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提高交通运输质量上的运用

第23卷增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 l.23№S1 2000年10月JOURN AL OF HEFEI U NIVERSITY OF T ECH NOLOGY Oct.2000层次分析法在提高交通运输质量上的运用钱立军1, 阚 萍2(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2.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安徽合肥 230041)摘 要:文章在分析影响交通运输质量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交通运输质量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交通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通过对专家的问卷调查得到了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出了影响交通运输质量各项指标的排序,为提高交通运输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交通运输;质量中图分类号:U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00)S1-0851-06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nimproving traffic and transport qualityQIA N Li-jun1, KAN Ping2(1.School of M echanical and Au tom ob ile Engin 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2.Anh ui A utom ob ile In-dustry School,Hefei230041,C hina)Abstract:T his paper sets up the quality evaluation m ode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very index affecting the quality o f traffic and transport.T 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quality of traffic and tr anspor t and the judg em ent m atrix for comparison between every tw o index es are pre-sented by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Every element relative w eig ht is given on the single principle through the inquiry fro m experts,and correspondency inspection is m ade.Then the se-quence of every index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raffic and transpo rt is obtained,w hich ma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 f tr affic and transpo rt.Key words:Analy tical Hierarchy Pro cess;traffic and tr ansport;quality0 引 言如何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很多部门和有关人员都作了大量探讨和研究,但定量分析太少,因此有必要探索提高交通运输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探析

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探析桥梁在现代交通运输中应用比较广泛,是一种运输枢纽,可以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桥梁安全评估体系。
1、国内外桥梁安全评估的研究现状国外的桥梁安全主要集中在对安全风险的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分析上,缺少桥梁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1]。
我国的桥梁安全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部分学者主张通过分析典型桥梁事故特点,指出桥梁安全事业应该注重在事故预防措施上。
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是考虑到桥梁安全评估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模糊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度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判断法的集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评价指标判断的准确度,减少重复检验过程。
这种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主观性带来的偏差,同时在计算上,也比价方便,避免大量计算[2]。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使用层次分析法将桥梁安全性的指标确定下来,利用三标度当做层次评价指标比率标度,建设成比较矩阵。
利用矩阵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判断出桥梁的安全等级,为桥梁的安全管理以及维修加固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2、桥梁安全状况的评判对桥梁的综合状态进行安全评估,必须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
依据《公路桥梁技术评定标准》以及《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桥梁的评估指标应该分为上下结构以及桥面三种层面[3]。
同时依据相关文献,将桥梁的安全评定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如表1所示)。
并根据相关文献,将各个级别的相应指标区间赋予出来。
3、桥梁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桥梁的安全状况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确定其指标的权重,主要采用的权重判断方法为德尔菲法以及专家打分法。
3.1确定判断矩阵通过对同一层次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得出比较矩阵。
比较矩阵建立的基础是《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以及相关专家建议。
浅谈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

浅谈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一、层次分析法简介1、什么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复杂事务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对重要的决策因素进行分级,有效地确定决策的最优措施。
2、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首先,针对目标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该问题中所含的不同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指标的层次分解;之后,再根据每一指标的打分情况,重新计算每一指标的层次分解出来的总分值;最后,通过对总分值及相关数据的分析,评定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大小,从而合理、客观地确定每个指标在层次分析中的权重。
