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萼黄连的生药学研究_茆菁华

合集下载

黄连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黄连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黄连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樊冬丽;廖庆文;鄢丹;肖小河;马小军
【期刊名称】《解放军药学学报》
【年(卷),期】2006(22)4
【摘要】目的考察黄连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成分的差异,为黄连的质量控制和炮制机理的探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其色谱图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在不同炮制品中,黄连生物碱的主要组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指纹图谱相似度和主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黄连的不同炮制品在所测主要成分含量上有一定差异,但各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用HPLC法可较全面地反映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生物碱成分,为黄连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4页(P276-279)
【作者】樊冬丽;廖庆文;鄢丹;肖小河;马小军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北京100039;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酒蒸黄连HPLC指纹图谱及其与不同黄连炮制品的比较研究 [J], 范刚;郑海杰;赖先荣;耿志鹏;张艺
2.不同辅料炮制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J], 高文学
3.不同种类酒炮制黄连对生物碱类主要成分的影响 [J], 陈凯;袁建勇;;
4.苗药铁筷子不同炮制品中4种成分含量及毒性的比较研究 [J], 王雪;王丽;廖秀;王海波;杨娟;李齐激;杨小生
5.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尾连及硬水黄连提取物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 [J], 卞艳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连的现代研究概况

黄连的现代研究概况

黄连的现代成分研究概况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吴红展摘要:为了总结黄连近年来在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结果,从黄连的化学成分研究,配伍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关键词:黄连配伍化学成分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雅连)CoptisdletoideaC.Y.ChengetHsiao.云南黄连(云连)Coptisteetawall的根茎。

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等证[1]。

现代研究发现黄连有抗癌、抗放射及促进细胞代谢的作用。

为了总结黄连研究成果,现从化学成分方面入手,对黄连成分研究以及黄连在配伍中成分变化的研究总结如下:1化学成分的研究1.1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黄连中主要成分为小檗碱类生物碱,现已分离的成分有黄连素、D-甘露醇、香荚兰酸、胡黄连醇、胡黄连甾醇、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阿魏酸、以及20余种葫芦素等[2],田景奎[3]等经柱色谱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还分离出香豆酸、问二羟基苯甲酸、槲皮素、氯原酸乙酯、氯原酸正丁酯、胡萝卜苷等12种化合物。

于俊林[4]等运用多套展开剂薄层色谱法对新鲜黄连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鲜黄连所含的有效成分与以往文献报道不同,不含小檗碱而含药根碱。

1.2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赵旭升[5]等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中药材黄连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评价,通过对中药黄连中的Ca、Cu、Fe、Mg、Mn、Zn等6种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中药材黄连由于其所含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变量Fe与Mn呈现出较大的正相关性,变量Ca与Mn、Zn,变量Mg与Zn,变量Cu与Fe,具有较大的负相关性。

1.3挥发油成分的研究陈利军[6]等在已分析黄连木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黄连木果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以对二者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黄连木果实和果柄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但主要成分差别不大。

安徽黄连属植物资源调查

安徽黄连属植物资源调查

安徽黄连属植物资源调查
刘学医;赵宝林;刘晓龙;李林华;汪荣斌;周丽梅;岑洁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38)030
【摘要】对安徽两种黄连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其中黄连为少量栽培,短萼黄连多系野生.野生资源濒危,需加强保护并展开栽培研究.
【总页数】2页(P16744-16745)
【作者】刘学医;赵宝林;刘晓龙;李林华;汪荣斌;周丽梅;岑洁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5+2
【相关文献】
1.安徽茜草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J], 高晓明;杨启清;方成武;戴建勇;杨青山;金琰琰;张传标;刘耀武;刘信秋
2.安徽产木通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刘浩;王德群
3.地黄属及其近缘属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J], 夏至;李家美
4.安徽省五加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J], 鞠康;刘耀武;刘学医
5.中国假鹰爪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原植物鉴定 [J], 吴久鸿;蓝传青;宓鹤鸣;苏中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莲 白芨调研报告

