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精油的提取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艾叶油工艺流程范文

艾叶油工艺流程范文

艾叶油工艺流程范文艾叶油是由艾叶提取的一种天然有机植物精油,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以下是艾叶油的工艺流程范文,供参考。

一、原料采集艾叶油的制作首先需要采集新鲜的艾叶作为原料。

一般来说,采摘艾叶的最佳时期是在艾蒿植株生长到盛花期,即艾叶绿叶数量和色泽最佳的时候进行采摘。

在采摘时,要注意选择无病虫害、无污染的艾叶。

二、艾叶干燥采摘回来的艾叶需要进行充分晾晒,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的过程要注意避免阳光暴晒,避免破坏有机活性成分。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时间约为10-15天,直至艾叶叶片变干,质地变脆。

三、艾叶粉碎将晾晒干燥的艾叶放入研磨器中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细小颗粒的艾叶粉末。

注意要避免过度粉碎,以免破坏有机活性成分。

四、溶剂提取将艾叶粉末放入提取器中,加入合适的溶剂(如乙醇、石油醚等),进行浸提过程。

浸提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控制,通常需要持续浸提一段时间,然后进行过滤。

五、浓缩回收经过溶剂提取后,需要将溶剂蒸发回收,使得有机活性成分得以浓缩。

通常采用蒸馏或者真空浓缩的方法,将溶剂蒸发出去,留下浓缩的艾叶精油。

六、沉淀过滤将浓缩的艾叶精油进行沉淀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

过滤的速度要慢,以免漏掉有机活性成分。

七、纯化提纯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艾叶精油可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杂质,需要进行纯化提纯。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净化,去除杂质。

八、包装储存经过纯化提纯后的艾叶精油需要进行包装储存,以保持其品质和有效成分。

一般建议选择密封良好的玻璃瓶进行储存,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以防止其受热、氧化和光照。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可以制得高质量的艾叶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厂家和工艺可能略有差异,具体的工艺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卫生,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并采取合理的操作措施。

艾叶挥发油提取实验

艾叶挥发油提取实验

艾叶属于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叶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平喘、镇咳、消炎、抗过敏、杀菌抑菌、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作用。

目前提取艾叶挥发油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 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 法)、微波辅助萃取工艺、活性离子水提取、超声波提取法、酶提取法等。

艾叶挥发油的提取率将直接影响艾叶临床药效的发挥[1]。

本实验使用原油精油提取器通过超声波萃取方式进行艾叶挥发油的提取,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1材料1.1艾叶本实验采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河南蕲艾。

1.2主要仪器设备原油精油提取器、漏斗、分离器、烧杯、秤、粉碎机等。

2实验原理原油精油提取器为密封式提取容器,升降式带定位连接口,具有多重控制保护功能,通过最新的超声波萃取方式可以得到更高的提取比例,减少提取时间和操作强度。

提取原理:植物油与水构成精油与水的互不相容体,通过超声波高频加热直接作用于植物细胞内,使之产生压力,细胞承受不住压力破壁后产生混合气体,经过冷凝得到植物原液和精油的液体混合物,通过油水分离即可得到精油产品。

3测定方法3.1艾叶处理采集河南蕲艾的艾叶(图1),用粉粹机粉粹,然后加少量水拌湿,装入物料瓶中备用。

瓶和艾叶总重4.5kg 。

3.2测定步骤3.2.1先开冷凝水仪器冷凝器后侧接水管,下侧接进水管,出水管在上部,确保内部冷却水高度。

3.2.1设置提取温度和时间按设置键进入设置界面,从上到下分别设置输出最大功率、温控定时和运行时间。

我们设置的输出最大功率为100W ,运行时间50min 完成,按下最右侧“关”按钮,然后点击”开”按钮。

3.2.3转盘试运行在未开启工作状态下,长按向上按键2~3s ,转盘指示灯会点亮,内部转盘开始旋转,按下向下按键,则停止转动。

3.2.4工作运行物料瓶放置到位,关上门后,按下“开”按键,运行指示灯会闪亮,转盘灯也会点亮,状态灯闪动。

运行状态显示“开”表示仪器已在正常运行状态,观察显示屏上的输出功率李成贤,曹洪志*,易宗容,李雪梅,许思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3)收稿日期:2019-10-05基金项目: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新型饲料添加剂艾叶提取物抗菌效果研究(ybzysc17-21)作者简介:李成贤(1979-),女,重庆忠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艾叶是一种草本植物,也被称为夹竹桃、香薰草、罗汉松等,它的
挥发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是研究艾
叶挥发油萃取过程中原料及提取方法之间及溶剂和艾叶之间关系的一
种技术,它包括原料选择、提取条件设计以及优化研究等多种环节。

