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体闽派诗人龚乾义与叶长青论略
清·周亮工《闽茶曲十首》

清·周亮工《闽茶曲十首》龙焙泉清气若兰, 士人新样小龙团。
尽夸北苑声名好, 不识源流在建安。
自注:建安贡茶, 自宋蔡忠惠始。
小龙团亦创于忠惠。
当时有士人亦为此之消。
龙焙泉在城东凤凰山下一名御泉。
宋时取此水造茶人贡。
北苑, 亦在郡城东。
先是, 建州贡茶, 首称北苑龙团, 而武夷石乳之名犹未著。
至元, 设场于武夷, 遂与北苑并称。
今则但知有武夷, 不知有北苑矣。
吴越间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 实不知北苑在闽中也。
御茶园里筑高台, 惊势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 都从著力喊山来。
自注:御茶园在武夷第四曲, 喊山台、通仙井皆在园畔。
前朝著令每岁惊蛰日, 有司为文致祭毕, 鸣金击鼓台上, 扬声同喊曰“茶发芽”井水既满, 用以制茶上供, 凡九百九十斤, 制毕, 水遂浑浊而缩。
崇安仙令递常供, 鸭母船开朱映红。
急急符催难挂壁, 无聊祈尽大黄峰。
自注:新茶下, 崇安令例致诸贵人。
黄冠苦于追呼, 尽研所种, 武夷真茶绝矣。
潜篷船前狭后广, 延、建人呼为鸭母。
一曲休教松枯长, 悬崖侧岭展旗枪。
茗柯妙理全为崇, 十二真人坐大荒。
自注:茗柯为松括所蔽, 不近朝曦, 味多不足, 地脉他分, 树亦不茂。
黄冠既获茶利, 遂遍种之, 一时松括樵苏都尽。
后百余年为茶所困, 复尽刘之, 九曲遂灌涩矣, 十二真人即从王子赛学道者。
救客秦淮盛自夸, 罗囊珍重过仙霞。
不知薛老全苏意, 造作兰香俏闺家。
自注:掀人阂汉水居桃叶渡匕予往品茶其家。
见其水火皆自任, 以小酒盏酌客, 颇极烹饮。
熊正如德山担青龙钞, 高自矜许而已, 不足异也。
株陵好事者常俏闽无茶, 谓闽客得闽茶, 咸制为罗囊, 佩而嗅之以代梅檀, 实则闽不重汉水也, 闽客游株陵者, 宋比玉、洪仲韦辈, 类依附吴儿, 强作解事, 贱家鸡而贵野鹜, 宜为其所消欲三山薛老亦秦淮汉水也。
薛常言汉水假他味逼在兰香, 究使茶之本色尽失。
演水而在, 闻此亦当色沮。
薛常住另扇, 自为剪焙, 遂欲驾汝水上。
近代文学名词解释

近代文学名词解释(总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近代文学1、宋诗派和同光体: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
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
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
“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同光体:晚清宋诗运动之第三期。
他们不明言宗宋而称“不墨守盛唐”,即以学宋为主,而不以此自限。
称“同光”乃出于标榜,以上承道光、咸丰以来的宋诗传统自居,其实“同”字所指同治并无着落,改称“光宣”更切实际。
这派诗人的创作多始于光绪中叶以后,故同光体即是指称光绪、宣统以至民国后的宋诗派。
同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最高,沈曾植、郑孝胥等为重要员。
2、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派。
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
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墨守古法。
这表明拟古之倡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诗派亦告式微。
3、诗界革命:戊戌维新失败之后,梁启超亡命海外,以“新民”即启发从觉悟为宗旨,提倡和发动文学界的全面革命,而最先提出的是“诗界革命”。
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梁启超首次标示诗界革命,批评了千年的古典诗歌传统,第一个尖锐指出传统诗的终结性命运。
在对黄遵宪等人的新学之诗的经验教训作了检讨之后,提出诗界革命应以“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者具备为衡量标准。
1902年,在其《饮冰室诗话》中,将诗界革命的标准修订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或“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成为诗界革命的纲领。
诗界革命除黄遵宪这位代表作家之外,梁启超是发难者,康有为为巨擘,其余则有丘逢甲等。
稿本的价值及其鉴定

禺" 尤
一
璽 字
丰無
其一
箴葦
去作
于草
晉附
无其
带忠
軒借
住議
<莓
五 丰 也
檢. 於
自轟
M者
月 王
可
r史 淘 ;
鬟
嬰 试 固 守 甘 卓 還 汗 書 許 翼 逬
「
WM 舉
:於 r
亍
夭 丁
架
.8»»览 .. 洗
齐 *丄
f葺t 昔
K &
… 扁
卓 i*v 將
W xn.