二、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1、应用范围:层次分析法可用于分析道路上的几个重要指标,如道路质量、安全性能、能源效率等,以便确定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建设方案。
2、应用价值:层次分析法重构道路服务水平的复杂环境,为决策者分析决策因素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节约决策的时间和成本;并且通过对比不同道路服务水平的最优方案,使其有效地支持未来的决策。
三、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1、规划目标:定义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2、资源识别:分析可供指标评估的数据来源和采样,并搜集有关数据;3、指标打分:搜集和组织有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分类,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4、层次分析:根据指标重要性和互相的联系,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出指标的权重;5、结果处理:将指标权重和指标得分综合排序,找出影响最大的指标,得出最优的决策结果。
四、总结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评价过程中,可以将道路服务水平指标评分计算、权重分析等视为层次分析,可以有效地客观地衡量道路服务水平,为决策者分析决策因素提供数据支持,并且能够节约决策消耗的金钱和时间。
层次分析的方法在道路服务水平评价中用处颇为多,为公路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运输系统工程大作业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2012-2013-2学期运输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论文题目:层次分析法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班级: 11城轨专1班学生姓名:吴晨昊学号: 111316211292013年6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层次分析法理论概述 (2)2.2概述 (2)2.3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 (2)第三章应用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其局限性 (3)3.1 层次分析法有着明显的优点 (3)3.2 其在HP在应用上也有其局限性 (3)第四章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4)4.1层次分析法在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4)4.2利用AHP进行线网规划评价的步骤 (4)第五章层次分析法应用举例 (6)5.1应用举例 (6)5.2应用要点 (9)第六章对系统工程的未来展望 (10)6.1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 (10)6.2积极建设全国性交通大通道 (10)6.3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客货运输系统 (10)附-得分情况表 (12)第一章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安全性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层次分析法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在风险评估建模中的应用,以及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和例举实例论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章层次分析法理论概述2.1概述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该法是对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过去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主要有机理分析和统分析两种方法,前者用经典的数学工具分析现象的因果关系。
后者以随机数学为工具、通过大量观测寻求统计规律。
近年来发展的系统分析是又一种方法,而层次分析法就是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
利用AHP,不但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简化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使决策问题通过简单地两两比较形式导出,而且还使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AHP-层次分析法在物流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建模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 多目标决策方法70 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论。
吸收利用行为科学的特点,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而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采用此方法较为实用,是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因而成为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
常用的传统的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有:机理分析方法:利用经典的数学工具分析观察的因果关系;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大量观测数据寻求统计规律,用随机数学方法描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现象的规律。
基本内容:(1)多目标决策问题举例AHP建模方法(2)AHP建模方法基本步骤(3)AHP建模方法基本算法(3)AHP建模方法理论算法应用的若干问题。
参考书:1、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第9章;第三版,第8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程理民等,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第10章),清华大学出版社3、《运筹学》编写组,运筹学(修订版),第11章,第7节,清华大学出版社一、问题举例:A.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双向选择”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就毕业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①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家作出较好贡献(即工作岗位适合发挥专长);②工作收入较好(待遇好);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④单位名声好(声誉-Reputation);⑤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⑥发展晋升(promote, promotion)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单位发展有后劲)等。
