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抗菌形式探究
艾叶药理作用的研究

艾叶药理作用的研究1.概述: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l et Vant的干燥叶,《别录》《药性论》《本草纲目》等书中对其都有记载,以湖北蕲州地区产者最为著名,称蕲艾。
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
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镇咳平喘及安胎等功效。
艾叶含挥发油,油中有桉油素、B-石竹烯、A-萜品烯醇、芳樟醇等,并含多糖类物质[ 1]。
大量的药理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与抗凝血、免疫调节、抗过敏、镇静、护肝利胆等作用[ 2]。
研究目的: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的意义:目前对艾叶的提取物或挥发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对它的有效部位研究很少,这不利于艾叶的开发应用。
在对艾叶的药理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艾叶有护肝利胆作用,但剂量过大时可引起黄疸,这就需要加强对它的毒理学研究。
同时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艾叶在传统针灸(艾灸)中的药理作用有待于学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选题的依据:在药理作用研究方面,众多的药理实验已证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镇静、抑制心脏收缩及降压等作用。
从而使艾叶的应用范围在传统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并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方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临床一些疾病治愈案例的统计。
2 艾叶药理作用的研究(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研究表明艾叶油灌胃给药或气雾吸入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并呈剂量依赖保护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引起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气道流速改变;抑制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和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故此认为艾叶油具有扩张支气管、祛痰和镇咳作用。
另有研究发现艾叶油能抑制致敏豚鼠气管Schultz- Dale反应,明显降低氨甲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pD2值,抑制大鼠5-羟色胺和被动皮肤过敏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拮抗SRS-A对豚鼠回肠的收缩;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因此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这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气管炎作用机制之一。
艾草在抗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艾草在抗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艾草,又称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草药,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
在古代,艾草就被用于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艾草在抗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艾草在抗菌治疗中的作用,并对其研究进行全面分析。
一、艾草的化学成分艾草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倍半萜类、苦味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艾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含有青蒿素、α-蒿元酮等化合物,这些成分对抗菌有着显著的作用。
二、艾草的抗菌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艾草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艾草提取物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此外,艾草提取物对耐药菌株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艾草在抗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三、艾草的抗炎作用除了抗菌作用,艾草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艾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在抗菌治疗中,炎症反应常常伴随着,因此,艾草的抗炎作用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炎症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艾草的抗氧化作用艾草中的倍半萜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氧化应激是一种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艾草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提高免疫力。
五、艾草的应用前景基于艾草在抗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可以看出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艾草可以开发成为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此外,艾草还可以作为保健品,用于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艾草的抗菌机制,寻找更多的有效成分,并开发出更多的抗菌产品。
结论综上所述,艾草在抗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使得艾草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选择。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其抗菌机制,并开发出更多的应用产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艾草将在医疗和保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艾草治传染病的原理

艾草治传染病的原理艾草是一种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领域,具有治疗传染病的功效。
艾草治传染病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艾草具有抗菌作用。
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抑制细菌和病毒生长的作用。
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艾草可以减少病原体在人体内的感染和传播。
其次,艾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艾草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艾草还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损伤和病症。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艾草可以加速传染病的康复过程。
此外,艾草还具有抗炎作用。
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传染病常伴随有炎症症状,如发热、红肿和疼痛等。
艾草可以减少炎症引起的不适感,改善病情。
艾草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风险。
最后,艾草还具有解毒作用。
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分泌毒素,导致中毒症状。
艾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艾草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加速病原体及其毒素的排出。
总的来说,艾草治传染病的原理是通过其抗菌、免疫调节、抗炎和解毒等多种作用发挥疗效。
艾草对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病人的体质来确定使用方法和剂量。
此外,传染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药物、中医和西医等多种治疗手段,艾草只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在应用艾草治疗传染病时,应遵循医嘱,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艾草的作用原理

艾草的作用原理艾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被称为艾叶、艾蒿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艾草主要以其挥发油、香叶酸、叶绿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发挥作用。
艾草的主要作用原理包括免疫调节、抗炎、抗菌、镇静、止血等方面。
首先,艾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此外,艾草中的香叶酸成分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免疫性疾病。
其次,艾草具有抗炎作用。
艾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炎活性,可以阻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实验研究表明,艾叶提取物不仅可以减轻急性炎症反应,还可以抑制慢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其中叶绿素是艾草抗炎作用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抑制炎症介质的形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此外,艾草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并对一些呼吸道病原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艾叶还含有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如苦参碱、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感染病症。
