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_李登光

合集下载

中外田径七项全能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比较研究

中外田径七项全能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比较研究

中外田径七项全能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比较研究中外田径七项全能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短跑、跳远、跳高、投掷、铅球、标枪和1500米长跑这七个项目中达到出色的成绩。

自从田径七项全能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全世界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他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外田径七项全能优秀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的中外田径七项全能优秀运动员。

在中国,谢文骏是最出色的七项全能选手之一。

他在2001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以6415分的成绩夺得金牌,这也是亚洲纪录。

他的成绩在世界范围内也非常出色。

而在国际上,美国选手卡尔·刘易斯是被广泛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七项全能选手之一。

他在1984年和1988年两届奥运会上连续夺得金牌,并且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他的职业生涯里所创造的成绩几乎无人能及。

我们来比较一下中外田径七项全能运动员在个别项目上的成绩。

在短跑项目上,世界记录保持者是美国选手乔姆斯基·贝克,他在1968年创造了成绩8.0秒。

而在中国,冯小刚是最出色的短跑选手之一,他在1991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跑出了成绩10.14秒。

在跳高项目上,古巴选手哈维尔·索托马约尔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跳高选手之一,他在1993年创造了成绩2.45米。

中国选手高峰是中国最著名的跳高选手之一,他在1993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跳出了成绩2.38米。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田径七项全能的优秀运动员在各项目上都有出色的成绩。

他们的成就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努力和实力,也体现了各国田径事业的发展水平。

这些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后的田径运动发展非常有借鉴意义,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运动员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平衡的对比研究

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平衡的对比研究

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平衡的对比研究
黄健
【期刊名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18)2
【摘要】通过对一、二级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测试分析得出:一级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平衡特征与撑杆跳高起跳技术用力特点相一致,膝、踝关节同名肌的平衡状况良好.二级运动员髋关节肌力平衡性较好,而膝、踝关节同名肌的平衡性较差.二级运动员应加强两腿膝、踝关节同名肌的协调发展.
【总页数】3页(P72-73,76)
【作者】黄健
【作者单位】烟台师范学院,体育系,山东,烟台,264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2
【相关文献】
1.优秀男子青少年撑杆跳高运动员陈阳的赛前训练分析 [J], 贠先虎
2.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陈阳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J], 张锐;于芳;夏炎;付奕;唐丽
3.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陈阳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J], 张锐;于芳;夏炎;付奕;唐丽;
4.优秀男子青少年撑杆跳高运动员陈阳的赛前训练分析 [J], 贠先虎;
5.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对比研究 [J], 周浩祥; 潘家武; 苑廷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国伟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技术对比分析

张国伟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技术对比分析

张国伟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技术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参考文献法、视频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张国伟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跳高比赛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从人体在运动中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出发,构建出背越式跳高不同阶段身体应当出现的合理动作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将收集到的张国伟在助跑、起跳、过杆等阶段的数据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全面的横向对比,找出其在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张国伟在助跑阶段的速度已经达到世界优秀水平,但是速度损失率较大,助跑最后一步至起跳过程中身体内倾角度较小,以近似直线的跑动轨迹结束助跑不利于腾空后身体自然背对横杆。

2、张国伟在起跳过程中,手臂和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较小,踝关节爆发力弱,起跳离地时摆动腿刻意向异侧肩方向摆动,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起跳能力。

3、在完成起跳动作后的腾空阶段,张国伟的摆动腿没有主动下放,造成过杆时期背弓幅度小,影响了过杆效率。

中外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黄建军
【期刊名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1)00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解析方法,对比分析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身体内倾角、身体重心、支撑腿膝关节角及重心的垂直工作距离等运动学参数.找出他们起跳阶段的运动学差异.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起跳腿的专项力量素质不相匹配,水平速度利用率低;人体过早的倾斜,起跳偏心角过大形成不合理的腾起角,导致起跳腿蹬伸不充分,垂直工作距离短,垂直速度小.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黄建军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体育部,广东江门,529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23.1
【相关文献】
1.中外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研究 [J], 宋惠娟;魏巍
2.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J], 汪丽华
3.河南省青少年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摆动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J], 张玉霞
4.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运动学因子及其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J], 刘英梅;吕乙林
5.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若干运动学参数的统计分析 [J], 柳方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主要因素的研究

