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吸收

合集下载

艾叶去湿的原理

艾叶去湿的原理

艾叶去湿的原理艾叶去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主要通过艾叶的功效来清除体内湿气,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艾叶去湿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艾叶具有艾叶振荡疏散气化湿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湿气是一种阻滞了气血运行的病理物质,在体内聚积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水湿津液无法正常排泄、气机不畅等问题。

而艾叶具有振散作用,可以调动气血的运行,帮助湿气排出体外,从而改善湿气阻滞的状况。

其次,艾叶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有效成分。

挥发油是艾叶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温中散寒、行气化湿的作用。

艾叶挥发油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刺激脉络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湿气的排泄。

此外,艾叶中还含有一些芳香物质和有效成分,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通过药理作用改善体内湿气的状况。

第三,艾叶具有温热的性质。

中医认为,湿气主寒,湿气阻滞会导致体内寒湿。

而艾叶具有温热作用,可以温暖体表,改善体内寒冷,促进阳气的跳动,排除湿气。

艾叶可以通过贴敷、熏灸等方式治疗湿气病症,通过温热作用加速湿气的排泄。

第四,艾叶具有消炎和抗菌作用。

湿气滞留在体内会导致湿热的产生,湿热又会进一步加重湿气的形成。

而艾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轻湿热的症状。

同时,抗炎作用也可以缓解湿气对身体组织的炎症反应,改善肿胀和疼痛的症状。

最后,艾叶还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湿气的滞留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

而艾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艾叶可以帮助除湿,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总的来说,艾叶去湿的原理主要包括振荡疏散气化湿、挥发油和有效成分的作用、温热性质、消炎和抗菌作用以及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

这些作用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湿气滞留的症状,调理身体健康。

当然,对于不同人体质,艾叶去湿的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艾叶去湿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艾叶的功能主治及性状

艾叶的功能主治及性状

艾叶的功能主治及性状艾叶的功能主治艾叶,即艾草的叶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有多种功能主治。

以下是艾叶的主要功能和常见用途:1.温经止血:艾叶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温经止血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子宫收缩力,用于产后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状。

2.祛寒散寒:艾叶具有温热的性质,能够温暖身体,祛除寒气。

它常用于寒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状,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3.消肿止痛:艾叶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消肿止痛。

它常用于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等症状,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

4.驱虫杀虫:艾叶含有一些挥发性化合物,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蛔虫、肝吸虫等寄生虫感染的治疗。

5.改善皮肤状况:艾叶中的挥发油和其他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缓解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并且有助于改善皮肤的整体状态。

艾叶的性状艾叶的外观特征和性状如下:1.长度:艾叶一般为长而窄的形状,平均长度大约为5-10厘米。

2.色泽:成熟的艾叶呈现出深绿色或偏黑色,有一定的光泽。

3.茎叶:艾叶的边缘呈现出波状,叶片相对较硬,有略微的薄荷味。

4.干燥程度:艾叶要求干燥适当,不宜过于湿润或过于干燥。

5.包装形式:艾叶常以散装或包装形式出售,包装一般为纸袋或塑料袋。

总结: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散寒、消肿止痛、驱虫杀虫等多种功能。

它的性状表现为长度适中、成熟叶片呈现深绿或偏黑的颜色,叶片边缘波状,具有一定的薄荷味。

艾叶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吸收剖析课件

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吸收剖析课件

抗肿瘤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艾叶挥发油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 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 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为肿 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增强免疫功能
艾叶挥发油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 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 别和杀伤能力,进一步发挥抗肿 瘤作用。
其他生物活性
抗氧化作用
艾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 激反应对机体的损伤。这对于预防和治疗氧化相关性疾病具 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 吸收• 艾叶挥发油的生物活性 • 经皮吸收机制与实验研究 • 艾叶挥发油经皮吸收的应用前景 • 总结与展望
01
艾叶挥发油概述
挥发油的定义与特性
01
02
03
挥发油
是指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 水蒸汽蒸馏出来的油状液 体,大部分具有香气,如 薄荷油、丁香油等。
艾叶挥发油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改善传统给药方式的不足,如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 应、注射给药的疼痛和感染风险等。同时,中药透皮给药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自行给药、药物作用 时间长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皮肤保健与美容
艾叶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健康,预防和 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等。同时,艾叶挥发油还具有保湿、滋润皮肤的作 用,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在美容方面,艾叶挥发油可以用于护肤品和化妆品的配方中,如面霜、面膜、精 华液等。这些产品可以帮助改善肤色、淡化色斑、抑制痤疮等,使皮肤更加亮丽 、健康。
其他应用领域
除了中药透皮给药系统和皮肤保健与美容领域外,艾叶挥发 油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香料、食品、农业等。例如, 艾叶挥发油可以用于制作香薰精油、食品调味料等,也可以 作为天然农药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