在艾叶挥发油提取成分原料选择方面,应根据所需产品最终用途
及其重要性来选择优质原料,例如要提取芳香油,则最好选择欧洲艾、英国艾,而非普通的艾叶。

接下来是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设计的研究,主要包括热解萃取法、蒸馏法、渗透萃取技术、共沸萃取技术和超声萃取技术等。

其中热解
萃取法需要充分利用油的挥发性,如蒸气蒸馏等,以实现将油萃取到
收集液中。

而渗透萃取技术则是利用溶剂对艾叶挥发油分子之间的亲
和力,将溶剂渗透至原料内以溶解挥发油,从而达到艾叶挥发油提取
的目的。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也是提取工艺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
考虑的因素有原料的粒径大小、灌流量、萃取时间、温度、比例、溶
剂类型等,从而获得最优效果。

总之,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提取条件
设计以及优化研究等,在上述三个方面堪称完美,才能获得高品质的
挥发油产品。

提取艾叶精油的原理

提取艾叶精油的原理

提取艾叶精油的原理
提取艾叶精油的原理概括如下:
1. 艾叶中含有约1%的精油,主要成分有蒎烯、芳樟醇、萜烯等。

这些挥发性成分赋予艾叶药用价值。

2. 原料处理:新鲜艾叶经过清洗、烘干,破碎至一定粒径,增加组织破坏,有利于提高精油得率。

3. 浸提:用溶剂浸提是提取精油的主要方法,常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溶剂渗入细胞,溶解并扩散出挥发性成分。

4. 蒸馏:浸提液经蒸馏,溶剂挥发带出精油成分并凝结,得到精油产品。

蒸馏条件影响精油质量和得率。

5. 水蒸气蒸馏:也可使用水蒸气蒸馏法,高温水蒸气吹入原料,挥发并带出精油。

节省有机溶剂,更环保。

6. 压榨法:也可通过机械压榨从组织中压出含油的汁液,再提取精油。

但得率较低。

7. 萃取工艺参数: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时间、固液比、蒸馏温度等都影响提取效果。

8. 萃取方式还可以采用超臭气萃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等新工艺,可提高效率。

9. 精油包装:精油易挥发,需在无水无氧条件下,用棕色玻璃瓶保存。

10. 通过科学提取工艺,可从艾叶中有效获取天然药用精油。

但extracts 效果受原料和工艺多方面因素影响。

艾叶精油的提取方法

艾叶精油的提取方法

艾叶精油的提取方法
艾叶精油是由艾草(又称艾叶)中的活性成分提取而来的。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
1. 采摘新鲜的艾草:在艾草最为茂盛的季节,采摘新鲜的艾草叶子。

这样可以确保提取的精油质量和效果最佳。

2. 晾晒:将采摘的艾草叶子展开晾晒,直至叶子变干。

可以避免水分对提取精油的影响。

3. 研磨:将晾晒干的艾草叶子研磨成细末。

4. 蒸馏:将研磨的艾草末放入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进行蒸馏。

蒸馏过程中,水蒸汽将带走艾草中的精油,并形成蒸馏液。

5. 分离:待蒸馏液冷却后,会形成两层液体,上层为精油层,下层为水层。

使用分离漏斗将精油层和水层分离。

6. 储存与纯化:将提取得到的精油置于干燥且紫外线较少照射的玻璃瓶中储存。

若需要提高精油的纯度,可以使用萃取溶剂如乙醇进行纯化。

请注意,在进行提取过程中,需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
装备,并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

