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及衍生物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植物抗性生理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 业科 学 , un l f n u A r S i2 0 ,5 2 ) 9 7 — 1 2 9 7 J ra o A h i g . c 0 7 3 (9 : 1 1 9 7 , 1 7 o i .
责任编 辑 姜 丽 责任校 对 王 森
酸 和绿原 酸等都 明显 增加㈣。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微生物 , 如病原细菌 、 病
毒 、 毒和 病原 真菌等还 有直 接抑 制作 用。马鹏 鹏等研 究 类病 壳 聚糖对 植物 病原 细 菌( 胡萝 卜 软腐 欧文 氏 菌 、 油菜 黄单 孢 菌绒 毛草致 病菌 、 假 单孢 菌黍 致病 变种 ) 用 的结果 表 丁香 作 明 : 聚糖在 一定 浓度 范 围内 , 壳 对这 3 种植 物 病原 细 菌都 有 明显 的 抑制 作 用 , 抑 制 强度 因不 同脱 乙酰 度 壳 聚糖 的理 且 化 性质 以及 病原 细菌 的不 同而 有较 大差 异 。Psi zv op s 等 en 发 现 , 多种植 物 ( 在 大豆 、 烟草 等 ) 片上 喷洒或 注射壳 聚糖 叶 可保 护植 株不 受病 毒 的侵 染[。NCI等 用 1 g  ̄ 1 i e 6 1 O / 的壳 聚 m m 糖 浸 泡 番茄 , 现其 根 可 防治 由镰 刀菌 所 引起 的番 茄 茎腐 发 病 , 制效 果 为 7 % 抑 0 。 张宓 等研究 表 明 , 壳低 聚糖对 棉花 枯 萎 病 、 花 黄萎 病 、 花 立 枯病 、 笋 茎 枯病 、 黑斑 病 、 棉 棉 芦 梨 水 稻 纹枯 病 、 小麦 赤 霉病 以及 黄 瓜炭 疽 病 和油 菜 菌 核病 等 多 种重要 植 物病 原真 菌均 表 现 出较 好 的抑 制效 果 ,且 随着
近年 来 , 聚糖 及其 衍 生 物 在 抵御 植 物 逆 境胁 迫 方 面 壳 的作 用与 机理 逐渐成 为人 们研 究 的热 点 。 量研究 表 明 , 大 壳 聚糖 可 以诱 导植 物产 生广 谱抗 性 ,增 强植 物 的 自身 防卫 能 力, 抑制 多种植 物病 原微 生物 的 生长 , 能 够缓 解低 温 胁 还 迫p 】 旱胁 迫 和干 等对 植物 的伤 害 。这 使其 有 可能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绿色 物质 在农 业生 产 中发挥 重要 的作 用 。 为此 , 者 笔 对壳 聚糖及其 衍 生物 提高 作物 抗 病害 能力 、抗 低 温胁 迫 能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众 所 周 知, 血 糖 持 续 升 高 会 引 起 糖尿病等一系列病症的发生。胰岛素 分泌不足或特定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 感度降低是引起机体内血糖持续升高 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当细胞内血 糖浓度异常时,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可 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并修复损伤的胰 岛细胞,提高其胰岛素分泌能力。人 体 体 液 正 常 的 pH 值 在 7.4 左 右, 当 pH 值下降 0.1,胰岛素的敏感度就会 下降 30%,导致利用率下降,影响机 体糖代谢,出现高血糖。壳聚糖分子 上的碱性基团能将人体液中 pH 升高,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 进糖代谢,降低体内血糖水平。此外, 壳聚糖在胃肠道内形成胶体,产生扩 容效应,延长胃的排空时间,餐后血 糖峰值下降时限也随之拖后,进而控 制餐后高血糖的出现。
抗氧化
壳 聚 糖 具 有 显 著 的 抗 氧 化 作 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壳聚糖分子 中的还原性羟基可以捕捉脂质过氧化 链式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阻断或减
缓脂质过氧化的进行,从而起到抗氧 化的作用。研究发现,壳聚糖对亚油 酸脂类自由基的清除率会随脱乙酰度 的增加和分子量的降低有所增强。② 除了自身与自由基相互作用外,壳聚 糖还可能在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层多糖 屏障,隔离细胞,使其免受氧自由基 的损伤。③壳聚糖分子中的还原性羟 基可以与产生 OH• 等所必需的金属离 子(Cu2+、Fe2+ 等) 发 生 络 合 反 应, 使其不能产生引起脂质过氧化的羟基 自由基,或使其不能分解脂质过氧化 中产生的脂过氧化氢,从而起到抗氧 化作用。④壳聚糖还可以调节相关抗 氧化防御酶系(如过氧化氢酶、超氧 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减少活性氧代谢物,调节氧化应激反 应,保护机体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损害。 研究发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减轻 运动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所致的脂质 过氧化反应效果明显,运动负荷越大, 壳聚糖消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越明显。
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医药的研究进展

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医药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凌沛学荣晓花张天民论文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研究进展论文摘要:壳聚糖是天然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是一种含有游离氨基的碱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经降解和化学修饰后的壳聚糖,在某些方面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生物活性。
壳聚糖及其降解物和修饰物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在医药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多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一直是医药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参考文献,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最新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壳聚糖(chitosan)是天然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学名聚氨基葡糖,是由N-乙酰-D-氨基葡糖单体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壳聚糖是一种含有游离氨基的碱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Mr)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目前已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微生物、增强免疫、调节血脂、抑制肿瘤等药理活性[1]。
