15
20
0
5
10
Minutes
15
20
氧化化法最佳工艺条件下的 产品4h
0.02
0.02
纤维素酶法最佳工艺条件下 的产品6h
Volts
Volts
0.01
0.01
13.318
0.00
0.00
0
5
10
Minutes
15
20
0
5
10
Minutes
四. 壳聚糖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保湿、润肤 增稠、乳化、分散、胶体保护
壳聚糖
抑菌
抗静电、毛发柔顺 抗皱、美白 成膜、微囊化
.壳聚糖的改性
壳聚糖含有羟基和氨基能进行各种化学改性, 从而改变壳聚糖的性质,如增强抑菌性、 增加水溶性、增强保湿性、改善表面活性、 增加抗氧化活性、制备智能缓释材料,总 之通过壳聚糖改性能赋予壳聚糖多种强大 功能。
大豆异黄酮-壳 聚糖-海藻酸钠 微囊
壳聚糖缓释制剂
各种壳聚糖基质缓释材料体系
壳聚糖微球的缓释机理
药物从壳聚糖微球体系 缓释主要有三种不同机 理: 从粒子表面缓释; 从溶胀的橡胶态基材扩 散;
从聚合物基材的溶蚀缓 释。
•壳聚糖表面大量亲水基团粘附蛋白质。
•壳聚糖本身糖苷键缓慢水解带动药物释放,表面积分子量影响释放速度。
量壳聚糖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酸水溶液。 壳聚糖分子量在十几到二十万左右。壳聚 糖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在 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物活性成分 药物分离材料
药物制剂辅助材料 药物分散剂(表面活性剂)
二 壳聚糖及衍生物制备及生物活性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和制备
颗粒剂
用壳聚糖与相关药物制成颗粒剂,可改善口 服制剂在胃肠尤其在胃内的滞留时间,以提 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如用壳聚糖与消炎痛 制成一种新型的缓释颗粒,含药50%,体外 溶出试验表明,药物释放是缓慢的,而且几 乎是完全的。
片剂
壳聚糖压片制成的片剂,可作咀嚼片、舌下 片或口腔粘膜片直接压片时的稀释剂 微囊剂
壳聚糖的制备
最常用的方法是异相反应。在强碱溶液(
40~50wt%NaOH)、135oC、氮气保护下反应3h 。
脱乙酰反应开始非常快,但是在反应完成以前
会减慢和停止。阻碍反应进行的原因是由于在 脱乙酰过程中,C3位上的乙酰基和羟基的重排 。
壳聚糖也可以由酶催化脱乙酰,这样能提高脱
乙酰度。但是对于酶的选择必须十分谨慎,因 为很多酶同时会降解高分子。
壳聚糖化学改性
三、壳聚糖及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应用 1.膜剂 将壳聚糖无纺布、壳聚糖流涎膜、壳聚糖涂 层纱布等多种医用材料用于临床,其中用壳 聚糖醋酸溶液制成的壳聚糖无纺布透气透水 性能极佳,用于大面积的烧、烫伤、效果很 好。
良好的成膜性
粉剂
精制的壳聚糖细粉(150 μm)可用于制备 粉剂,能明显促进伤口愈合。难溶性药物如 灰黄霉素、苯妥英、苯巴比妥、及消炎痛等 与壳聚糖细粉共同研磨,可减少药物结晶颗 粒,提高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H2O2与纤维素酶联合降解产物
产品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图
壳寡糖凝胶色谱图
0.003 0.002
Volts
0.001 0.000 -0.001 0 5 10
Minutes
11.558
15
20
复合酶法制备壳寡糖
0.004
0.004
13.739 14.570
Volts
Volts
0.002
0.002
0.000
H2O2与纤维素酶联合降解
在纤维素酶降解的后期向体系内引入H2O2 快速氧化降解,以提高反应速率、缩小产品 分子量分布宽度。 反应条件
纤维素酶降解时酶糖比0.2, pH4.6、50℃、时间为
3 h;
后续H2O2降解时用量为0. 8~1.0(ml/g)、75℃、时
间为1.5h,所得降解产物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500
低聚壳聚糖(壳寡糖)
由10个以下氨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低聚糖 生物活性: 1.提高免疫 2.抗氧化 3.抗肿瘤 4.调节肠道有益菌群
壳寡糖制备
1.化学讲解法 盐酸水解、双氧水氧化降解 2.酶水解 真菌发酵产生的壳聚糖酶,种类比较多,多 为内切酶。 混合酶 包括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复合酶。
酸降解和氧化降解由于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 布较宽、降解时间长或存在其它副反应等 缺点,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专一酶没有工业化生产,价格昂贵,非专一 性酶活性有限,产品分子流量相对较大。
虾、蟹壳漂洗 脱碱、漂洗 脱钙及无机组 脱蛋白质及脂肪
水洗、烘干 水性、烘干
甲壳素产品
浓碱处理
壳聚糖产品
5
甲壳素的提取: 用4~6wt%的HCl溶液重复浸泡脱钙24h以上 去除矿物质;然后用NaOH溶液在115oC保温 6h,再通过离心和洗涤脱出蛋白质。除矿物 质和脱蛋白质的过程反复进行,直到除去所 有的无机物和蛋白质,得到甲壳素。 最终产物的乙酰度可能会比原料略低,因为 在处理过程中除去了部分乙酰基。
•药物在壳聚糖凝胶内扩散速度明显慢于水溶液中。
壳聚糖负载环丙沙星微球
载药微球表面有 许多微孔,随着 LVF/CS增大, 微球表面逐渐被 药物所覆盖。
壳聚糖胶束
阿霉素纳米胶束自组装过程
壳聚糖纳米粒
纳米级聚合物粒子通常是指直径在10-500nm 的胶体粒子。
壳聚糖纳米粒
特点: 药物包封率高 稳定性强 释药时间长 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通过溶解 和包覆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和附着 作用位于粒子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