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及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健康教育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为保健检查小儿提供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健康教育的具体效果。

方法:将275例保健检查小儿划分为对照组(n=137)和实验组(n=138),比较两组贫血相关指标、铁代谢指标,并统计两组贫血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贫血总发生率、RBC、Hb、MCV、MCH水平及血清铁含量、铁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

结论:健康教育对于增强小儿家长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的掌握,保持小儿铁代谢正常有积极效果,能够有效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

【关键词】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贫血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小儿常见贫血类型,其与小儿机体营养状态不佳、缺乏铁元素或者铁代谢障碍有关,会使患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幼儿阶段正是机体器官、组织等快速发育的时期,所以会对营养补充产生较高的需求。

若是营养不足,便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因此需要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家长对这一疾病的重视,积极配合医师、护士工作。

本次研究简要论述了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并将其应用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护理中,以分析其最终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数与时间:275例,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

研究主体:于我院接受保健检查的小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实验组138例,男68例,女70例,年龄范围0-3岁,平均年龄(1.5±0.5)岁,对照组137例,男69例,女68例,年龄范围0-4岁,平均年龄(1.8±0.7)岁。

两组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别,P>0.05。

纳入标准:①健康状态良好;②家长均知情同意;③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贫血;②胎内发育不良;③患有系统疾病继发贫血。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补铁剂进行贫血预防,需详细告知家长补铁剂服用方法、剂量、时间等。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①发放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应当包括病因、对小儿危害性、防治方法等,可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播放PPT、科普视频等,为家长普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并可采取问答形式考核家长对宣教内容了解情况。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它是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

【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1)不要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会对贫血有影响。

(2)喂养时需根据患儿的年龄、消化功能,合理增加富于营养、含铁质丰富的辅食,如瘦肉、蛋类、鱼、肝、肾、豆类、动物血、含铁性植物(有绿叶菜、水果、大豆、海带、木耳、香菇、玉米、芝麻等)等,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纠正患儿偏食的不良习惯。

鼓励患儿进食,注意饮食的色、香、味等的调配,以增进患儿的食欲。

(3)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辅食或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奶等,早产儿或低体重的家长尽早给予补充铁剂(约2个月时)2、生活指导:(1)重度贫血的患儿注意保护性隔离,置于单人房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每天定时通风2次,保持居室空气的新鲜。

(2)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换内衣、内裤,有条件的最好每日沐浴1次。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指导患儿多饮水,可起到口腔清洁的作用。

每天用生理盐水或2.5%苏打水漱口,以预防舌炎和口腔炎。

3、口服补铁剂的指导: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宜从小剂量开始,不良反应明显者可饭后服用:3-4天后改为两餐之间服药,利于吸收,可与维生素C、果汁同服,避免与牛乳、钙片、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铁剂可使牙齿变黑,应使用吸管服药。

服药后大便变黑,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4、出院指导:向家长及年长儿讲解饮食平衡的重要性,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坚持正确用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随时添加辅食,对早产及双胞胎、极低体重儿,生后两周即可给予铁剂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妇的营养,预防先天不足。

了解哪些食物中含铁质,并详细讲解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一类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显著的贫血症。

该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行为异常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研究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7. 8%,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0.5%,研究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是呈明显增高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急需引起重视。

案例分析患儿:女,11月。

主诉:因脸色渐苍白,不活泼,无发热及出血现象,未予以特殊处理。

患儿系G1P1, 35周早产,纯母乳喂养至今。

体格检查:T36. 6℃,P120次/分,R32次/分,体重7. 0g.身长66cm。

脸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

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WBC4. 0x10/L,LYM 39. 5%,MID 3. 7%,GRAN 56. 8%, RBC 2. 18x10/L, Hb 47g/L, HCT 15. 3%, MCV 7040,MCH 124pg, MCHC 17. 6g/L, PLT 194x10/L.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表现不明显,患病早期不易被识别。

对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就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如何指导患儿家长预防及其护理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如何预防和护理。

病因1.母亲围产期因素婴幼儿IDA的发生与先天铁储备关系密切,母亲的孕前、孕期铁的营养状况对儿童影响很大,孕妇如果摄入铁元素不足,新生儿出生后体内铁元素就会缺乏。

