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课件 浙科版必修2

6.(2009上海T3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 【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
7.(2010山东T2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 ) 【分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 一 自然选择与进化性变化的发生 1.种群与物种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遗传 (2)基因突变 提供了原材料 (3)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4)种群1 选择
基因频率
【互动探究】(1)若图1中种群1和种群2不能通过地理屏障,它 们是否是两个物种? 提示:不一定。如果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则它们是不同 物种,否则是同一物种。 (2)A′、A和a之间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提示:不遵循。A'、A和a互为等位基因,它们遵循基因的分离定 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 概念 生物的全部个体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 范围 的个体
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况下相互交配 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 物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许多种群
种群
物种
种群必须具备“三同”;
判断 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
标准 同一物种
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同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之 联系 间存在着地理障碍,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不同亚种,进而
【典例2】(2011·广东高考)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 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会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 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 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 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 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共7张PPT)

化具有重要意义.
(3)局限性:不能解释 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
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
等问题
第二页,共7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图解
种 群 原的 种不 同 性 状
自 然
有利
性状
选
择 不利
性状
种
保留 群
新
基
物
因
种
淘汰
频 率
隔离
形 成
改
变
第三页,共7页。
2.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1.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
有限的生活资源
生存斗争
+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
自然选择
环环境境变变迁迁
新生物类型出现
第一页,共7页。
变异是 不定 向的,自然选择是定 向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意义:能解释 进化 的原因以及生物的 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进ຫໍສະໝຸດ 地理隔离1.生物进化的历程: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变异是
向的,自然选择是 向的,
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由
和 (4) (1)
由 到 ,由 ,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导致物种的形成.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③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第七页,共7页。
变异是
向的,自然选择是 向的,
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3)局限性:不能解释 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
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
等问题
第二页,共7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图解
种 群 原的 种不 同 性 状
自 然
有利
性状
选
择 不利
性状
种
保留 群
新
基
物
因
种
淘汰
频 率
隔离
形 成
改
变
第三页,共7页。
2.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1.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
有限的生活资源
生存斗争
+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
自然选择
环环境境变变迁迁
新生物类型出现
第一页,共7页。
变异是 不定 向的,自然选择是定 向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意义:能解释 进化 的原因以及生物的 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进ຫໍສະໝຸດ 地理隔离1.生物进化的历程: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变异是
向的,自然选择是 向的,
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由
和 (4) (1)
由 到 ,由 ,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导致物种的形成.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③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第七页,共7页。
变异是
向的,自然选择是 向的,
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物进化PPT教学课件

物种形成过程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种 地理隔离 群
小 的
自然选择
产 生
基 因
种
改频
群
变率
生殖隔离
新 物 种
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淡化的模型,A、B、 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
B
B
A
B
C
C
B
甲岛
D
乙岛
C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 同一物种的原因是? B与C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 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 是甲? 乙两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也不同,
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 了生殖隔离。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 期的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淘汰, 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 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 定的方向进化。
物种的形成
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
自然选择学说是从性状水平上以个 体为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
现化生物进化理论则是从分子水平 上以种群为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 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四)、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基因频率
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 比例。
(B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 、水草
B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生物的进化》PPT教学课件【完美版课件】

——
遗 传 变 异
昆 虫 抗 药 性 的 产 生
适者生存——秘鲁叶状螳螂的拟态
本课小结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进化速度
人工 选择
自然 选择
人类
满足人类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 有利的性状
较快 漫长
共同点:内在基础都是遗传变异
随堂反馈
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了以自然选 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巨著是( C) A.《人口论》 B.《在贝格尔舰上的旅行》 C.《物种起源》 D.《昆虫记》
(肉用)
(卵用)
(观赏用)
(药用)
(卵、肉兼用)
家养原鸡,产生不同变异
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
人
工
选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育
择
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新品种
பைடு நூலகம்
人工选择
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 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你能说出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 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吗?
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
人工选择是按人类的意愿, 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自然选 择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环境!
退 出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为此努力,拼搏,不舍 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 气,免百日之忧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 想未来是妄想,最好把握当下时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 要看他有谁相伴。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 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10、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成功者会说:“我 说: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个条件:机会;自己渴望改变并非常努力;贵人相助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一个讯息从地球这 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传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不成功。成功 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两个字——恐惧。一个会向别人学习的人就是一个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 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对时间的慷慨,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 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 为何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 人。微笑不用本钱,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气力。分享不用过度,但能倍增快乐。微笑向阳,无畏悲伤。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我们 存在。我们渴望成功,首先要志在成功。我要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感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小鸟眷恋春天,因为它 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一个细节 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多钉子 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 你更努力。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快乐和幸 绘;明天如梦——珍惜今天,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地为自己的明天去寻求和拼搏。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 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 者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不虚掷光阴。从未跌倒算不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战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追求才是愈合 经历的太少,所以总是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当你知道你不在是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你!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人生多一份感恩, 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成功六机握机当你握着两手沙子时,一定就拿不到地上那颗珍珠了。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多从欲中来。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茫茫沙漠,唯有前进时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 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上任何奇迹的产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而得的,首先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用千百倍的努 者,其厉害之处不在于能指挥多少君子,而在于能驾驭多少小人。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到脚下的高山。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x