黄莲 白芨调研报告

黄莲白芨调研报告黄莲和白芨是两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它们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莲和白芨的特点、功效和应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结果报告。

一、黄莲黄莲,又称龙胆、胆草,为菊科植物黄莲的干燥根茎。

经现场观察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我们得到了以下调研结果:1. 黄莲的特点:黄莲根茎呈长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有明显的苦味。

一般有较长的主根和发达的侧根。

2. 黄莲的功效:黄莲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黄莲常被用于治疗湿热内蕴、热毒炽盛等病症。

黄莲还具有消除心火、镇静安神的作用。

3. 黄莲的应用情况:黄莲常用于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中的配方。

例如,常与黄连、黄柏等药物配伍使用,共同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莲也可以独立入药,用于治疗火热口渴、目赤肿痛以及湿热疮疡等病症。

二、白芨白芨,又称白附子、白脆皮,为百合科植物白芨的根茎。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我们得到了以下关于白芨的调研结果:1. 白芨的特点:白芨根茎呈圆柱形,表面光滑,色泽白色或微黄。

根茎质地脆而易折断。

2. 白芨的功效:白芨具有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中药学上,白芨常被用于治疗湿痰壅滞、咳嗽气喘等病症。

白芨还具有镇痛、祛风湿的作用。

3. 白芨的应用情况:白芨通常用于中药配方中,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例如,常与白薇、苦草、桔梗等药物共同使用,以起到清热化痰、祛风湿的作用。

白芨也可以独立入药,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

综上所述,黄莲和白芨是两种重要的中草药,它们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黄莲以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而被广泛使用,而白芨则以其祛风湿、止咳化痰的特点而备受推崇。

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应更加深入地探索黄莲和白芨的药理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它们在临床中的疗效。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用量和禁忌,确保安全使用。

这次调研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黄莲和白芨的特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相信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将有所启发和促进。

黄连-黄芩药对化学成分的UPLC-PDA-MS分析

黄连-黄芩药对化学成分的UPLC-PDA-MS分析

黄连-黄芩药对化学成分的UPLC-PDA-MS分析张晓雷;周明眉;赵爱华;苟小军;吴建兵;恽祥惠;邢丽娜【摘要】In this study,a comprehensive UPLC-PDA-MS method was developed,optimized and valida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Coptis-Scute composite herbal pair.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an Ac-quity UPLC BEH C18 column eluted with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0.05% formic acid in water and methanol. Twelve main peaks were detected in the chromatogram of Coptis-Scute sampl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retention times, on line UV spectra and MS spectra of the standards and different samples. Eight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confirmed,two components were tentatively assigned. In addition,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identified eight components were quant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peak areas of the eight compounds was all linear. The RSDs of precision and reproducibility were all less than 5.0%.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s 95% to 105%.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as rapid, simple, reliable and accurate. It had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compounds in Coptis-Scute composite herbal pair.%本文建立了黄连-黄芩药对化学成分的UPLC-PDA-MS分析方法.实验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 柱,流动相为0.05%甲酸水和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MS一级全扫描模式.综合分析标准品及不同样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及MS一级全扫描质谱图,归属了黄连-黄芩提取液中的12个主要色谱峰,鉴别出8种成分,推断出2种成分,同时对鉴别出的8种成分进行了定量,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5.0%,加样回收率基本在95%~105%内.本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8个主要化学成分,可较全面地控制黄连-黄芩药对化学成分的含量.【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24)011【总页数】6页(P1502-1507)【关键词】黄连;黄芩;配伍;UPLC-PDA-MS【作者】张晓雷;周明眉;赵爱华;苟小军;吴建兵;恽祥惠;邢丽娜【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黄连、黄芩配伍使用出自《伤寒论》,《医宗金鉴》名曰二黄汤。