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吸收课件

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吸收课件
具体而言,艾叶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能够将药物溶解或携带在挥 发油中,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给药方式可以避 免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也避免了注射给药的痛苦和 风险。
皮肤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艾叶挥发油对多种皮肤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例如,湿 疹、皮炎、荨麻疹等常见皮肤疾病,可以通过涂抹含有艾叶 挥发油的护肤品或药物来缓解症状,促进皮肤恢复健康。
艾叶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菌、止痒、收敛等作用,能够有效 地缓解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增强皮肤免疫力,预防皮肤疾 病的发生。此外,艾叶挥发油还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和血 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皮肤质地和肤色。
艾叶挥发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在药物透皮给药系统和皮肤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外,艾叶挥发油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美容领域,艾叶 挥发油被用于制作护肤品和香水,具有很好的保湿、滋润和香气效果;在保健领域,艾叶挥发油被用于制作保健品和功能性 食品,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通过测定志愿者或动物体内挥发油 的含量,计算经皮吸收率、血药浓 度等参数。
计算机模拟技术
数学模型建立
基于生理学、药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知 识,建立描述挥发油经皮吸收过程的 数学模型。
模拟软件
结果分析
通过模拟实验,预测不同条件下挥发 油经皮吸收的情况,为实际实验提供 参考和指导。
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或商业软件,开 发模拟挥发油经皮吸收过程的软件。
效率。
安全性与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研究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评估艾叶挥发油经皮吸收后的 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研究
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评估艾叶挥发油经皮吸收后 的长期毒性反应和潜在致癌性。
生殖毒性研究

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的药材。

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苦味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艾叶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治疗、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一、挥发油
挥发油是艾叶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它是由多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最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是蒎烯、β-谷烯、樟脑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因此艾叶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治疗领域。

同时,挥发油也是艾叶的主要香气成分,赋予了艾叶独特的香味。

二、黄酮类
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芦丁、槲皮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研究表明,芦丁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槲皮素则可以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

因此,艾叶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治疗、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三、苦味素
艾叶中的苦味素主要指艾叶素和艾叶甙。

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苦味和刺激性,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胃液和胆汁,促进消化。

同时,艾叶素还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因此,艾叶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治疗领域,特别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和疼痛症状。

总之,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苦味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艾叶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治疗、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随着对艾叶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相信将会有更多的药理作用和应用领域被发现。

艾灸疗法及临床应用的论文

艾灸疗法及临床应用的论文

艾灸疗法及临床应用的论文艾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经过漫长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本文将介绍艾灸疗法的基本概念、机理、临床应用和疗效,并对相关论文进行综述。

艾灸疗法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利用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热刺激的疗法。

艾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如挥发油、挥发酮、苯酚类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燃烧释放出来,通过热力作用和药物作用对人体产生影响。

艾灸疗法的机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热力作用、药物作用和反射作用三个方面。

首先,热力作用是艾灸疗法的基本机制,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渗透到皮下组织,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和改善组织营养供应。

其次,艾叶中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燃烧散发出来,通过吸入或经皮吸收进入人体,起到药物作用,如镇痛、抗炎和抗菌等。

最后,艾灸疗法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产生反射作用,调节全身的功能状态和内环境。

在临床应用方面,艾灸疗法可以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保健。

研究表明,艾灸疗法对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

此外,艾灸疗法还可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分泌,对于胃病、肠道功能障碍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艾灸疗法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免疫功能低下、频繁感冒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此外,艾灸疗法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对于肌肉酸痛、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有关艾灸疗法的研究论文较多,其中一篇题为《艾灸治疗耳鸣180例疗效观察》的论文报道了艾灸疗法在耳鸣症患者中的应用。