答案
拓展应用
1.下列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解析 答案
2.仔细分析下列现象,除哪项外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A.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鼹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 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 解析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 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器 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 (1)历史贡献 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②该学说否定了 神创 论和 物种不论变,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 物种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 ①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都属于 _主__观__推__测__,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②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 ③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概述拉马克、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贡
献和局限性。 2.结合教材,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学会基因频率
的有关计算规律。 重难点击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基因频率的计算。
课堂导入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 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 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 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 也不是上帝造物。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 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拓展应用
1.下列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解析 答案
2.仔细分析下列现象,除哪项外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A.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鼹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 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 解析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 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器 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 (1)历史贡献 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②该学说否定了 神创 论和 物种不论变,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 物种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 ①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都属于 _主__观__推__测__,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②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 ③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概述拉马克、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贡
献和局限性。 2.结合教材,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学会基因频率
的有关计算规律。 重难点击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基因频率的计算。
课堂导入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 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 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 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 也不是上帝造物。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 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2

果比较持续地使用,则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相反, 用进废退
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其功能减退,最后
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
获得性 遗传
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 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获得 的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 ①历史贡献: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 说。b.该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物种 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局限性:a.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大 都属于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b.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 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 变异。c.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2.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 )
①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强的方向变异 ②抗菌素
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③抗菌素对病菌进
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④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
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③适应是__自__然__选__择___的结果
适应的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__生__存__斗__争___对变异进行选择。
(2)局限:不能科学的解释_遗__传__和__变__异____的本质,以及__自__然__选__择____如何对 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
(3)达尔文对变异的解释
[合作探讨]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十分稀少,地表温度很高。这种荒 漠地区生物种类极少,右图是生长在该地的一种植物—— 骆驼刺。它的根系发达,叶呈刺状,有角质层。 探讨1:用拉马克的观点,如何解释骆驼刺的根系发 达? 【提示】 骆驼刺为了吸收地下深处的水,根不断生长使得根系发达。
生物进化的过程PPT课件