另外,精油的使用和储存需遵循相应的指导和注意事项。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艾叶,作为中医药材中的常用原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艾叶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是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艾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在化学成分方面,艾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的存在赋予了艾叶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并分析这些成分与艾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

在药理作用方面,艾叶具有温经散寒、止血安胎、驱蚊止痒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艾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现代药理作用。

本文将系统阐述艾叶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艾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质量研究方面,艾叶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艾叶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以及艾叶产地、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为艾叶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行全面综述,以期推动艾叶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艾叶化学成分研究艾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其药理作用及开发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艾叶的化学成分得到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艾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挥发油是艾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也在艾叶中被发现,它们可能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在艾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科研人员采用了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等,对艾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艾草精油的蒸馏法提取实验报告

艾草精油的蒸馏法提取实验报告

艾草精油的蒸馏法提取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利用水蒸气法提取艾草的有效成分混合物。

(2)根据提取出的精油成分,添加艾草提取过程的饱和溶液进行稀释,配制出具有一定功效艾草精油。

2实验原理利用艾草精油与其他成分沸点相差较大,来蒸馏出艾草精油。

水蒸气蒸馏法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但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近100℃时其蒸气压至少为1333.9Pa)中,使该有机物质在低于100℃的温度下,随着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一种分离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油水共沸,精油中有许多成分,沸点各不相同,其中多数成分的沸点在100℃左右。

水蒸气蒸馏法就是利用了精油这一特点,使与植物汁液混合的蒸馏水汽化成水蒸气时带有精油分子一起蒸发出植物表面,然后冷却混合水蒸气成水滴,回落在挥发油提取器的支管中。

随着圆底烧瓶中的蒸馏水带着精油分子不断蒸发,在上方的冷凝管下又冷却,而挥发油提取器旁的侧支管中的液体也可以再回流到圆底烧瓶中,补充蒸发损失的蒸馏水,不断将叶子中的精油蒸发出来。

在水蒸气蒸馏中水的作用为:原料表面润湿一水分子向细胞组织中渗透一水置换精油或微量溶解一精油向水中扩散一形成精油与水的共沸物—精油与水蒸气同时蒸出一冷凝一回流一油水分离一精油。

3实验设备主要仪器:电热套、电子天平、试管、挥发油提取器、量筒、福菱搅碎机、蒸馏装置。

主要试剂:酒精、蒸馏水、氯化钠(用于提高精油提取率)。

4实验材料及试剂(1)试剂的配制:配制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

(2)材料的处理: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艾草洗干净、晾干,并把叶、茎分开,并用搅碎机绞碎。

5实验操作步骤(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艾草叶、茎的粉末分别为85g、85g、85g、100g、100g、100g、115g、115g、115g,装入1000mL圆底烧瓶中,按照精油提取方案数据加入一定量的NaC1和蒸馏水,并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如图1。

(2)打开回流装置,利用电热套的电子调压实现恒温加热,先预热五分钟,再设定温度进行加热。

艾叶精油的应用进展及开发前景

艾叶精油的应用进展及开发前景

艾叶精油的应用进展及开发前景作者:吴雨泉陈虹秀张磊磊陈腾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22期摘要艾蒿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具有环境适应性好、繁殖能力强、成本价格低廉等优势。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及其健康产业的发展,艾制品的发展由传统的饮片形式转型至精油,面向医药、农业种养殖、日化及家纺等多个领域。