该研究通过观察和统计180例耳鸣症患者接受艾灸疗法的临床疗效,发现艾灸疗法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和生活质量。

另外,一篇题为《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观察》的论文也报道了艾灸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该研究通过观察和统计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艾灸疗法的临床疗效,发现艾灸疗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艾的化学成分

艾的化学成分

艾的化学成分本文转载自vip_party《艾的化学成分》艾蒿的药用部位是艾叶,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

艾蒿全草的挥发油含量为0.20%~0.33%。

1985年朱亮锋等报道了艾蒿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以1,8-桉叶素为主体化合物的挥发油(39.45%)近40种成分,主要为ɑ-侧柏烯、蒎烯、莰烯、香桧烯、1-辛烯-3-醇、对-聚伞花素、1,8-桉叶素、γ-松油烯、樟脑、龙脑等。

顾静文等报道的艾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1,8-桉叶油素(35.40%)、1,4-桉叶油素(4.17%)、樟脑(5.52%)等。

艾蒿叶含挥发油约0.020%。

潘炯光等从艾蒿叶中鉴定出2-甲基丁醇、2-己烯醛、三环萜、ɑ-侧柏烯等60种成分。

刘国声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ɑ-侧柏酮、ɑ-水芹烯和香茅醇等。

各报道中艾蒿全草和艾蒿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生长的地区、环境、气候、及材料采集时间等有密切的关联。

艾蒿黄酮类成分主要有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和柚皮素等。

艾蒿桉叶烷类成分有柳杉二醇、魁蒿内酯、1-氧-4?-乙酰氧基桉叶-2、11(13)-二烯-12,8β-内酯、1氧-4ɑ-乙酰氧基桉叶-2,11(13)-二烯-12,8β-内酯。

艾蒿三萜类成分有ɑ-及β-香树脂醇、无羁萜、ɑ-及β-香树脂醇的乙酸酯、羽扇烯酮、粘霉烯酮、羊齿烯酮、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酮、西米杜鹃醇和3β-甲氧基-9β,19-环羊毛甾-23(E)烯-25,26-二醇等。

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发现艾蒿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锶,铬,钴,镍,锰,铜,锌,铁,钠,钾,钙,镁等。

艾蒿的其它化学成分主要有β-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反式的苯亚曱丁二酸等。

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艾叶,又名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艾叶具有驱虫杀菌的功效。

艾叶中含有挥发油和挥发性成分,对驱虫杀菌有明显的作用。

因此,艾叶常被用于驱除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对肠道寄生虫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次,艾叶还具有调理月经的功效。

艾叶中含有挥发油、挥发性成分、樟脑、桉叶醇等成分,对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因此,女性朋友在月经不调或者痛经时,可以适量食用艾叶来调理身体。

此外,艾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艾叶中含有挥发油、挥发性成分、樟脑、桉叶醇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因此,艾叶常被用于治疗一些热毒病症,如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

关于艾叶的食用方法,一般有两种常见的方式。

一种是将艾叶晒干,研成细末,然后冲泡成艾叶茶饮用。

艾叶茶具有清热解毒、驱虫杀菌的作用,适合于感冒发热、肠道寄生虫病等症状的人群饮用。

另一种是将艾叶洗净,切碎后加入食物中一起烹饪食用。

比如,可以将艾叶与猪肉一起煮汤,具有驱虫杀菌、调理月经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艾叶属于中草药材,不宜过量食用。