中药黄连生药学的研究

中药黄连生药学的研究

中药黄连生药学的研究肖培根;童玉懿;陈碧珠;商建华【期刊名称】《中草药》【年(卷),期】1984(0)3【摘要】本文在系统收集国内外8种黄连的标准生药:味连(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雅连(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野连(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 C.T.Cheng)、云连(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五裂黄连(Coptis quinquesecta W.T.Wang)、土黄连(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var.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日本黄连(Coptis japonica Makino)和印度黄连(coptis teeta Wall.)后,对它们所含生物硷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及其中的小(?)碱的定量测定;并且对它们的生药外形和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为中药黄连的质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黄连;毛茛科;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云南黄连;短萼黄连;五裂黄连;日本黄连;印度黄连;生药鉴别【作者】肖培根;童玉懿;陈碧珠;商建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52【相关文献】1.土家族药水黄连生药学研究 [J], 张元忠;陈刚;田华咏;滕建卓;田兰2.甘肃马尾黄连生药学研究 [J], 张永红;赵汝能3.中药白英生药学鉴别研究 [J], 刘新波;吴静4.短萼黄连的生药学研究 [J], 茆菁华;刘学医5.唇形科黄连属半枝莲的生药学研究集要 [J], 赵珍东;黄兆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短萼黄连的生药学研究

短萼黄连的生药学研究

短萼黄连的生药学研究
茆菁华;刘学医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2(23)9
【摘要】目的对短萼黄连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使用和鉴定提供依据。

方法从基源鉴定、形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四个方面对短萼黄连进行研究。

结果短萼黄连生药学特征和黄连相似,但可以从性状和横切面特征区别,短萼黄连成分和黄连一致,主要为小檗碱,含量为5.29%~8.52%。

结论生药学研究表明短萼黄连符合药典对黄连药材的要求,可以作为黄连药用。

【总页数】2页(P2219-2220)
【关键词】短萼黄连;性状鉴定;显微鉴定;高效液相色谱
【作者】茆菁华;刘学医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黄连与短萼黄连的组织学鉴别研究 [J], 张林碧
2.安徽珍稀濒危植物短萼黄连的调查与保护 [J], 张莉;张小平
3.珍稀植物短萼黄连的引种栽培实验 [J], 吴发旺;陈勇;
4.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短萼黄连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J], 敖智广;韦乐华;杨蕾;
李栋;李建斌;宋良科;廖海;茆灿泉
5.安徽短萼黄连种群特性及其濒危机制探讨 [J], 张莉;张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药学总论(学生用文档)

生药学总论(学生用文档)

生药学〔pharmacognosy〕总论学习概要本教材编写特点——上篇以质量为主线,重点介绍生药学的根基理论和根基方法。

下篇以自然分类系统为主线,介绍一些常用生药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内容。

本教材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具备生药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检验能力,使学生能胜任生药研究、生产、销售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评价工作,并具备研究、解决生药质量咨询题的根基知识和根基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应用生药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寻寻生药资源和开发利用的能力。

要紧解决的咨询题生药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生药学学科的形成和开发历程?生药学的任务〔研究内容〕是什么?生药学的工作范围包括哪些?生药鉴定工作的依据程序和方法是什么?生药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生药学?的定义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引自李萍主编?生药学?生药学?的定义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引自蔡少青主编?生药学?生药学?课程的特点:是药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研究生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操纵的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综合学科生药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生药学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晶体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多个学科的搜集点和展示平台。

生药学随着这些相关学科的开发而不断的进步,因此,生药学与其他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依靠,共同开发的关系。