基于此,系统综述了艾叶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整合了目前艾叶精油的应用进展。

对艾叶精油的原药材质控、稳定性、安全性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艾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艾叶;精油;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进展;前景中图分类号 R2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2-0006-05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22.0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WU Yu-quan CHEN Hong-xiu ZHANG Lei-lei3 et al(1.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46;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99;3. Hen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Co., Ltd., Zhengzhou, Henan 450099)Abstract Artemisia argyi has a long history of medicinal use in my country, and is distributed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strong reproductive ability, and low cost.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health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Ai products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decoction pieces to essential oils, and it is oriented to many fields such as medicine, agricultural planting and breeding, daily chemicals and home textil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extrac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rgyi leaf essential oil, and integrat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argyi leaf essential oil. The control,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original medicinal material of mugwort essential oil were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mugwort leaves.Key words Artemisia argyi leaves;Essential oil;Volatile oil;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Application progress;Prospect艾葉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湖北蕲春、河北安国、河南汤阴、河南南阳、浙江四明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CHEMICAL TECHNOLOGY(2013)届本科生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大作业题目: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学院:理工院专业:化工0902班学号: 090101040 姓名:任朝君指导教师:刘雪凌教研室主任(负责人):2012 年 6 月 18 日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多种提取方法的对比和研讨任朝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0902班学号090101040指导老师刘雪凌讲师摘要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艾叶精油的一些药用成分得到不断开发,但艾叶精油药理作用广泛、物质基础发杂,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化合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精油、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精油既是艾叶的功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樟脑、龙脑、丁香酚等40多种物质。

探讨艾叶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的提取工艺,艾叶精油的提取量和纯度不同,为进一步研究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做出了指导。

关键词:艾叶精油提取工艺前言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

艾叶含精油 ,油中有桉油素、β-石竹烯、α-萜品烯醇、芳樟醇等 , 并含多糖类物质。

艾叶精油为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艾叶精油的提取率将影响到其临床的药理疗效。

艾叶的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真菌、平喘、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抗过敏等。

《本草纲目》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

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丫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

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

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

滋润灸疮,至愈不疼。

1.基本性质精油的成分以小分子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有脂肪族化合物,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已鉴定出的萜类化合物有: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α-萜品烯醇、β-萜品烯醇、莰烯、β-水芹烯、桉叶油素、α-水芹烯、崖柏酮、樟脑、龙脑、萜品烯醇-4、萜品烯醇 1 -5、反式-香韦醇、香芹酮、石竹烯、百里香酚、古巴烯、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

脂肪族化合物有:十四烷酸乙酯、正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苯丙酸乙酯、十八烷酸乙酯。

芳香族化合物有:辛烷、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庚烷、3,4-二甲基庚烷、4-乙基庚烷、对对二甲苯、1,3-二甲苯、壬烷、1-甲乙基苯、 1-乙基-3-甲基苯、1,2,3三甲基苯、甘菊环。

2.生理作用2.1抗菌作用2.1.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2.1.2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

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1.3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2抗真菌作用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为微弱(与黄连、黄芩等煎液相比较),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始呈抑制,30%浓度时除絮状表皮癣菌、足跖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发育外,其它为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狗山芽胞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停止发育。

2.3平喘作用2.3.1艾叶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也能对抗乙酰胆硷、氯化钡和组织胺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

2.3.2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2.4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叶中β-谷甾醇和5,7-二羟-6,3',4',-三甲氧基黄酮,它们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显著作用。

2.5止血作用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

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2.6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

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兔肠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

2.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蛙心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

从克里米亚的艾蒿Artemisiataurica分离出来的Tauremizin(是一种倍半萜烯内酯),对离体蛙心、猫心和在位猫心均能增强其收缩力,对猫心并能减慢心率,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有拟肾上腺素的作用。

2.8抗过敏作用艾叶油0.5ml/kg灌胃,对卵白蛋白引起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有对抗作用,可降低死亡率。

3.提取方法本文对近期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3.1水蒸汽蒸馏法:取自然干燥的艾叶100g,研细,置于10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700 ml蒸馏水,冷浸2 h后按水蒸汽蒸馏法加热提取。

经过4小时的回流后,分离出来艾叶精油,加入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少许,从而得到精油产品。

3.2超临界CO2萃取法:取自然干燥的艾叶2 kg,用粉碎机粉碎,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打开水浴,使萃取装置达到设定的温度(35 ℃);通入CO2,将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干净;打开压缩机,调节萃取器内压力达到要求的压力(16MPa);调节萃取器出口阀,使 CO2流量达到要求的稳定值(20 kg/h);维持体系在此状态80 min,打开分离器,取出萃取物,称重;待萃取完毕,关闭压缩机、钢瓶,放空CO2,取出精油粗产品。

将萃取的艾叶精油加入2倍量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后放置过夜,真空抽滤,除去沉淀的蜡质成分,滤液于30 ℃减压回收乙醇,得到脱蜡质艾叶精油。