尤其是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艾叶。

总的来说,艾叶具有驱虫杀菌、调理月经、清热解毒的功效,适量食用艾叶对身体健康有益。

但是在食用艾叶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造成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了解了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后,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艾叶,使其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白
6.3% 12.6%
空白和加入6.3%、12.6%的蕲 艾挥发油的龙血竭乙醇溶液 累积渗透量与时间的曲线 :
时 间t
艾叶油的抑菌作用
艾叶不同组分的止血溶血作用
不同样品的凝血时间
艾叶挥发油对尿酸的增溶作用
8
0.12
0.10
7
不同尿酸浓度的HPLC图谱 1----0.526g/l蕲艾油 2-----0.000806g/l尿酸 3----0.001613g/l尿酸 4----0.003225g/l尿酸 5-----0.00645g/l尿酸 6----0.003225g/l尿酸+0.012g/l蕲 艾油 7----0.003225g/l尿酸+0.025g/l蕲 艾油 8----0.003225g/l尿酸+0.0372g/l蕲 艾油
多功能艾灸治疗仪最新设计
水龙吟 蕲艾
是药还是非药,万千宠爱凭收缀。云 生四野,钟情蕲地,无香有味。消食馋 猫,温经小妹,驱虫门佩。揉绒卷条柱, 点灸诸穴,百病愈,沉疴起。 不叹中医神奇,叹科技、出类拔萃。 精油杀菌,黄酮调经,丹宁止血。一药 三分,一分治已,两分治未。细思量, 不是艾叶,真是健康宝贝。
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




出油率 蕲艾精油出油率为1.06%,分别高于北艾0.53%和川 艾0.47%的一倍多,更具工业开发价值。 组分与含量 蕲艾、北艾和川艾色谱图中可辨认的峰数分别为35,33, 和45个,鉴定出结构的组分分别为28,17和20个,最高 峰均出现在保留时间为14.046 min处,为1.8-桉叶油素。 3、按有关文献类似分组法将色谱图中保留时间分成012min(前馏分)、12-24 min(中馏分)、24 min以上 (后馏分)三段,蕲艾、北艾和川艾的中馏分峰数分别 为21、23、和21个,归一化含量之和分别为87.67%、 80.725%、72.252%,据文献报道,该馏分为平喘镇咳作 用最强的成分。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设备 ——多功能提取罐
多功能提取罐存在的问题

提取产率低。 产品浑浊,存在油包水的乳化现象,很难 破乳。 成本高。 操作复杂,

蕲艾油简式提取设备

专利号: ZL01212203 蕲艾油简式提取设备,由圆底 蒸艾锅、导气管、立式列管式 冷凝器和回流式分油器等构成。 蒸艾锅采用双层结构,锅盖为 可开口式,装、卸料时打开, 蒸馏时密封,锅内有竹篓。冷 却采用立式列管式冷凝器,冷 凝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于 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使用。用本 实用新型提取蕲艾油,提取率 可达到理论产量的80%。
艾叶挥发油的提取率



湖北蕲春:1.230% 安徽霍山:0.2960% 江西樟树:0.4794% 山东鄄城:0.3936% 河北安国:0.6754% 河南汤阴:0.4800% 四川资阳:0.5200%
蕲艾、北艾、川艾挥发油化学成分



艾叶挥发油及其经皮吸收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洪宗国
艾叶

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是菊科蒿属植 物,全国各地以及亚洲 周边国家均有生长。但 由于各地的气候、水文、 土壤的差异,导致品种 发生变异,形成各地各 具特色的亚种。
性味、功能与主治



性味:苦、辛、温。入肝、脾、 肾经。略有升浮之性,也可通过 配伍发挥沉降作用。 功能:内服理气血、逐寒湿、温 经止血、止痛、安胎、温胃、止 痢、开郁。外用除湿止痒。,灸 用通经活络,治百病。吞服消食。 主治: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 安、产后恶露不尽、月经不调、 行经腹痛、宫冷不孕、赤白带下 等。心腹冷痛、久痢、泄泻、霍 乱转筋,瘴疟、风寒湿痹、中风 掣痛、肩痹腰痛、寒疝疼痛、丹 田气弱、脐痛畏冷、寒湿脚气。 同时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 喘、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肝炎也 有较好的疗效
艾叶挥发油

艾叶挥发油是艾叶主要的药用有效成分。
艾叶挥发油主要由萜类物质和少量烃类物 质构成。

艾叶挥发油具有平喘、镇咳、消炎、抗过 敏、杀菌抑菌、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作 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美容等多 领域。
艾叶挥发油的提取


艾叶挥发油为萜类物质,物质组分多,沸 点差异大,艾叶中还存在大量其它物质, 如黄酮、鞣酸等。 艾叶质轻量大,储存和运输困难。 如何设计效率高、质量优、成本低的设备?