此外,艾草还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
艾叶中的香叶酸和其他成分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产生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艾草中的香叶酸还可以增强脑内GABA(γ-氨基丁酸)的含量,通过GABA能系统发挥镇静和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
最后,艾草还具有止血作用。
艾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协助凝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起到止血作用。
此外,艾草还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提高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除了上述作用原理外,艾草还具有调经、祛湿、驱寒、调理气血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当然,虽然艾草具有多种作用,但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并遵循医嘱使用。
艾草对皮肤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艾草对皮肤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在中医药中,艾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
据科学研究表明,艾草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和治疗皮肤疾病。
本文将对艾草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一、艾草的抗炎作用艾草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维生素,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皮肤疾病引起的炎症症状。
此外,艾草中的维生素对于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皮肤恢复健康状态。
二、艾草的抗菌作用艾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研究显示,艾草酊剂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对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痤疮等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此外,艾草中的抗菌成分还具有抑制真菌和病毒的能力,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真菌感染和疱疹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
三、艾草的抗氧化作用艾草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并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
研究发现,艾草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养分供应,从而调节皮肤的新陈代谢,提高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
此外,艾草还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对于预防皮肤衰老和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四、艾草对不同皮肤疾病的治疗作用1. 艾草对湿疹的治疗作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疾病,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和渗液等。
研究表明,艾草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患者的症状,并且艾草中的活性成分还具有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可以减少湿疹的复发。
2. 艾草对痤疮的治疗作用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囊阻塞、皮脂分泌过盛和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痤疮引起的细菌感染,减少皮脂分泌,并且艾草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痤疮引起的炎症症状。
3. 艾草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艾草的抗炎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艾草的抗炎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述抗炎作用是指某一物质或药物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艾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抗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探讨艾草的抗炎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一、艾草的植物特点及药理成分艾草,又称为蒿艾,在我国民间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
艾草的主要药理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糖类、萜类、苦味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艾草抗炎的生物活性。
二、艾草的抗炎机制研究艾草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实现:1. 抗氧化作用:艾草中的黄酮类和苦味素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2. 抗炎因子的调节:研究发现,艾草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如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来减轻炎症反应。
3. 免疫调节作用:艾草被证实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并且能够抑制免疫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艾草的临床应用由于艾草的抗炎作用,使得它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湿病的治疗:艾草具有温经活血、祛风散寒的作用,适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2. 皮肤病的治疗:艾草具有抗菌、抗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疹、瘙痒等皮肤病。
3. 妇科疾病的辅助治疗:艾草可用于辅助治疗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宫颈糜烂等。
四、艾草的副作用与安全性评价离开药物的副作用评估,对于临床应用来说是不完整的。
艾草确实是一种很安全的植物,但作为根据研究人员的总结,该植物在没有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情况下小心使用。
因此,对于艾草的使用,必须慎重考虑。
结论艾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长期的安全性评价,对于艾草的使用,仍需谨慎。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艾草的抗炎机制和临床应用潜力,并为艾草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艾叶含挥发油,为多成分混合物,经分离鉴定内含萜品烯醇-4、β-石竹烯、蒿醇、芳樟醇、樟脑、龙脑等。
现代研究证实,艾叶在抗菌、平喘、利胆等方面作用显著。
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皆有抗菌作用。
2.用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艾草的抗菌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

艾草的抗菌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天然草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变得日益重要。
艾草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抗菌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艾草的抗菌作用研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一、艾草的概述艾草,又称为艾蒿,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叶片呈现出淡绿色,质地柔软,具有独特的香气。
艾草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功效包括消炎、抗菌、止血、祛湿等。
二、艾草的抗菌作用研究艾草具备广谱的抗菌活性,其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艾草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其中,艾草中的活性成分——艾叶素被认为是其抗菌效果的主要原因。
艾叶素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能够改变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干扰要素的传递和物质的进出。
这种干扰使得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最终达到抗菌的效果。
三、艾草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基于艾草的抗菌作用,它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艾草可以作为传统抗菌药物的替代品,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例如,艾草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此外,艾草还可以作为外用药物用于创面抗菌和消炎。
随着抗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传统草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呈现出新的机遇。