问题:现在有多个用人单位可供他选择,因此,他面临多种选择和决策,问题是他将如何作出决策和选择?——或者说他将用什么方法将可供选择的工作单位排序?B.假期旅游地点选择暑假有3个旅游胜地可供选择。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综合评价研究作者简介:张晓磊(1987-),男,硕士. E-mail: goodjobgoodjob@(1.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 210098;5 2.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摘要: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率、信誉、成本。
为了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为运输决策者提供决策方法,弥补了选择决策常因受主观性影响过大的缺陷。
10关键词:交通运输;层次分析法,评价中图分类号:U116.1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earch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f Carbo Transportation Mode Option15 Zhang Xiaolei 1, Zheng Changjiang 2, Li Yue 3(1.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School,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2.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Hohai University;3. Hohai university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Abstract: The cholce of cargo transportation mode affect the enterprise efficiency, reputation, 20 cost. In order to improve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his paper uses AHP. Establish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 of cargo transportation to provide the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transportation policy makers , and make up for the selection decision often influenced by subjective too much influence defects.Key words: Transportation;AHP;Evaluation250 引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都能使货物实现空间上的位移,但其技术性能(速度、重量、连续性、保证货物的完整等),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和经济指标(如能源和材料消耗、投资多少、运输费用大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是大相径庭的。
层次分析法在国内运输商选择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国内运输商选择中的应用[摘要]物流运输商的选择对公司的物流运转成本以及物流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建立选择国内运输商的层次模型,并运用AHP法对第三方国内运输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为制造型企业选择第三方国内运输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筛选出正确的物流供应商,从而支持整个公司的业务发展。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国内运输商的选择;判断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在不断加剧,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始将物流业务从核心业务中剥离出去,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管理。
生产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已成为一个趋势。
面对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如何选择合适、满意的服务商,是一个关键且必要的问题。
2 研究思路层次分析法(AHP)是20 世纪70 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tty 提出的。
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多目标评价问题的性质和总的目标,把问题本身按层次进行分解,构成一个由下而上的递阶层次结构。
最高层为解决问题的总目标,称为目标层;若干中间层为实践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措施、准则,称为准则层;最底层为解决问题所选用的各种方案,称为方案层。
相邻上下层元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逻辑关系,将上层次的每一个元素与同它有逻辑关系的下层元素用直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 所示。
将一个评价问题分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后,对每一个上层元素,考虑与其有逻辑关系的下层元素,并在它们之间进行两两比较的判断,判断的结果以定量数字给出,并表示在一个矩阵中,这样的矩阵称为“判断矩阵”。
由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确定每一层次中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的权值。
通过对各个层次的综合进而给出对目标层而言方案的总排序权,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
层次分析法在大规模货物运输路线选择中的应用最终稿

2011第八届模糊系统与知识发现国际学术会议层次分析法在大规模货物运输路线选择中的应用康俊涛张晖晖(中国武汉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工程学院430074)摘要:选择最佳运输路线是大型货物运输早期阶段的主要任务。
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型货物运输选择运输路线的详细的原则和过程.然后,就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数学软件建立大型货物运输路线优化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评价模型被项目评价组织证实是稳定和有效的,而且为路径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大规模货物运输,层次分析法,运输路线一引言随着我国建筑和运输行业的发展,一些大型的设备都需要通过高速公路来运输.然而,现今的交通荷载远远超出桥梁的设计承载力,有一些旧桥有因为设计不合格,长时间或超载服务等造成的混凝土老化,开裂或破碎的问题,再加上公路弯路路基承载力以及过境手续一定程度的影响,选择一个适当的运输路线是大型货物运输的主要任务.[1]二大型货物运输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步骤A 基本原则由于运输负荷集中表现载重量和体积上,普通公路的通行能力将受一下五个因素的限制:(1)运输路径中桥梁或其他建筑结构的通行能力;(2)运输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3)运输路径中的路基稳定以及路面条件;(4)路的最大纵坡度;(5)路线的净空要求。