16.975 17.219 17.541 17.774 18.483 18.555 18.719 19.389 19.632 19.650 19.986 20.483 20.641 21.165 21.585 22.975 28.700 29.815 30.722 30.908 33.855 34.063 35.650 36.232 36.662 44.446
蕲艾油的透皮吸收作用
标样龙血竭乙醇溶液 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艾叶油对龙血 竭的增透作用
经过不同时间透皮 吸收后收集的龙血 竭乙醇溶液(加入 6.3%的蕲艾挥发油) 高效液相色谱图:
不同浓度的蕲艾挥发油பைடு நூலகம்龙血竭的体外促透吸收动力学参数:
18
累计渗透量Q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4 6 8 10 12
2.061 1.759 15.704 5.185 侧柏酮 3.690 0.859 异侧柏酮 4.101 松油烯醇-4 1.776 3.916 4.034 萜烯-3-醇-1 7.432 3.031 3.147 樟脑 2.233 微 9.912 6.691 3.253 龙脑 0.961 1.244 4.607 5.743 2.727 萜品烯醇-4 2.093 2.847 1.558 α-松油烯 1.429 1.628 顺胡椒脑 3.807 3.678 微 反胡椒脑 2.448 1.347 胡椒酮 0.831 葛缕酮 2.260 1.549 α-松雪烯 2.224 0.220 α-金合欢烯 0.551 0.227 β-金合欢烯 0.326 1.487 0.523 1.024 1.567 1.624 2.318 6.042 丁香酚 0.350 0.368 0.674 2.158 12.022 4.713 喇叭醇 0.748 2.817
蕲艾油简式提取方法
专利号:CN01106404.8

蕲艾油简式提取法,是将蕲艾叶先浸入冷水中浸 润10分钟左右,然后装入竹篓中,将竹篓叠加 置于蒸锅中,通过水蒸汽蒸馏出蕲艾油,蕲艾油 随水蒸汽一起进入带冷凝列管的立式冷凝器冷却, 冷却后的蕲艾油及水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出上层 油、下层下,水返回蒸锅,油经油水分离器粗分 离、分液漏斗精分离,过滤后得产品。本提取法 简单易行、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提取率可达到 理论产量的80%。


表1 色谱归一化含量与质谱定性分析结果 保留时间 归一化含量(%) (min) 蕲艾 北艾 川艾 定性结果 9.55 微 0.466 0.636 2.5.5-三甲基-1.3.6-庚三烯 9.793 0.701 1.181 1.340 2-甲-5-异丙双环[3.1.0]己-2-烯 10.406 1.495 0.737 0.539 莰烯 11.457 0.607 0.339 0.191 β-水芹烯 11.570 0.429 0.632 0.376 β-松油烯 11.880 1.057 0.208 0.720 1-庚烯-3-醇 12.225 0.45 12.802 2.651 8.103 12.970 8.244 13.258 0.83 1.540 0.337 α-水芹烯 13.646 3.224 2.037 2.140 1-甲基-3-异丙苯 13.808 1.063 1.118 0.848 3-亚甲基-6-异丙基-环己 烯 14.046 16.052 20.385 13.057 1,8-桉叶油素 15.028 1.311 2.483 0.804 蒈烯 15.184 2.694 6.105 15.518 2.765 3.015 1,4-桉叶油素 16.142 3.962 16.236 0.707 16.281 8.938 16.304 1.541 16.772 2.288
Absorbance
0.08
0.06
6
5
0.04
4
2
0.02
3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00
Retention Time(min)
多功能艾灸治疗仪


多功能艾灸治疗仪,
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艾灸治 疗仪。由内套管、伸缩套管、聚光管、 外套吸油纤维套的热敏陶瓷棒、聚光管 与热敏陶瓷棒结合部的耐高温垫圈、导 油毛细管、蓄油瓶组成。热敏陶瓷棒上 接有接外电源的导线。使用本实用新型 时,蕲艾精油注入蓄油瓶中,外电源接 通,伸缩套管中有蒸汽时,将其对准穴 位或病变部位,对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 灸治。通过伸缩套管调整腔体空间调节 艾灸温度。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传统艾灸 所提供的近红外刺激、热刺激和药物渗 透作用;外型小巧玲珑;通过电加热, 由热敏陶瓷棒自动控温,温度可调,使 用安全;使用者可独自操作;在使用的 过程中,无艾烟和艾灰,健康环保,达 到大医院的无烟无尘环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