另外,由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因此在药物传递系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从药理活性和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两部分,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1.1抗菌活性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放线菌和热带白色念珠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和多种因素有关。
壳聚糖只有在酸性溶液中才具有抑菌活性,并且溶液的pH值越低抑菌活性越强。
壳聚糖的抑菌活性也受到其脱乙酰度的影响,脱乙酰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不同Mr的壳聚糖对于细菌的抑制活性不同,整体上抑菌活性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
Seyfarth等[1]最近对一系列不同Mr的壳聚糖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抗真菌活性随着Mr的减小而降低,随着功能团掩蔽质子化的氨基而增强。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的一种天然含氮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特性。
壳聚糖是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化的产物,即脱乙酰甲壳素,又被称为可溶性甲壳质、甲壳胺[1]。
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存在游离的氨基,在特定条件下具有阳离子性,可以作为理想的织物改性剂,例如赋予织物抗菌性能,提升纤维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利用率等。
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纺织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由于分子质量大,易在分子内及分子间形成较强的氢键,几乎不溶于水、碱性溶液、稀硫酸和稀磷酸溶液,大大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2]。
壳聚糖分子中存在氨基、羟基等基团,可进行多种化学改性,降低结晶度,改善溶解性,制备其他功能化壳聚糖[3],使壳聚糖的应用性能得到提升,应用范围得到拓宽,从而有更广泛的用途。
本文介绍了壳聚糖几种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种类纤维染色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1壳聚糖的改性方法目前对壳聚糖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壳聚糖衍生物;(2)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齐凡凡,邢建伟,徐成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多糖,与纤维素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将壳聚糖作为一种改性剂应用于纤维上,可以使纤维阳离子化,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也可以赋予纤维抗菌、抗皱等优良特性。
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综述了壳聚糖化学改性方法以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作出展望。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抗菌;抗皱中图分类号:TS1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0)12-0006-05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dyeing and finishingQI Fanfan,XING Jianwei,XU Chengshu(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Abstract Chitosan was a natural cationic polysaccharide,which had similar structure with cellulose,and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Chitosan could be used as a modifier on the fiber,which could make the fiber cation-ic,improve the dyeing performance of the fiber,and also give the fiber anti-bacterial and anti-wrinkle and other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wa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chitosa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dyeing and finishing were review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pros-pected.Key words