而且新生儿早产也容易导致其出生是铁元素缺乏,进而引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研究[5]显示贫血母亲所产小儿发生先天性铁储备不足概率明显高于无孕期贫血者2.铁摄入、吸收不足(1)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和促铁吸收饮食不合理,年长儿偏食、挑食等饮食习惯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报告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报告

134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2009 NO.16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卫生与健康营养性贫血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了解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从2007年3月开始,对本辖区0~6岁儿童456名进行了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方面的体检筛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大东区大北街道0~6岁儿童456名,进行监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

检前儿童正常进食,生长平稳,一般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病史。

1.2 方法按年龄分成7组,首先进行体格发育检查,微机进行评价,再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血20μL,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设备股份公司生产的BC-53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判断标准;<110g/L 为轻度贫血,<90g/L 为中度贫血,<69g/L 为重度贫血,<30g /L 为极重度贫血。

2 结果2.1 儿童贫血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0岁组和1岁组儿童中贫血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3岁组和2岁组儿童,占比重最小的是5岁组和6岁组。

患病情况严重程度及患病机会最多的是0岁组,其次是1岁组,再次是3岁组,从4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程度及患病机会会逐渐减少。

2.2 贫血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情况的关系,消瘦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身高体重均未达到标准的儿童贫血的机会比其他儿童高。

3 讨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在逐渐下降,尤其是妇幼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正在增强,从怀孕到分娩乃至6岁前的儿童保健都会得到专人指导,但仍有许多孕妇不注意孕期保健,忽略了营养的均衡摄入,尤其是铁的摄入不足,使新生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及储铁不足,人乳及牛乳中含铁均低(<0.2m g/L),所以婴幼儿易发生营养性贫血,夜有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多吃鱼和肉营养就够了,忽视了蔬菜、水果中的营养。

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一、什么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主要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引起。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元素,血红蛋白则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造成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

二、缺铁性贫血的症状⒈贫血: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面色苍白等。

⒉心慌气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

⒊头晕头痛:缺氧也会导致头晕头痛的感觉。

⒋脆发:由于缺铁性贫血会影响毛发的正常生长,患者可能会出现脆发、脱发等问题。

⒌周围循环不良:皮肤冷、手脚常常发凉,容易出现手脚麻木等症状。

三、缺铁性贫血的原因⒈铁摄入不足:饮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或者摄入的铁无法被有效吸收。

⒉妇女生理期: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因为失血而导致铁的丢失。

⒊孕产妇:孕妇由于胎儿的需求,需要更多的铁元素,如果摄入不足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⒋慢性出血:患有溃疡病、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常常会有慢性出血的情况,导致铁元素的流失。

⒌转铁蛋白异常:某些疾病会影响体内转铁蛋白的正常功能,导致铁的运输和利用出现问题。

四、预防和治疗方法⒈饮食调整:增加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例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绿叶蔬菜等。

⒉维生素C的补充:维生素C可以增加铁的吸收率,可在富含铁的食物中同时补充维生素C。

⒊铁剂补充:在确诊缺铁性贫血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适当的铁剂补充。

⒋处理慢性出血源:如果患有慢性出血相关疾病,应及时治疗病因,防止继续出血。

⒌婚前检查:女性在结婚前进行婚前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附件:附件1: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南附件2:缺铁性贫血的病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缺铁性贫血:铁元素缺乏导致的贫血。

⒉血红蛋白: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

⒊氧气供应不足:由于缺铁性贫血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无法有效携带足够氧气供应给组织和器官。

⒋贫血:全身组织和器官氧供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不仅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还是人体其他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缺铁性贫血可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体内含铁酶活性降低,引发各个系统的病理改变。

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一、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首先,要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坚果等。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同时,要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纤维的食物,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二、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

对于女性、青少年、老年人等易患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查。

如果发现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补铁治疗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

常用的补铁药物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病情遵医嘱。

在补铁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观察治疗效果。

四、生活调理1、多休息:贫血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2、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应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4、注意保暖:贫血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5、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可以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6、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可以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7、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油漆、农药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病情反复。

因此,贫血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

儿童缺铁与缺铁性贫血课件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期中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速率指的是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以下传输速率最快的是()。