生药学?的形成和开发历程?生药学的开发时期古代〔秦汉—清朝〕,近代〔建国前〕,现代〔建国后〕从古代本草沿革瞧生药学的开发从古代本草沿革瞧生药学的开发近代生药学开发的要点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祖国医药学的开发受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短萼黄连多为单枝,黄连多聚集成簇; 横切面特征近似,但短
萼黄连木栓层较窄,石细胞少,只有皮层偶见散在石细胞,髓部较
小; 粉末特征几乎相同,短萼黄连石细胞少而散在; 化学成分上,
比较黄连和短萼黄连色谱图,主要成分完全一致,通过测定其小
图 4 短萼黄连显微图
4. 2 方法 4. 2. 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为填充剂,以乙腈 - 0. 05 mol / L 磷酸二氢钾溶液( 50 ∶ 50) ( 每 100 ml 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 0. 4 g,再以磷酸调节 pH 值为 4.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45 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 应不低于 5 000。 4.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制成每毫升含 90. 5μg 的溶液,即得。保存于 4℃ 冰箱中备
摘要: 目的 对短萼黄连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使用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从基源鉴定、形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
四个方面对短萼黄连进行研究。结果 短萼黄连生药学特征和黄连相似,但可以从性状和横切面特征区别,短萼黄连成 分和黄连一致,主要为小檗碱,含量为 5. 29% ~ 8. 52% 。结论 生药学研究表明短萼黄连符合药典对黄连药材的要求,可 以作为黄连药用。
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 功率 250 W,频率 40 kHz) 30 min,放 [2] 王德群,彭华胜. 历史名药宣黄连的兴衰沿革[J]. 中华医史杂志,
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
2008,38( 3) : 137.
滤液 2 ml,置 10 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
·2219·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9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9
细长,直径 10 μm,壁薄,有稀疏点状纹孔。鳞叶表皮细胞淡黄色 4. 2. 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 10 μl,注
4.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 Waters 600 检测器: Waters2489 UV /
Visible Detoctor 工作站: N200 色谱柱: Waters C18 。 试剂: 乙腈、甲醇 色谱纯; 其余均为分析纯; 水为去离子水
( 实验室自制) 。
对照品: 盐酸小檗碱(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86. 8%
微,味极苦。见图 2。
收稿日期: 2012-02-14; 修订日期: 2012-05-31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No. 20092RZ214)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No. ZRKX1001) 作者简介: 茆菁华( 1985-) ,女( 汉族) ,安徽滁州人,现任马鞍山市十七冶 医院药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医院药事管理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 刘学医( 1983-) ,男( 汉族) ,江苏东海人,现任安徽中医 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C. chinensis Franch. var. brevisepala W. T. Wang et Hsiao,曾经备受 星 SCC - 101AP 彩色摄像机) 。
医家推崇,后因资源匮乏而变迁为上述黄连属植物。为开发这一
安徽历史名药,为其使用和鉴别提供依据,我们对短萼黄连进行
了生药学研究。
实验材料均为作者自采并经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刘晓
关键词: 短萼黄连;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 DOI 标识: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09. 048 中图分类号: R28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12) 09-2219-02
黄连 为 常 用 药 材,来 源 于 毛 茛 科 植 物 黄 连 Coptis chinensis 3 显微鉴定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 23 NO. 9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9 期