chitosan;modification;anti-bacterial;anti-wrinkle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20-03-20基金项目: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绿色印染加工创新团队支持项目(TD-13);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暨(柯桥)研究生创新学院2019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19KQZD10)作者简介:齐凡凡(1996—),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纺织品化学加工新材料、新工艺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壳聚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水溶性差、稳定性低等,因此需要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从而提高其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疏水基团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物理改性则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壳聚糖的形态、结构等因素,以达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例如,通过球磨法可以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从而提高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效果。
目前,壳聚糖的改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如何保持壳聚糖的生物活性是改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改性后的壳聚糖可能会出现新的毒性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毒性研究。
未来,随着壳聚糖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壳聚糖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环保材料、化妆品添加剂、印染助剂等。
例如,通过接枝共聚将壳聚糖与聚丙烯酸制成高分子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等环保材料。
在生物医学领域,壳聚糖可用于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例如,利用壳聚糖制备的药物载体能够实现药物的定向传递,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壳聚糖还可用于组织工程。
通过将壳聚糖与胶原等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
这些支架可为细胞生长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壳聚糖还可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和有害物质。
例如,将壳聚糖与酶或抗体结合制成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血糖、胆固醇等生物分子和有害物质的快速、灵敏检测。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织工程学应用的支持功能性材料。
In-Yong Kim 和Seog-Jin Seo 集中于研究各种类型的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在各种组织工程中的用途,即皮肤,骨骼,软骨,肝脏,神经和血管,发现壳聚糖在相关领域有非常出彩的应用效果[3]。
近年来,对基于壳聚糖(CS)的材料及其在整形外科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
壳聚糖之所以在该领域能够得到应用,靠的是其最小的异物反应、固有的抗菌性质以及能够以各种几何形式模制的能力,因而适用于细胞向内生长和骨传导。
高嘉[4]利用脂肪组织工程技术,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成功制备出了壳聚糖支架,细胞在壳聚糖支架上有良好的粘附生长效果,并且得到了对小鼠细胞无毒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结果,为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验数据。
壳聚糖的阳离子性质使其能够复合DNA 分子,成为基因递送策略的理想候选者。
使用这种材料操纵和重构组织结构与功能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并且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
张文华[5]依据透明质酸(HA)的受体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具有高表达性的特点,制备了透明质酸修饰的新型壳聚糖纳米载体,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罗晓梅等综述了利用壳聚糖微囊化药物各种特性的见解,还综述了用于制备壳聚糖微球和评价这些微球的各种技术,该评价还包括影响壳聚糖微球药物的包封效率和释放动力学的因素[6]。
张春礼等为了研究医用羧甲基壳聚糖改善甲状腺术后颈部活动舒适度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0 引言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又称脱乙酰甲壳素,化学名称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壳聚糖没有毒性,可生物降解,物理吸附性很好。
在壳聚糖的结构中,同时存在氨基和羟基这两种基团,可以将壳聚糖进行特定的化学反应,制造出水溶性相对较好而且功能更丰富的壳聚糖衍生物。
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多种生理学活性,例如抗肿瘤活性可以应用于基因治疗,良好的组织修复特性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学,抗菌活性可以应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创面辅料等,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传递、创伤修复、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传递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性强以及与药物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于制备药物载体。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壳聚糖微球或纳米粒子中,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来实现靶向输送,将药物准确地送达到病灶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创伤修复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创伤修复。