A. 10 MbpsB. 10 GbpsC. 100 MbpsD. 1000 Mbps正确答案是:B. 10 Gbps。

教案《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教案《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教案《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而设计的,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营养观念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分析并解决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营养观念和生活习惯,增强其保护自己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2.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症状。

3.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方法。

4.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方法。

5.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贫血吗?-孩子的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才能判断是不是贫血?-贫血有哪些原因?2.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0分钟)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给学生介绍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原因和症状。

3.探究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方法(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铁的摄入途径有哪些?-什么样的饮食有助于预防贫血?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介绍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实验环节(3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可以是测定不同食物中铁的含量。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相关指导,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食物,并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提供几个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考核学生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评价,还可以布置小组作业或写一篇关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心得体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持续存在, 家长可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血红 蛋白和铁蛋白的水平。
随访管理
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以便医 生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关注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家长应有耐心和信心,长期关 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免疫系统
缺铁会降低儿童免疫力,易患感染 性疾病,且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无光泽, 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
等。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腹胀,腹泻等。
烦躁不安,精神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等。
其他症状
异食癖,如喜食泥土、 墙皮等;免疫力下降,
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小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观察 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加重, 应及时就医。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在补充铁剂期间应避免使用这些 药物或咨询医生建议。
05 家庭护理与康复 指导
家庭护理要点
合理饮食
家长应提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 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搭配富 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促进铁 的吸收。
分型
