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三系不育系绵7A的高产繁殖技术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三系配套杂交育种原理

三系配套杂交育种原理

三系配套杂交育种原理三系配套杂交育种是一种利用三个不同的亲本系列进行交配,以产生高产、高质、抗逆性强的杂交种的育种方法。

这种育种方法结合了雄性不育系、雌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特点,通过三者之间的配套,实现了杂交种的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和高产高效的育种目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将两个亲本系列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其中一个亲本系列的雄性不育,即无法产生可育花粉,而另一个亲本系列则是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

这种组合可以保证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并且避免了自交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杂交种的遗传纯度和优良性状的稳定。

其次,是雌性不育系。

雌性不育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将两个亲本系列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其中一个亲本系列的雌性不育,即无法产生可育卵子,而另一个亲本系列则是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

这种组合同样可以保证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并且避免了自交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杂交种的遗传纯度和优良性状的稳定。

最后,是保持系。

保持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将两个亲本系列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其中一个亲本系列的雌雄都是可育的,但是其杂交后代中有一定比例的后代为不育的。

这种组合同样可以保证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并且避免了自交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杂交种的遗传纯度和优良性状的稳定。

通过三系配套杂交育种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育种方法充分利用了雄性不育系、雌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优点,避免了自交的问题,保证了杂交种的遗传纯度和优良性状的稳定。

这种育种方法在小麦、水稻等作物的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优良品种,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同时,三系配套杂交育种的原理也为其他作物的育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
徐黎峰;王登杰;褚旭东;周雷;李守国;吴泽江;张敏;陈亮;侯锡学;王强;廖齐全;吴凡;杨荣合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24()4
【摘要】国香1A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香味浓郁,所配组合具有丰产性高、壮秆抗倒、适口性好、繁殖系数高等特点。

通过加强防倒抗逆栽培,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壮秧,合理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病虫害,做好隔离、去杂保纯,科学收晒等措施,可达到高产优质栽培,提高群体整齐度,提升种子质量。

【总页数】5页(P132-136)
【作者】徐黎峰;王登杰;褚旭东;周雷;李守国;吴泽江;张敏;陈亮;侯锡学;王强;廖齐全;吴凡;杨荣合
【作者单位】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特种优质浓香型不育系宜香1A的繁殖技术
2.香籼型不育系三香A高产繁殖技术
3.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溪香A的选育
4.2000年优质浓香型不育系宜香1A的繁殖技术总结
5.优质、香型籼三系不育系泸香91A的特征特性和高产繁殖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_高产繁殖技术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_高产繁殖技术

酸花生产业发展、适宜机械化栽培需求等提供了品种储备,并且为促进广东花生品种革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选育过程2012年秋季以湛红2号为母本、冀花06070-19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授粉,获得花生杂交种子F 0。

2013年春季将F 0进行单粒播种自交,荚果成熟后收获、晒干、剥壳,筛选出紫色种皮花生种子F 1,将其单粒播种,自交后全部收获;2013年秋季F 1进行单粒播种得到F 2。

2014年春季F 2每株取1粒荚果,单粒播种得到F 3。

2014年秋季F 3同样每株选取1粒荚果,单粒播种得到F 4。

2015年春季F 4根据目标性状进行单株选择,然后在F 5按株系种植并进行产量对比;2015年秋季在F 5株系谱中选择优良单株,脱壳混收并混合播种于选种圃。

2016年春季在选种圃内挑选表型一致的优良株系混合收获种子,再次播种于鉴定圃;2016年秋季将鉴定圃混合收获的种子继续播种,小区规格为16m 2,随机设置3次独立重复,进行产量与抗性的品种综合评比试验。

2017年春、秋两季依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在茂名林头镇、河源东源县、清远清城区开展品种多点试验;2018年春、秋两季依托南方花生联合测试体系,在福建龙岩、广西贺州、广东阳江等地开展品种多点适应性评价试验。

2019年春季依托河源市良种推广站在河源东源县开展品种高产表证试验(1.5hm 2),2020年依托阳江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在阳江市阳西县开展品种高产表证试验(2.3hm 2),2021年依托清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品种高产表证试验(3.0hm 2)。

2021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CNA20173652.2)。

2023年通过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3)440002。

2 特征特性2.1 母本湛红2号 母本湛红2号[6]属珍珠豆型常规花生品种。

春植平均全生育期128d ,与汕油523相当。

株高中等、生长势强,叶片大小中等,叶绿色,种衣鲜红色。

三系杂交水稻名词解释

三系杂交水稻名词解释

三系杂交水稻名词解释
三系杂交水稻是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

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利用特定的三个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来进行杂交育种的水稻。

以下是对这三个系的详细解释:1.不育系:即雄性不育系,是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基础。

这种水
稻的雌蕊发育正常,但雄蕊发育退化或败育,因此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不育系解决了人工去雄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使得杂交水稻的量产成为可能。