.天
巧 露 :
手 处
亠 正
討 <
也 使 九
蹇
一
4
55
g
tw-1
♦。 -
丰乏 址总珀 蕃 司
£ 盒
恳
決
惊
京
y 业 固 変 复 心 夭 池 同 饶 始 舜 无
鼓 < 耿 第 惡 卷 品 亿 心 萱 旣 巌 也 七 见 A 羊
仮
农
块
片. 滾 注 沒 盗 医 接 跡 起 由 丈 甸 装 初 狞 事 ②
处. 烫
M H
+一
栏 一 韩
雙 故 ;
豈涓
<无
幸 典
4書-
至S
工 三 年
汜 起
十 月
■典 <
朝 史 後 學 柴 傩
継 居 和 位 令
渊1
書總
云
藁空
可
樽 題 看 爪
疋 孑
是 矗
得
五 久
S*
利 <月
彳 £着
李甩孟
z
爲 法 惡 可 為 戒 瘩 備 沁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2卷总目次第一期

高启 诗歌辨伪札记
…………… …………………… ………………………… 刘君若 ( — 3 7) 昊( 1) 3— 3
……… …………………… ………………… 邹 自振 ( 3—1 ) 8
试论 “ 台阁体” 诗人杨士奇 的诗 歌 …… …………………… ………………… 王
高职 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初探 … …………………… ………………………… 龚凌虹 ( —5 ) 1 4
[ 国文化 研 究 ] 中
二 十世 纪以来 日本学者 的柳永词研究 论 陆游 的诗酒 ……………………… ……………… 邱美琼 ( 5 ) 1— 9 琼, 孙纪文 ( 6 ) 1— 3
柳永蹭蹬科 场原 因及相关 问题新考 …… …………………… ……… 张
周亮工与 中州
……… ………………………………… ……………………… 黄玉琰 ( — 6 1 1) 幸 ( — 4 1 2)
《 古文观止》 及其 编者 ……………………………… ………………………… 赵伯 陶( — 0 1 2) 《 袁枚年谱新编》 例 …………… ………………………… ………………… 郑 示
厦 门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
— —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探索 ……………………… 张艳 英( 4 ) 1— 1 荣( 4) 1— 6 ……………… ………………………… 吴月萍 ( —5 ) 1 1
台湾景文科技大 学参访 印象与启示 ………… …… ………………………… 高 试论党建在高校建设 中的统领作用
曾 国藩 寿 序 文 刍 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赵 永 刚 ( —2 ) 1 8
版本之版本被遗忘的叶长青

版本之版本
——被遗忘的叶长青
张京华
2021-2-25 14:29:40 来源:《中华念书报》( 2021年12月12日 13 版)
钱基博《版本通义》,自序写于1930年5月2日,昔时有油印本。
193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万有文库》,1933年又列入《百科小丛书》。
1955年5月重校,1957年由古籍出版社出版。
其间《叙目》又单独刊于《南通报·文艺附刊》1930年6月26日第29号,自我评判说:“余读官私藏书之录,而籀其因此论版本者,观于会通,发凡起例,得篇如右。
”
其书宗旨在书末一句:“於戏!版本之学,其始以精校雠,其蔽流为骨董。
”盖钱氏用意在于反本归原,提升学术,而不汲汲于所谓学科之独立。
我国学术传统向来为一种整体观,“理一分殊”,个体不离整体,离整体那么个体即不能成立,不离整体而恰能够成绩个体。