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主要因素的研究

间, 男子跳 高世界纪 录不 断攀升 , 无论世锦赛 、 奥运会还是各项大奖赛 , 夺冠 的成绩都在 2 . 4 0 米左右 , 前8 名 的成绩都 在 2 . 3 3 米以上 , 整体水平 也相 当高。 1 9 9 3 年古 巴人索托 马约尔跳过 2 . 4 5 米, 将男 子跳高水平推
向了世 界最 高点。然 而 , 令人 遗憾 的是 1 9 9 3 至2 0 0 3 年 间世界男子跳高 水 平呈下降趋势 , 直 至今天这一高度 再也无人 问津 。国际大型赛事夺 冠的成绩都在 2 . 3 7 米左 右 , 均不超过 2 . 4 0 米, 而且整体水平 也在下降 , 2 0 0 3 年 的最好成绩 只有 2 . 3 6 米 。反观国内男子跳高水平 与世界相似 , 近些 年我 国出现 了徘徊 不前甚至可 以说是滑落到 了历史低 谷的局面 。
2 . 研 究 方 法 和 研 究 对 象 2 . 1 研究对象
注: 引 自李伟 . 中外优 秀背越式 跳高运 动员 的技 术特征 的对 比分

我 国优 秀男子跳 高运 动员 和世 界优 秀男子跳 高运 动员 的各种技术 参数 。 2 _ 2 研究方法
表 2第 5 ~ 1 O 届全运会男子跳 高项 目 前三名 比较( 单位 : m )
纵 观男子跳 高发展 的百年 历程 , 1 9 8 3 — 1 9 9 3 年为历史 发展 的高峰 期 。1 9 8 3 年 中国跳高名将朱建华以 2 . 3 7 米征服世界纪 录后便一发不可 收拾 , 同年又以 2 . 3 8 米和次年 2 . 3 9 米 的成绩两破世 界纪录 。此后 1 O 年
表 1第 2 3 - 2 8 届奥运会男子跳高项 目前三名比较( 单位 : m )
名次 2 3 届 2 4 届 2 5 届 2 6 届 2 7 届 2 8 届 平 均成绩 第一名 2 35 第二名 2 33 第三名 2 - 3 1 2 3 8 2 - 3 6 2 . 3 6 2 . 3 4 2 . 3 4 2 . 3 4 2 3 9 2 3 7 2 ‘ 3 5 2 _ 3 5 2 . 3 2 2 l 3 2 2 3 6 2 I 3 2 2 32 2 3 6 2 . 3 4 2 . 3 3

中外男子跳远技术比较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外男子跳远技术比较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外男子跳远技术比较及发展趋势研究李登光;刘艳【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助跑和起跳技术方面,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跑速度慢,速度利用率不合理,起跳能力较差,腾起角相对较小.与国外选手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针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相对较弱的环节,在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高平跑速度,寻求速度利用率与起跳能力的完美结合,以促进我国跳远技术的长足发展.【期刊名称】《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男子;跳远技术;比较研究【作者】李登光;刘艳【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23.3跳远是一项集速度、爆发和技巧为一体的田径跳跃项目,其技术环节主要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

合理正确的跳远技术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

跳远主要有三种技术,即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目前,大多数运动员均采用走步式跳远技术。

在过去的20年,我国跳远项目的运动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劳剑锋曾跳出了8.40m的好成绩。

但从总体上讲,我国选手与世界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部分老队员的退役,跳远成绩开始处于相对停滞甚至滑坡阶段。

我国男子跳远水平和部分其他田径项目一样,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10名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就当前世界跳远运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阐述,探讨我国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所在,并指出我国跳远运动员的不足。

期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跳远教学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跳远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10名,其中国外5名,国内5名。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