2.保持系:这种水稻的雌雄蕊发育都正常。

将其花粉授予雄性
不育系的雌蕊,不仅能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这样,通过保持系与不育系的杂交,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不育系材料,为后续杂交育种提供基础。

3.恢复系: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后,能够使后代恢复育性,也
就是能够自花授粉结实。

这样,通过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杂交,我们可以育成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

综上所述,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需要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配套使用。

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水稻育种的重要成果之一。

三系法杂交水稻程序

三系法杂交水稻程序

三系法杂交水稻程序引言: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点研究对象。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性,人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研究出了三系法杂交水稻。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程序,包括三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培育和选种等过程。

一、三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过程1. 创制父本系:首先,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系的基础材料。

然后,通过连续杂交和选择育种,逐渐筛选出具有较高杂种优势的父本系。

2. 创制母本系:同样地,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水稻品种作为母本系的基础材料。

通过连续杂交和选择育种,逐步培育出具有较高杂种优势的母本系。

3. 创制不育系:在母本系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诱导、化学处理等方法,使其产生不育变异。

经过连续选择和稳定,最终得到稳定不育系。

不育系的不育性是三系法杂交水稻的重要基础。

二、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1. 不育系与父本系杂交:将创制得到的不育系与父本系进行人工授粉,使其杂交结实。

这一步是三系法杂交水稻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形成杂种优势的基础。

2. 不育系与母本系杂交:将不育系与母本系进行人工授粉,使其杂交结实。

这一步是三系法杂交水稻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确保杂交后的水稻能够正常生长与繁殖。

3. 杂交后代的筛选与培育:从杂交后代中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个体,进行连续的选择与培育。

通过不断的杂交与选择,逐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三系法杂交水稻的选种过程1. 杂交组合的评价:对杂交组合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产量、抗病性、品质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统计分析和实地试验,选择出表现优良的杂交组合。

2. 杂种优势的验证:对选定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的验证。

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田种植,比较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的表现,验证杂种优势的存在。

3. 稳定杂交组合的选种:对验证通过的杂交组合进行连续的选种和繁殖。

通过多年的试验和生产验证,确保杂交组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结论:三系法杂交水稻是一种重要的水稻育种方法,通过创制父本系、母本系和不育系,再经过杂交和选择培育,最终得到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杂交水稻品种。

籼型三系不育系先丰A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籼型三系不育系先丰A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籼型三系不育系先丰A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易稳凯;胡早德;李根深【摘要】先丰A是湖南省洪江先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性状稳定、抗性较好、不育彻底、开花早而集中、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等特性,于2007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应用先丰A,总结了它的特征特性与高产繁殖技术.【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4(033)011【总页数】3页(P115-117)【关键词】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先丰A;特性;繁殖技术【作者】易稳凯;胡早德;李根深【作者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怀化418000;湖南省洪江先丰种业有限公司, 湖南洪江418100;湖南省洪江先丰种业有限公司, 湖南洪江418100;湖南省洪江先丰种业有限公司, 湖南洪江418100;湖南省洪江市农业局, 湖南洪江41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0世纪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使水稻产量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实现了水稻产量的第2次飞跃[1],保证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的安全。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稻米品质及产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表明:杂交水稻的产量、米质和生态适应性主要取决于不育系[2~4],即优质不育系的选育在杂交稻育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5,6]。

为此,湖南省洪江先丰种业有限公司以米质较优、异交结实高的优IB与配合力好、米质优、抗性强、耐寒耐旱的IR 49B杂交,经系谱选育获得的优良单株F3为父本,与优I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具有遗传性状稳定、株叶形态好、生长整齐一致、抗性较强、花粉败育彻底、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的籼型三系不育系。

2007年,该不育系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先丰A(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07055号)。

先丰A属野败型三系不育系,遗传性状稳定,生长整齐,株叶形态适中,株高65~70 cm,叶鞘、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剑叶长35~38 cm,宽1.1 cm,竖立,苗期长势强、生长快,中期长势旺盛,后期落色好、不早衰。

07作物栽培学复习题

07作物栽培学复习题

1)安全齐穗期:秋季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20、22、23摄氏度的终日分别作为粳稻、籼稻、籼型杂交稻的安全齐。

2)春化反应:作物苗期要经过低温处理才发生发芽分化的特性。

3)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

4)分蔸繁殖:分蔸繁殖就是把麻蔸分割下来繁殖的方法。

5)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6)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收获)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7)感光性:日照长短改变水稻生育期的特性。

8)根外追肥:又称叶面施肥,将速效化肥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按一定浓度溶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进入作物体内。

9)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水稻品种在短日高温条件下仍具备的营养生长期叫做基本营养生长期。