“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整体与个体,合那么两成,离那么两毁,故钱氏此书虽曰创兴,而首重“原始”。
但钱氏此书内容其实比较简略。
全书共四篇,为《原始第一》、《历史第二》、《读本第三》、《余记第四》。
《原始》论汉至唐五代,《历史》论宋至清,分期虽不同,实为一线贯穿。
《读本》依经史子集分论要籍版本,如通行之书目。
《余记》论刊刻著录之家,兼涉掌故。
严佐之先生认为钱书“要紧看点约有二端:一是‘会通古今’的‘义例’,二是‘重在校勘’的‘义理’”,实那么书中“义例”与“义理”之高揭并非甚扎实。
其书由四部论,为子家体。
由钱氏平生著述论,为“通义体”。
什么是“同光体”

什么是“同光体”
“同光体”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一保守诗派,同光体分闽派、赣派、浙派三大支;虽同为学宋,但是三支宗尚也有不同的地方。
闽派,以陈衍、郑孝胥为首,于唐溯源韩愈、孟郊,于宋偏重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陈师道、杨万里。
闽派陈衍打出“同光体”的旗号,标举“三元”之说,主张取法唐之开元、元和,宋之元祐。
赣派以陈三立为首,宗祖韩愈、黄庭坚,承宋代江西诗派之风。
浙派以沈曾植为代表,诗尚险奥。
总的倾向而言,同光体诗人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思想较保守,作品的时代气息较淡薄。
尤其是清亡后,他们的诗作充满复辟思想和遗老情绪。
艺术倾向是独创求新,虽然由于他们只是从古书中寻找创作源泉,因而未能找到诗歌的新出路,但他们的创新努力,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来稿选登】扒一扒同光体抹黑史

【来稿选登】扒一扒同光体抹黑史扒一扒同光体抹黑史文/格那丁对于同光体的误解是如此之多,有必要作出解释。
按照解释学的观点,理解是我们历史性的存在方式,而在我看来,理解是架设在河上的一座桥,就看我们敢不敢过去。
所谓同光体,是对同光以来不专宗盛唐之诗的一种称谓。
《石遗室诗话》说:“丙戌在都门,苏堪告余有嘉兴沈子培者能为'同光体’。
同光体者,余与苏堪戏目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也。
”说得很明确:1、这是一个戏称,2、这不是一个诗歌流派,而是对这一时代某一类诗的称谓,3、这类诗不专宗盛唐,什么都宗,什么都学,兼收并蓄。
不知怎么就搞成了一个流派,成了学宋的代表、江西派的承袭?看陈衍的“三元说”,从开元、元和到元祐,这几乎囊括了从盛唐到北宋的所有诗歌,这些诗歌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再看沈曾植的“三元说”,时间更早,从元嘉、元和到元祐,源头推到谢灵运那里了。
可见同光体并不专宗宋诗,更不是什么宋诗学派的代表。
最早误解同光体的是林纾。
在《旅行述异》中他说:“至于今日,则又昌言宋诗,搜取枯瘠无华者用以矜其识力,张其坛坫。
”注意“枯瘠无华”!林纾认为同光体追攀宋诗,主张识见,作品枯瘠无华。
然而对同光体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同光体是不能用“枯瘠无华”四字概括的,如果说陈三立、沈曾植的诗尚有这个特点的话,郑孝胥、陈宝琛、俞明震、陈曾寿等人的诗则不枯瘠,如陈宝琛诗蕴藉绵邈,林纾自己说他“诗体近临川,而清靖沉远,挹之无穷,临川未能过也”。
显然《旅行述异》这话不是针对同光体的评价,只是针对其中的某些人。