计算收率。

3.3石油醚提取法:取自然干燥的艾叶100 g,研细,置于10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 30 ~ 60 ℃石油醚500 ml,2h后于50 ~ 60 ℃下回流提取,共提取2次;合并2次滤液,抽滤,回收石油醚,得到黄色油状浸膏,即艾叶精油。

计算收率。

3.4乙醚提取法:取粉碎后的样品240g,分8次用无水乙醚在索氏提取器中萃取,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无水乙醚,得到有特殊浓香气味的蓝色精油。

3.5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是模仿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转运过程,采用选定pH的酸性水和碱性水依次连续提取,其目的是提取含指标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它与纯化学观点的“酸碱法”是不能等同的。

酸碱法是针对单体成分的溶解度与酸碱度有关的性质,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或碱,调节pH值至一定范围,其目的是使单体成分溶解或析出。

对艾叶精油的提取技术进行改进之后,先采用半仿生法浸提,再进行水蒸气蒸馏得到精油,此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精油的提取率较高。

提取液的制备:分别称取50 g艾叶粗粉,常温下加热回流提取3次 (加水量分别为样品质量的 10、6和3倍;3次提取时间比为 2:1:0.5) ,提取液分别过滤 ,合并滤液 ,得供试液。

SBE法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按常规水蒸气蒸馏 ,采用乙酸乙酯为吸收剂分别对1:1.51部分供试液进行水蒸气蒸馏 ,得到精油馏分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称重 ,并计算提取率。

3.6微波辅助萃取工艺:微波提取法是利用物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子发生极化,如果外加电场为突变电场,则无论是有极分子电介质,还是无极分子电介质均被反复极化,随着外加交变电场频率的提高,极化的分子电场也交互变化,不断地迅速转动而发生剧烈地碰撞和摩擦,这样就将其在电磁场中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使物质本身被加热,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

微波萃取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是基于药材中各个组分对不同频率波的反应程度不同而实现有效成分的提取。

微波萃取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率高、重现性好、提取时间短节省试剂、污染少等特点,在艾叶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应用,湘潭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曾虹燕等,采用微波辅助萃取,并结合超临界萃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了4.85%的精油提取率。

但微波萃取在萃取药C02材中的有效成分的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机溶剂的残留以及微波穿透物质内部时的衰减问题等。

3.7活性离子水提取:电解得到的离子水,其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的多分子缔合物变少,在夺过电子后,氧化还原电位迅速下降,故其溶解能力、渗透能力和乳化能力增强,能更有效地破坏植物组织细胞,是细胞组织膨胀、细胞间隙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度增加,有利于精油的提取。

武汉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的邹荐等采用新鲜性的离子水浸提,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得到精油产率最高为0.7%,且得到精油中共检出47个成分。

3.8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增大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药物溶出度,缩短提取时间的浸提方法。

超声波振动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在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液体会被撕裂成很多的小空穴,这些小空穴一瞬间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即称为空化现象。

这些空化现象可细化各种物质以及制造乳浊液,加速植物中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使其进一步提取。

除了空化作用外,超声波的许多次级作用,如机械运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都有利于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转移,并充分和溶剂混合,促进提取的进行。

超声波强化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成为中草药制剂加工研究的热点,利用超声技术能有效破碎细胞壁,从而加快存在于细胞内的有效成分的释放,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浸提率。

超声技术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如应用于青篙素的提取、印棣素的提取、槐花中黄酮的提取、茱英中总皂昔的提取、当归中精油的提取圆等获得了良好的浸提率。

3.9酶提取法:酶法系通过加入特定的酶,使包裹于植物细胞内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溶酶中。

例如大部分的中药材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纤维素则是p 一D一葡萄糖以1,4一p一葡萄糖昔键连结,用纤维素酶酶解可破坏p一葡萄糖键,进而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采用酶法提取盐酸小聚柴的收率明显提高。

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收率,最大限度地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该技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酶法提取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为使酶发挥最大作用,需先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温度、pH值及最佳提取时间等,还需要考虑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抑制剂、激动剂等对提取物的影响,以及酶对药材中其它成分、药效和毒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