10)基本营养生长性:不同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不同的特性,这种差异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11)集中施肥:把肥料集中施在作物的根系附近或种子附近的施肥方法。

12)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土地上有规则地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3)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14)经济系数:稻谷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稻谷/(稻谷+稻草)X100%。

15)可消营养生长期:在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内,能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

16)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种前不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在播后和作物生育期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17)全层施肥: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层,通过翻耕混入土壤全层。

18)群体结构:主要作物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及整齐度。

19)日中性作物:开花之前并不要求一定的昼夜长短,只需达到一定基本营养生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四季均可开花。

20)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籼型不育系水稻群A_选育与应用

籼型不育系水稻群A_选育与应用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第38卷 第5期Vol.38,No.5132023年10月October,2023籼型不育系水稻群A 选育与应用罗扬浪1 甘锐桓2 杨立坚1 李文3* 廖万波3(1.岑溪市振田水稻研究所,广西 梧州 543200;2.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7;3.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崇左 532199)摘要:籼型三系不育系群A 是岑溪市振田水稻研究所用自选保持系材料“YF04B ”作父本、自选中间品系“NZZB ”作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自交、回交后于2009年育成。

本文就选育目标及过程、特征特性、配合力表现、繁殖技术等进行了概述,2011年10月,群A 通过广东省籼型水稻不育系生产应用标准的技术鉴定。

2012年2月群A 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2016年1月获得授权。

群A 表现株型集散适中,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对“九二○”敏感,易于繁殖制种。

利用该不育系至今已经组配出7个高产、品优质、抗性强的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并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群A ;选育与应用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5-0013-04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Indica Sterile Line Rice Group A Luo Yang-lang 1 ,Gan Rui-huan 2, Yang Li-jian 1 , Li Wen 3*, Liao Wan-bo 3(1.Cenxi Zhentia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Wuzhou, Guangxi 543200, China; 2. Guangxi AgriculturalVoc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3.Guangx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ongzuo, Guangxi 532199, China)Abstract: Indica three-line sterile line group A was bred of Zhentia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n Cenxi City in2009 by crossing with self-selected maintainer line “ YF04B ” as male parent and self-selected intermediate line “ NZZB ” as female parent. In this paper, the breeding objectives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ability an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In October 2011, group A passed the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standards of indica rice sterile lin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February 2012, group A applied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plant varieties and was authorized in January 2016. Group A showed moderate plant type distribution, stable sterility, strong combining ability, high stigma exsertion rate, high outcrossing rate, sensitive to “ 920 ”, and easy to reproduce and produce seeds. Up to now, seven hybrid combinations with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and strong resistance have been developed byusing this sterile line, which have been approved and applied to production.Key words: rice, sterile line, group A,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籼型不育系水稻群A 是岑溪市振田水稻研究所杨立坚用自选保持系材料“YF04B”作父本、自选中间品系“NZZB”作母本进行杂交,其F 1代再作为父本,与“协青早B”为母本进行复合杂交,之后采用系谱法选育,同时F 4代开始与“协青早A”进行测保转育,经过多次自交、回交后于2009年育作物栽培收稿日期:2023-08-15 修回日期:2023-08-26第一作者简介:罗扬浪(1976—),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型。 1 . 4 异 交 习 性
二期 父 本与第 一 期父 本相 差 4 d 。体
选 择土 壤肥 沃 , 排 灌 方 便 的 田块 作 秧 、 本 田, 播种 前施 足基 肥 , 精整 秧板 , 每 公 顷用腐 熟农 家肥 1 5 t 左右 , 复合肥 2 2 5 k g作 底 肥 。稀 播 育 壮 秧 , 每平 方米 秧苗 数 在 1 2 0 0苗 左 右 。2叶 1心 时施 追肥 , 根据苗 势 及 天 气 情 况 调 节 用 量 , 一次 约 6 0