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创设情境
世界各种生物是如何从地球 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始祖鸟复原图
大小和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和鸟翅膀一样 的前肢,末端有指和爪,嘴的外形象鸟喙,嘴 里有牙齿。
新知探究
探究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过程(几 十亿年),只有靠: ▲资料分析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程
植物: 被子植物
两栖类
鱼类 棘皮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单细胞动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巩固练习
1.已知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的多,由此可知( B )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2.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 的亲缘关系( B )
5.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A:鱼类 B:鱼类 C: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爬行类 两栖类
) 鸟类 鸟类 哺乳类 哺乳类
鸟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6.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
地质年代
中生代
纪
侏罗纪 石炭纪
距今年数
2.25亿---7000万
脊椎动物的出现顺序
鸟类和哺乳类出现 爬行类出现 古代两栖类出现
古生代 元古代
泥盆纪 奥陶纪 震旦纪 5.7亿 24亿
低等鱼类出现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 是: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
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创设情境
世界各种生物是如何从地球 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始祖鸟复原图
大小和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和鸟翅膀一样 的前肢,末端有指和爪,嘴的外形象鸟喙,嘴 里有牙齿。
新知探究
探究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过程(几 十亿年),只有靠: ▲资料分析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程
植物: 被子植物
两栖类
鱼类 棘皮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单细胞动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巩固练习
1.已知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的多,由此可知( B )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2.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 的亲缘关系( B )
5.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A:鱼类 B:鱼类 C: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爬行类 两栖类
) 鸟类 鸟类 哺乳类 哺乳类
鸟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6.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
地质年代
中生代
纪
侏罗纪 石炭纪
距今年数
2.25亿---7000万
脊椎动物的出现顺序
鸟类和哺乳类出现 爬行类出现 古代两栖类出现
古生代 元古代
泥盆纪 奥陶纪 震旦纪 5.7亿 24亿
低等鱼类出现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 是: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
生物的进化——课件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0:40:0010:40:0010:40T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720.12.1710:40:0010:40:00December 17,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7 日上午1 0时40 分20.12. 1720.1 2.17
4、适者生存
(1)概念: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
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2)例: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
慢的占有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 结实就多。 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 物并逃避敌害。
自然选择——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
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3.一个种群中有某隐性性状者为16%,求该性 状的其他基因型的频率。
由aa占16%知,a的基因频率为40%,则A的基因频率为60 %,AA占36%,Aa占24%×2=48%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是有害的,为什么 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呢?
a.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有成千上万个 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虽然很低,但种群总的基 因突变数是很高的。
C.能配对的部分越少,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D.具有配对的部分,说明具有亲缘关系
下表列出科学家所测定的9种生物细胞色素中氨基酸的差异数 目,细胞色素是细胞有氧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约 由110个氨基酸组成。试分析回答:
(1)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最远的是______。 (2)本实验证明了氨基酸顺序差异越小,反映不同物种间的 ______;氨基酸顺序差异越大,物种间的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进行基因交 流
5.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于个体的染色体变 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体普通小麦。 (3)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 多倍体远缘 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不 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达到生殖隔离。
【提示】 骆驼刺为了吸收地下深处的水,根不断生长使得根系发达。
探讨2:骆驼刺的早期变异一定是呈刺状吗?
【提示】 不一定。变异是不定向的。
探讨3:用达尔文的观点如何解释骆驼刺的叶呈刺状?
【提示】 后被保留下来。
骆驼刺先产生了各种变异,叶呈刺状是有利变异,经自然选择
[思维升华]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观点及主要内容 名称 内容 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物,它的任何器官,如 用进废退 果比较持续地使用,则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相反, 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其功能减退,最后 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 获得性 遗传 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 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获得 的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2)评价
主观推测 较多,但内容颇为______ 系统 、______ 丰富 ,为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 ____________
后来的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诞生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1)达尔文进化学
可变 的 ①物种是______ 生存斗争 和自然选择 说的三个观点②___________ ③适应是___________ 自然选择 的结果
用而导致表现型进化。
3.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
[合作探讨] 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 发展的演变过 程。生物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 等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生物进 化理论也逐渐发展, 终于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探讨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什么为单位进行 研究的? 【提示】 种群。
④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
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解析】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由于变异,病菌本身存在着个体差
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抗菌素的使用对病菌起了自然选择作用, 而不是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指人类有目的地选择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品种)。通过 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不断被保留下来并将抗药基因遗传给 下一代,因此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答案】 C
知 识 点 一
当 堂 即 时 达 标
第一节
知 识 点 二理论的主要内容。(重难点) 2.探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能运用生物进化 论的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难点) 4.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 ①历史贡献: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 说。b.该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物种 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局限性:a.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大 都属于主观推测, 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b.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 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 变异。c.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适应的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___________ 生存斗争 对变异进行选择。
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以及____________ 自然选择 如何对 (2)局限:不能科学的解释_____________
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 (3)达尔文对变异的解释
[合作探讨]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十分稀少, 地表温度很高。 这种荒 漠地区生物种类极少, 右图是生长在该地的一种植物—— 骆驼刺。它的根系发达,叶呈刺状,有角质层。 探讨1:用拉马克的观点,如何解释骆驼刺的根系发 达?
探讨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哪里?
【提示】 来自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探讨3:物种的形成必需经历什么过程?
【提示】 生殖隔离形成的过程。
[思维升华] 1.理解“突变”的含义 (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新的 基因型,但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 (2)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 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 的突变。
早 期 的 生 物 进 化 理 论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可变 的,所有现存的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 ①物种是______
②生物本身存在由____ 低 级向____ 高 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环境 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③______
获得性遗传 ”。 ④“用进废退”和“____________
突变、选择和隔离 ④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提出者
木村资生 。 日本学者____________
(2)内容
中性突变 的随机固定。 ①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____________
信息大分子 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 ②每种生物的____________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 化。如图所示: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种群和物种的区别和联系 (1)种群和物种的区别 种群强调的是同一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物种则强调能相互交 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种群和物种之间的关系 ①同一种群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可能分布于不同的 区域,从而形成不同的种群。 ②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不同物种的个体一定属于不同的种 群。
1.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解析】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选项 D
例如:果蝇约有 104 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5,若有一个中 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 108 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就是
(3)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 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5)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 (6)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 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②隔离的含义
不能自由交流 的现象。 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________________
③隔离的类型 а.地理隔离:指地理上的障碍,是一种主要 的隔离方式。地理隔离可以导致亚种的形 成,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隔离 生殖隔离 不能自由交配 b. __________:指不同种群的个体________________ 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如马与驴杂 交产生的骡不可育
不是拉马克的观点,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答案】 D
2.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 ①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强的方向变异 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 ②抗菌素
③抗菌素对病菌进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关系图解:
(3)分析。 ①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外因: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每 条雌性鲫鱼一年所产的卵中,大约有 3 000 个可以孵化。 ②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的斗争、 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 而种内斗争对某个个体是不利的, 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③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因:生物产生的后代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 即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 定其保留或淘汰。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 生物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①选择的对象:自然选择表面上是对个体的选择,实质上自然选择直接对 个体所包括的变异性状进行选择。 ②选择的因素:外界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③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
中性的, 既无利也无害。 ③DNA 分子产生的突变大部分是_______ 即对生物的生存_____________ 积少成多 ,就会使同种 ④当中性突变随机地遗传漂变,经过日积月累 ____________
物种 。 生物的不同种群间出现巨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______
生物性状出现差异 之后,自然选择才会发生作 ⑤当中性突变积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遗传漂变。
变异 ,利于个体生存和繁衍 (5)生物进化的方向:通过自然选择保留有利______ 适应环境 的方向发展。 后代,使生物向着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