研究表明,壳聚糖膜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炎症反应,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壳聚糖衍生物还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促进创面愈合。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创伤修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组织工程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由于其与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被广泛用于制备支架和人工组织工程材料。
研究表明,将壳聚糖膜用于人工皮肤、软骨修复、骨骼重建等领域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篇示例: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极强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输送、创伤修复、抗感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壳聚糖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帮助药物更好地传递到靶组织或细胞,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王龙虎1,吴国良2,程翼宇13(1.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化工厂,浙江杭州310027)[摘要] 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絮凝澄清剂,用于中药分离过程去除杂质,对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改造,有利于药效成分的保留和重金属含量的降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人体内可生物降解,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控释载体材料,可作为中药的增效剂或缓释剂;作为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壳聚糖具有消炎、抑菌和治疗体表溃疡等药理作用。
壳聚糖具有独特优异的物化性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理活性,在中药制药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壳聚糖;甲壳素;中药制剂;絮凝剂;药用辅料[中图分类号]R 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302(2004)0420289204 壳聚糖(chitosan )是甲壳素(chitin )的部分脱乙酰产物,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1]。
甲壳素广泛存在蟹、虾等低等动物以及藻类、真菌等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自然界每年产量约在1013~1014kg ,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
壳聚糖近年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①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好,且能被生物降解,降解产物无毒性;②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性、抗菌性、抗病毒性、抗癌性、促进伤口的愈合等等。
因此,它在污水处理、贵金属回收、膜分离、化妆品、抗凝血药物、伤口愈合材料、功能膜材料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壳聚糖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
作者就这方面的进展作简要评述。
1 壳聚糖的结构特征与主要的特性壳聚糖是22氨基222脱氧2D 2葡萄糖单体以β2(1→4)苷键连接的均聚物,是生物界唯一的聚阳离子多糖,分子结构如图1。
图1 壳聚糖的分子结构1.1 壳聚糖的溶解性能壳聚糖不溶于中性与碱性水溶液以及绝大部分有机溶剂,可溶于无机酸和大部分有机酸,其溶解度取决于它的脱[收稿日期] 2003220220[通讯作者] 3程翼宇,T el :(0571)87952509,E 2mail :chengyy @乙酰度与溶液的pH 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聚壳聚糖(壳寡糖)
由10个以下氨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低聚糖 生物活性: 1.提高免疫 2.抗氧化 3.抗肿瘤 4.调节肠道有益菌群
壳寡糖制备
1.化学讲解法 盐酸水解、双氧水氧化降解 2.酶水解 真菌发酵产生的壳聚糖酶,种类比较多,多 为内切酶。 混合酶 包括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复合酶。
酸降解和氧化降解由于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 布较宽、降解时间长或存在其它副反应等 缺点,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专一酶没有工业化生产,价格昂贵,非专一 性酶活性有限,产品分子流量相对较大。
•药物在壳聚糖凝胶内扩散速度明显慢于水溶液中。
壳聚糖负载环丙沙星微球
载药微球表面有 许多微孔,随着 LVF/CS增大, 微球表面逐渐被 药物所覆盖。
壳聚糖胶束
阿霉素纳米胶束自组装过程
壳聚糖纳米粒
纳米级聚合物粒子通常是指直径在10-500nm 的胶体粒子。
壳聚糖纳米粒
特点: 药物包封率高 稳定性强 释药时间长 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通过溶解 和包覆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和附着 作用位于粒子表面。
OCH2COOH
O OH
O O
O
RX NaOH, H2O, PTC n
NH2
OH
n
NHR
羧甲基壳聚糖表面活性剂性质
碳原子个数增加,表面张力下降
羧甲基壳聚糖表面活性剂性质
白色或浅黄色固体。
C16-CMCS可以在CMC下,表面张力可降低至 34.72 mN/m。起泡性不高,泡沫稳定性较好。 C16-CMCS乳化力最好,高于吐温60起始值高 达近70%且其乳化力的稳定性也较好。 C4~C16-CMCS的HLB值在3~14之间
颗粒剂
用壳聚糖与相关药物制成颗粒剂,可改善口 服制剂在胃肠尤其在胃内的滞留时间,以提 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如用壳聚糖与消炎痛 制成一种新型的缓释颗粒,含药50%,体外 溶出试验表明,药物释放是缓慢的,而且几 乎是完全的。
片剂
壳聚糖压片制成的片剂,可作咀嚼片、舌下 片或口腔粘膜片直接压片时的稀释剂 微囊剂
11.410
0.000
-0.002 0 5 10
Minutes
8.726
15
20
0
5
10
Minutes