西




籼 型三 系不 育 系 绵 7 A 的高 产 繁 殖 技 术 及 产 量 构 成 因素 分 析
侍守佩, 王 志, 项 祖芬 , 刘 定友 , 褚旭 东 , 黄廷 友 。 彭 涛
( 四川省 绵 阳市农 业科 学研 究 院 ,四 川 绵 阳 6 2 1 0 2 3 )
摘 要 : 介 绍 了籼 型 优 质 三 系 不 育 系绵 7 A 的特 征 特 性 和 高产 繁 殖 技 术 及 其 繁 殖 产 量 的 构 成 因素 。
关键词 : 籼型三 系 ; 绵 7 A ; 繁 殖
不育 系绵 7 A是 绵 阳市农 业 科 学 研究 院选 育 而成 的籼 型三 系优 质水 稻 不 育 系 , 2 0 0 8年 通 过 四
川省 品种 审定 委员会 组织 的 田间技 术 鉴定 。以该
6 0 以上 。午 前 花 , 开颖角 度大 , 单 株 开 花 历 期
突 出。
2 高 产 繁 殖 技 术
2 . 1 选 择理 想 的繁 殖基 地 繁殖 基 地 要 求 地 势 平 坦 , 连 片集 中, 山 势 开
2 0 0 8年 8月 6 E l 通 过 四川 省 农 作 物 评 审委
员会 组 织 的 田间技 术鉴 定 , 结果表明 , 绵7 A遗 传 性状 稳定 , 田间 超 千 株 大群 体 整 齐 一 致 。镜 检 结 果: 碘败 花 粉率 9 O . 2 , 圆败 花 粉 率 9 . 4 , 染 败 花粉 率 0 . 4 , 没 有 出现可 育 花粉 , 不育 度 1 0 0 9 / 6 。 1 0 0株 套袋 自交 结实 率为 0 , 不育 株率 1 0 0 。
种, 7月 2 0日左 右 抽 穗 , 父本绵 7 B于 5月 1 4日 和 5月 1 8日分 两期 播种 , 7月 2 1 —2 4日抽 穗 , 第
鞘、 叶缘 、 叶耳、 颖 尖 均为 紫 色 , 叶鞘 紫 色 面积 大 , 颜 色较 深 。茎秆 与 叶片 苗 期 呈 淡绿 , 后 期 均转 深 绿 色 。分蘖 能力较 强 。在 绵 阳地 区 4月 中下 旬播 种, 播 抽 历期 7 3 d左 右 , 与珍 汕 9 7 A 相 当 。5月 中下旬 播种 , 播抽 历期 6 5 d左右 。穗 长 2 4 c m 左 右, 穗平 着 粒 1 6 5粒 左 右 , 千 粒重 2 6 g左 右 , 长
不 育 系配组 育成 的绵 优 2 8 1 、 绵优 6 1 6 、 绵优 7 2 5 、 通 过 了云南 省 、 贵 州 省 审 定 。结 合 近 几 年 的 实践 经验 , 现将 绵 7 A 的特 征特 性 、 高 产 繁殖 技 术 及 繁 殖 产量 构成 要素 简介 如下 。
绵优 2 8 1 ( 绵 7 A/ QNR 2 8 1 ) , 2 0 0 9年 通 过 云 南省 审定 , 审定编 号 : 滇审 稻 2 0 0 9 0 2 1号 。 绵优 6 1 6 ( 绵 7 A/ 绵恢 6 1 6 ) , 2 0 1 0年 通 过 贵
绵7 A 的柱 头外 露 率 高 达 8 O 9 / 6 以上 , 双 露 率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8 — 0 2
多代 成对 回交选 育 而成 。
1 . 2 育 性 表 现
绵优 7 2 5 ( 绵 7 A/ 绵恢 7 2 5 ) , 2 0 1 0年 通 过 云
南 省 审定 , 审定 编号 : 滇 审稻 2 0 1 0 0 1 0号 。 绵 7 A所 配 的其 他组 合在 各 级 试 验 中亦 表 现
绵7 A 的株 高 8 0 c m 左右 , 株 型较 紧凑 , 茎 秆
较粗壮, 茎 秆颜 色深 绿 , 韧性强 , 耐肥 抗 倒 伏 。叶
1 0 ℃, 无连续 3 d以上 降雨 或 高 温 天 气 。根 据 绵 阳的气 候 条 件 , 安 排母本 绵 7 A 于 5月 1 0 E t 播
1 . 3 农 艺性 状
阔, 光 照 充足 , 灌 溉方便 , 土 壤肥 沃 , 隔离 条件 好 。
2 . 2 安 排 最 佳 播 种 时 间 和 父 母 本 播 差 期
绵7 A 繁殖 的适 宜 气候 条件 为 日平 均气 温 为
2 5 —3 0 ℃, 相对湿度 8 0 左右, 昼 夜 温 差 8—
4 —6 d , 群体 开花 历期 7 —8 d 。异 结实 率 高 , 后 期 成 熟转 色 快 , 闭颖 好 , 繁殖 6 6 7 m。 产 量可达 2 5 0
k g以上 , 制种 6 6 7 m。 产量 可达 3 0 0 k g以上 , 具 有 非常好 的开发 应用 前景 。 1 . 5 配合 力表 现
州省 审定 , 审定 编 号 : 黔 审稻 2 0 1 0 0 0 8号 。
1 亲本 简介
1 . 1 选 育 过 程
绵7 B是 以高 配 合 力 、 高异 交 率 的迟 熟 亲 本 I I一3 2 B为 母本 , 以早 熟 亲本材 料绵 2 B为 父本 杂 交, 经 多代 筛 选 得 到 的稳 定 优 良株 系 。绵 7 A 是 以绵 7 B与 K 型胞质 不育 系绵 5 A 为母 本测 交 , 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