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听课与评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听课与评课
传统的听评课是以甄别和奖惩为目的,听者与评者经常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而忽视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策略的选择、学生的表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听评课关注的重点也应随之进行改变,这样才能顺应体育教学发展的潮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

一.体育课怎样听
(一)听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听课内容。

听课者要听某一教师某次课内容的时候,自己必须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以及本次课所授内容在教材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选择教学的方法等,以利在听课时准确地了解授课教师与授课特点。

2、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听课教师必须带好听课笔记本、测量心率用的秒表,心及运动量、强度、密度、脉搏测定等各种表格,以利看课后做出科学的数据分析。

3、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每位听课教师要把听课、评课看成是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的好机会,谦虚谨慎,自始至终地保持高敏度听(看)课,听、看、记、想全神贯注,以利最大限度地捕捉到授课者教学的闪光点,达到取人之长的效果。

另外,听课教师应注意仪表,衣着必须整洁大方,最好是穿运动服,这样易使授课者和听课者的距离拉近,便于沟通,切忌穿过分艳丽的服装以及刻意地妆扮,以免影响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妨碍上课,更不能迟到、早退或高声喧哗。

(二)听课应关注的内容
1、听教师报告本课任务时讲述要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学生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2、听讲课技术要领的正确性、术语规范化程度,知识讲授时语言表达是否确切。

3、听讲述完成教学任务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听讲述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要点是否正确。

4、听教师教学时声音是否宏亮、清晰、准确、果断、有力,讲解时有条不紊。

5、听课后小结是否简明扼要、总结到位。

6、看课的类型、教材安排、教材处理以及不同类型教材的搭配是否合理。

7、看课的结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几个环节的完整性以及自然过渡的连贯性。

8、看示范技术动作正确规范程度,熟练、协调程度以及示范的方法、位置、时机是否合理。

看如何布置场地器材,队形的调动是否合理,如何导入新课。

看怎
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看选择了哪些练习或辅助练习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启发学生的。

9、看教师的教态、非语言行为和应变能力。

通过测定看练习所达到的密度和强度大小以及运动负荷大小。

10、看教学达到的实际效果、学生掌握“三基”的情况和施教者如何处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何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的预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

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进,包括导进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题目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纵;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题目;等等。

听课要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假如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学习爱好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看,则可以以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
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是根据大纲和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课堂教学,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课程资源,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教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发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新颖,如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现代搏击操、踏板车、独轮车、轮滑、滑板、短式网球、保龄球、三门球、国标舞、壁球、橄榄球、攀岩、室内足球等许多新兴的体育项目,也出现了舞狮、踩高跷、踢毽子、跳竹竿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体育教师能否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创造性的体育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对自己的学习抱有负责的态度时,体育学习才能取得实效。

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听课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1.学生的情绪状态。

在听课中,主要观察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的高低,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对体育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能否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2.关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气氛活跃起来了;但有些课表面上热热闹闹,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深层思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