此外,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时间和费用问题来确保低成本且路径最优。
[2]上述所有因素,这是确保大型设备的运输路线是安全,快速和经济的基本原则。
B 路径选择的基本步骤运输路线的选择有以下几个步骤[3]:(1)确定可选路线;(2)现场勘察和综合调整来避免部分地区出现桥梁严重损坏或路基不稳定;(3)桥梁及其他结构的材料以及设计图纸;(4)核算桥梁的承载能力,并随时修改计划。
虽然桥梁没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但是如果加固成本费用过高,而且附近有其他可以选择的路线,我们也应当选择这条路线,不然我们就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加固桥梁;(5)对在某些部分承载能力不足的桥梁做负载试验来确定其承载能力;(6)确定运输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0-08-30作者简介:杜三林,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施工处,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0)12-0042-03层次分析法在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中的应用杜三林(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的选择是水利水电工程论证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往的比选主要是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及运杂费,对其它因素的影响仅作定性分析,往往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
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及思想,并利用该方法对影响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各种运输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运输方案。
计算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法所选定的运输方案与三峡工程论证阶段专家组选定的运输方案一致,说明层次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的选择。
关 键 词: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方案选择;对外交通运输;三峡水利枢纽中图分类号:U412.13 文献标识码:A1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Satty T.L.在70年代初提出的。
这种方法针对决策分析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模糊性、随机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量化决策方法。
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有效地处理定性因素定量化,以及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定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决策问题。
1.1 基本思想Satty 认为,任何决策问题的构成要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层次结构的特性,将系统与环境分离开来,从高层次逐级分解,可把整个决策问题分解为一个金字塔式的树状层次结构。
AHP 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将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隶属关系由高至低排列成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决策者的宏观判断,对每个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描述,利用数学方法,确定表达每一层次的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
通过排序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
采用这种决策方法,既不单纯地追求复杂、精确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巧,又不片面地注重决策的行为逻辑推理和定性描述,而是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决策问题目的清晰,分析结构简明,把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多层次多要素的两两对比排序问题。
1.2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建立复杂决策系统的递阶层次模型,是模拟决策者大脑的思维方式和决策的行为特征。
因此,在建立模型时,具有以下特点。
(1)建模是对决策问题不断认识、深化、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它离不开专业人员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2)不同的分析人员对同一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和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时往往不完全相同,但只要对问题的判断是相近的,决策结果趋于一致。
(3)在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的目的和决策的准则不可能是唯一的,取决于决策者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
(4)递阶层次分析法没有统一、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模型,是决策者分析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模拟人脑活动的一种基本模式。
1.3 模型要求在进行系统结构分析时,要明确决定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分析系统结构的集合性、相关性和层次性。
通过分析系统的总目标以及分解的各个层次的分目标,构造出对应系统总目标和各个层次分目标的系统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系统层次上的分布形式。
因此,在满足系统总目标和环境因素约束的条件下,找出使系统组成的要素集、要素之间的关系集、要素集及相关关系集在层次分布上的最佳组合,获得最优系统输出的系统结构。
1.4 基本步骤(1)明确问题,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图。
首先明确决策问题的特性、研究范围、涉及的因素、评价的准则,确定评价的总目标。
然后将问题分解为不同要素。
以它们的相互隶属关系构成层次结构图。
(2)按某一准则,对层次结构图中的每一次层因素进行两两对比,按定性因素的量化方法确定因素之间的相互重要程度,形成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该层次因素对于该准则的权重。
(4)判断矩阵的相容性检验。
决策者在判断估计时必然有误差存在,同时影响特征值的计算。
特征值偏差的大小,用相容性指标C R 衡量。
一般地,C R 0.10,认为该矩阵是相容的,特征第31卷第12期人 民 长 江Vol.31,No.122000年12月Yangtze River Dec.,2000向量可以接受。
(5)层次总排序。