根据缺铁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缺铁性贫血。轻度指Hb在90-110g/L之间; 中度指Hb在60-90g/L之间;重度指Hb<60g/L。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01
对疑似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 1 岁 的婴幼 儿身 上。 临床研 究表 明, 营养性 缺铁 性 贫血不 仅 出数为 3 5例, 占比 1 7 . 5 % ;9 2例不及时添加辅食 的婴幼 儿贫血检出 影 响婴幼 儿的正 常生长 发育 , 还 会对婴幼 儿 的免 疫系统 、 听觉系 统 、 数为 3 3 例 ,占比 3 6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x = 1 0 . 1 , P <0 . 0 1 ) 。 认 知功 能等造成 不 良的影响 。
采集婴 幼儿左手 无名指 末梢血 液 2 0 u g /人 ,并采 用 k x 2 1 N多 人乳 的含铁 量较低 , 一般仅 在 1 . 5~ 2 . O m g / L左右 , 婴幼儿在 5~ 6 项 目自动 血球计 数仪 进行 常规 血液检 查 。根据 血液检 查 结果 和儿 个月龄 时 己基 本耗尽 , 需及时添加 富含铁 的辅食 , 如动 物血 、 钙质 、
岁婴 儿营养 性缺铁性 贫血 的发病率 有显著影 响 。 有研 究指 出,≤ 2岁的 婴幼儿 消化 功能 发育 尚不完 善 ,反复
在取 血检 查时 ,询 问婴幼 儿母 亲 以下 问题 :① 母亲 在孕 晚期 忠 呼吸道 和消化 系统 疾病 的婴 幼儿贫 血 的检 出率 显著 增加 。一
是否 患有 贫血 。②婴 儿在 生后 6 个月 内是 否为 母乳 喂养 。③ 婴儿 方面 ,疾 病 的出现 增加 了机 体 的消耗 ,另一 方面 ,消化 系统 疾病 几个 月龄 时给 婴儿 添加 蛋黄 、米糊 、菜 泥、肝 泥 、肉泥 等食 品 。 影 响 了婴 儿铁 的 吸收 ,最后 感染 患者容 易 出现贫 血,而 贫血 又加
理对 0  ̄ 1岁婴 儿营养性缺铁性 贫血 的发病率有显著影响 ,应加 强对基层 医务人 员的培训 以及对居 民进行健康教 育。
பைடு நூலகம்
【 关键词 】婴 幼儿;营养性缺铁性 贫血 ;调查分析 ;健康教 育
营养 性 缺 铁 性 贫血 是全 球 性 营养 缺 乏疾 病 , 多发 生 在 6个
2 0 2例及时添加辅食 ( 4~ 6个月龄添加辅食 )的婴幼儿贫血检
④ 婴幼 儿在 3岁 内是 否经常 患病 等 。 1 . 5统计 学方法 统一采用 S P S S 1 8 . 0 统 计学软 件分析数 据 。
1 . 2系 统管理方 法
婴幼 儿 出生后 1 岁 内是生 长 的第一 个高 峰期 ,但这 时期 的婴
幼儿 由于 咀嚼 能力 和消化 能 力不 强、饮 食结 构单 一,铁 的摄 入量 母乳 具有 丰 富的营 养 ,且容 易消化 吸收 ,是 婴幼儿 的最 佳食
物 ;此外 ,母乳 富含 多种 免 疫物质 ,能 够增 强婴 幼儿 的免疫 力 ,
经验 交流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及健康教育
杜 玉 文
内蒙 古 呼 伦 贝 尔 市 鄂 温 克 旗 红 花 尔 基 医院 0 2 l 1 1 2
【 摘
要 】目的:调查婴幼儿营养性缺铁 性贫血的原 因。方法:取 6 2 6 例年龄在 6个月 ~3周 岁之 间的婴幼儿为研究对 象,
分析 不 同年龄 阶段婴 幼儿的 贫血情 况 以及 贫血的相 关影响 因素。结果 :贫血检 出率:2 9 4 例 0 . 5~ 1岁婴 幼儿共检 出贫血
1对象与 方法
1 . 1 对 象
3讨论
围产 期是 胎儿 极 易发 生 先天储 铁不 足 的时期 ,因为 胎儿 出生
后 的早期 铁主 要 由母 体提 供 ,如果母 体 贫血极 易 导致胎 儿先 天储
选择 2 0 0 9 年 3 月至 2 0 1 4年 3 月 在 我院 门诊 进行 规 范化健 康 铁不足 。 先天储 铁不 足容 易引发贫血 , 而贫血胎 儿在 宫 内发 育迟缓 , 体 检 的婴 幼儿 作为研 究对 象 ,其年 龄在 6个 月~ 3 周岁 , 之 间,共 甚至 早产 ,宫 内乏氧 ,早 产儿 和低体 重 儿。未 能从 母体 获取 足够 计 6 2 6例 ( 男3 1 8例 ,女 3 0 8 例 ),其 中 6 个月~ l 岁组 婴幼 儿 的铁 ,且促 红细泡生 成素低 下等容 易出现贫血 。 2 9 4 例 ,1 ~ 2岁年龄 2 2 2 例 ,2 ~ 3岁 1 1 0 例。
M C H< 0 . 3 2 ,其 中 H b位 于 9 O — l l O g / 1为 轻 度 贫 血 ,6 0~ 9 0 g / 1 辅食 或喂养 不合理等 问题 ,由此 可见 ,喂养方 式的不合 理对 0 ~ 1 为 中度 贫血 ,3 O~ 6 0 g / 1为重 度贫血 。
1 . 4调 查 ,
将所 有婴 幼儿 都纳入 《 内蒙古 儿童保 健记 录 》系统 管理 中 , 相对 不足 ,也容 易引起贫血 。
分别 在婴幼 儿 6个月 、8个月 、1 . 5岁、2 . 5岁时对 婴幼 儿进 行健
康 体检 和血液检 查 。 1 . 3血 液检查
减少 婴幼 儿体 内铁 流 失,有 助于 促进 婴幼 儿的生 长发 育 。但 是 ,
6 6例 .检 出率为 2 2 . 5 7 %,2 2 2 例 1~ 2 岁婴幼儿共检 出贫血 2 1 例, 检 出率为 9 . 8 %。二 者比较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x = 1 2 . 6 2 ,
P < O . O 1 ) 。大部分 8 个 月龄 的贫血 婴儿都不 同程度地 存在未能及 时添加 辅食或喂养 不合 理等 问题 。结论 :喂 养方式的不合
科 学 规定 的诊 断标准 并排 除其 他原 因贫血 后进 行诊 断 。儿科 缺铁 鱼肝 油等 ,这样 才 能避 免缺 铁,进 而预 防贫 血 。在 本 次调查 中发 性贫 血诊断标 准为 :H b< 1 l O g / l ,M C V< 8 0 f i ,M C H< 2 8 . O p g , 现 ,大部 分 8 个 月龄 的贫 血婴 儿都 不 同程度 地存在 未 能及时 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