15
20
氧化化法最佳工艺条件下的 产品4h
0.02
0.02
纤维素酶法最佳工艺条件下 的产品6h
Volts
Volts
0.01
0.01
13.318
0.00
0.00
0
5
10
Minutes
15
20
0
5
10
Minutes
H2O2与纤维素酶联合降解产物
产品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图
壳寡糖凝胶色谱图
0.003 0.002
Volts
0.001 0.000 -0.001 0 5 10
Minutes
11.558
15
20
复合酶法制备壳寡糖
0.004
0.004
13.739 14.570
Volts
Volts
0.002
0.002
0.000
大豆异黄酮-壳 聚糖-海藻酸钠 微囊
壳聚糖缓释制剂
各种壳聚糖基质缓释材料体系
壳聚糖微球的缓释机理
药物从壳聚糖微球体系 缓释主要有三种不同机 理: 从粒子表面缓释; 从溶胀的橡胶态基材扩 散;
从聚合物基材的溶蚀缓 释。
•壳聚糖表面大量亲水基团粘附蛋白质。
•壳聚糖本身糖苷键缓慢水解带动药物释放,表面积分子量影响释放速度。
n
OH CH2CHCH3
RX
O HO
O O NHR O
n
7.与缩水甘油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保湿性
OH CH2CHCH2 CH2OH OH O HO NH2
n
O O O HO O
OH O NH2
n
8.二羟丙基壳聚糖DHPCS合成壳聚糖 基表面活性剂,可以调节R的碳数得到 不同HLB值表面活性剂
OH CH2CHCH2 O O HO NH2
n
OH CH2CHCH2
OH O
RX
HO
O O
OH O NHR
n
不同碳数HPCS与吐温-80乳化能力比较
二羟丙基壳聚糖DHPCS表面活性剂性 质
不同碳数的DHPCS 表面活性剂的cmc为
0.016~0.04 g/L。可降低的最低表面张力为 22.73 mN/m。 C4~C16-DHPCS的HLB值在11~15之间 Cn-DHPCS类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高于吐温 80 C4~C16-HPCS的起泡性均表现良好。泡沫稳定 性FVS值最高可达到96%左右,此类表面活性 剂可以用来做泡沫稳定剂、发泡剂被加以应用
3.壳聚糖与谷氨酸的反应
生成的N-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保湿性和水溶 性。还可以与天冬酸、各种酸酐反应
OH O HO NH2
n
HOOC-CH2-CH2-CH(NH2)-COOH
OH O HO NH
n
O
O
OOC-CH2-CH2-CH(NH2)-COOH
4. N-羧基化,壳聚糖与乙醛酸的反应
OH O HO NH2
4.红薯:提高总糖含量10%
LOGO
n
OH O
CHOCOOH
HO
O N
O
n
HO
CCOOH
还 原
OH O HO NH
n
O
HO
CHCHOOH
5. O-羟丙基化反应
OH CH2CHCH3 OH O HO NH2
n
CH3 O O O HO NH2 O O
n
6.HPCS表面活性剂合成
R可以是C4—C16
OH CH2CHCH3 O O HO NH2
H2O2与纤维素酶联合降解
在纤维素酶降解的后期向体系内引入H2O2 快速氧化降解,以提高反应速率、缩小产品 分子量分布宽度。 反应条件
纤维素酶降解时酶糖比0.2, pH4.6、50℃、时间为
3 h;
后续H2O2降解时用量为0. 8~1.0(ml/g)、75℃、时
间为1.5h,所得降解产物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500
13. N,N,N-三甲基壳聚糖碘化铵的合成
具有良好的且具有良好的保湿 性能,还可用作杀菌抑菌剂、乳化剂、抗静 电剂、洗涤剂、分散剂、匀染剂
14.水溶性阳离子壳聚糖
可以通过胶束负载活性成分,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GTMAC
CH3 O CH3 CH3 N+ CH3CL--
15.壳聚糖磷酸化 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促进钙吸收, 促进表皮细胞生长,仿骨材料。
壳聚糖人造皮肤
2.壳聚糖抑菌材料 水果保鲜、卫生材料 3.环保材料 吸附废水中重金属、染料、有机物 4.人造纤维 内衣、纺织品、膜材料等 5.农业应用 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生物农药、天然植物生长 素
壳寡糖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壳寡糖对于植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1.茶叶:有效降低酚氨比,改善口感。 2.丹参:提高丹参酮ⅡA含量,由8.8mg/g提高到14.6mg/g 3.黄芪:提高黄芪多糖含量,由8.068 mg/g,提高到14.048 mg/g
n
17.壳聚糖-AgO微粒抗菌膜
抑菌膜的抗菌活性
18.壳聚糖-环糊精微粒合成和应用 前景,可以负载活性物质和保护不 稳定性物质。
壳聚糖-环糊精微粒SEM照片
五.壳聚糖其他重要应用
1.生物医学材料 人造骨、人造皮肤、心脏支架、手术防粘连 纸张、手术缝合线等。
壳聚糖人造骨组织
壳聚糖人造纤维
复合壳聚糖支架材料
量壳聚糖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酸水溶液。 壳聚糖分子量在十几到二十万左右。壳聚 糖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在 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药物活性成分 药物分离材料
药物制剂辅助材料 药物分散剂(表面活性剂)
二 壳聚糖及衍生物制备及生物活性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和制备
虾、蟹壳漂洗 脱碱、漂洗 脱钙及无机组 脱蛋白质及脂肪
水洗、烘干 水性、烘干
甲壳素产品
浓碱处理
壳聚糖产品
5
甲壳素的提取: 用4~6wt%的HCl溶液重复浸泡脱钙24h以上 去除矿物质;然后用NaOH溶液在115oC保温 6h,再通过离心和洗涤脱出蛋白质。除矿物 质和脱蛋白质的过程反复进行,直到除去所 有的无机物和蛋白质,得到甲壳素。 最终产物的乙酰度可能会比原料略低,因为 在处理过程中除去了部分乙酰基。
壳聚糖的制备
最常用的方法是异相反应。在强碱溶液(
40~50wt%NaOH)、135oC、氮气保护下反应3h 。
脱乙酰反应开始非常快,但是在反应完成以前
会减慢和停止。阻碍反应进行的原因是由于在 脱乙酰过程中,C3位上的乙酰基和羟基的重排 。
壳聚糖也可以由酶催化脱乙酰,这样能提高脱
乙酰度。但是对于酶的选择必须十分谨慎,因 为很多酶同时会降解高分子。
壳聚糖化学改性
三、壳聚糖及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应用 1.膜剂 将壳聚糖无纺布、壳聚糖流涎膜、壳聚糖涂 层纱布等多种医用材料用于临床,其中用壳 聚糖醋酸溶液制成的壳聚糖无纺布透气透水 性能极佳,用于大面积的烧、烫伤、效果很 好。
良好的成膜性
粉剂
精制的壳聚糖细粉(150 μm)可用于制备 粉剂,能明显促进伤口愈合。难溶性药物如 灰黄霉素、苯妥英、苯巴比妥、及消炎痛等 与壳聚糖细粉共同研磨,可减少药物结晶颗 粒,提高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13.323
15
20
筛选出的1号复合酶,5h
筛选出的2号复合酶,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