计算各层次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和决策方案的排序。
(6)结论分析。
用方案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大小排序,确定方案的优劣。
2 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三峡工程外来物质运输总量约4025万t,根据物料来源和产地运输条件,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研究了水运为主公路为辅、公路为主水运为辅及铁路为主公路水运为辅3种类型的运输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比较了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等因素,并对运输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2.1 水运为主公路为辅运输方案本方案砂石料采用水运,商品材料以水运为主,公路为辅。
当地供应的生活物资、房建材料、炸药、油料由汽车直接运至工地,不临近江的建材、煤炭等采用汽车运输,其它物质全部采用水运到工地。
2.2 公路为主水运为辅方案本方案系将工程所需的商品材料,除当地供应的生活物资、人工砂、房建材料、炸药、油料由汽车直接运至工地,临近江边的建材、煤炭及因运输部件太重,尺寸太大需采用水运外,大部分经由国铁直运宜昌车站,用自备机车接运至夜明珠中转站,再由汽车运到工地。
2.3 铁路为主公路水运为辅方案本方案系将货源邻近铁路的903.0万t 商品材料,经国家铁路运至宜昌车站,其中847.2万t 由自备机车接运至夜明珠编组站,再用电力机车牵引至坝址左岸。
除右岸所需的物资材料尚需用汽车经西陵长江大桥转运外,左岸亦有部分需用材料由于专用线不能直达用料工点,也需经中转站再由汽车运送。
另55.8万t 在铁路专用线通车前均由自备机车接运至夜明珠中转站,再用汽车转运至坝址用料工点。
3 对外交通的层次分析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我们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对它进行分析。
影响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的因素很多,为简化起见,可以选取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经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即:建设条件、运营条件、经济条件。
建设条件又受3个方面的影响:土建工程量、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设工期;运营条件也受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运输通过能力、管理条件、与长远结合条件;经济条件也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基建投资、运杂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基于上述的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层次结构(见图1)。
4 判断矩阵的确定判断矩阵数值的确定可采用直接判断法、标度赋值法、指数标度法等多种方法,对于本文中的情况可采用标度赋值法进行确定。
(1)对于合理选择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这个总目标而言,各子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由下列判断矩阵表示。
T -S 判断矩阵T S 1S 2S 3权重W S 111/51/30.1096S 25120.5813S 331/210.3091max =3.004;CI =0.002;RI =0.58;CR =0.003<0.1。
(2)对于各子目标,有关制约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由下面判断矩阵表示。
S 1-F 判断矩阵S 1F 1F 2F 3权重W F 11350.6479F 21/3120.2299F 31/51/210.1222max =3.004;CI =0.002;RI =0.58;CR =0.003<0.1。
S 2-F 判断矩阵S 2F 4F 5F 6权重W F 411/330.251F 53160.653F 61/31/610.096max =3.018;CI =0.009;RI =0.58;CR =0.016<0.1。
43第12期杜三林:层次分析法在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中的应用S3-F判断矩阵S3F7F8F9权重WF71350.6479F81/3120.2299F91/51/210.1222max=3.004;CI=0.002;RI=0.58;CR=0.003<0.1。
(3)对于各制约因素,也可列出反映3个方案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略)。
(4)制约因素层的层次总排序如表1所示。
表1 制约因素总排序制约因素S1S2S30.10960.58130.3091层次总排序F10.64790.0710F20.22990.0252F30.12220.0134F40.25100.1459F50.65300.3796F60.09600.0558F70.64790.2002F80.22990.0711F90.12220.0378CI=0.006;RI=0.58;CR=0.011<0.1。
(5)方案层中各方案的层次总排序如表2所示。
5 结果分析(1)从子目标的总排序结果可知,运营条件对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的选择影响最大。
表2 方案总排序PF1F2F3F4F5F6F7F8F90.07100.02520.01340.14590.37960.05580.20020.07110.0378层次总排序P10.25100.29230.45450.28570.65560.65560.32580.35290.73800.4766 P20.09600.08070.09100.57140.07960.07960.07030.11770.09440.1541 P30.65310.62700.45450.14290.26480.26480.60390.52940.16760.3693 CI=0.009;RI=0.58;CR=0.016<0.1。
(2)从制约因素的总排序结果可知,管理条件对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的选择影响最大。
(3)从3个方案的总排序结果来看,公路为主方案的权重最大,因此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应该选择公路为主的运输方案。
6 结论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对三峡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进行了分析,所得到的运输方案与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所选定的方案一致。
说明层次分析法可以在类似多目标决策问题中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许多类似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如施工总体布置的布局、场内交通运输组织、施工总工期的确定、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等。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多目标决策方法必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编辑:徐诗银)三峡工程建设动态三峡移民工程实施稽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移民工程稽察组于2000年11月9~10日在长江委召开三峡移民工程稽察组长会议。
会议围绕如何实施首次稽察,统一思想认识、规范操作程序和办法、明确主要任务、严肃工作纪律。
11月15日稽察开始实施,现场稽察将于2001年1月中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