2 结果与 分析
2 1 中外 优 秀 男 子 跳 高 运 动 成 绩 的 比较 .
从图 1 1 近 0多年来世 界与中 国男 子最好跳 高成绩 曲线
出一批年轻的选手 , 从总体 水平 看 , 国男子跳 高运 动水 但 我
平仍没有较明显 的发展势 态 。19 古 巴人 索托 马约 尔将 93年 男子跳高水平推 向了最高 点 2 4 m , 一步拉 大 了我 国男 .5 [ 进
子 跳 高 与 世 界 男 子 跳 高 的差 距 。本 文 采 用 文 献 资 料 、 据 统 数
比较分 析 , 界男 子 跳高 最好 成绩 在 23 世 . 6—2 4m 之 间波 .2
动, 我国男 子跳高最 好成 绩 在 2 2 .4—2 3m之 间波动 , 在 .2 但
20 年 整 体 水 平 有 稍 增 高 趋 势 ; 曲线 图分 析 , 界 最 好 04后 从 世 成 绩 与 中 国最 好 成 绩 均 有 下 降趋 势 , 由此 来 看 跳 高 运 动 水 平
瑚d:ydcm n,a a z gadcm aav e o , epprl d o prteaa s nt oecmptieait o lem l h B ou etdt a l i o prtem t d t ae q eacm aav nl i o ecr o e iv bl fet a i an y n n i h h l l a i ys h t i y i e 西 j )s e enC ia n o i m r.h sh o e h :ehv a r t a etenf g jmpm ibd aePyi ln sco L e bt e h dFr g C mt T er t shw dta w aehdac ti gpb w u f w n a eh y et s t ea n o h u e n oys p ,hs a "dpyh—  ̄i h e a

中外男子撑竿跳高优秀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研究

中外男子撑竿跳高优秀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研究

许云前,等:中国女子水球队与世界一流强队的比较分析收稿日期:2008-09-17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2.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1.P .E.College of Suzhou Uni versity,Jiangs u ,Suzhou,215021,China.2.P .E.Coll ege of J i lin in University,Jilin Changchun,130012,China.文章编号:1007―6891(2009)01―0079―04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3月第1期SICHUAN SPORTS SCIENCE No.1,Mar.,2009中外男子撑竿跳高优秀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研究The Chinese and Foreign Outstanding Man Pole V ault Athlete Final Two Step Approach to Takes off the Technical Related kinematics parameter Research Quite魏巍1,黄昕2WEI Wei 1,HUANG Xin 2摘要: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是撑竿跳高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照。

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变化、摆动膝角等多项指标中与世界优秀选手均存在一定差距,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

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关键词: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起跳技术;运动学分析Abstract:The last two-step run-up to high school pole vault take-off technology is the key technology areas.In this paper,literature,comparative studies,mathematical statistics,and other method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male athletes pole vault final two-step approach to take-off technology-related parameters of kinematics control.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outstanding athletes in the men pole vault center of gravity trajectory change,swing knee angle indicators in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player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certain gaps,revealed China's outstanding athletes men pole vault final two-step approach to the take-off technology General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China's outstanding men's pole vault athletes scientific training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reference.Keywords:man ;pole vault athletes ;Finally two-step approach;take-off technology ;Kinematic Analysis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在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战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4-20;修回日期:2009-06-30作者简介:李登光(1952-),男,陕西靖边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李登光 皮云云(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一些见解,为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男子跳高;核心竞技能力;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8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65(2010)01-0035-03The C ompartive Analysis on the C ore C ompetitive Ability of Elite MaleHigh Jumper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h CountryLi Dengguang,Pi Yunyun(Ins titnte of P.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 an,710062,Shaanxi,China)Abs tract:By doc ument,data analyzing and comparative method,the paper made a co mparati ve analysis on the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lite male hi gh j umper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h Country.The results s howed that:w e have had a certatin gap bet w een forei gh jumpers in body s hape,phys ical and psycho -logical quali ty.At las t,we provided s ome advice.K ey words:mens hi gh jump;core competitive ability;compare;analysis回顾跳高运动发展史,自1864年起,跳高从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到背越式,经历了漫长岁月。

跳高曾经是我国最早攀上世界高峰的优势项目,在世界田坛占有一席之地。

遗憾的是,我们的优势未能保持和发扬,近20年来,我国跳高水平明显下滑,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男子跳高曾经3人5次打破世界纪录,但从1986年开始便逐步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拉开了距离[1]。

1990年代后期,虽然又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选手,但从总体水平看,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水平仍没有较明显的发展势态。

1993年古巴人索托马约尔将男子跳高水平推向了最高点2.45m [2],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男子跳高与世界男子跳高的差距。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根据中外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有关材料,比较分析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差距,探索提高我国男子跳高水平的途径,为我国跳高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1985年以来参加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三大国际赛事的中外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收集国内外男子跳高运动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60余篇,了解男子跳高运动发展的现状、趋势。

1.2.2 数据统计法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1.5和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1.2.3 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跳高运动员各类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成绩的比较从图1近10多年来世界与中国男子最好跳高成绩曲线比较分析,世界男子跳高最好成绩在2 36-2.42m 之间波动,我国男子跳高最好成绩在2.24-2.32m 之间波动,但在2004后年整体水平有稍增高趋势;从曲线图分析,世界最好成绩与中国最好成绩均有下降趋势,由此来看跳高运动水平的下降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