艾草作为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草药,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探索艾草的抗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优化艾草的提取和应用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其抗菌作用。
综上所述,艾草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其抗菌作用的研究已经初步展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信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探索,艾草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叶抗菌形式探究
作者:李成贤曹洪志许思遥易宗容李雪梅
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要]艾叶是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研究发现艾叶制剂、品种较多,虽然形式不同但均有抗菌作用,且在生产上意义重大。
本文就艾叶的杭菌形式做一探讨。
[关键词]艾叶;杭菌;草本植物
艾叶是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最早正式记载于《名医别录》。
待春夏之末花开时采摘,通过晒干或阴干后使用。
关于艾叶的药用价值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研究。
研究发现,由于艾叶在燃烧时虽产生的烟,但是所产烟剂对人畜无害,气味芬芳扑鼻,还有消毒杀菌、防病除害的目的,所以民间至今一直在使用。
研究发现艾叶在体外能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肺类双球菌、白喉杆菌、白色葡葡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假白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均有抗菌作用。
当今,艾的制剂、品种颇多,如野生艾叶、针灸用的艾条、艾饼、艾绒;内科用的有片剂、针剂、水浸剂和气雾剂、煎液或汤剂,外科用的油剂、栓剂等。
本文就艾叶的抗菌形式做一探讨。
1 艾叶的抗菌形式
1.1 熏蒸形式抗菌
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环境消毒,可与苍术、菖蒲及雄黄或与苍术、雄黄及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产碱杆菌以及结核杆菌(人型H37RV)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艾条烟熏能减少烧伤创面的细菌。
有研究证实豚鼠结核经艾灸治疗后,疾病进展较慢,病变减轻,尤其是病程后期更明显;同时还能够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反应,但所增强的程度并不像动物获得免疫性那样效果显著;豚鼠网状内皮系细胞的吞噬机能与内脏的结核病变是一致的,当肝脏、脾脏受到疾病的损害时,吞噬机能就会下降。
用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
艾叶熏蒸是对居室消毒杀菌的好方法。
有实验证实,用艾叶按1~5g/m2熏蒸30~60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等14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艾叶熏蒸也有一定的抗肺炎支原体作用,并可显著提高鼻分泌物中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强人体免疫力。
艾叶烟熏法对革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足跖毛癣菌、趾
间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申克氏胞于丝菌、斐氏酿母菌、狗小芽胞癣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抗菌作用。
实践证实,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有效防备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1.2 水煎剂形式抗菌
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宋内氏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与黄连、黄芩等煎液相比较,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为微弱,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始呈抑制,30%浓度时除足跖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发育外,其它为革兰氏黄癣菌、革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狗山芽胞癣菌、铁锈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停止发育。
有学者证明艾叶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赵亚娥等[1]研究表明艾叶的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黄雪泉等[2]选取马尾松、田基黄、艾草、雷公根、芭蕉芯、浮萍、野菊花、番石榴叶八种中草药体外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观察研究发现,将艾草煮沸,冷凉后的液体进行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效果优于其他7种中草药。
韦殡等[3]发现艾叶经煎煮后得到的液体有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
1.3 艾叶提取物抗菌
艾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松油醇、α-侧柏酮、β-桉叶精、β-丁香烯、樟脑、莰烯、藏茴香酮和反式苇醇等,是艾叶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艾叶油4×10(-3)浓度(试管法),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甲型链球菌等有抑菌作用。
努尔比耶奥布力喀斯木等[4]研究发现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硅胶柱层析法获得的挥发性油类和单体化合物(桉树脑和,4-松油烯醇)对疫霉、粉红聚端抱、青霉、黑曲霉、链格孢都有抑制作用,也可以作为食品的抗腐败剂。
宁诚等[5]研究艾叶/荷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当艾叶提取物添加量在9-12g/kg处理组的细菌总数明显低于空白组,随艾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
在所试条件下,7.5g/kg艾叶提取物和7.5g/kg荷叶提取物复合处理组的细菌总数最低。
李建明等[6]研究证实艾叶提取物对黄瓜的保鲜作用,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Ahameethuni-sa等[7]也发现,艾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效果,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没有作用。
有些研究表明,运用超声波法提取艾叶的有效成分,能够对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8-9]。
游思湘等[10]2011年在艾叶挥发油体外抗菌作用研究实验中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艾叶挥发油,得到淡黄色艾叶挥发油,提取率为0.65%。
用1%吐温-80乳化得到的艾叶挥发油乳剂。
该乳剂稳定性好,安全可行。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对炭疽杆菌抑制作用最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但对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艾叶挥发油对水生生物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鱼害黏球菌、副溶血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2 结语
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抗菌形式有熏蒸、水浸剂和艾叶挥发油直接作用等,主要用于消毒、抗菌、抗病毒、消炎及抗过敏等作用。
目前,艾叶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养殖行业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艾叶抗菌作用将更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發挥它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赵亚娥,冯立平,石娟,等.艾叶粗提物体外杀螨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3):209-211.
[2]黄雪泉.八种中草药体外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观察[J].贵州畜牧兽医,2009,33(1):3-4.
[3]韦嫔,谭艾娟,吕世明,等.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1):127-129.
[4]努尔比耶·奥布力喀斯木,热娜·卡斯木,杨璐,等.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和杭真菌活性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9):1195-1198,1202.
[5]宁诚,李林贤,刘正贤,等艾叶/荷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对肉肠保鲜作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6):2028-2034.
[6]李建民,辛莉.艾叶提取液对黄瓜的保鲜作用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125-127.
[7]AHAM EETHUNISA A R,HOPPER W.A ntibacterialactivityof Artcmisia nilagirica leaf extracts againstclinical and phy topathogenicbacteriao].BMC Com-plc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 edicine,2010(10):6.
[8]冯丽娟,孙智勇,陈芳,等三种方法提取的艾叶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比较[J].食品工程,2011(4):35-37
[9]潘百明,何彩梅,梁昌祥,等.艾叶挥发油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J].中国家禽,2017,34(17):67-68.
[10]游思湘,何湘蓉,隆雪明,等.艾叶挥发油体外杭菌作用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