短萼黄连的生药学研究
茆菁华1 ,刘学医2*
( 1. 安徽省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 243000; 2.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三角叶黄连主要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多系栽培,是市场上黄连的 可见根迹或叶迹维管束; 中柱鞘纤维束断续环列,少数伴有石细
主流品种,云连主产云南,产量极少,市场上罕见。中国分布有黄 胞; 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较窄,形成层不明显,不成环,木质部较
连属植物 6 种,其根茎均含有较多的小檗碱而可供药用。据王德 宽,木纤维发达,木射线宽窄不一; 髓部由薄壁细胞构成,无石细 群等[2]考证,历史名药宣黄连,系主产安徽宣州地区的短萼黄连 胞( 见图 3) 。拍摄条件( 下同) OLYMPUS CX41 光学显微镜; 三
色,萼片 5 片,卵状披针形,长约 4. 5 mm; 花瓣 9 ~ 12 片,线状披
针形,长约 3 mm; 雄蕊 12 ~ 20 枚; 心皮 6 ~ 9 枚,花柱微外弯。蓇
葖果长 5 ~ 8 mm,约与果柄等长; 种子数个,长圆形,长约 2 mm,
褐色。花期 1 ~ 2 月,果期 2 ~ 3 月。见图 1。
龙研究员鉴定。
1 基源鉴定
短萼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var. brevisepala W. T. Wang et
Hsiao,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等地。
为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节结状,表面黄褐色,断面黄色,有多
数须根。叶基生,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长 3 ~ 11 cm,宽
2. 5 ~ 9 cm,3 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有 3 ~ 6 对羽状深裂,侧
生全裂片作不等 2 深裂或全裂,各裂片又作羽状深裂,边缘有细 锐齿,两面无毛或上面叶脉被微毛; 叶柄长 3 ~ 15 cm。花葶 1 ~ 2
图 1 短萼黄连植物
枝,高 5 ~ 20 cm,有花 3 ~ 8 朵,苞片披针形,羽状深裂,花小,黄绿
檗碱含量,幼嫩植株根茎小檗碱含量较低,最低为 5. 29% ,多年 生植株根茎小檗碱含量较高,最高达到 8. 522% ,按照药典 5. 5% 标准,多数短萼黄连根茎均达到药典标准,而多年生根茎的含量 远远超过药典标准,也高于市售黄连的小檗碱含量。
通过生药学研究,认为短萼黄连完全符合药典对黄连药材的 要求,可以作为黄连药用,建议药典将短萼黄连作为黄连来源之 一收录。本研究为短萼黄连的使用和鉴别提供了依据。
2 性状鉴定
本品为短萼黄连的根茎,表面有多数棕黄色须根或除去,残 存根痕。根茎圆柱形,长 3 ~ 6 cm,直径 2 ~ 5 mm,有时有弯曲,顶
图 2 短萼黄连药材
端带有残留的叶柄基部,表面粗糙,随处有不规则的节结状隆起,
偶见“过桥”,节间长 3 ~ 8 mm。质地坚实,折断面不平整,有时
有空隙,木栓层呈灰黄棕色,向内为鲜黄色,髓部为灰黄棕色。气
图 3 短萼黄连根茎横切面
3. 2 粉末 短萼黄连粉末和黄连粉末相似。粉末黄色,气微,味 极苦。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四角形,直径 30 ~ 81 μm,壁略增 厚,壁孔明显。多单个存在,少数两个在一起。中柱鞘纤维鲜黄 色,纺锤形,直径 20 ~ 30 μm,常 2 ~ 3 个,壁厚。木纤维近无色,
或红棕色,细胞长方形,壁作连珠状增厚。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 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的峰面积为对照,计算
壁略增厚。导管多为孔纹,短节状。见图 4。
小檗碱的含量。
4 理化鉴定
4. 3 结果
用 HPLC 法测定短萼黄连根茎中小檗碱的含量[1]。
4. 3. 1 对照品和样品 HPLC 色谱图 见图 5 ~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ranch. ,三角叶黄连 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 3. 1 横切面 有木栓层、皮层、中柱鞘、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 teeta Wall 的干燥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1]。黄连和 髓部组成。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散在,
液,即得。
·2220·
批号 110713 - 200911) 。
药材样品: 短萼黄连根茎,粉碎过 2 号筛备用。
图 5 盐酸小檗碱色谱图
图 6 短萼黄连根茎色谱图
4. 2. 2 样品小檗碱含量 测定了 5 个批次的短萼黄连根茎,其小
檗碱含量为 52. 90 ~ 85. 22 mg / g。
5 讨论
短萼黄连为黄连的变种,生药学特征和黄连十分相似。性状
致谢: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赵波、王启海老师在含量测 定中给予帮助!
用。
参考文献:
4. 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 0. 2 g,精密称定,置具
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 - 盐酸( 100∶
[1]
1) 的混合溶液 50 ml,
中国药典编委会.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