但2004年世界最好成绩与中国最好成绩差距有缩小趋势,在2006年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浙江跳高小将黄海强以2.32m 的好成绩一举夺金之后,才让国人看到了继朱建华之后的又一希望。

因此如何保持这种趋势,缩小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提高中国跳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大赛中稳定发挥的能力,是摆在科研人员和教练员面前的一大课题。

2.2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3]。

跳高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由表2可知,跳高项目的核心竞技能力主要是体能、技能、心理能力。

2.2.1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的比较分析体能(身体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的最重要结构之一,它是指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创352010年第26卷第1期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 ournal of Jilin Ins ti 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10 Vol 26No 1图1 中外男子跳高最好成绩的变化比较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表1 跳高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作用的等级竞技能力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决定因素* 决定性作用; 重要作用; 基础作用(引自田麦久等 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 ,1990)1)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比较分析从人体解剖学来看,身材高、下肢长的人,身体重心自然高。

跳高项目是克服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通过跳跃把自己的身体抛上一定的高度,因此体重较轻的运动员有利于越过更高的横杆[4]。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世界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已超过195cm,并且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5]。

身高与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x10(X))表示每cm 身高的体重,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它受年龄、性别、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种族差异的影响,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相对较小,如舍贝里(2.42m)为396、帕克林(2.41m)为376、朱建华(2.39m)为353[6]。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应该在463-484之间[7]。

表2[8] 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高和体重比较情况指标中国(n =17)世界(n =19)身高(cm)189 4.12* 194 5.33 体重(kg)69.79 6.66** 80.47 6.8 克托莱指数369.14 33.06**413.16 29.03注:*为差异显著,P <0.05;**为差异非常显著,P <0.01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高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身高方面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体重方面,我国运动员不论是绝对体重还是相对体重都与国外运动员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 <0.01),在克托莱指数指标上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发育匀称度明显不如世界优秀运动员。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发育匀称度与世界选手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国教练员在选材过程中应以世界优秀选手身体形态特征为借鉴,应以世界克托莱指数为依据,突出亚州人种特点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跳高运动员选材及评价标准,加强我国跳高项目的科学化选材及肌肉力量的训练,以缩小我国运动员与世界运动员存在的差距。

2)中外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比较分析表3 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跳高成绩的关联度指标30m 跑100m 跑立定三级跳远4-6步助跑摸高助跑摸高后抛铅球抓举深蹲杠铃关联度0.4360.2560.8150.7780.6900.4400.4450.335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5项基本素质。

对于跳高项目来说,运动员的主要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弹跳和柔韧等素质。

表3表明:各项身体素质对跳高比赛成绩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立定三级跳远>4-6步助跑摸高>助跑摸高>抓举>后抛铅球>30m 跑>深蹲杠铃>100m 跑[9]。

表4 中外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数据表指标中国n =17世界n =1930m 跑(s) 3.32 0.14 3.35 0.13100m 跑(s)11.85 0.2111.90 0.12抓举(kg)80.48 9.9984.26 3.75后抛铅球(m)13.75 0.2413.22 0.23深蹲杠铃(kg)139.29 11.79138.17 9.54立定三级跳(m)9.35 0.36*9.80 0.10助跑摸高(m)3.39 0.13* 3.74 0.184-6步助跑跳高(m)1.96 0.09**2.16 0.05注:*为差异显著,P <0.05;**为差异非常显著,P <0.01从表4中看出,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与世界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在立定跳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在助跑摸高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在4-6步助跑跳高成绩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在30m 跑、100m 跑、抓举、后抛铅球、深蹲杠铃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在立定跳远、4-6步助跑摸高、助跑摸高与跳高成绩的关联度大的身体素质方面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方面落后,特别是在快速力量和专项跳跃能力对跳高成绩起关键作用的两项专项素质上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影响我国跳高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在30m 跑、100m 跑与跳高成绩关联度低的两项指标上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略高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表明我国运动员具有反映灵敏、相对速度快的特点。

2.2.2 中外男子跳高运动员跳高技术的比较分析36 第26卷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第1期跳高项目的倒数第1步技术以及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是助跑结束及踏跳动作开始的衔接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决定了随后起跳技术的好坏以及助跑所获初速度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