为什么一些学者却把它拿来当作对同光体的整体评价呢?此乃学风学养问题。
学风差,学养薄,写论文时专门搜寻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甚至不惜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以林纾的学养功力,他不可能对同光体如此“攻其一端,不及其余”,这是当代一些学人的有意识误读。
另一位误解同光体的是林庚白。
林庚白本是提出“同光体”概念的陈衍的学生,后来叛逃出来反戈一击。
同光体闽派诗人黄濬诗学观刍议

“ 性毒 文章 不掩 工 ” , 【 , - 】 ㈣ 黄 溶虽 然背 弃 民族 大义 , 若 不 以人 废言 , 其 诗 固 自足 以名 家 , 研 究福 建 近代诗 歌 ,
尤其不 当忽 视。
李 肖聃 《 星庐笔记 》 对陈衍 与黄溶 之间 的师徒关 系有很清 晰的说 明。 略日 : “ 近 世 闽士 论诗 , 多 宗陈师道
后 山, 侯官石遗 ( 按: 陈衍 ) , 实 为宗师 。主京 师大学 , 学生 中得 朱芷青 ( 按: 朱联沅 ) 、 梁仲毅 ( 按: 梁鸿志 ) ; 兼译
学馆 , 得 黄秋 岳 、 曾次公 ( 按: 曾念圣 ) , 次公 工词 , 秋岳 工骈体 文 , 日从 论 诗 。” 黄溶 《 聆 风 移诗》 卷 七录有 《 病 中寄呈石遗 师》 二首 , 于陈衍备 极孺慕 之诚 , 诗日: “ 病 客秋 城有所思 , 思陪杖 履共谈诗 。近来瘦到心头血 ,
系 的复 杂。因此 , 黄溶 的诗学观 , 对于 同光体诗派 的研 究 , 自有其察 微知著 的重要价 值。
一
、
崇尚宋诗
黄 溶在 其笔 记 《 花 随人 圣 庵摭 忆》 中, 记 同光体 浙 派耆 宿 沈 曾植论 诗 之语 云 : “ 有 所悟 者 能 人 , 有 所 证 者 能出 。 欧、 苏悟入 从韩 , 证 出者不 在韩 , 亦不 背韩 也 , 如 是而后 有宋 诗 。 ” 【 1 唰 ( 嘲) 沈 曾植 认为 , 宋代 欧 阳修 、 苏
闽 南 师 范 大 学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2 0 1 5年 第 2期
( 总第 9 7 期)
J OURNAL OF MI NNAN NORMAL UNI VERS nY (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S c i e n c e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起 ,促成 了近 代厦 门诗 词 继 1 1 94年林 尔 嘉 创
龚乾义 也是 陈衍颇赏识 的一位 富有个 性 的同 光体诗 人 ,有 《 慎垤 庐诗稿 》 11 陈衍 回里 。 93年 小住 ,与福州 诗人 王允 皙、何振岱 等发起成 立诗 社 “ 社” 秋 ,参加 者共 1 ,他 也是 其 中 之一 。 O人 陈衍在 返 回家 乡后 扩 充 所 辑 《 友 诗 录 》 而 编 师 成的 《 近代诗 抄》 中 ,曾选 人他 的古体诗佳 作 。 ’ 来 厦 门大学任 教后 ,龚 乾义常 与陈衍及 其他
师生 酬 唱 应 和 。陈 衍 留 下 的 有 《 惕 庵 韵 》 次 、
办菽庄 吟社 之后 的又一次 辉煌 ,对厦 门诗词 的发 展产 生 了深远 影 响。陈衍 的两位 教学助 手—— 龚 乾义 与叶长青 ,是 以他为 核心 的厦 门大 学早期 诗 人 群体 最重要 的成员 ,也是 同光体 闽派 中长期 被
第1 2卷
第 2期
厦 门教 育学院学报
J un lo a n E u ain lC U g o ra fXime d ct a o e e o
V0. 2 No 2 11 .
M a 01 v2 0
21 0 0年 5月
同光体 闽派诗 人 龚乾 义 与 叶 长青 论 略
洪峻峰 ( 门大学 学报编辑部 ,福 建 厦 门 3 10 ) 厦 60 5
如 《 石遗先 生命 和荷塘遇 雨之作》 ,系步陈衍 《 同华雯及 诸 生野 步得 一荷 塘失 水恐 不 花 小立 遇
雨 》 原韵 ,再 如 《 朝 孝 泉 招 饮 村 店 和 石 遗 师 花
福建闽县人 ,清末 贡生。他与陈衍渊源关系颇 深 。龚 、陈两 家是世交 ,他 又是陈衍 伯兄 陈书 的 人室弟子,也曾问业 于陈衍 。11 96年陈衍返 回
家 乡主 修 《 建 通 志 》 福 ,聘 1 为 分 纂 ,龚 乾 6人
韵》 石遗先生以和公荆重九诗命和》等。 、《后来 在 《 遗室 诗话 》 及其 续 编 中, 石
[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0— 2— 5 [ 作者简介 ]洪峻峰 ( 9 8 ,男 ,福建石狮人 ,厦 门大学学报 ( 15 一) 哲社 版)编辑部主任。
见 一斑 。
陈衍评 论说 : “ 君诗 体 格 在 近人 沈子 培 、陈
[ 摘
要]龚乾义与叶长青是著名诗家陈衍 在厦 门大学 国文 系任教 时的教 学助 手,也是 清末 民初影 响
最大的诗派同光体 闽派 中长期被埋没的重要诗人 。龚乾 义诗 个性 特 色鲜 明,不摹古人 ,用笔生涩 ,融合 了 同光体 闽派、赣派、浙派等各派的特 点,在 同光体诗 派的发展 中具有独特 意义。叶长青早年从 陈衍 游,其
任厦 门大 学 国文 讲 师 ,12 9 5年底 兼 任 国学研 究
院筹 备总委 员会 委员 。
派三大 支,而 以闽 派最 盛。闽 人 陈衍 率 先 以 “ 同光 体 ” 之名 相 标 榜 ,提 出诗 有 开 元 、元 和 、 元韦 “ 占 三元 ”之说 ,并发表 《 石遗室诗话》 ,选 编 《 近代诗钞》 ,使 同光体风靡一时,他也成为 这一 诗派 的理论代 表和实 际盟 主 。 12 年 9月,陈衍出任厦门大学 国文系主 93 .
・
1 ・ 2
‘
第2 期
洪峻峰 :同光体闽派诗人龚乾义与叶长青论略 穷文》 “ 和六年正月 乙丑晦 ,主人使奴星结 : 元
柳作 车 ,缚 草 为船 … … ” “ 星” 即家 奴 阿 星 , 奴 “ 结柳 作 车 ” 系 送 穷 时 为 穷 鬼 准 备 。宋 代 曾几 《 日》:“ 人 老来 只有穷 相守 ,忍使 奴 星结柳 车 。 ” 黄庭 坚 《 用 旧韵 寄孔 毅 甫 》 “ 星 结柳 送 文 更 : 奴
“ 同光体 ”是清代 同治、光绪年 问兴起 的 不专宗盛唐而兼学唐宋 的诗体 ,也是清末民初影
响最 大 的学古诗 派 。同光体诗 分 闽派 、赣 派 、浙
义 为其 中 之一 。12 93年 9月 ,陈 衍 就 任 厦 门大
学文科正教授、国文系主任,因年纪已大,便请 学校 聘他 为助手 。他 自 12 9 3年 9月 至 12 96年初
埋 没 的重要诗 人 。
一
《 和惕庵杪 春书感次韵》 ,以及步其 《 怀奉寄 感 石 遗师碧 栖仗 福 州 》 韵 的 《 韵 答 华 篁 见 怀 之 次 作》等诗。龚 乾义 留下 的诗 作主要 是近 体诗 ,
、
龚乾义
龚 乾 义 ( 8 1—13 ) 17 9 5 ,字 惕 庵 ,号 华 矍 ,
诗 风格 近于陈衍晚年诗风 ;抗战爆发后他弃 学从政 ,其 诗风格也遽然一 变。他在诗词上 的成 就尚不能与龚
乾义相 比拟 ,但在学术上则是陈衍 事业最重要 的阐扬者 。 [ 关键 词] 同光体 ;闽派;龚乾义 ;叶长青;陈衍 [ 中图分类号 ]I 0 .2 [ 7 2 文献标识码 ]A [ 2 文章编号 ]17 0 7 (0 0 2— 0 2— 6 6 3— 2 5 2 1 )0 0 1 0
穷 。 ”
收录 了他 的不 少近体 诗 ,还对 他 的诗 的个 性特色 作 了概 括和评 说 ,称其 : “ 戛独 创 、不 肯 一语 戛 犹人 ”1o; “ 笔 喜 倔 强 ,不 学 时 贤 但 工 清隽 [4 ]3 诗 语 ” 。 ; ‘ [4 ‘ ]0 诗思 窈 曲”。 , “ [ 向多僻 涩 ” [ 。 龚 乾义 的近体 诗确实 不摹 古人 、不学 时 贤 ,造语 使 事 都很 有 独 创 性 。此 外 是 僻 涩 ,包 括 喜 用 僻 字 、僻 典 ,用 笔生 涩 。兹 录几 首 ,略作 诠 释 ,以